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在骨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材料与方法由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提供该材料。在以下情况下使用①术中止血 :手术时将有渗血的创面用胶原蛋白海绵覆盖贴附紧密 ,并用干纱布压迫。②急症开放性伤口止血 :对于急症开放性伤口在急诊室作简单清洁后将医用胶原蛋白海绵贴附于伤口处外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③骨髓炎及感染窦道病灶清除后腔隙填塞 :将骨髓炎病灶做死骨清除、感染窦道做窦壁切除后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折叠或卷曲成管填塞腔隙。④植皮术中供区的创面止血 :在植皮术中 ,将取皮后的创面先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平整覆盖再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2 结 果自 2 0 0 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胶原蛋白海绵在皮肤扩张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个)皮肤扩张器埋置和50例(个)皮肤扩张器取出及15例自身对照的病例组,应用胶原蛋白海绵术中贴敷于渗血创面,术后观察其吸收、止血效果。结果:术中渗血于2~10min内停止,病例组中无血肿发生,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伤口愈合时间缩短。结论:在皮肤扩张术中胶原蛋白海绵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放置泰绫与放置引流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间本院行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156例。所有患者分为A、B、C3组。A组(n=59)为不放置引流组(用泰绫代替),B组(n=48)为传统放置引流组,C组(n=49)为同时放置泰绫和传统引流组。记录术后24小时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C组与B组比较总引流量、引流液中PLT、Hb、蛋白定量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后放置泰绫能有效减少术后组织表面渗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正>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作为一种具有良好性能及易于加工、灭菌和保存等独特优势的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止血、创面愈合、骨缺损、神经修复等方面,被视为在科研和临床应用中最有用途的生物材料之一。它是一种从动物皮肤和肌腱提取的,通过吹泡、凝固、真空、冻干和交联等程序制成的海绵状的多孔固体材料[1-2]。随着生物技术发展,使得从动物体中提取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S-100吸收性止血绫(absorbable stanching satin S-100,ASS)在肝脏外科的止血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应用ASS贴敷肝断面为ASS组(n=20),肝断面不用任何局部止血材料为对照组(n=20),分别于术后2h、12h、24h及72h观察腹腔引流情况,其中重点观察引流量。结果:ASS组术后腹腔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SS组术后无漏胆发生,对照组术后有2例发生漏胆;ASS组有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SS在肝脏部分切除术中具有安全、有效的止血作用,特别是对于伴有凝血机能障碍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肝断面处理经验.方法:根据术中探查情况,结合B超、CT及术中胆道镜检查结果,确定肝部分切除范围.肝断面采取缝闭、开放、生物蛋白胶或ZT胶加明胶海绵覆盖.近端肝内胆管梗阻不能解除行肝断面胆管与空肠内引流术.结果:肝断面缝闭40例,肝断面生物蛋白胶或ZT胶加明胶海绵覆盖51例(其中肝断面胆管与空肠内引流术4例),肝断面开放38例.术后发生胆漏20例,膈下感染6例,切口感染11例,死亡3例.结论:肝部分切除首选规则性肝切除,同时解除肝内胆管二重梗阻.肝断面肝组织缺血坏死、感染可引起胆瘘,纤维胆道镜应用可减少肝内结石残留,术中关闭或覆盖肝断面可减少胆瘘、出血、膈下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肝断面胆管与血管应单独处理.胆瘘试验是预防术后胆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筛选的第Ⅱ、Ⅲ、Ⅳ、Ⅴ、Ⅵ段或边缘型的肝癌2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9例、左肝外叶胆管内结石10例及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4例,在腹腔镜下应用电凝、超声刀、切割闭合器等方法断肝,采用钛夹夹闭、缝扎、医用胶粘封等多种对肝断面方法进行处理,完成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其中35例在全腹腔镜下完成,13例采用手助下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结果 49例患者中48例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包括左肝外叶切除及肝的非规则切除,手术时间53-145min。手术出血40~700ml,其中1例术中肝内静脉出血达2000ml腔镜下难以控制出血中转开腹手术。术中未出现不能控制的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较常规开腹的肝切除患者明显缩短。肝癌患者术后随访6~60个月,未发现腹腔及穿刺孔转移。结论在所经过临床选择的病例中,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是痛苦小、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肝静脉阻断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肝静脉阻断技术在复杂肝脏肿瘤切除术中防止肝静脉破裂大出血及空气栓塞的作用。方法 对71例肝脏肿瘤手术切除病例施行了1根以上主肝静脉阻断。所有肿瘤均位于第二肝门并侵犯或压迫1根以上主肝静脉。肝静脉阻断方法采用绕线结扎、血管带阻断或血管夹及心耳钳夹闭法。结果 71例中无1例肝静脉分离破裂,行肝静脉结扎28例,血管带阻断26例,血管夹阻断17例;阻断右肝静脉34例,右肝静脉+中肝静脉2例,左、中肝静脉共干24例,左、中肝静脉分干2例,左、中、右三干9例。施行半肝全血流阻断35例(右侧24例,左侧11例)。交替半肝全肝血流阻断4例,第一肝门阻断加部分肝静脉阻断23例。第一肝门阻断加全部肝静脉阻断(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9例。71例肝肿瘤均顺利切除。结论 肝静脉阻断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流阻断技术。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术既能控制术中出血,又能保证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9.
泰绫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泰绫在甲状腺术后的止血效果及对全身凝血功能影响。方法对12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成泰绫组和对照组。观察术后6 h内及24 h内的引流量、引流液中的红细胞计数及术前、术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泰绫组术后6小时内及24小时内的引流量及引流液红细胞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凝血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泰绫在甲状腺手术中及术后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对凝血功能无影响。减少了术后切口渗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全肝血液转流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肝脏血管隔离技术的硬变肝脏切除术的死亡率高达75%[1,2]。可是,绝大多数肝脏恶性肿瘤病人均伴有慢性肝炎、肝硬变、脂肪肝或瘀胆等弥温性肝实质病变,在我国约80%以上的肝癌合并有程度不同的肝硬变。因此,这一技术在复杂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近年来,在肝移植中常用的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已用于复杂的肝门区手术[3]。在肝脏血管隔离时,采用生物泵来转流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的血液,可避免内脏及躯干下部的血液淤滞,从而保证全身循环稳定,并减轻门静脉淤血后的肝脏再灌流损害。这种全肝血液转流技术显著提高了肝脏对全肝血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鄄胶原海绵片在手术创面的止血性能、封闭创面的效果及在体内降解吸收的状况。方法将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纤维蛋白原鄄胶原海绵片进行止血,对照组用明胶海绵片止血。结果在大鼠肝表面的切口,两种止血材料均能即刻止血。纤维蛋白原鄄胶原海绵片与切口粘附紧;而明胶海绵片较易脱落。在大鼠左肝前叶切除术中,纤维蛋白原鄄胶原海绵片组在止血时间及出血量的指标上均优于明胶海绵片组(P<0.05)。组织学检查:创面炎症消退、止血材料降解和促肝细胞再生,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纤维蛋白原鄄胶原海绵片能有效地止血,与创面的粘附力强,吸收降解快,且能诱导肝创面肝细胞再生。因而,纤维蛋白原鄄胶原海绵片是一种安全的局部止血、组织封闭和促进细胞再生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精准肝切除的适用范围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0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112例肝占位性病变行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精准肝切除88例(精准组),Pringle法阻断快速切除24例(Pringle组).精准组切除范围分肝叶、段和局部切除;Pringle组的切除范围均为肝单段和局部切除.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和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围手术期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肝功能衰竭发生、因大出血或胆汁漏而行二次手术.两组同行肝单段和局部切除患者术中输血率、肝切除时失血量、术后TBil、PT分别为7%(2/29)、220 ml、20μmoL/L、13 s和4%(1/24)、210 ml、19μmoL/L、13 s,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8,0.263,0.246,P>0.05);肝切除时间、术后WBC、ALT、低热发生率分别为60 min、7.5×10~9/L、66 U/L、10%(3/29)和15 min、14.0×10~9/L、335 U/L、42%(10/2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2,4.961,4.959,P<0.05).精准组中肝叶切除和肝段或局部切除患者术中输血率、术后WBC、ALT、PT、低热发生率分别为9%(4/45)、8.3×10~9/L、153 U/L、17 s、13%(6/45)和12%(5/43)、8.2×10~9/L、133 U/L、14 s、14%(6/4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2,1.225,1.236,P>0.05);肝切除时失血量、肝切除时间、术后TBil分别为350 ml、250 min、32μmoL/L和240 ml、150 min、21μmoL/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5,4.967,4.829,P<0.05).结论 精准肝切除可减少创伤,但需根据切除范和部位选择性应用.肝叶切除最适合行精准肝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黄芪多糖有促进血管新生作用,通过探讨黄芪多糖胶原促进周围组织中血管新生与胶原代谢的关系及其对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为该胶原作为促进血管新生与组织愈合的支架提供依据。方法以交联剂将黄芪多糖与空白胶原进行1∶1(W/W)共价结合,形成黄芪多糖胶原。取10周龄SD大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50 g。于脊柱两侧作纵形切口,皮下向两侧游离形成"口袋",左侧植入大小为5 mm×5 mm×5 mm的黄芪多糖胶原作为实验组,右侧植入相同大小空白胶原作为对照组。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3、7、14、21 d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胶原周围肉芽组织,组织学染色观察并计数毛细血管,测量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血管生成素1(angiopoetin 1,Ang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 1,TIMP-1)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两组胶原周围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逐渐增多,14 d时达峰值,实验组均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Hyp含量逐渐升高,各时间点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21 d外,实验组术后3、7、14 d的Ang1及MMP-9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TIMP-1 mRNA表达逐渐减弱,实验组呈逐渐增强趋势;除术后7 d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胶原具有促进血管新生与胶原合成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组织中Ang1、MMP-9及TIMP-1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肝肿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我科行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42例肝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原发性肝癌35例、肝血管瘤5例,肝炎性假瘤2例.术式:左外叶切除(Ⅱ,Ⅲ段肿瘤)19例、左半肝切除(Ⅳa,Ⅳb段肿瘤)5例,Ⅴ~Ⅶ段(Ⅴ~Ⅶ段肿瘤)部分肝切除18例.手术时间30 ~ 290(90±30) min,术中出血30 ~1 000 (350±80) mL,术后引流量为20 ~150 (64±15) mL/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2~5d,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第2~3天,2~3d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总住院时间5~ 12 (8.5±1.7)d.未发生胆漏、大出血、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全组无死亡.随访35例肝细胞癌12个月以上,其中1例术后6个月、2例术后10个月出现肝内复发,其余均健在,均未见局部复发及腹壁戳孔种植性转移等.结论 肝脏Ⅱ、Ⅲ、Ⅳb、Ⅴ~Ⅶ段的肿瘤行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且短期随访效果良好,其他部位的肿瘤如遇操作困难可视情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小切口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12月期间,重庆市急救中心肝胆外科采用腹腔镜联合小切口肝切除术治疗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肝癌10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肝脏炎性假瘤1例。 结果13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20~270 min,平均(176.92±51.38)min;术中出血量50~400 ml,平均(146.15±100.96)ml;术后1 d即可下床活动,恢复流食;术后住院时间4~10 d,平均(6.30±2.14)d;无死亡病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 结论腹腔镜联合小切口肝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可作为临床肝切除以及腹腔镜或机器人肝切除中转开腹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治疗右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8月43例精准肝切除与32例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相比,精准肝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长(P<0.01),但术中出血量少(P<0.01),术后并发症少(P<0.01),结石清除率高(P<0.01),患者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右肝叶(段)精准切除是提高右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腹腔镜肝切除术(LH)的短期和长期疗效,并探讨其根治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实施LH并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且随访满3年的患者23名,与相同时期、由同组医师实施开腹手术的患者在病例资料、围术期数据、术后恢复情况、长期复发率、病死率、生存率等方面作对照研究。结果腹腔镜组(LH组)与开腹组(OH组)相比,在切口长度、引流例数及且时间,术后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P0.01)。除此之外,LH组患者的饮食恢复更快,术中出血量和输血率更少,术后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更早恢复至正常水平。另外,LH组与OH组比较,术后3年肿瘤复发率、病死率和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H与OH比较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且对于肝细胞肝癌的根治性,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在有条件开展此项手术的医院内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和总结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4年3月期间行腹腔镜下及开腹规则性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病例资料,分为腹腔镜组(n=38)和开腹组(n=40),随访截止日期2014年5月.结果 腹腔镜组成功实施肝切除术37例,中转开腹1例.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前者手术时间较长[(255±91) minVS(150±45)min]、下床活动早[(1.2±0.3)d vs (2.8±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191±153) mL vs(210±130)mL]、术后住院时间[(8.0±2.5)d vs (7.5±3.8)d]、术中结石清除率[97.3% (36/37) vs 95.0% (38/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2% (6/37) vs 25.0% (10/4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两组随访率为[92% (34/37) vs 90% (36/40)],随访时间2 ~86个月.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胆管炎症状(n=3 vs n=5),以及结石复发(n=3 vs n=5).结论 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