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期痴呆的辨证论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年期痴呆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衰,肝肾亏虚,脾虚痰阻,瘀血阻滞所致,辨证可分四型:肾阴亏虚、脾肾阳虚、瘀血阻滞、痰浊扰心。应积极倡导本病的预防、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2.
魏福良以辨病为纲,辨别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特征,确立疾病诊断;以辨经为络,明晰经络归属;以辨证为法,将颈椎病分为风寒湿邪阻络、气血瘀滞经脉、气血两虚夹瘀、气阴两虚夹瘀、脾肾阳虚夹瘀、肝肾气血亏虚、痰湿凝阻经络诸型。辨病、辨经、辨证结合取穴治疗颈椎病可辨清病位所在、脏腑归属、经络定位、证候区别,使针灸操作应用更规范,选取穴位更精准,补泻方法更明晰,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梅尼埃病在中医病因方面主要是虚、痰、风、火、瘀,在脏以脾、肝、肾为主.辨证治疗以气血亏虚、痰湿内阻、肝阳上亢、肾阴不足、阳气虚衰、瘀血阻络六个方面结合针灸治疗,临床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突变基因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卒中后认知障碍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运用MMSE筛选出190例卒中后伴有认知损的患者,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及证候诊断积分将中医辨证分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热毒内盛证、瘀血阻络证、肝阳上亢证、腑滞浊留证、气血亏虚证7个证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MTHFR基因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然后分析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卒中后认知损害中医症候的相关性。结果:对于C677T位点,CC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以气血亏虚证(8,44%)、热毒内盛证(12,46.2%)为主;CT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以肝阳上亢证(9,42.9%),腑滞浊留证(18,56.3%)为主;TT基因型分布频率以肾精亏虚证(16,45.7%)、瘀血阻络证(16,57.1%)为主。C等位基因以气血亏虚证及肝阳上亢证为主,T等位基因主要以肾精亏虚证、瘀血阻络证为主;相关性分析得出:CT基因主要与痰浊阻窍证(P0.05)、瘀血阻络证相关(P0.05),CC基因各证型无明显差异,TT基因型主要与肾精亏虚证(P0.05)相关。结论:MTHFR基因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卒中后认知损害的中医证型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运用辨证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上扰、瘀阻脑络、气血亏虚、肝肾亏虚五型,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刘德玉教授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是肝肾亏虚与瘀血痹阻并存,虚致瘀,瘀又加重虚,两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本病属于本虚标实,肝肾亏虚为其发病的根本,瘀血阻痹为其发病的关键。肝肾亏虚,肾精虚弱,无力化肝血,致使血不荣筋骨;气血不足,运行不畅,致使瘀血阻滞;不荣则痛、不通则痛致使关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而发病。治疗当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原则,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也体现了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学术思想和其三位一体的诊疗思想。  相似文献   

7.
赵健雄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教授认为风湿病因病机不离风、寒、湿、瘀、虚,按其临床的不同表现,通常将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分为风寒湿痹、瘀血阻滞、气血亏虚、肝肾亏虚四型。治疗上自创抗风湿验方,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扶正法为主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阐明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应以扶正法为主治疗。辨证时,初发以脾气虚为主,但有兼寒湿、湿热之分;久病则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主,兼有痰瘀阻络。治疗上,活动期可加用外治法,有利于药物更快作用于病变关节并保护肠胃;久病入络可加虫类药以搜剔风湿之邪,补肾通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稳定期白癜风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统计分析52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病程、分期的关系。结果稳定期白癜风证型以肝肾不足型、瘀血阻络型、肝郁气滞型三大证型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肝肾不足型、瘀血阻络型、肝郁气滞型患者比例增高,其中瘀血阻络型、肝郁气滞型病程〈1年和〉1年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白癜风中医证型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王宏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67-2268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证型分为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痰浊中阻型、瘀血阻络型、肾精不足型、肾阳不足型。结果选择治疗96例门诊患者,痊愈62例,占64.58%;显效15例,占15.63%;有效9例,占9.37%;无效10例,占10.42%,总有效率为89.58%。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眩晕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超声斑块阳性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120例CAS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气血两虚、肝。肾亏损、痰浊上蒙、瘀血阻络、肝阳上亢五型,分析其中医证型与CAS斑块阳性率的关系。结果CAS患者斑块阳性率高,与中医证型分布总体呈现以痰浊上蒙型为主,其余为肝肾亏损〉瘀血阻络〉肝阳上亢〉气血两虚。结论CAS患者斑块阳性率以痰浊上蒙为主要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12.
邓友章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友章教授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重视中药内服,分为肝阳上亢、瘀血阻络、痰湿中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5型辨证施治。在认真分析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创新并运用独特手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此外,还结合现代检测手段仔细推敲手法的作用机理,为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了现代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疾病,属于中医颤证范畴。韩明向教授认为帕金森病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以肝肾亏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临证以滋补肝肾为治疗原则,喜用地黄饮子治疗阴阳两虚型颤证,再结合症状辨证加减。辨证时症见肝风内动,常配伍天麻、钩藤;症见痰热风动,常配伍半夏、胆南星、竹茹;症见瘀血阻滞,常配伍地龙、鸡血藤;症见气血亏虚,常配伍当归、人参、白芍,辨证处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RA病程长,在不同的阶段其病机各异,急性期以寒热错杂、湿毒痹阻为主;稳定期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主;晚期以痰瘀互结、痹阻经络为主,而瘀血阻络贯穿疾病的始终,因此临床上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对其进行辩证施治.分阶段治疗RA,体现了中医药治疗RA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顾护脾胃和调节情志.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有正虚因素参与。初病多由卫表不顾,感受风寒湿邪,气血痹阻发为痹证。久病致肝肾不足、脾胃亏虚,气血两亏。故疾病不同阶段应酌加扶助正气药物。初期益气固表,病程中顾护脾胃,后期补益气血,调补肝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证论治斑秃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斑秃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斑秃病因病机为抑郁化火,或素体内热,血热生风形成血热风燥证;肝郁气滞,或久病成瘀,瘀血阻络形成气滞血瘀证;脾胃损伤,或久病气血两虚,血不养发形成气血两虚证;病程日久,肝肾亏虚,血不养发形成肝肾不足证。常用方药为凉血消风散、通窍活血汤、人参养荣汤、七宝美髯丹。结论:辨证论治斑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证论治斑秃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斑秃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斑秃病因病机为抑郁化火,或素体内热,血热生风形成血热风燥证;肝郁气滞,或久病成瘀,瘀血阻络形成气滞血瘀证;脾胃损伤,或久病气血两虚,血不养发形成气血两虚证;病程日久,肝肾亏虚,血不养发形成肝肾不足证。常用方药为凉血消风散、通窍活血汤、人参养荣汤、七宝美髯丹。结论:辨证论治斑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7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4型:脾虚络阻型、热毒炽盛型、瘀血阻络型和肝肾亏虚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依其辨证投以中药内服兼外用.结果 临床治愈17例,好转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医综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股骨头坏死,早期外伤瘀血痹阻型予活血止痛汤;中期内损肝肾亏虚型,予生髓强骨丹;后期久病气血两虚型予益气壮骨汤。结果治疗175例,治愈104例,好转31例,治愈率为59.4%。  相似文献   

20.
眩晕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临床辨证可分为5型,即肝阳上亢、痰浊上蒙、瘀血阻窍、气血亏虚、肾精不足5型辨治。分别采用平肝潜阳、滋养肝肾,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活血化瘀、通窍活络,补养气血、健运脾胃,补肾填精法5法治疗,疗效满意。代表方为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通窍活血汤、归脾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