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子 《自我保健》2009,(12):29-29
让孩子知道感恩,不仅能让他们拥有宽广的胸襟和高贵的德行,也能让孩子在感恩中发现更多生活的美好与温馨。  相似文献   

2.
交往是少年儿童的基本需要。孩子只有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得到发展。其中,与人交往是重要的一环,对孩子个性、情绪情感、智力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谢玲 《健康博览》2008,(8):30-30
孩子逐渐长大,不能让孩子老是像“尾巴”一样跟着父母,在此告诉父母,通过让孩子学会购物,可以锻炼孩子、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独立。  相似文献   

4.
那天,我带着女儿参加表弟的婚礼。一位朋友给女儿几粒糖果。女儿表示感谢后,跑到我身边将糖果放到我手上,对我说:“爸爸,你吃!”在座的朋友无不感慨女儿的孝顺。  相似文献   

5.
李东升 《大众健康》2011,(10):107-107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有一天,一个九岁的孩子问他,竹管里有空气吗?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来一根两头有节儿的竹管,在竹管上钻了一个洞,然后放在水盆中,孩子们见一个个小气泡从洞中冒出,便拍着手,纷纷抢着说,我知道了,空气!这样,他们自己得出了答案,显得格外地高兴。  相似文献   

6.
【潮流】独处当下越来越多的成人开始关注儿童内心,倾听儿童心灵的声音。于是,“独处”这个词儿就出现了。对于成人而言,独处是成熟的标志,善于独处的人,更容易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对于儿童而言,独处,不仅能够缓解压力,更专注学习,还能培养安全感,更早形成自动自主的意识,为独立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周礼 《家庭医生》2013,(20):39-39
曾经,在美国一家森林公园里,生活着一群梅花鹿,它们充分地享受着人们提供的食物,整天无忧无虑,安逸而舒适。谁知没过几年,梅花鹿的数量急剧减少,剩下的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后来,有位专家想出了一个另类的的办法,他在鹿园区放了几只狼。  相似文献   

8.
《健康人生》2012,(5):47-47
自控能力有助于宝宝拥有更健康、更成功的未来。杜克大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教授特里·莫菲特博士认为:“良好的自控能力同智商及家庭经济背景一样重要,可以帮助成年人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阿翁 《自我保健》2011,(10):42-43
有三句话,你一定要教会孩子。这三句话很重要,但也很简单,谁都会说。但大部分孩子从没有对父母说过。当然,如果你反思一下,你会惊愕地发现,原来你也很少或从没有对父母说过。 这三句话是:谢谢你、对不起、我爱你。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家长都意识到表扬孩子的重要性,可是不少家长困惑地说"我们也表扬了不少呀,可是效果甚微.是我们的表扬不得法吗?我们应该怎么样表扬孩子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案例——案例一:扬扬兴冲冲地把他认真画了一下午的绘画作品《小白兔的晚会》拿给正在看电视的妈妈看.妈妈看了一眼,竖起大拇指说"你画得真不错!"效果评价:表扬笼统、模糊、空洞.案例点评:孩子画了一下午,只换得妈的一句"你画得真不错".这种表扬法过于抽象、概括、简单、空泛,只是对结果的总体性评价.至少孩子不知道哪儿画得不错.这不利于今后的努力,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同时,这种简单表扬不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更起不到强化作用了.  相似文献   

11.
章翔 《健康生活》2011,(11):57-57
前些年,杨澜曾经在重庆大学作讲座时,鼓励大学毕业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勇敢去闯”。杨澜回忆20年前,她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12.
章翔 《健康生活》2011,(10):59-59
前些年,杨澜曾经在重庆大学作讲座时,鼓励大学毕业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勇敢去闯”。杨澜回忆20年前,她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当时国家刚开始不包分配,她跑了多家单位也没找到很满意的工作,于是找父亲“撒气”:“你为什么不能给你那些学生打个电话,找点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万般呵护,不如让孩子学会自护。记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是在哪里看到的这句话了,只是如今细细品来,觉得其中大有道理。  相似文献   

14.
一个家庭聚会上,两位母亲正在聊天,突然3岁的莹莹哭丧着脸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玮玮不让我玩卡片。”妈妈擦着莹莹的眼泪,轻声说:“那你就去玩其它玩具。你看,有积木、图书,还有汽车,这么多玩具,为什么一定要玩卡片?”这时,玮妈妈的脸色不好看了,她大声对玮玮喊道:“玮玮,快把卡片给莹莹玩。”  相似文献   

15.
王麟  聂勇 《健康文摘》2006,(7):14-14
每次小朋友玩耍完毕,家中就铺满了一整地的玩具,台面乱七八糟,椅子不知移到何方。结果,苦了家长要为孩子收拾。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教育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呢?  相似文献   

16.
感恩     
现在的孩子是整个家庭关注的焦点,任性、自私、敏感成了他们的“代名词”,有的孩子甚至还学会了用要挟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只知索取爱,而不知道付出爱,如何抓住这个大好的教育契机呢?这是我这几天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春节期间,大多数孩子都能从长辈那里得到一笔数目可观的压岁钱,有些孩子到手的数额可达几千元,那么孩子的压岁钱该怎么花?放在父母手里是否真安全春节,孩子每去一个亲戚朋友家,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都要发一个红包,名为"压岁钱",实则是考验家长的亲情关系和社交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钟华 《健康生活》2009,(1):57-58,60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小和尚为了一件小事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让谁。第一个小和尚怒气冲冲地去找师父评理.师父在静心听完他的话之后。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于是第一个小和尚得意洋洋跑回去宣扬。第二个小和尚不服气,也来找师父评理,师父在听完他的叙述之后,也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待第二个小和尚满心欢喜地离开后,一直跟在师父身边的第三个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他不解地向师父问道:“师父您平时教我们要诚实。不可说违背良心的谎话吗?可是您刚才却对两位师兄都说他们是对的,  相似文献   

19.
郜莹 《家庭医生》2010,(7):28-29
女儿对我提出批评:“我觉得你待人实在挺假的!” “为何会有如此感觉?” “因为你与人见面的第一句话,不是赞美她的装扮、服饰,或提这人近日的得意事,就是转述别人夸他的话……”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