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共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18~67岁,平均30.2岁。闭合性骨折26例,开放性骨折5例,股骨骨折14例,胫腓骨骨折17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6个月全部病例均达到愈合标准。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3、8个月,无弯钉、断钉及松动现象;骨折无旋转、分离及成角畸形发生。按Klemm功能评定标准,优23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6.8%。除2例开放骨折伤口Ⅱ期愈合外,所有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髓内扩张自锁钥治疗下肢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避免X射线辐射伤害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25例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8月-2007年3月收治的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25例。结果:本组伤口感染4例,骨折延迟愈合6例,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8例,无畸形愈合,无骨折不愈合。结论:彻底清创,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闭合伤口并合理有效地预防感染可作为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应用单臂外固定架、胫骨植骨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6例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腓骨内固定,胫骨单壁外固定,13例行I期植骨,3例行Ⅱ期植骨。结果 伤口Ⅰ期愈合12例,Ⅱ期愈合4例,骨折愈合时间16-40周,平均22周,发生骨髓炎1例。结论 应用外固定架结合植骨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可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骨折愈合率,结合腓骨内固定,增加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非扩髓型带锁髓内针治疗开放性胫腓骨同样的复位好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非扩髓型带锁髓内针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38例,其中Gustilo I度14例,Ⅱ度21例,Ⅲ度3例。均采用胫骨带锁实心的髓内针,在伤口彻底清创后以不扩髓穿针技术植入髓内针,Ⅰ期静力锁定,伤口依不同情况予Ⅰ期或延迟闭合,结果:本组38例全部获7 ̄25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35例(92%)骨折愈合,3例(8%)延迟愈合;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结果:伤口一期愈合441例,皮缘坏死30例,合并感染11例,经换药10例治愈,发生骨髓炎1例。经1~2年随访,骨折愈合良好438例,延迟愈合32例,不愈合12例。  相似文献   

6.
付建  顾华  张波涛 《华西医学》2012,(8):1153-1156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接骨板固定技术(MIPPO)结合锁定钢板(LCP)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2012年1月应用MIPPO技术结合LCP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62例。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16~85岁,平均45岁。骨折按AO分型:A1型10例,A2型3例,A3型3例,B1型18例,B2型8例,B3型4例,C1型10例,C2型5例,C3型1例。闭合骨折47例;开放骨折15例,根据Gustilo-Anderson分型,Ⅰ型8例,Ⅱ型6例,ⅢA型1例。伤后内固定时间3 h~10 d,平均6 d。结果开放骨折有3例伤口Ⅱ期愈合,其中1例伤口皮缘坏死,1例钢板部分外露经换药和清创减张缝合后伤口愈合,1例骨外露经皮瓣转移愈合;其余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6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9个月。无感染、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术后2~4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Johner-Wruhs疗效评价,优48例,良14例;开放性骨折15例中优10例,良5例。结论 MIPPO技术结合LCP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方法: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54例。结果:52例临床愈合,2例骨延期愈合。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满意。应为胫骨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临床经验、提高胫腓骨不稳定骨折的治疗率。方法: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加适当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骨折89例,其中闭合性骨折49例,开放性骨折40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其中3例针道感染;2例原伤口感染;3例骨折延迟愈合,一期治愈率96.7%。结论:应用外固定架加适当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胫腓骨不稳定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2008-03-2010-08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0例。结果本组20例采用外固定联合VSD治疗后伤口均愈合,骨折无畸形愈合不愈合现象。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能为骨折提供有效固定,同时能封闭创腔、控制感染并刺激肉芽组织增生覆盖骨面,是临床上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带锁髓内钉治疗32-C2型、42-C2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4月—2010年7月用带锁髓内钉治疗32-C2型、42-C2型骨折28例,随访21例。结果:32-C2型骨折1期伤口愈合,骨折无不愈合,42-C2型骨折伤口1期愈合12例,延期愈合4例,无骨感染,无骨折不愈合或延期愈合。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32-C2型、42-C2型骨折有其独特的优点,方法简便、固定牢靠,能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好。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1994年5月~1997年8月,对24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行急诊小切口手术切开直视下使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收到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16~56岁,平均年龄32.5岁。其中开放性粉碎性骨折20例,均采用手术切开直视下复位及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一期闭合伤口18例,其中用转移性游离皮瓣覆盖创面5例,延期或二期闭合创面6例。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下彻底清创,尽可能利用原伤口或适当扩大,使手术切口一般在5-6cm左右逐层切开至骨折处,但不剥离骨膜直视下进行复位,达到骨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方法,评估其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52例,GustiloⅠ型16例,Ⅱ型26例,Ⅲa型10例。所有病例经6~24个月随访,平均16.5个月。结果:术后疗效采用Jonner-Wruh评定标准:优43例,良7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96.15%,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2周,仅1例浅表感染,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其生物力学特性更适合胫腓骨骨折愈合需要,更适用于治疗GustiloⅢa型以下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尤其适用多段骨折。  相似文献   

13.
68例严重胫腓骨骨折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胫腓骨严重骨折治疗中并发症多,功能要求高,作者采用一系列方法取得初步经验。方法:自1995年元月至1999年元月对68例严重胫腓骨骨折病人采用彻底清创,有效内固定,大胆皮瓣应用,有效减张等措施综合应用。结果:经3~18个月随访,优良率达到89%,肿胀消退及伤口愈合时间缩短,骨质愈合良好,未出现骨不连。结论:以上方法对胫腓骨严重骨折的治疗有积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干骨折27例,其中扩髓型5例,非扩髓型22例。【结果】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儿(6~15)个月,愈合时间:平均4.5(3~12)个月。【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干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张德祥  李永奎 《华西医学》2007,22(3):559-560
目的:评价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本组361例,387例肢体均为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一期截肢14例(另一例外固定支架组延期截肢),清创后行石膏托制动或骨牵引84侧,内固定126侧,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162侧。结果:石膏固定或骨牵引组骨折愈合率76.8%,平均愈合时间7.6个月,浅表感染、深部感染率分别为22.4%和26.2%,远期并发症58.7%。内固定组骨折愈合率为82.5%,平均愈合时间8.4个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为13.2%和32.4%,远期并发症48.5%。外固定支架组延期截肢1例,骨折愈合率91.2%,平均愈合时间9.1个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为13.4%和8.5%,远期并发症23.7%。结论:外固定支架在治疗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能起到有效固定,减少深部感染率,减少组织再损伤,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步延期内固定方法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03—2012—03收治高能量Pilon骨折31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6例,闭合性骨折5例;Reudi—Allgower分型,Ⅱ型13例,Ⅲ型18例。人院后根据软组织损伤情况及开放和闭合性骨折分类,均行急诊手术,闭合伤口,开放性骨折组先行清创术,一期行腓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固定,胫骨骨折应用超关节外固定架临时固定或跟骨牵引;待肿胀消退、软组织条件恢复后,二期拆除外固定行胫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治疗。结果:31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3周。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7~58个月,平均随访35个月。按Burwell Chamley Pilon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价标准:解剖复位22例、复位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90.32%。按Tornetta骨折临床疗效评价术后功能:优18例、良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0.65%。术后无骨不连、骨髓炎、深部软组织感染病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结论:高能量Pilon骨折的分步延期治疗策略兼顾了软组织损伤及骨折碎裂重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外固定及内固定两者各自的优势,较大地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是一个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Pilon骨折19例。结果:19例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3.5年,平均2.4年。骨折愈合时间10-32周,平均14.8周,完全恢复踝关节功能16例,优良率84.2%,2例内翻畸形,1例发生骨髓炎。结论:伤后在局部软组织损伤恢复后,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取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恢复踝关节的解剖关系,使骨折部得到可靠的固定,恢复踝关节功能,是提高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减少局部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螺钉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急诊清创,螺钉内固定合并外固定支架固定术,视伤口情况分别行一期或二期皮瓣移植、植皮手术修复创面。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20个月,平均10个月,住院时间15~45d,伤口甲级愈合13例,乙级愈合2例,1例发生骨不连,1例出现螺钉松动。患者术后功能评定:优9例,良5例,优良率93.3%。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螺钉内固定术,既有利于骨折愈合、软组织修复、减少伤口深部感染率,又有利于功能的恢复,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杂性胫腓骨骨折治疗中骨折与软组织损伤处理的方法。方法:对137例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进行分析,其中胫腓骨多段骨折89例,伴有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开放粉碎骨折 27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胫腓骨骨折 21例。有118例获得 10个月~5年 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2年 3个月。结果:胫腓骨多段骨折治疗中,以 Ender钉固定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最少,Ⅰ期闭合伤口同时行减张切口减压组,皮肤发生坏死及感染机会最少。伴有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开放粉碎骨折治疗中,以外固定支架固定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最少,软组织缺损修复以局部带蒂肌皮瓣及交腿肌皮瓣成活率最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胫腓骨骨折组无肢体坏死发生。全部118例中,仅7例有膝关节障碍。结论:复杂性胫腓骨骨折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与骨折本身的处理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任何治疗措施的选择都要以能避免进一步加重软组织损伤为前提。骨折以 Ender钉及外固定支架治疗为首选,软组织缺损以局部带蒂肌皮瓣及交腿肌皮瓣修复为主要方法,伤口以Ⅰ期闭合同时行减张切口减压为宜。  相似文献   

20.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藕儿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0):1586-1587
目的:总结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对48例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病人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疗效。结果:48例患者中,正常愈合32例,4例钉眼处渗血,3例钉眼处感染,5例螺钉松动,4例骨折再移位。结论:虽然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仍可能发生并发症,但只要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病人的预后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