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阳,与其他脏腑的阴阳划分一样,当是客观存在的,但在历代的论述中却不明确。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阴和阳两种不同属性,二者对立统一,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李中梓在《医宗必读》说:"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素问·保命全形论》曰:"人身有形,不离阴阳"。  相似文献   

2.
历来论及脾病虚证时 ,多只述脾阳虚而不提及脾阴虚。其实 ,脾阴的概念及脾阴虚证由来尚矣 ,自《内经》始 ,及至明、清 ,诸多医家从不同侧面多有论述。笔者就脾阴虚证临床表现及治疗浅析如下。1 脾脏也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学说认为 ,宇宙间一切事物 ,均可归纳为阴阳两类 ,任何一种事物的内部 ,又可述分阴、阳两个方面 ,且阴阳双方是对立统一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无阳则阴无以生 ,无阴则阳无以化。脾脏也不例外 ,阴与阳构成了脾脏的统一 ,无阳则脾无以生化 ,无阴则脾无以濡养。若无脾之…  相似文献   

3.
喻嘉言在他的《医门法律》中指出: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是故前人立教,必使之先读儒书、明易理、素、难、本草、脉经而不少略者何?盖非‘四书’无以通义理之精微:非易无以知阴阳之消长,非《素·难》无以识病,非《本草》无以识药,非《脉经》无以诊候而知寒热虚实之证。圣贤示人,略举其端而已。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在《黄帝内经》中,己经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初步基础。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脏腑论杂病,使  相似文献   

4.
哈孝贤 《开卷有益》2006,(11):12-13
(三)阴阳互损 当阴虚或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常会影响到相对的一方,从而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称为阴阳互损.《内经》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正因为阴阳有互根互生的关系,所以阳气虚弱就会累及阴精的化生不足,而阴精亏损也会累及阳气的化生不足,前者称为阳损及阴,后者称为阴损及阳,最终会发展为阴阳两虚.  相似文献   

5.
杨洋 《开卷有益》2015,(2):76-77
<正>《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描写史湘云与丫鬟翠缕主仆二人前往怡红院找袭人时,一道纵论中医博大精深的阴阳学说。"史湘云道:‘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翠缕道:‘这么说起来,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湘云笑道:  相似文献   

6.
气机升降学说,源于《内经》。经日“天无地之升,则不能降;地无天之降,则不能升”,“交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人体生命活动和大自然一样也都始终贯穿着气机的升降运动,《素问·六微旨大论》:“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己,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  相似文献   

7.
<正>中医的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出自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将人体的精神、生活、语言及行为都归纳为阴阳的平衡。保持了相对平衡,人体则健康无疾,反之失去了阴阳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疾病。保持和调节人体阴阳是达到"精气乃治"健康防病的基础。原文:《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相似文献   

8.
谨熟阴阳,以平为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谨熟阴阳,以平为期,这八个字出自《内经》.《素问·阴阳别论》曰:"谨熟阴阳,无与众谋";又有《素问·三部九候论》曰:"无问其病,以平为期."这二句简简单单的话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内涵,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前者说的是疾病的诊断阶段,后者说的是疾病的治疗阶段.值此纪念朱文锋教授中医诊断学研究的学术会议之际而作此文.  相似文献   

9.
一、温病三焦辨证贯穿气机 升降的理论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人体内环境的协调统一,并与外界四时气候、阴阳升降相适应,必须靠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平衡,否则病变发生。《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志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相似文献   

10.
<正>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及其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这一概念起源于《易经》的易卦。至春秋时期,医家开始将阴阳概念用于医道,阐述以《内经》最为详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的论述明确了阴阳论在中医领域其哲学思维模式的属性,一直沿用至今。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故《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就大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外属阳,内  相似文献   

11.
浅谈肺阳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而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以助心之行血。一般认为肺脏上述的功能均以肺气统之,鲜有归及“肺阳”者。综观近代出版的各种中医书籍,包括中医院校的教材,很少有关“肺阳”的论述,客观上似乎否定了肺阳的存在。为澄清“肺气”与“肺阳”之别,探析如下:1 阴阳对立统一,当有肺阳 祖国医学的阴阳学说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学说,认为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具有阴和阳两种不同属性。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面单独存在,“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  相似文献   

12.
哲学是《黄帝内经》医学体系的灵魂,气学思想又是《黄帝内经》哲学思想的核心。纵观《黄帝内经》气学理论,传统认为《黄帝内经》所持有的"气一元论"思想并不明确,而是以真气论呈现的气本体论和天地阴阳之气的二元论思想。真气系生命的主宰,无阴阳、升降、清浊之性;《黄帝内经》藏象理论中的"肾气""经气""藏真"的概念皆是真气的具化。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认为,人体有形之器官和无形之物质的生理活动都离不开阴阳调控,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神经系统能够调控和维持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生理活动的协调统一;内分泌系统通过其分泌的激素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调控生殖并影响免疫功能和行为;免疫系统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中医体质学说溯源于《黄帝内经》,如《灵枢·论痛》云:"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炳之痛何如?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素问·逆调论篇》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提出体质的形成与先天禀赋有关,不同个体存在差异性。在《灵枢·通天》中还依据人体阴阳盛衰,将其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阴阳平和"五态"之人;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归纳出"木、火、土、金、水"五型人及各具有的不同体型、秉性、对疾病的易感性等;《灵枢·卫气失常》还将肥壮体型划分为肉型、膏型、脂型3种体型。但《内经》中  相似文献   

15.
<正>自古以来历代医家对肾与耳的相属关系都有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主耳……在窍为耳。"《灵枢.五阅五使》亦曰":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云:"肾气通于耳,肾气和则耳能辨五音矣。"《外台秘要》认为:"精气调和,肾脏强盛,耳闻五音。"肾主耳理论指导医者应用于临床实践。1肾主耳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黄帝内经》的成书受黄老之学的影响较大,但自汉武帝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医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儒学思想的影响也很深。孔子作《系辞》阐发了《易经》之阴阳理论,其内容从"一阴一阳之谓道"出发,肯定自然界中阴阳、动静、刚柔等两种相反势力的"相摩"、"相荡"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明代医家张景岳曾说:"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寿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类经附翼·医易》…  相似文献   

17.
1、论病有发于阳与发于阴,为本论辨别疾病阴阳的大纲原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其阴也。……(7) 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这两句是《内经》全部辨别疾病阴阳,寒热的大纲。仲师因发挥经旨,所以在本节提出“发热恶寒发  相似文献   

18.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临床以老年人居多,中医认为多由肝、肾不足所致.故治疗上常以补肝肾、养阴血、荣筋骨为主,"精不足、补之以味",投以归芍地黄汤等药物,临床效果往往不甚满意.笔者临证多年,根据中医阴阳互根的理论.本着"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生"的观点,运用益肝肾、养阴血的同时,佐以补阳的中药,往往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跳不安 ,不能自主或脉律失常的一种病证 ,本病多由阴阳气血不足 ,心失所养或痰瘀阻滞所致。在多年临床中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甚效 ,现将个人体会 ,述要如下 :1 补气养心益肾心悸虽为患者自觉心内跳动 ,心慌不安的病证 ,但究其原因 ,不独在心。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阴阳虚衰 ,均可导致心悸 ,如心气不足、心血亏虚、无以自主 ;肝血不足不能荣心 ,或木不生火 ;脾气不旺 ,生化乏源无以养心 ;肺体不润 ,宣布失可 ,致心脉不畅 ,或痰饮内生均可发生心悸。《内经》云 :“年四十阴气自半 ,其义至明。”因为中老年元气虚衰 ,尤以肾虚…  相似文献   

20.
1“阴阳自和”的基本理论内涵“阴阳自和”是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反映了阴阳的根本性质。其理论来源于《素问·生气通天论》。原文曰:“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阴阳别论》曰:“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阴阳自和”的含义可分为两层。首先,它表明阴阳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和”,即所谓“阴阳和平”、“阴平阳秘”,它是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内在本质。相反,“阴阳不和”,“阴阳离决”是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