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症状性脑梗死(SBI)是指既往没有脑卒中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没有定位体征,而同时在CT或MRI检查中发现脑实质内有梗死灶的存在;或有脑卒中,但影像学发现非责任病灶,又称为静止脑梗死(SCI)。本文就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318例脑血管病人中发现SBI和SCI共46例,从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等情况予以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8例,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发现SBI及SCI46例,其中男31例,女15例,男女=2.071。年龄49~88岁,>60岁者38例,占82.6%。1.2影像学检查46例中,经头颅CT发现病灶42例,经MRI发现4例,其中单发脑梗死33例,多发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无症状性脑梗死1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无症状性脑梗死(SBI)指的是病人完全没有临床症状及神经系统方面的阳性体征,而在做影像学检查时(头颅CT或MRI)发现梗死灶。这类梗死又称为静止性脑梗死。其临床诊断标准为影像学发现的梗死灶与本次发病无关。近几年来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SBI的发现也日趋增多,因此也受到了大家的更多关注。我院自1994.02—2003.11,在门诊及住院病人中发现SBI病人12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无症状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braininfarction,SBI)定义为临床上缺乏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经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或尸解发现的梗死灶[1]。本研究收集自2000-2004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年龄>60岁非脑卒中患者130例中发现的44例(33.8%)SBI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是指临床上缺乏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经头颅CT、MRI或尸解能发现的脑梗死灶。我国1995年在四川成都召开的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将SBI正式归入脑血管病分类^[2]。随着神经影像学的迅速进步,越来越多的SBI被发现,其在临床上的意义逐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非脑卒中老年住院患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 (SBI)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神经内科非脑卒中老年住院患者 2 6 0例均行CT或MRI检查 ,从年龄、影像学特征 (病灶大小 ,部位、类型等 )、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神经内科非脑卒中老年住院患者中 ,SBI发生率为 31 15 % ,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 ;男性多于女性 (1 79∶1) ;CT/MRI显示病灶直径多在0 3cm~ 1 5cm之间 ,95 %为腔隙性脑梗死 ,71 6 %分布于基底节区、内囊等 ;SBI患者伴发高血压病、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脂血症、吸烟、动脉硬化等明显高于非SBI者 (P <0 0 1)。结论 高龄、高血压病、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脂血症、吸烟、动脉硬化均为SBI危险因素。影像学所见多为基底节区、内囊腔隙性梗死。  相似文献   

6.
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指临床上缺乏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经影像学检查或尸解所发现的病灶.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发现SBI广泛存在于中老年患者之中,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1,2].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B1是发生严重的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3,4],而且绝大多数SBI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最终将演变成血管性痴呆[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梗死的原因、影像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16例出血性脑梗死的原因、影像学及临床特征(出自1990-2001年治疗的2050例脑梗死病例)。结果:2050例脑梗死中出血性脑梗死占5.66%,最常见的原因是脑梗死(62.06%),特别是心源性。最早出现的出血性脑梗死为脑梗死后17小时。78例为血肿型,38例非血肿型。结论:出血性脑梗死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变或加重,特别是脑梗死或大面积脑梗死,应检查或复查CT和(或)MRI。发现出血性脑梗死,应立即停用抗凝、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8.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提高和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无症状性脑梗死 (SBI)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高。但发生在老年人的无症状性小脑梗死 (SCI)报道较少。1 临床资料患者 3 5例 ,男 2 6例 ,女 9例 ,年龄 60~ 85岁 ,其中 60~ 69岁 2 3例 ,70~ 75岁 8例 ,80岁以上 4例。有高血压病史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在首发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影像学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方法对52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进行头颅CT和MRI检查,并对发现的143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脑卒中病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7.5%,其中86.56%为腔隙性梗死。病灶部位以放射冠区为最多(48.58%),其次为侧脑室旁(28.55%)及基底节区(9.17%)。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与症状性脑梗死一样,二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的缺血性脑卒中人群的颅外段颈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状况及病变程度是否存在差异。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预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对其进行卒中病灶影像学检查,依据病灶部位将卒中分为皮质型(CI),皮质下型(SCI)和基底动脉型(VBCI)三个亚型;同时采用B超对颅外段颈动脉病变进行量化评估,分析各型之间颅外段颈动脉病变的发生状况及病变程度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颅外段颈动脉动脉硬化病变发生率高达58.7%(128/218),血管重度度狭窄32例(14.7%),轻度狭窄96例(44.0%)。无血管狭窄90例(41.3%)。(2)各型脑卒中中以CI组血管病变发生率最高,程度最重,而且重度血管狭窄发生率最高。结论 颅外段颈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状况及病变程度在缺血性脑卒中各亚型之间是存在差异,其中以CI的病变最明显,颅外段颈动脉硬化病变对CI的发生影响较SCI和VBC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颅外段颈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状况及病变程度,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51例,按头颅CT或MRI结果分为皮质型(CI)、皮质下型(SCI)、椎基底动脉型(VBI)3个亚型,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颅外段颈动脉病变进行量化评估,分析各型之间不同颅外段颈动脉病变的发生状况及病变程度的差异。结果皮质型脑梗死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75.9%,高于其他组,且差异显著(P〈0.05),皮质型脑梗死颈动脉狭窄〉50%者为25.3%,高于其他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各亚型之间颅外段颈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状况及病变程度存在差异,其中以CI的病变最明显,其次为VBCI,SCI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脑动脉炎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和病理改变。方法 对2例VZV脑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和病理特征进行了总结。结果 患者为急性起病,表现为脑卒中样发作。从病毒感染到脑梗死的发生间隔时间分别为5d和6个月,头颅MRI表现为半卵圆、双侧基底节区的多发性长T1、长T2信号,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后无增强效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发现在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存在多处狭窄段。病理学检查发现,在脑组织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呈血管鞘样,脑内血管存在多处明显的纤维素样坏死。该病预后良好。结论 VZV引起的脑动脉炎存在病毒前驱感染病史,具有较为特征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13.
现将我院1989~2004年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200例中60例无症状脑梗死(SBI)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SBI)的CT及MRI和全脑血管造影(DSA)表现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无症状脑梗死的定义分SBI和非SBI两组,对两组的年龄、发病率、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BI的发病率为45%(72/160),其中基底节区、放射冠、额叶及顶叶、颞叶为好发部位;SBI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心脏病;颅内血管狭窄程度与SBI的发生率基本相当,而其形态异常却与SBI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MRI是确诊SBI重要条件之一;DSA能显示颅内血管;积极有效地干预其危险因素,可以最大程度预防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调查与静止性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SBI风险预测量 表并验证。 方法 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中,前瞻性连续纳入无神经系统疾病既往史的体检者,收集其人口学 信息,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危险因素,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化验结果录入数 据库。采用标准影像学操作规范进行头颅MRI扫描,并由影像学医师盲法判读,将受试者分为SBI组 和无SBI组。将所有受试者按照3∶1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SBI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SBI预测量表。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应用ROC曲线检验量表 的区分度,应用Hosmer-Lemeshow分析检验量表的校准度。 结果 共有633例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平均年龄52.0±10.5岁,女性272例(43.0%)。训练集(475 例)和验证集(158例)两个样本集合的基线特征均衡。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 岁(OR 8.37,95%CI 1.12~62.80,P =0.039),高血压(OR 2.30,95%CI 1.08~4.90,P =0.032),同型半 胱氨酸(Q2~Q3:OR 6.89,95%CI 0.89~53.10,P =0.064;Q4:OR 13.6,95%CI 1.74~105.87,P =0.013) 与SBI风险独立相关。根据OR 值构建SBI危险评分(SBI risk score,SBI-RS)量表,量表赋值为:年龄 ≥45岁赋值8分;有高血压赋值2分;同型半胱氨酸根据四分位分层分别赋值为0分、7分和14分。SBIRS 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5%CI 0.69~0.84,P<0.001)和0.76 (95%CI 0.63~0.88,P<0.001),区分度良好。Hosmer-Lemeshow相关分析提示SBI-RS具有较好的校准度 (P>0.05)。 结论 在健康体检人群中,SBI -RS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以帮助识别SBI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静止性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患病率,分析高血压、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与SBI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9月-2019年6月既往无明确神经系统
疾病的体检者,收集人口学信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血管危险因素,生活方式及生化检查
(包括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资料。影像学医师采用盲法评价头颅MRI,判断是否存在SBI。按照是否
存在高血压和HHcy分为正常、单纯高血压、单纯HHcy、高血压合并HHcy 4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HHcy与SBI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577名受试者,平均年龄52.0±10.4岁,女性252名(43.7%)。SBI患病率为8.8%
(51/577),高血压、HHcy的患病率分别为20.5%(118/577)和27.6%(159/577),高血压合并HHcy
的患病率为8.3%(48/577)。单因素分析显示,单纯HHcy(OR 3.72,95%CI 1.69~8.18,P =0.002),单
纯高血压(OR 5.88,95%CI 2.59~13.3,P<0.001),高血压合并HHcy(OR 7.66,95%CI 3.20~18.3,P
<0.001)均增加SBI风险。校正混杂因素后,单纯HHcy(OR 2.55,95%CI 1.06~6.11,P =0.036),单
纯高血压(OR 3.97,95%CI 1.68~9.43,P =0.001),高血压合并HHcy(OR 3.64,95%CI 1.31~10.1,
P =0.013)也均与SBI风险升高有关。单因素分析中高血压和HHcy存在交互作用(P<0.001);在多因素
分析中,高血压和HHcy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29,95%CI 0.08~1.09,P>0.05)。
结论 在健康体检人群中,SBI是一种常见头部影像学改变,高血压和HHcy均与SBI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对减低脑梗死率的意义。方法对易发脑梗死的中老年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体检,可有效的发现脑梗死的一些早期征象。结果本组50例均在进行头颅CT检查时发现无症状梗死灶共72个。其中1个梗死灶6例(12.0%),2个梗死灶13例(26.0%),多个梗死灶31例(62.0%)。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易造成临床的漏诊误诊,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等是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只要影像学检查发现脑梗死,无论有无症状,均要积极治疗,预防和延缓脑梗死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调查与静止性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SBI风险预测量
表并验证。
方法 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中,前瞻性连续纳入无神经系统疾病既往史的体检者,收集其人口学
信息,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危险因素,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化验结果录入数
据库。采用标准影像学操作规范进行头颅MRI扫描,并由影像学医师盲法判读,将受试者分为SBI组
和无SBI组。将所有受试者按照3∶1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SBI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SBI预测量表。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应用ROC曲线检验量表
的区分度,应用Hosmer-Lemeshow分析检验量表的校准度。
结果 共有633例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平均年龄52.0±10.5岁,女性272例(43.0%)。训练集(475
例)和验证集(158例)两个样本集合的基线特征均衡。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
岁(OR 8.37,95%CI 1.12~62.80,P =0.039),高血压(OR 2.30,95%CI 1.08~4.90,P =0.032),同型半
胱氨酸(Q2~Q3:OR 6.89,95%CI 0.89~53.10,P =0.064;Q4:OR 13.6,95%CI 1.74~105.87,P =0.013)
与SBI风险独立相关。根据OR 值构建SBI危险评分(SBI risk score,SBI-RS)量表,量表赋值为:年龄
≥45岁赋值8分;有高血压赋值2分;同型半胱氨酸根据四分位分层分别赋值为0分、7分和14分。SBIRS
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5%CI 0.69~0.84,P<0.001)和0.76
(95%CI 0.63~0.88,P<0.001),区分度良好。Hosmer-Lemeshow相关分析提示SBI-RS具有较好的校准度
(P>0.05)。
结论 在健康体检人群中,SBI -RS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以帮助识别SBI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9.
脑微出血的影像学与脑卒中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MBs)与脑卒中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脑出血50例(脑出血组)、腩梗死50例(脑梗死组)和非腩血管病患者30例(对照组)行常规磁共振序列加梯度回波T2^*加权(GRE—T2^*)检查,分别记录CMBs的发生例数、部位、数日,脑卒中部位,脑白质疏松情况和患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资料。结果:CMBs发生率在腩出血组为76%,脑梗死组为36%,对照组为10%。CMBs的发生与高血压、脑卒中病史、年龄和脑白质疏松有关;与血脂和血糖无关。结论:CMBs在脑卒中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加强对CMBs的充分认识,对于提高脑卒中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无症状脑梗死 (SBI)是指无脑卒中病史 ,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而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或尸检却发现脑梗死病灶 ,或虽有脑卒中 ,但影像学发现了非责任病灶 ,所以又称静止脑梗死 (SCI)。近年来 ,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及国内外盛行的脑的定期健康检查 ,发现SBI的广泛存在 ,特别是老年人更为常见 ,我国 1995年在四川成都召开的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将SBI正式归入脑血管病分类中〔1〕。而国内目前有关这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对 3 0例无症状脑梗死病人的资料进行影像学及临床研究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