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及双重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味理论作为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用药物之偏性以平脏腑阴阳气血之偏盛偏衰,这是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手段。 1、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内经》论述颇多。《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五脏生成篇》:“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所合五脏之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灵枢·五味篇》:“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咸、先走肾。”《素问·阴  相似文献   

2.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历代医家多年遣方用药经验的总结与理论升华的结果。其中,脏腑经络学说、五味理论是归经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是归经理论创立的重要依据。这种研究中药归经的学术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均占重要地位,至今仍是人们学习研究归经理论的出发点。经中医文献研究,认为秦汉时期是中药归经理论的萌芽阶段,唐宋时期是中药归经理论的承上启下阶段,金元时期是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阶段,明清时期是中药归经理论的成熟阶段,近现代是中药归经理论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第一讲 掌握和应用中药理论 用药如用兵,必须掌握和应用中药基本理论,才能全面准确地使用药物。相传中药理论是远古时代神农氏的功绩。而正式提出中药理论,是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一当提出“四气五味”的理论,就沿用至今,指导中医临床用药,中药理论包括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的性能、配伍、禁忌、用法、采集、贮存和炮制等。现将中药的性能讲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学的基本方法,对历代主要医籍中的中药四性理论进行梳理。认为《黄帝内经》为中药四性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神农本草经》正式提出“四气”之说,随后四性理论逐步细化,到了宋金元时期四性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至明清时期四性理论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5.
中药五味在说明药物功效方面的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五味有说明药物功效的作用,早在《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前人在应用中药五味来说明药物功效时,不可避免地掺杂有片面、偶然、牵强的因素,产生诸多不合理的现象,有的已失去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意义。为此,就中药五味在说明药物功效方面的不足现象进行探索,以期客观正确地认识中药五味在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方面的价值。1 特征不明显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显著标志,任何事物都有属于自身并与他事物相区别的特征。在药性理论中,四气…  相似文献   

6.
“五味”理论最早见于《内经》和《本经》;《内经》对“五味”理论的阐发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根据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以保持各自的协调平衡,说明五味的生克制化乘侮关系及阴阳的相互关系,维持人体五味的协调平衡。由于《内经》的论述较散,分布于全书的十几个章节中,兹将“五味”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系统的梳理和浅析。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五味补泻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但其内容较为分散,缺乏条理和系统性,给学习和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作者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味补泻体用图”启发,从医易同源论出发,以河图为基本框架,以《黄帝内经》五味补泻理论为理论依据,对比《黄帝内经》与《辅行诀》中五味补泻理论的不同,设计出《黄帝内经》“五味补泻图”。“五味补泻图”完整地表达了《内经》有关五方、五气、五行、五味、五脏的相互关系及五味补泻法则,具有简洁、直观、明了的特点,有助于学习和记忆,为学习、研究《内经》五味补泻理论提供了便捷。  相似文献   

8.
五味理论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对五味理论的认识上存在着很多争论。通过对口尝、功效推断、化学成分分析等五味认识方法的分析,探讨了中药五味理论的实质。从而说明在应用五味理论时,既要重视口尝的滋味,又要重视用功效来反推药物的五味,还能吸取现代的研究成果。这样互相补充,互相完善,才能把五味理论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浅议中药五味——化学成分—药物功能三者之间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性理论源远流长,并自成一套用药的理论系统。中药五味:酸、苦、甘、辛、咸,作为中药基础药性之一,在说明药物功能,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经诸多学者对五味的研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析,实验结果均证实辛、甘、苦、酸、咸的五味与所...  相似文献   

10.
通常我们所说的气味是指用鼻子可以闻到的味道和用舌头尝可以感觉到的滋味。而中药里所说的气味却并非完全如此。中药归纳起来有四气,即寒、热、温、凉四气,也称药性;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四气与五味是对中药性质的高度概括,我们平时习惯称为“性味”。  相似文献   

11.
药物(中药)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药物的基本味道,最早见于《内经》有关理论,《内经》中五味一词共出现36次[1],尽管出现频率诸多,仍未指明药物五味,明确定义药物五味内容的是《神农本草经》著作。而《内经》又对五味有关内容阐释相对较多,后来经过历代医家的进一步完善,从而使五味理论更加系统完善,同时为指导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现通过《内经》中五味功能,五味与五脏,五味与四气,五味太过,五味配伍,并结合现代药理学中五味即中药中含有五种不同的药物化学成分,给予其加以分析,正确运用五味理论,指导临床并应用临床实践。总而言之,故只有谨和五味,才能使人体远离疾病,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理论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中医护理的特色,即是辨证施护。口服中药的护理是其中较主要的内容。因此,护士掌握药物的性能、服药时间和方法,了解注意事项对临床保证药效、观察病情等具有重要的作用。1 掌握中药的“四气”“五味”进行辨证施护 中药“四气”,是指寒热温凉。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的作用,长期服用或药量过大可出现咽喉疼痛、便秘等燥热症状。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滋阴等作用,久服或过量易伤阳气,耗伤津液等可引起胃弱纳呆、腹泻等。中药“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苦味太过易伤津败胃;…  相似文献   

13.
《内经》中对五味理论进行系统论述,涉及到五味与五行、阴阳、五脏的关系,五味的功效,以及五味所伤等内容,奠定了五味理论的基础。自此之后,五味理论的内容发展缓慢。到金元时期,兴起药性理论研究之风,五味理论备受医家们的关注。金元医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五味理论,并将"五味所伤"作为食疗本草中的重要原则指导饮食禁忌,还将五味理论用以解释具体的药物功效。金元医家对五味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炮制对中药所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原药材经过炮制后 ,不仅可以提高疗效 ,减弱或除去毒副作用 ,而且还能便于服用和制剂。笔者现将炮制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生物碱类”、“甙类”药材所产生的影响简述如下。1 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的影响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 ,炮制可以改变这种性能。如黄连本为大苦大寒之品 ,经过产温的姜汁炮制后 ,其苦寒之性大为降弱 ,这种制法是以热制寒 ,可以抑制其偏性 ,称之为“反制” ;若用胆汁制黄连 ,则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 ,这种使寒者越寒的制法称这为“从制”。又如生甘草 ,药性偏凉 ,能清热解毒 ,用蜜…  相似文献   

15.
中药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七情归经引经等。归经是指中药对人体某个部分的选择作用;引经是某药将其他药引入特定经脉。受体为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是存在于细胞膜上或胞浆内的大分子蛋白质。载体是选择性地与药物结合直接作用于靶细胞。现就二者的关系作一探讨。 归经理论与受体 中医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疾病状态下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可产生选择性影响,因此提出了归经的概念。《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相似文献   

16.
金锐  张冰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11):1198-1205
中药药性是中药有别于现代药物的根本属性,是药物与疗效有关的各种属性和性质。中药药性理论肇始于四气五味,经过几千年不同历史时期的补充完善,形成了目前以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为主体的中药药性理论。由于阴阳五行哲学思维的渗透和不同历史时期格物传统的差异,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具有复杂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药性确定的途径具有多源性,除了药效反推法,还有以药材质地、颜色、生长环境、加工处理等自然属性为依据的取象比类法,并受到易家、道家、巫家思想等的影响;第Z-,就药效反推法来看,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多选性普遍存在,同一药性可以通过不同的功效反推得到。因此,中药药性形成具有多源性特征,药性实质研究应密切关注特定药物的认知起源及相对应的功效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药的性能概括地说有“四气”、“五味”的特点。“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药物的味与作用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Apriori算法的中药气-味-效三维数据关联规则挖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四气五味理论是在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指导下,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的生物学表现建立起来的药性核心理论,与药物的具体功效密不可分。本研究以经典中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的365味中药性味及药效记载为数据源,在建立气-味-效三维数据立方体的基础上,运用关联规则挖掘中的Apriori算法,寻找气-味-效三者之间的频繁模式和强关联规则并进行分析,尝试理清中药四气五味与具体功效的复杂相关性,为中药四气五味药性理论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性理论是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是中药学最重要的特色理论之一。药性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一般认为,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其中,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中药药  相似文献   

20.
五味学说是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肇始于西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广泛应用于秦汉。其首创之际,统指饮食五味,而未专作药性论述。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把五味学说引入医药学、并作为药治偏胜的理论依据后,历代医家、继有发展,使之日渐丰富而趋完善。前人论述药性,多气味相兼,或通述五味。迄至目前,对五味中某一种味的药性作用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献,尚未见报导。为了深入探讨中药的五味理论,必需分别对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