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药物治疗基本一致,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比较教育前及教育后3个月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教育后3个月随访观察,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总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物质生活状态2组患者教育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生活质量.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on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deep vein thrombosis. Methods 60 case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wo groups basically received the same medication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held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mplemented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Life quality was compared before education and 3 months after educa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showed no difference; after three months of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the score of body's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and total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were obviouly different.Howeve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aterial life. Conclusion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科60例DVT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坚持运动、心理调整等自我管理行为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能够显著促进DVT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4.
健康教育路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将 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分组 ,观察组进行健康评估 ,设计健康教育路径表 ,应用路径表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计划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法。 [结果 ]观察组在心理焦虑率、功能锻炼正确性、病人对疾病治疗护理知识了解情况、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按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 ,可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 ,促进康复 ,是一种较好的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对预防下肢神经损伤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下肢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气压治疗进行干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病人满意度评分、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P0.05)。[结论]下肢神经损伤病人使用气压治疗可有效减轻下肢肿胀程度,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下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行为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下肢术后患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05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取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掌握深静脉血栓预防行为、肢体肿胀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患者情绪管理、饮食管理、饮水管理、大便管理、功能锻炼、保护肢体、戒烟等血栓预防行为掌握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肢肿胀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有利于患者掌握深静脉血栓预防行为,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减少肢体肿胀的发生,缓解不良情绪,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临床上可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或曲张等表现,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DVT属于中医学“脉痹、瘀血”范畴,患者术后体虚,瘀血阻滞,水失健运,郁久化热, 湿、热、瘀、虚相互为患,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病理特点,瘀血阻络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是病机之关键故以“祛瘀通络”为治疗大法[1]。处在早期的DVT患者血栓容易脱落形成肺栓塞[2] ,肺栓塞形成最初的几个小时不给予治疗,死亡率高达70%[3] ,故减少DVT发病率、减轻其对人体的损害至关重要。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护理已成为目前我国各中医医院临床护理的主要模式, 并对西医院的临床护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护理将“病,症,证”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相互补充,日益完善,有力地提高了护理质量[4]。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B超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学东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1,7(1):52-53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地凝结,好发于下肢。DVT是医学上一个严重问题,如未及时检出,可使患肢残废,甚至危及生命。许多文献指出: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来诊断DVT不可靠,因此,在接受抗凝治疗前,使用客观检查方法来诊断DVT很重要。静脉造影是确诊DVT之主要方法,但其不仅花费大,而且会引起患者不适,有人对造影剂过敏,更严重者可能引起新的血栓形成。由于上述原因,非侵入性检查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放射性纤维蛋白原扫描、电阻抗体积描记图检查(IPG)、多普勒超声检查、实时超声检查、CT扫描等。1984年, 相似文献
9.
总结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中医护理,强调应注意卧床休息,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预防肺栓塞、溶栓的护理、发热的护理、患肢的护理、健康宣教等。 相似文献
10.
超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超急性期(发病<7 d)病人的护理。方法:对26例超急性期DVT病人实施专科性、个体化、流程化、整体性责任制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治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率100%,病人症状与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健康教育覆盖率100%,知晓率99.2%,病人满意度99.6%。结论:超急性期DVT病人病情较危重,肺栓塞发生率较高,专科性、个体化、流程化、整体性责任制优质护理服务碱少了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可保证病人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及DVT的发生情况.结果 自我管理教育前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教育后,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明显提高,DVT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自我管理教育应用于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对预防DVT形成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深静脉造影相比,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临床疑诊下肢DVT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深静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80例可疑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65例下肢DVT,深静脉造影诊断64例;一致性检验显示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好(Kappa值=0.8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DVT的敏感度为96.88%(62/64),特异度为81.25%(13/1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DVT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与深静脉造影相结合,作为诊断DVT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同高度下肢垫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高度下肢垫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DVT患者按照下肢抬高的程度随机分为高垫组与低垫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患肢膝上及膝下水肿缓解程度、疼痛情况、舒适度及是否发生肺栓塞。结果:使用不同高度下肢垫的患者患肢水肿缓解程度、发生肺栓塞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垫组在治疗中期、出院时疼痛缓解情况及舒适度的生理维度均优于高垫组(P<0.05)。结论:使用高垫和低垫均可有效缓解下肢DVT患者患肢水肿、疼痛程度,使用低垫在减轻患者下肢疼痛、不舒适感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物理疗法在治疗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病程在1个月以上的病人血栓机化,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2001年1月-2003年5月,20例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行物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局部加压溶栓治疗老年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局部加压溶栓治疗老年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其护理。 [方法 ]将 77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随机分组 ,治疗组采用尿激酶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经患肢远端足背静脉于半小时内注入 ,同时用血压计袖带包扎加压患肢大腿处 ,疗程 7d~ 2 1d ;对照组采用尿激酶经常规静脉输入 ,其余治疗同治疗组。 [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有效率达 90 .0 % ,无一例发生出血严重并发症。 [结论 ]局部加压溶栓治疗老年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护理时应重视患肢及并发症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经膳静脉穿刺血栓抽吸及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患侧胭静脉入路综合性介入治疗,在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前提下,先行球囊扩张机械性破碎血栓及IOF改良下腔静脉支架输送鞘行血栓抽吸,然后行接触性溶栓治疗,4例患者于溶栓后行骼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以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及健、患肢周径差等指标评价疗效,患者随访1年以上。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30例患者于治疗6个月复诊,双下肢周径差〈1.5cm,行下肢静脉造影复查,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分别为(9.5±2.6)、(3.6±2.1分),Z=1.65,P〈0.01],静脉通畅率为(69.5±13.2)%。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胭静脉综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