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现代文献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1998年12月—2016年6月国内有关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文献。在检索结果中筛选并记录各腧穴的应用频次,对腧穴的十四经分布、所属部位、特定穴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描述。探讨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常用、少用腧穴及其归经、分部规律。结果:纳入文献91篇,涉及的穴位共有59个,腧穴涉及11条经脉,使用穴位数较多的经脉主要有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等。其中特定穴42个,占71.19%;分部选穴是以下肢部远端选穴和下腹部、腰背部的局部选穴为主。结论:现代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常用穴位主要有三阴交、关元、中极、子宫等,选穴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腹部、腰背部和下肢部。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1997-2008年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现状,方法涉及体针、电针、穴位注射、针刀以及配合推拿、中药等疗法,取穴以局部穴位配合远端穴位为主,选穴多用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穴。参考文献26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统计近年来治疗不安腿综合征(RLS)的主要穴位干预方法,分析相应干预方法的取穴组方规律。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网(VIP)、万方数据库(WF)近40年来刺激穴位治疗RLS的临床文献,统计分析其穴位干预方法和取穴组方规律。结果 治疗RLS的穴位干预方法主要是普通针刺(占59.26%)。普通针刺方法中以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承山为主要选穴,足三里、三阴交穴配伍支持度最高。其他穴位刺激疗法也是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承山为主要选穴,足三里、阳陵泉穴配伍支持度最高。结论 普通针刺方法相较于其他穴位刺激疗法在治疗RLS方面相对成熟、可靠。普通针刺方法与其他穴位刺激疗法的选穴主要集中在下肢,取穴组方有规律可循,不同的干预方法取穴组方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中国知网(CNKI)检索近10年来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卒中后呃逆的临床研究文献,研究针刺治疗卒中后呃逆的选穴规律,采用方法:选取中国知网(CNKI)检索近10年来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卒中后呃逆的临床研究文献。得出针刺治疗卒中后呃逆选穴前十位依次为内关、足三里、中脘、攒竹、膻中、太冲、膈俞、天突、三阴交、气海。穴位归经中频率较高的依次为任脉、胃经、心包经、膀胱经。选择腧穴主要分布在四肢、胸腹部。所选取穴位中,特定穴以交会穴为主。研究发现针刺治疗卒中后呃逆选穴少,主要以局部穴位及特定穴位为主。  相似文献   

5.
针刺穴位的先后顺序,是关系针刺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辨证准确,组方合理,选穴精当,针刺穴位先后严格有序,方可使诸穴作用相得益彰,即可取得较佳的临床疗效,反之,辨证、组方、选穴均无误,而穴位针刺先后无序,其疗效多不理想。古今对穴位针刺先后顺序的系统研究较少,笔者通过总结先贤散在的有关记载,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6.
袁国涛  樊园园 《中医学报》2019,34(4):897-899
目的:通过检索、梳理针刺治疗嗅觉障碍的现代临床文献,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究其选穴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符合针刺或针刺结合其他疗法治疗嗅觉障碍的相关文献,并对其中涉及选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相关文献28篇,分析发现临床上针刺治疗嗅觉障碍所选取的穴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部,经络主要涉及手阳明大肠经和经外奇穴,腧穴以迎香、合谷、风池、鼻通最为常用。结论:针刺治疗嗅觉障碍具有按部选穴规律,重视局部选穴,最主要选取头面部的腧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常用穴位及选穴规律。方法通过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有关针刺治疗FD的临床研究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常用穴位及选穴规律。结果针刺治疗FD使用频次最多的十个穴位依次为:足三里、中脘、内关、天枢、太冲、胃俞、梁丘、脾俞、丰隆、冲阳。结论针刺治疗FD的常用穴位多位于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和任脉上,其中以足阳明胃经穴及足太阳膀胱经穴最多。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1997~2008年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现状,方法涉及体针、电针、穴位注射、针刀以及配合推拿、中药等疗法,取穴以局部穴位配合远端穴位为主,选穴多用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穴。参考文献26篇。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信息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隋唐至明清时期相关文献针灸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选穴规律及穴位配伍意义。方法整理隋唐至明清时期相关文献针灸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处方,经筛选后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Microsoft Access 2017建立数据库,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SPSS 22.0、Modeler 18.0对治疗本病穴位、经络等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获得隋唐至明清时期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针灸处方243条,涉及穴位163个,遍布所有正经及任、督二脉,穴位针刺的总频数为1 872次,其中针刺经穴频数排前3位的经络是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针刺频数排前10位的经穴为:曲池、足三里、昆仑、太溪、百会、阳陵泉、合谷、悬钟、环跳、委中;聚类分析获得5个有效聚类群:风市-足三里-百会、曲池-昆仑-太溪、昆仑-涌泉-太溪、风池-风府、环跳-委中-阳陵泉-风市-悬钟;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排前6位的有风市-足三里、合谷-悬钟、悬钟-曲池、合谷-风市、昆仑-太溪、曲池-阳陵泉;特定穴位的针刺频率高达91.29%,其中五腧穴使用频数最多,其次为两脉交会穴及原穴。结论运用信息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对隋唐至明清时期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针灸处方进行规律挖掘,发现其选穴范围较广,常选用四肢部位经穴,注重阳经经穴及特定穴的应用,选取经穴方法多以局部选穴、辨证选穴及循经取穴为主,可为研究中医药古代典籍、针灸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各地选穴和手法上都各有差异。本文试图对我们治疗中的体会予以总结。我们的体验是背部俞穴和心经、心包经穴位都有较肯定的疗效,但以背部俞穴为好。在配穴方面调理全身功能的穴位很重要。现将常用穴位、选穴原则和刺激手法分述于后,并对针刺治疗的理论根据谈谈我们的体会。一、常用穴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常用穴位:(见26页表)二、选穴原则及针刺手法1.选穴原则:我们现用穴位是以背部俞穴,心包经为主各取1—2穴,配合调理全身功能和对症处理的穴位,这样每次用穴3—4个,做到了少而精。  相似文献   

11.
总结最近10年临床运用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选穴规律,希望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文献参考。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2009年2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公开发表的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筛选、整理,分析文献中腧穴的归经、应用频次,总结选穴规律。共纳入相关文献75篇,涉及穴位59个,11条经脉,12个经外奇穴。穴位使用总频次486,在经络上与大肠经、膀胱经、督脉等经脉密切关联,同时也注重与解剖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针刺治疗癫痫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4月的文献,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用穴频次、核心组合和新方。结果 纳入处方80个,高频穴位是百会、水沟、太冲,高频归经为督脉、足阳明胃经,获得穴位组合11对、核心组合14个、新方3个。结论 针刺治疗癫痫单穴以百会为主,多选神门-百会组合,醒脑开窍的同时兼以宁心安神,同时加用督脉和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可能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肩周炎文献报道穴位不尽相同,故笔者在中国知网以针灸、肩周炎为关键词,收集2001-2011年针灸治疗肩周炎文献共34篇,用该穴在34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34=该穴的出现频率的方法,从经络辨证角度进行穴位和经脉筛选,以期更好地为治疗肩周炎选穴组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美国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科学网(Web of Science)等各大数据库中针刺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并建立处方数据库,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1篇文献,共涉及腧穴178个,应用频次共1 616次。针刺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应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分别是合谷、曲池、肩髃、足三里、外关;最常选用的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常应用腧穴多分布于四肢部;应用频次前5位的穴对为曲池-合谷、肩髃-合谷、合谷-外关、肩髃-曲池和曲池-外关;关联性最强的穴位组合为曲池-合谷;聚类分析将所有穴位分为5大类,主要核心处方为曲池、合谷、外关、肩髃、手三里、足三里、阳陵泉。【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神经电生理与调控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及梳理200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4个中文数据库(CNKI、Wanfang、VIP、CBM)中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相关文献,建立中风后呃逆的针灸处方数据库,利用SPSS 21.0和Clementine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分析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的选穴规律。结果 经过筛选共有1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统计出200条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的针灸处方,共涉及穴位88个,总频次1 143次,穴位使用频次最多的是内关、足三里、中脘,选穴位置以胸腹部为主,任脉穴位使用次数最多。通过关联规则技术得出穴位间相关性最高的是内关-中脘-足三里。结论 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组方具有规律性,且与单纯性呃逆的选穴规律的差别体现在选穴部位和穴位配伍上,中风后呃逆更注重脑腑协同作用及神经功能的调节,本研究为临床上使用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的选穴提供理论支持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Medline和Embase 1959年8月-2019年2月国内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全部相关文献,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选穴规律。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1篇文献,共使用腧穴72个,涉及的穴位总频次865次。腧穴运用频次较高的是膻中、乳根、少泽;经脉以足阳明胃经、任脉应用频率较高;常用腧穴主要分布在胸腹部,而特定穴的用穴频次和用穴个数最高的均为五输穴。结论 临床上针刺治疗产后缺乳以选用膻中、乳根、少泽最为常见,常用经脉为足阳明胃经和任脉,局部选穴以胸腹部为主,并重视五输穴和募穴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中医传统理论选穴、现代解剖机制选穴两方面,对针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选穴现状进行总结分析。认为目前针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选穴方案众多,但尚无公认的穴位优选方案,无法为进一步规范针刺治疗和提升针刺疗效提供有效指导。因此,应注重从影响选穴的多因素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并综合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解剖机制选穴的优势,以实现选穴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胃下垂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对其选穴规律进行分析,总结针灸治疗胃下垂的选穴规律和治疗思路。方法检索建库起至2020年10月期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胃下垂的文献,将筛选出文献的治疗方法、所选穴位、穴位归经、分布及特定穴的应用归纳总结,用Excel表格整理归纳,形成针灸治疗及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60篇文献,经统计分析,针灸治疗胃下垂所选经穴50个穴位和经外奇穴13个,其中足三里和中脘使用频次最高,达到总频次的10%以上;腧穴的选择以远部与近部配合取穴为主;任脉、胃经穴位使用频次最高;经外奇穴分布部位以腹部为主。结论针灸治疗胃下垂经脉多选取任脉、胃经腧穴,配伍以局部与远端要穴相配为主。  相似文献   

19.
通过CNKI、维普、万方等三大中文数据库对近10年中文文献中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39篇,排除无效文献后,最终有效文献133篇。对其选穴进行整理,采用频数统计、分层聚类等统计方法分析前10个穴位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规律。频数分析结果提示:百会、四神聪、风池为排名前三的穴位处方。聚类分析结果提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百会穴为主穴,根据辨证,使用配穴,多以督脉经穴为主,配伍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经穴为辅。选穴所取的部位以头面为主,远端肢体穴位为辅。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现代文献总结针灸治疗周围神经损伤选穴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15年针灸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临床研究的文献,总结出选穴规律,为针灸治疗该病提供临床选穴参考。方法以"针刺"或"针灸"或"电针"或"艾灸"或"穴位注射"或"穴位埋线"和"神经损伤"或"周围神经"作为检索词,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检索文献,之后导入Note 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剔除不相关文献,依据受损周围神经名称(臂丛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臀上皮神经、马尾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将文献分为9类,分别对文献中每类神经损伤所使用的穴位和归经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上肢多选用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使用频次较高的穴位为肩髃、曲池、合谷、手三里、外关、后溪、小海、支正、腕骨、内关、曲泽;下肢多选用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位,使用频次较高的穴位为足三里、髀关、解溪、阳陵泉、环跳、秩边、肾腧、委中、中髎、次髎、会阳、阴陵泉。结论当前在临床上针灸治疗周围神经损伤选穴主要根据受损神经的走行和分布选取相应的经脉,以循经取穴、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