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补中益气汤治疗尿道综合征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道综合症临床不太常见,且易与尿道炎症相混淆,确诊之后,用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自1995~1999年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该病40例,疗效明显,并与用西药治疗的25例作对比观察,兹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0例中,男性5例,女性35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20岁,平均42岁;病程最长者2年;最短者15天。对照组25例中,男性3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23岁,平均39岁;病程最长者1年半,最短者20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参照上海医科大学主编、人民卫生…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均为门诊观察治疗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大者59岁,最小者17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1个月。对照组30例,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18岁,平均年龄38  相似文献   

3.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 本资料共观察120例患儿,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60例,西药对照组60例.针药结合组60例中,男性49例,女性11例,男女比例为4.45:1;年龄最小者4岁3个月,最大者16岁,平均年龄为10.25岁;病程最短者15个月,最长者3年5个月,平均病程为1年11个月.对照组60例中,男性47例,女性13例,男女比例3.61:1;年龄最小者4岁,最大者17岁,平均年龄10.8岁;病程最短者14个月,最长者4年,平均病程为1年9个月.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1996-12~1998-12本院患者,随机抽取100例作为治疗组;其中胸腹部大手术后无力咳痰或痰液粘稠不能咳出者52例。包括男性37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16岁。因肺炎、支气管炎痰液粘稠不能咳出者46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9例;年龄最大者77岁,最小26岁。对照组87例;胸腹部手术后47例。  相似文献   

5.
克疣合剂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永信  张对贤 《河北中医》1998,20(3):136-137
自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自制中药制剂克疣合剂治疗尖锐湿疣,并以西药组作对照观察,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病例为我院性病门诊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5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最大51岁,最小22岁,以25~35岁者居多:病程最长3年,最短7天,以15~60天者居多;初发者36例,复发者20例;56例均为生殖器尖锐湿疣,合并肛周尖锐湿疣者8例.对照组54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9岁,以20~30岁者居多;初发者32例,复发者22例;54例均为生殖器尖锐湿疣,合并肛周尖锐湿疣者6例.1.2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经PCR法检测分泌物中HPV DNA阳性,符合尖锐湿疣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高热是临床常见急症,近1年来,我们使用四川宜宾制药厂生产的“戎州牌”穿摇宁注射液,治疗该病40例,并与西药抗生素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经统计学处理,发现用穿晓宁注射液退热效果满意,并与抗生素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现总结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病人。治疗组40例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80岁,平均年龄52.4岁。对照组30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sl岁,平均年龄51.8岁。按病种划分,治疗组中,上呼吸道感染18例,肺炎1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  相似文献   

7.
笔者将3年来收治的465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西药对照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性显著,现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1临床资料 我们自1996年8月~1999年8月,将收治的465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中药”一贴灵Ⅰ号”膏药外治组(简称治疗组),西药“布洛芬”内服组(简称对照组)。 治疗组289例,其中男性127例,女性162例;年龄最大者83岁.最小者36岁,平均56岁:病程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32年。 对照组176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97例;年龄…  相似文献   

8.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其发病率呈日益增高趋势。笔者自1997年以来应用标本同治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35例,并与用西药治疗的20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35例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11岁。对照组20例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13岁。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治标宜宣肺定喘,用三拗汤加减:麻黄3g 杏仁10g 姜蚕5g 地龙5g 甘草3g 法夏6g 苏子5g。偏寒者加细辛2g、五味子6g、生姜3g;偏热者加黄芩5g、桑白皮6g、连翘5g。治本用自拟补虚固本汤:太子参10g 黄…  相似文献   

9.
晕针,是指因针刺而产生的晕厥现象,几年来我们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发现的晕针患者3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32例中,男性11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6岁,20—45岁者22例,50—76岁者10例。  相似文献   

10.
熊胆粉牛黄九由熊胆粉、人工牛黄、青黛等药组成,具有抗呼吸道病毒作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gO%以上田病毒感染所致,笔者采用熊胆粉牛黄丸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3O例(以下简称治疗组),并与用西药治疗的30例(以下简称对照组)作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O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27岁,平均448岁;普通感冒19例,急性咽喉气管炎11例;风热证28例,风寒证2例。对照组30例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23岁,平均45.57岁;普通…  相似文献   

11.
偏头痛是一种间断性反复发作的以一侧头痛为主的一种血管性头痛 ,发作时常伴有各种植物神经症状。笔者自拟搜风活血饮治疗本病 42例 ,并与用西药治疗的 42例作对比观察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于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42例中 ,男性 10例 ,女性 32例 ;年龄最小者 19岁 ,最大者 5 6岁 ,平均 2 8岁 ;病程半年者 5例 ,1年者 10例 ,2~ 5年者 18例 ,5年以上者 9例。对照组 42例中 ,男性 11例 ,女性 31例 ;年龄最小者 18岁 ,最大者 5 5岁 ,平均 2 7岁 ;病程半年者 4例 ,1年者 13例 ,2~ 5年者 19例 ,5年以上者 6例。1.2 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我科多年来用葛花解酲汤合升血八味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均系住院男性病人.随机分成中药组34例,西药组34例.中药组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62岁.24岁~30岁者12例,31岁~40岁者15例,41岁~50岁者5例、50岁以上2例.西药组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59岁.21岁~30岁者13例,31岁~40岁者17例,41岁~59岁者4例.中药组重度出血7例,中度出血24例,轻度出血3例.西药组重度出血5例,中度出血25例,轻度出血4例.入院时血红蛋白:中药组平均值为7.8±2.0克%,西药组8.4±2.9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中药组确诊为十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喉源性咳嗽日见增多,是内科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咳嗽往往反复发作,有的甚至迁延数月,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自1995年以来,中药辨证治疗喉源性咳嗽86例,并与服联邦止咳露和草珊瑚者39例作对照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燃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门诊。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龄最小者10岁,最大者58岁,平均年龄41.6岁。教师41例、工人17例,学生19例,其它职业者9例。病程  相似文献   

14.
近3年来,我们采用手针足跟对应点治疗足跟疼痛患者37例,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7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者45岁,最大者72岁,其中50岁以下6例,50~60岁有20例,60岁以上11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者近5年。  相似文献   

15.
散偏汤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辨证录·头痛篇》中 ,由川芎、白芍、郁李仁、柴胡、甘草、白芥子、香附、白芷组成 ,专为偏头痛而设 ,笔者据此辨证加减治疗偏头痛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所治 6 9例与西药对照组6 5例治疗结果对比分析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6 9例中 ,男性 2 5例 ,女性 4 4例 ;年龄最小者 2 2岁 ,最大者 72岁 ;病史最短者 1年 ,最长者 2 0年。合并有高血压者 18例。对照组 6 5例中 ,男性 2 3例 ,女性 4 2例 ;年龄最小者 2 3岁 ,最大者 73岁 ;病程最短者 10个月 ,最长者 18年。合并有高血压者 15例。两组患者例数、性别、…  相似文献   

16.
面神经麻痹俗称“歪嘴风”。为风中络脉之小疾.有的病者因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妥而缠绵难愈。笔者近三年采用中药、西药、穴位注射等综合疗法治疗53例,收到显著效果.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 53例中,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5岁;男性23例,女性30例。教师4例,农民29  相似文献   

17.
郭豪 《中医研究》2004,17(6):26-26
腰肌劳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自1999年12月至2003年12月我们采用医院制剂十二味腰痛散热敷加推拿治疗腰肌劳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320例分为两组,中药热敷加手法治疗组和口服药对照组各160例.治疗组患者中,男100例,女60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0岁;病程最长者2年,最短者6 d.对照组中,男107例,女53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23岁;病程最长2年6个月,最短者8 d.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们于1990年元月~1996年12月将具有心肌缺血型心电图改变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者13岁,平均41岁。诊断为冠心病21例,病毒性心肌炎13例,充血性心肌病2例,更年期综合征4例。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13岁,平均年龄44岁。诊断为冠心病11例,病毒性心肌炎14例,充血心肌病7例,更年期综合征3例。两组病人同期分别观察治疗,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不用任何西药。  相似文献   

19.
加味升陷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于中医“眩晕”范畴。以头晕眼花、旋转不定、恶心呕吐、一过性黑蒙为特点。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加味升陷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用西药治疗的23例作对比观察,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46例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32岁,平均年龄55岁。对照组23例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者68岁,年龄最小者33岁,平均年龄53.7岁。全部病例均经颈椎X片、TCD等确诊。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用加味升陷汤:黄芪30~50g 知母12g 天麻10g 川芎10g 丹参30g 葛根30g 泽泻2…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等范畴。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药四逆散加味从肝论治慢性胃炎,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最大者66岁,最小者18岁,平均年龄39.1岁;病程最长者23年,最短者5个月,平均病程为14年。对照组54例,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最大者61岁,最小者21岁,平均年龄37.5岁;病程最长者19年,最短者半年,平均病程11年。两组病人在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1.2 临床辨证分型 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