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对安徽道地药材白花前胡内生真菌进行培养分离与鉴定。方法 通过组织块法对宁前胡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鉴定。结果 从宁前胡中共计分离得到41株内生真菌,分属于10属21种,分别为Fusarium、Penicillium、Aspergillus、Alternaria、Tricladium、Phoma、Collariella、Rhizoctonia、Colletotrichum、Trichoderma。分布最广的类群是镰孢霉属Fusarium sp.,其分离频率为29.27%;其次是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其分离频率均为19.51%,为其优势种属。结论 宁前胡中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宁前胡中内生真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远志内生真菌分离与鉴定揭示远志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生态性,掌握远志内生菌资源状况和远志生长年限、定殖部位的关系.方法 以陕西省合阳县不同生长年限远志为研究材料,分离远志根、茎、叶中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培养结合ITS序列分析,对内生菌进行鉴定,并对不同生长年限、不同定殖部位分离内生真菌进行生态指数分析.结果 从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不同生长时期凤丹根皮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运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鉴定。结果 共得到内生真菌45株,分属于9属13种,其中枯萎期4属4种,分别为Fusarium Keratoplasticum、Myrotheeium prestonii、Septoriella phragmitis、Cosmospora cymosa,相对分离频率为40%。花期6属9种,分别为Fusarium acutatum、Fusarium circinatum、Fusarium fujikuroi、Alternaria alternata、Alternaria arborescens、Climacocystis montana、Pyrenochaeta lycopersici、Penicillium crustosum、Rhexocercosporidium panacis,相对分离频率为60%。结论 凤丹根皮中内生真菌组成丰富,且在不同生长时期其种类组成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治疗老年痴呆药用植物千层塔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用PDA平板培养基分离菌株,对照真菌鉴定手册,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生长速率、质地、生长培养基颜色变化以及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结果从千层塔的茎中分离出4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顶孢霉属、单轴霉属、酵母和青霉属。结论首次从千层塔中分离和鉴定出4株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霍山石斛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为揭示霍山石斛与内生真菌的共生关系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组织分离法对栽培霍山石斛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对其进行鉴定。 结果 从霍山石斛中分离得到12株内生真菌,鉴定为6属12种,分别为Fusarium guttiforme、Phyllosticta aristolochiicola、Stagonosporopsis crystalliniformis、Aspergillus tubingensis、Aspergillus flavus、Colletotrichum orchidophilum、Acrocalymma aquatica、Fusarium keratoplasticum、Fusarium bactridioides、Aspergillus ochraceus、Fusarium pseudensiforme、Colletotrichum brisbanense。 结论 霍山石斛中内生真菌种类丰富,且在不同组织中分布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泰山黄精内生真菌的分布及其多样性,并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方法 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黄精内生真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试黄精内生真菌培养物抗耐药菌活性,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出的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从泰山野生黄精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共分离出32株内生真菌,分属于7个属,分布最广的类群是镰刀菌属Fusarium sp.,占总菌株的31.3%,其次是不产孢真菌Sterile mycelia(28.1%)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21.9%)。各组织中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一定的组织差异性,根中内生真菌的分离率最高,茎和叶中次之,果实中最少。共有来自5个属的14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供试菌株有抗菌活性,其中8株具有广谱抗耐药菌活性。对活性最强、抑菌谱最广的不产孢菌株HJG-10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其确定为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结论 泰山黄精中蕴含着大量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为寻找和开发新型抑菌生物制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 Zucc.又名紫杉、赤皮松、紫柏松,《本草推陈》记载有利尿、通经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含有二萜类化合物,如紫杉宁(taxinine)、紫杉宁A、紫杉宁H、紫杉宁K、紫杉宁L等[1],另外还含有包括紫杉醇在内的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Tax  相似文献   

8.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47-50
目的从山豆根中分离鉴定内生真菌。方法利用PDA培养基对山豆根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鉴定,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对结果。结果从山豆根中分离得到35株内生真菌,共9属13种,镰刀菌属、间座壳属、刺盘孢属和青霉属均为优势菌属。结论山豆根中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山豆根中内生真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滇重楼新鲜植株中分离内生真菌并研究其代谢产物抑制人体病原细菌的能力.方法 滇重楼新鲜植株表面消毒后, 采用YPD平板分离培养内生真菌.各菌株的液体发酵物经乙酸乙酯萃取并浓缩.然后,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屎肠球菌3种可感染人体的细菌为指示菌, 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分离到54株内生真菌.其中20株内生真菌有抑菌活性, 活性菌株占总菌株数量的37%.其中, J09对上述3种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 (49.67±1.25) mm、 (50.33±0.52) mm、 (37.00±1.63) mm, 经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J09为灰黄青霉.同时, 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确定, 该抑菌成分并非青霉素或灰黄霉素.结论 内生真菌 (J09) 的代谢产物抑菌活性较强, 具有开发抗菌药物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白芍UPLC-MS/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7μm,100 mm×2.1 mm),以水(A,含0.05%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0.4 mL·min-1,进样量2μL。结果:建立了白芍UPLC-MS/MS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定了7个共有峰,并根据对照品和参考文献指认了4个峰,对11批不同产地白芍药材相似度进行了考察,其相似度在0.90以上。结论:白芍药材UPLC-MS/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快速、灵敏、简便,为白芍各品种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芍药根不同部位特征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比较芍药根的栓皮部、韧皮部和木质部3个不同部位的特征图谱差异。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特征图谱,采用ODS柱,柱温 30℃,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特征图谱显示:栓皮部分离出15个共有峰,韧皮部分离出13个共有峰,木质部分离出7个共有峰,各部分特征峰易于识别、分离度较好。主成分分析得出3个部分共有的主要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苯甲酸。芍药苷在3个部位中的含量无显著差异,芍药内酯苷在栓皮部和韧皮部中含量无明显差异均高于木质部中的含量,苯甲酸在栓皮部的含量高于韧皮部。结论 栓皮部提取液能分离出更多的成分且浓度较高,木质部提取液分离出的成分少且浓度低,韧皮部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3.
赤芍中芍药苷和白芍苷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我国不同产地赤芍药材中芍药苷和白芍苷含量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分离制备芍药苷和白芍苷单体的工艺路线。方法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法对我国6个不同产地赤芍药材中芍药苷和白芍苷含量差异进行快速检测;以湖南赤芍为研究对象,采用AB-8型大孔树脂与硅胶为吸附填料,分别以25%乙醇和氯仿/丙酮系统为洗脱溶剂,分离纯化芍药苷和白芍苷单体成分,再用HPLC法进行检测。结果本法制备的芍药苷和白芍苷纯度均≥98%,产率分别为1.3%和0.4%,目标组分转移率分别为52.2%和38.5%。结论该分离纯化方法可靠,所得成品质量好、纯度高,适合工业化生产;湖南赤芍中白芍苷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原料,适合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白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萃取、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制备和纯化,采用波谱技术进行结构确证。结果从白芍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芍药苷亚硫酸酯(Ⅰ)、芍药苷(Ⅱ)、芍药内酯苷(Ⅲ)、苯甲酰芍药苷(Ⅳ)和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Ⅴ)。结论化合物Ⅰ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四大地道产区药用芍药的栽培品种。方法对安徽亳州、山东菏泽、四川中江和浙江磐安的药用芍药进行标本研究。结果目前我国药用芍药有6个栽培品种,分别为亳州芍药Paeonia lactiflora‘Bozhoushaoyao’、菏泽芍药Paeonia lactiflora‘Hezeshaoyao’、白花川芍药Paeonia lactiflora‘Baihua-chuanshaoyao’、红花川芍药Paeonia lactiflora‘Honghuachuanshaoyao’、白花杭芍药Paeonia lactiflora‘Baihuahangshaoyao’和红花杭芍药Paeonia lactiflora‘Honghuahangshaoyao’。列出了6个栽培品种的分类检索表。结论地道药材白芍来源于不同的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芍药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研究,探讨芍药种子休眠的原因。方法采用生物测定和离体培养的方法对芍药种子种皮、胚乳中抑制物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证实了芍药种子胚乳、种皮中含有一定活性的抑制物质,且两者对白菜幼根生长的抑制活性均高于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胚乳乙醚萃取液纸色谱Rf值为0.5区段对白菜幼根生长抑制活性最强(根长相对百分率36.36%);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的离体胚均能生根,但未加GA3培养基上的胚上胚轴不能伸长生长,说明离体胚也存在上胚轴休眠现象,或存在抑制物质。结论芍药种子中的内源抑制物质是导致其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赤芍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Pall.)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NMR、MS等波谱方法解析化学结构。结果从赤芍中分离出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芍药苷(Ⅰ),羟基芍药苷(Ⅱ),苯甲酰芍药苷(Ⅲ),芍药新苷(Ⅳ),4-乙基-芍药苷(Ⅴ),邻苯三酚(Ⅵ),二氢芹菜素(Ⅶ),苯甲酸(Ⅷ),β-谷甾醇(Ⅸ)。结论化合物Ⅴ、Ⅵ和Ⅶ为首次从赤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白芍牡丹皮共有成分芍药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白芍、牡丹皮共有成分芍药苷的工艺。方法:以HPLC法检测芍药苷的含量,以吸附容量和醇洗脱率为指标,研究确立纯化白芍、牡丹皮共有成分芍药苷的树脂型号,用正交试验优选洗脱工艺条件。结果:D-3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药液后,先用5BV的纯化水、再用12BV50%的乙醇以2BV/h的速度洗脱,芍药苷的含量可由4.62%提高到35.8%,精制度可达776.4%,芍药苷的洗脱率可达90%。结论:D-301树脂综合性能良好,适用于白芍牡丹皮共有成分芍药苷的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