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第二颈椎横突点针刺强刺激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治疗组35例患者运用第二颈椎横突点针刺强刺激治疗,每日1次,每次10min;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混合组35例患者先予第二颈椎横突点针刺强刺激,再行针刺常规治疗。结果?4周后,①混合组总有效率94.1%,治疗组85.7%,对照组73.3%。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混合组优于治疗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起效时间,混合组和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混合组和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时间,混合组短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和混合组在血流量和平均血流速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混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第二颈椎横突点针刺强刺激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即时疗效,并且可以缩短疗程,有效地改善椎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李业甫筋骨并举整脊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推拿结合李业甫筋骨并举整脊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及椎- 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DH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增加(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李业甫筋骨并举整脊法可以有效调节椎- 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以减轻患者的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及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CSA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体征和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猝倒、颈部压痛和旋颈试验阳性率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A、RVA和BA的VP、VE和VM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推拿联合针灸对CSA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椎动脉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麦肯基(Mckenzie)疗法与针灸推拿疗法相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Mckenzie疗法并结合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用针灸推拿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颈椎功能和强度-时间曲线的康复评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颈椎功能改善指数、最短反应时、时值有无差异.结果 经2个疗程治疗,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改善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最短反应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时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Mckenzie疗法与针灸推拿相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功能和神经电生理改善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血流缓慢型颈性眩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TCD对针灸组、推拿组、电针推拿组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观察比较三组疗效。结果电针组、推拿组、电针推拿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后相比均明显增加( P<0.01),推拿组疗效好于电针组( P<0.01),电针推拿组疗效好于推拿组( P<0.01)。结论电针、推拿治疗血流缓慢型颈性眩晕疗效确切,两者联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薛愧玲  贾淑丽 《中医学报》2020,35(8):1789-1793
目的:观察采用活血通络汤联合针灸、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经临床确诊的CSA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活血通络汤治疗4周,研究组60例采用活血通络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参数、颈椎活动度的变化,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s and functional assessment scales,ESCV)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颈椎功能的差异,并对两组治疗期间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颈椎活动度、临床症状和颈椎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diastolic velocity,Vd)、收缩期血流速度(systolic velocity,Vs)、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增加明显(P0.05)、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降低幅度更大(P0.05),ESCV积分提高幅度更显著(P0.05),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侧旋、右侧旋角度改善程度更大(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活血通络汤联合针灸、推拿手法对CSA患者临床症状、椎-基底动脉血流供应、颈椎功能改善更加显著,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S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接受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采用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unctional scale for CSA,FS-CSA)和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评估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患者左侧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右侧椎动脉(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及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FS-CS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LVA、RVA、BA的PSV与EDV均较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CSA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颈椎功能,同时还可以明显增加局部血流量,有效缓解脑部组织血液供应不足,在临床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郭健红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0):1127-1128
目的 探讨Maitland手法结合中医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Maitland手法结合中医推拿按摩,对照组则只行中医推拿手法.1次/d,10次为1个疗程,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功能及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aitland手法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两种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比侧卧按压微调法与传统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从CSR患者中选取146例,随机分为传统推拿组和侧卧按压微调组.分别将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疼痛及活动度评分、颈椎功能进行评估分析、比较.结果:侧卧按压微调组的痊愈率、有效率均显著优于传统推拿组(均P<0.05);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VAS疼痛评分、ROM活动度评分及颈椎功能评定(包括颈部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等)均显著改善(均P<0.01),侧卧按压微调组较传统推拿组的VAS及ROM评分及颈椎功能评定改善更为明显(P<0.01,P<0.05).结论:传统推拿法及侧卧按压微调法治疗CSR疗效肯定,且侧卧按压微调法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步理筋止眩法推拿联合项痹蠲方热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8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各1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组加用三步理筋止眩法推拿联合项痹蠲方热熨, 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CASCS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14%)较对照组(65.71%)高(P<0.05);两组CASCS、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1%(1/140), 与对照组的2.86%(4/140)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步理筋止眩法推拿联合项痹蠲方热熨治疗CSA, 可增加椎动脉血流量, 改善患者症状体征,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陈雪梅  李建军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0):1182-1186
背景 我国颈椎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逐渐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患病率较高,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颌带牵引、制动等,但是在治疗效果方面疗效不一,且治疗周期一般较长。目的 探讨美式整脊在社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40例,按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手法矫正组进行手法矫正治疗6次,牵引组进行电动牵引治疗6次,每次10 min,牵引重量为患者体质量的7%~10%。观察治疗前后患者X线中生理曲度、椎体角度位移、椎间孔面积变化的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颈椎角度位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椎间孔面积、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手法矫正组椎间孔面积、VAS评分高于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矫正组治疗后椎间孔面积、VA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组治疗后VA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椎间孔改变与VAS评分变化呈线性正相关(r=0.564,P=0.023)。结论 手法矫正治疗在改善患者椎间孔面积,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有效果;牵引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有效果;手法矫正在改善椎间孔面积方面,改善患者症状方面优于牵引治疗;改善椎间孔面积与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临床观察颈椎养生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将5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0例, 采用颈椎养生操合按揉理筋拔伸推拿治疗;对照组27例, 采用按揉理筋拔伸推拿治疗。以14 d为1个治疗周期, 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养生操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焦虑状态效果显著, 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十四式太极拳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B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缩唇呼吸及呼吸肌训练;C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缩唇呼吸、呼吸肌训练及二十四式太极拳综合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3、6及12个月时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EV1/FVC)、活动能力指标(6MWT),并采用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改善(P>0.05);A组患者的6MWT和SGRQ评分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B组、C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且治疗后12个月C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较B组延长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B组、C组患者的SGRQ社交心理影响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C组患者的评分较B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现代呼吸康复训练与二十四式太极拳锻炼相结合,能够一定程度地改善COPD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社交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平眩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平眩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四周,并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改变、经颅多普勒检查血流参数的改变;并在治疗期间观察有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颅多普勒检查,两组治疗后VA、BA的Vs、Vd值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平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阻络证)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其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改善与颈复康组疗效相当,TCD指标改善及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并探索血浆血栓素B2(thromboxane,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 keto prostaglandin F 1α,6-Keto-PGF1α)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以针刺及西药治疗,对照组以牵引及西药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眩晕症状、功能积分量表变化情况及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有效率为90.0%。两组眩晕症状与功能积分比较,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在颈肩痛、日常生活及工作方面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TXB2含量下降,6-Keto-PGF1α含量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TXB2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6-Keto-PGF1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降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浆TXB2含量,升高血浆6-K-PGF1α的含量,通过纠正异常的血管舒缩功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隔日1次;颈椎牵引每日1次,每次15~20 min;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症状体征评分、疗效指数及经颅多普勒(TCD)探测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评定。 结果 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愈显率91.43%和总有效率100%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均比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双侧VA、BA、双侧PCA的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双侧VA、BA、双侧PCA的Vm均比治疗前显著提升(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双侧VA、BA、双侧PCA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小针刀结合艾条压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颈性眩晕患者4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予针刀结合艾条压灸治疗,对照组20例予常规口服西药治疗。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测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状积分变化,并在疗程结束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追踪评价远期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及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除头痛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外,总分和其余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对照组头痛、日常生活和工作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和其余维度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眩晕、头痛、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和其余维度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及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总分及绝大多数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针刀结合艾条压灸可明显减轻颈性眩晕患者眩晕、颈肩痛、头痛等症状并提高日常生活及工作等能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颈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推拿组和颈胸同治组,传统推拿组采用法、拿法、一指禅法、弹拨法、牵引法选择性的分别作用于颈后部两侧肌肉、肩胛部肌肉及颈部不适部位。除传统推拿手法,颈胸同治组另行胸椎小关节整复手法。两组治疗均每周两次,共3周。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并于治疗前、治疗后及1个月后随访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结果]颈胸同治组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推拿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及1个月后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有改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颈胸结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