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育与健康》2009,(34):41-41
<正>(本报记者求实)事情得从四百多年前的明朝说起,嘉靖皇帝有个宠妃娘娘,身怀六甲,皇上命太医一定要保住龙种,不料到五月端午节戏龙舟之际,身体孱弱的周娘娘在观看龙舟时遭冷水湿衣得痛后竟流产。嘉靖帝以太医失职为由将太医院院史斩首,赐死值班医官,其他太医全部流放充军。在遭发配充军的太医中有一个叫谢平的,医术十分高明,被流放到贵州。时任黔东南知府正是光明村人谢权方,谢权方对谢平,一个是因为都是谢姓本家,一个是对他的蒙冤深表  相似文献   

2.
(本报记者求实)事情得从四百多年前的明朝说起,嘉靖皇帝有个宠妃娘娘,身怀六甲,皇上命太医一定要保住龙种,不料到五月端午节戏龙舟之际,身体孱弱的周娘娘在观看龙舟时遭冷水湿衣得病后竟流产。嘉靖帝以太医失职为由将太医院院史斩首,赐死值班医官,其他太医全部流放充军。在遭发配充军的太医中有一个叫谢平的,医术十分高明,被流放到贵州。时任黔东南知府正是光明村人谢权方,谢权方对谢平,一个是因为都是谢姓本家,一个是对他的蒙冤深表同情,把谢太医奉为上宾遂成莫逆之交。后来,太医冤案平反,奉召回京,升为太医院院史。谢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典小说和传统戏曲里,常有太医为皇帝的后妃们“悬丝诊脉”的情节。具体方法是:后妃和太医各居一室,由太监或宫女将一根红丝线拴在后妃的手腕上,线的另一端交给太医把按,通过丝线辨别病情。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宫廷礼制,以防乱了宫闱。传说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就用此法。因孙氏系从民间召来,不是有职衔的太医院的御医,太监就有意试他,先后把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脚和鹦鹉腿上,结果都被孙氏识破,最后才把丝线系在娘娘腕上。孙思邈诊得脉象,知是滞产,便开出一剂药方,娘娘遂顺利分娩。同行问其窍门,孙思邈笑而不答。吴承恩《西游记》中有…  相似文献   

4.
《健康必读》2007,(5):53-53
太医院分稍很细 太医在汉代就设立官职。唐、宋时期在太常寺设有太医署或太医局,辽也设有太医局,金朝开始称太医院。元代的太医院已经成为独立机构,负责医疗,制作御药。明代太医院则已经有了分科。清代太医院设于顺治元年(1644年),在正阳门以东的东交民巷内。后来由于《辛丑条约》的签订,东交民巷被划归使馆区,因此在地安门外另建了太医院。  相似文献   

5.
康熙皇帝幼时出“天花”,大病初愈时,身体虚弱,尤其脾胃不和,积食拉稀。太医们会诊研究,认为用药和进补皆非良策,缘于“小主子”在出天花时药吃得多了,哭闹着不肯再服苦口的汤药。太医们一时束手无策。康熙的皇阿奶庄太后爱孙心切,正要下诏责怪太医们,亭亭玉立的...  相似文献   

6.
《家庭医生》2013,(23):19-19
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代宫廷里的妃嫔们个个年老而色不衰,主要是因为宫廷里的太医会为妃嫔们度身制定一些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秘方。据说妃嫔每次月事之后,太医们都会煎制“八珍汤”给她们行气补血,而众所周知的“乌鸡白凤丸”,更是不可缺少的养颜调经之物。  相似文献   

7.
《中国卫生产业》2005,(2):19-19
北京亚太医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亚太医信)是专业服务于中国医疗机构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公司为中国医疗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海外先进医院管理理念与模式,业务范畴涵盖医院管理培训、海外医院考察,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在美国、台湾设有办事处,  相似文献   

8.
正去四川泸州乐道古镇游玩,不但欣赏到了悠悠的古镇风情,还有幸品尝了当地的特产,美味的"状元鸡",至今回想起来还是口舌生香,回味无穷。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明世宗朱厚熜突患怪病,心慌、头晕、四肢无力、吃不下饭,整日里无精打采,这可难坏了宫中的太医,无奈之下,朝廷诏告天下,遍寻良医。那年,正赶上文学家杨升庵谪居泸州,杨升庵博览群书,对民间医术也颇有研究,听了皇上的病症后,觉得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不过  相似文献   

9.
清朝光绪皇帝幼时体弱多病,青年时一天清晨,忽觉腰部中间疼痛,俯仰皆痛,不能自已。次日晨起,腰部左侧疼痛更重,稍一转动即觉满腰牵拉,疼痛难忍,其后竞一日甚于一日。宫中太医绞尽脑汁为其治病,药吃了不少却未见一丝起色。光绪皇帝斥责太医道:“屡服汤剂,寸效全无,名医伎俩,不过如此,亦可叹矣。”嗣后诏谕天下,征集贤士。  相似文献   

10.
凡玉  王英 《婚育与健康》2009,(9X):68-68
<正>《红楼梦》中,贾琏瞒着妻子王熙凤偷娶尤二姐为妾。尤二姐不久便没精打采,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贾琏即命小厮请了太医胡君荣前来诊视。谁知这位太医是个庸医,没发现尤二姐只是怀孕的早期反应,辨证为"淤血凝结"。贾琏根据太医的处方抓药煎药,给尤二姐服下。半夜,尤二姐  相似文献   

11.
周贻谋 《长寿》2007,(3):46-46
人们知道,元代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疆域极其辽阔。正如本书的进献表所说,其属地“遐迩罔不宾贡,珍味奇品,咸萃内府。”全国各地包括边疆和少数民族,以及邻近各国,许多珍奇食物,或进贡,或馈赠,均云集于元代的宫廷内府。作为饮膳太医的忽思慧对此不但曾经亲眼目睹,而且还直接动手烹煮过这类珍奇食物,这就为他撰写本书的《聚珍异馔》等内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2.
园丁 《药物与人》2007,20(2):40-41
茯苓饼的传说传说康熙皇帝年幼时体弱多病,脾胃不和,但不肯吃药,太医们束手无策。庄太后十分生气,要治罪于太医,这时苏麻喇姑对太后说有一个民间的老中医医术精湛,何不请来试一试。于是,庄太后下诏请这位  相似文献   

13.
<正>"茯苓饼"的传说传说康熙皇帝年幼时体弱多病,脾胃不和,但不肯吃药,太医们束手无策。庄太后十分生气,要治罪于太医,这时苏麻喇姑对太后说有一个民间的老中医医术精湛,何不请来试一试。于是,  相似文献   

14.
医学史上,最早由国家开办的医学院,从文献上来看,是公元六世纪中,隋代的“太医署”。据《旧唐书》记载,隋代所创设的“太医署”,它既是当时最高的医学教育机构,同时还担负一定的医疗职能,其中配备有医药学教学人员、医务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公元618年,唐王朝取代隋王朝。公元624年,唐政府也设置“太医署”,但比隋代的规模扩大,分科较  相似文献   

15.
武则天晚年体衰多病,咳嗽不止,稍感风寒便病情加重,尤其冬季,不敢轻易地走出寝宫。太医为治疗她的病,什么贵重的药品都用过,但是不见多少疗效。  相似文献   

16.
《家庭医学》2006,(10):60-61
武则天晚年体衰多病咳嗽不止,稍感风寒便病情加重,尤其冬季,不敢轻易地走出寝宫。太医为治疗她的病,什么贵重的药品都用过,但均不见疗效。  相似文献   

17.
《健康必读》2007,(2):31-31
武则天晚年体衰多病,咳嗽不止,稍感风寒便病情加重,尤其冬季,不敢轻易走出寝宫。太医为治疗她的病,什么贵重的药品都用过,但是不见多少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这里,有辛酸,有眼泪,有故事……这些,不是“天方夜谭”,也不是“传奇”。“送子娘娘”做不到的,它做到了。  相似文献   

19.
在进入小康途中,无"虚"求补者与日俱增。殊不知,世上绝无"有病治病,无病保养"的补药。古往今来,违反"虚则补之"的治则、乱补招灾的事故比比皆是。先举古医书记载的一个故事:有位皇帝,肚子胀痛,要太医开补药调服。太医遵旨,大补龙体,结果病情日益沉重。太医院煎药  相似文献   

20.
严君 《健康生活》2012,(10):42-43
七月菱角八月藕。到了农历八月,适值秋令时节,正是鲜藕应市之时。古代有“新采嫩藕胜太医”的说法。民谚称“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可见,到了秋天是食藕的大好时节,应时之品,最合时节,最能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