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对视可尼引导气管插管操作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和评价.方法 80例拟行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分为视可尼正常插管组(A组)、视可尼困难插管组(B组)、喉镜明视正常插管组(C组)和喉镜明视困难插管组(D组),每组20例.A组和B组用视可尼引导气管插管,C组和D组在喉镜明视下插管,观察记录插管次数、插管成功率、血液动力学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 A,B,C,D组的1次插管成功例数分别为20,18,20和12,喉镜明视对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与视可尼插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视可尼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可作为常规气管插管技术及困难气道插管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困难气管插管中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优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13例患者均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结果 所有预计气管插管困难或经口插管失败患者改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均获成功。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对困难气管插管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可塑橡胶探条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插管不但是临床麻醉中不可缺少的操作,而且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非手术紧急气管插管也常会遇到气管插管困难的情况,部分患者由于某些先天、病理原因及特殊体位,造成上呼吸道解剖异常,使气管插管时声门显露困难。为了提高困难气管插管的成功率,2000—2005年我们选用了可塑橡胶探条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对可见会厌的困难插管的患者,均可快速完成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支气管纤维镜引导插管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至2006年3月15例气管插管困难患者的插管操作过程。结果本组15例患者在表面麻醉、自主配合下均快速成功插入气管导管,无喉头水肿、声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对估计有直接喉镜插管困难可能的患者,应耐心取得病人的配合.首选支气管纤维镜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5.
困难气管插管是严重呼吸系统事故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气管插管的困难程度越高,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就越大。因此,掌握困难气管插管处理的操作规程,并能灵活运用处理困难气管插管的各种技术,对挽救众多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常出现某些昏迷、气管插管或危重病例胃管插入困难的情况。尽管采用了管芯引导、气管导管引导、直接喉镜辅助、改变体位等措施协助插入胃管,但这类患者往往不能配合医护人员,再者由于咽喉部有气管导管占据,按常规留置胃管的方法有时难以成功。我科于2007年采用指压胃管置入法插管26例,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戴大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564-1565
目的:观察左侧口角入路用于困难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气管插管困难患者随机分成A、B组各20例,A组经传统入路气管插管,B组经左侧口角入路气管插管,比较2组困难气管插管发生率。结果 B组气管插管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口角入路气管插管声门暴露率高,适用于困难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8.
应用经鼻气管插管术解决临床困难气管插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为了提高困难气管插管成功率。方法:应用经鼻气管插管方法解决68例困难气管气插管术中。结果:有效解决了困难气管的问题,其插管成功率达94.12%以上。结论:本方法能较好提高困难气管,并且保证了插管时的SPO2、HR、BP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并发症也较少,约1.5%-4.4%。  相似文献   

9.
王萍  江浩  李新平  班新能 《新疆医学》2006,36(1):110-111
凡存在气管插管困难因素或开口受限又需行气管插管者,目前使用的几种困难气管插管处理的方法,多因其价格昂贵、操作复杂、技术困难,特别是小医院、基层医院难以实施,作者从2003年3月~2004年8月应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的新技术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病人30例,效果好,避免了单纯盲探插管时的盲目性,变完全盲探为间接明视,现供临床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病人因困难气道导致气管插管困难、损伤、缺氧、甚至心跳骤停时有报道,其困难气管插管发生率为1%~4%,而且可能因肥胖、车祸、高龄等原因呈增加趋势。本文总结了11例困难气管插管,采用光索(光棒)半清醒或快诱导,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气管插管术是临床麻醉医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操作技能。通常气管内插管并不困难,但在临床麻醉工作中偶尔也会碰到气管内插管困难而失败的病例。文献报道气管插管困难或失败的病例其中有1/3事后发生了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对病人造成不良后果[1]。如何克服此缺点与改...  相似文献   

12.
郭清  伍良 《当代医学》2009,15(21):81-81
目的 探讨经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外科手术全麻时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麻醉科26例全麻手术时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经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全部成功,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外科全麻手术前经预测存在插管困难的患者,应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能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气管插管术作为麻醉气道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麻醉医师必须掌握的临床重要技能。传统的气管插管术操作一般选用普通直视喉镜,但很多时候由于患者舌体和咽部解剖结构阻挡了声门的暴露,使其暴露时视野较小、暴露不完全或者暴露不出来,导致插管困难甚至插管失败。特别是对于困难气道的处理,普通直视喉镜气管插管更为困难,麻醉医生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成功,在这期间患者可能会发生口腔组织和牙齿的损伤、缺氧以及心血管反应过大导致心律失常等。更容易引起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有研究报道:麻醉死亡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麻醉诱导期间气管插管困难导致通气失败造成低氧血症,许多麻醉相关死亡病例与严重的气道困难处理不当有关。所以麻醉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安全快速有效的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4.
临床麻醉中常见困难气管插管的病例,困难气道可明显增加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目前临床上用于困难气管插管工具有纤维光导支气管镜(FOB)、气管插管引导型喉罩(ILMA)、光索、硬性纤维镜(Bullard)及逆行引导钢丝等其它设备。临床上对术前气管插管难易程度评估常采取改  相似文献   

15.
气管内插管不仅广泛用于麻醉实施,而且在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复苏及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与麻醉有关的死亡病例中,大约30%是由于困难呼吸道管理不当造成的[1] .随着麻醉技术的开展,临床上气管内插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有时高达3%,是麻醉医生常遇到的问题[2].困难气管插管是指气道因解剖异常或病理改变而导致在普通喉镜直视下3次不能将气管导管顺利插人气管内或插管时间超过10 min.一些患者体征明显,麻醉前易引起重视,但有些患者外表似乎正常,仍有可能给插管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若插管前未能料及,并且处理不当,则有死亡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喉镜明视下经口插管失败的患者改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均获成功。结论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对困难气管插管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资料,分析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2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口插管失败后改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后均获成功,成功率达100%,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鼻气管内插管48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直性脊柱炎的特点是椎间盘纤维化及其附近结缔组织骨化和椎间活动关节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改变,如手术中需气管内插管,因颈部活动受限,经口气管内插管困难。1997年1月至2002年4月,作者对4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术中经鼻气管内插管,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危重病人抢救、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价值及方法进行介绍。方法 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慢性呼吸衰竭者、4例脊椎损伤高位截瘫致呼吸困难痰液阻塞者、17例困难气管插管病人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结果 26例全部顺利完成鼻气管插管,成功率100%。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危重病人及困难气管插管中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气管插管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需行气管插管的NICU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气管插管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组,将发生气管插管相关不良反应患儿纳入发生组,将未发生不良反应患儿纳入未发生组。统计患儿临床资料,分析NICU患儿发生气管插管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NICU患儿,发生气管插管相关不良反应35例,发生率29.17%;发生组困难气道、插管前使用肌松药、核查清单患儿占比低于未发生组,出生体质量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质量高、困难气道是NICU患儿发生气管插管相关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OR>1,P<0.05);插管前使用肌松药、核查清单是NICU患儿发生气管插管相关不良反应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出生体质量高、困难气道、插管前使用肌松药、核查清单与NICU患儿发生气管插管相关不良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