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51岁,干部.1973年10月10日初诊.自1968年初感肝区胀痛,当地医院按肝炎治疗,服多种西药罔效.1969年肝大右肋下3~4厘米,前往青岛某医院诊为迁延性肝炎,住院治疗8个月.住院间肝区疼痛逐渐加重,进食也渐觉困难,遂又转济南军区某医院,怀疑肝癌,但查胎甲球为阴性.又于1972年赴上海中山医院行剖腹探查,见肝脏遍布大小不等的囊肿,病理切片检查为良性,查囊液无菌,确诊为多囊肝.又于天津某医院做肝超声波检查,肝上界于第六肋,下界于右肋下5厘米,剑突下10厘米,肝区可见长短多个液平反射,最大的1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2.
病例介绍杨××,女,14岁。因头昏、心悸、全身乏力、精神差、贫血一年半,曾输血200毫升及长期服硫酸亚铁,治疗无明显效果,发热数日,于1977年12月20日入院。体检:体温37.6℃,发育正常,慢性病容,贫血外貌,巩膜无黄染,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厘米、质软、无压病,脾未触及。胸部X线检查及胆囊造影均正常。化验检查:血红蛋白6.5克%,白细胞6800/立方毫米,嗜酸性粒细胞占8%,余正常。血小板16万/立方毫米,网织红细胞0.2%。骨髓检查:增生活跃,粒系统增生,占71%,其中嗜酸性粒细胞12%,  相似文献   

3.
医案二则     
<正> 一、积证郑某,男,56岁,1980年2月23日初诊。右胁疼痛,明显消瘦已两个月。患者于1979年12月26日出现脘胁胀痛,呃逆嗳气,纳食减少,日见消瘦,大便时烂时结,胁痛时缓时剧,甚则不能入眠,软倦困乏。1980年1月25日经某医院超声波检查:肝上界于第6肋间,下界右于肋下5厘米,左于剑突下脐上2.5厘米,肝厚10厘米,密集低小波,脾(一)。拟诊为肝癌?胆囊炎?1月28日经某医院肝扫描:景象不佳,向下移位,肝上界于第6肋间,下界右肋下约4厘米,剑  相似文献   

4.
症积治验     
王××,男,32岁。1979年9月28日初诊。腹部肿块已有数年,近因劳倦过度而病情加剧。腹部结块增大,硬痛不移,胸脘胀满,肢体倦怠,腹胀纳减,形体消瘦,面色晦黯。舌质黯红,边有瘀点,苔薄腻,脉弦细。肝肋下6厘米,剑突下7.5厘米,质硬压痛。无腹水、蜘蛛痣及肝掌等体征。以往多次检查肝功能,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或相对不正常。市医院诊断为慢性肝炎、肝硬化,不排除肝癌。但多次检验甲胎蛋白均属阴性。经服西药及慢肝糖浆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郭××,女,12岁,住钟祥县关山区。患孩于1979年9月20日起腹痛腹泻,在当地某卫生院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给口服氯霉素腹泻减。于10月2日突患鼻衄,吐血,量约150毫升。随转武汉某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经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半月,经用止血药及丙酸睾丸酮、强的松等治疗,出血止后出院。经人介绍到我院入院治疗。入院检查:体温36.5℃,心率100次/分,面色苍白,满月脸,皮肤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肋沿下1厘米,脾未触及。血常规检查:红细胞12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4克%,白细胞3,500/立方毫米,中性37%,淋巴61%,单核2%,血小板6万/立方毫米。患孩头晕耳鸣,腰膝痠软,心  相似文献   

6.
陈××,女,35岁,住院号1502号。患者自1982年6月始见上腹胀痛,反复发作四次,经当地医院用解痉止痛西药及中药,均可暂获缓解。82年8月10日又突发剧烈的上腹疼痛,恶心呕吐,便秘而收入住院治疗。检查:体温37℃,脉搏80次/分,血压90/60毫米汞柱,神志清楚,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浅淋巴结未及,心肺(-),腹柔软呈舟状,右上腹有轻微压痛。肝下界于肋下0.5厘米,质软。血常规:血红蛋白10.6克,红细胞40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4600/立方毫米,中性72%,淋巴  相似文献   

7.
笔者应用中药抗白丹治疗急性红白血病1例,效果显著,追踪8年,至今血液学检查正常,达到临床治愈。现将该例报道于下: 高××,男性,39岁,北京人,住院号129284。因头晕、乏力1年,于1975年1月12日入院。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乏力、头晕,伴面色苍白。当地医院检查血红蛋白7克%,以“贫血待查”住入某县医院,经骨髓穿刺,疑为“再生不良性贫血”,曾用丙酸睾丸酮、力勃龙、硝酸士的宁等药治疗,症状未见改善,血红蛋白继续下降至6.5克%,自动出院。出院后又曾服用中药,效果不显,因症状逐渐加重而入本院。入院时体检:体温36.8℃,脉搏74次/分,呼吸  相似文献   

8.
窦××,男,24岁。因左下腹疼痛24小时,于1989年8月3日住入本院外科。病案号:14985。患者曾于1988年4月因鼻衄经301医院检查诊断为血友病(凝血因子Ⅷ缺乏)。外科检查:左侧腹肌紧张,左下腹压痛明显,可触及12×5厘米条索状肿物,边界不清,质硬,不活动。体温38.5℃。血小板计数为21.3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5.6克%。  相似文献   

9.
肝痈治验     
病史摘要:王××,男,55岁,农民,扬中县人。1979年7月中旬,以胁痛、发热住当地医院,经用抗菌素及中药治疗,病情未能控制,体重明显下降。乃于23日至常州某医院查治,血检:白细胞15400/立方毫米,中性84%,淋巴16%。超声波检查:肝肋下4厘米,第九肋间见液性平段2厘米。同位素扫描:肝右下叶占位性病变。同时曾作肝穿刺,抽出少许脓液。确诊为肝脓疡。建议住院手术治疗,因患者慑予手术,且有实际困难,遂于8月6日转来我院门诊医治。处理经过:患者面色晦滞,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食纳极差,发热两旬有余(体温38.6℃),日轻夜重,右胁疼痛拒按,动则更  相似文献   

10.
患者黄某,男,24岁。于1985年9月5日起病,目黄尿黄身黄,乏力腹胀纳差,日益加重。于四天后到本科住院,诊为重型肝炎。经用西医重症肝炎的综合基础治疗,病无好转。于9月16日到南昌某医院住院,经治不效,诸症加重。八天后又回本科治疗。神靡嗜睡状,反应迟钝,皮肤及巩膜深度黄染,心肺正常,肝未触及,肝区叩击痛阳性,脾左肋下锁骨中线上5.0厘米,质中光滑无压痛,腹水征可疑,肾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4%,血小板9.8万/立方毫米,尿常规:蛋白+,颗粒管型+;尿三胆阳性;肾功能正常;肝功能:Ⅱ210u,VD B 试验直接即阳性,胆红质定量19.4毫克,ZnTT12u,TTT14u,TFT++++,G PT114u;胆硷脂海活力15u;凝血酶元时间36秒  相似文献   

11.
冯延祥 《中医杂志》2005,46(10):771-771
1病历摘要 周某,男,43岁,农民,因上腹胀痛、双下肢浮肿3个月,于1999年9月1日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上腹胀痛,纳差乏力,自认为饮酒过量而致,未予注意.继而自扪及上腹部有块状物,双下肢渐至出现水肿,于8月份就诊于某医院.B超检查示:肝尾状叶强光团及肝内弥漫性回声增强,甲胎蛋白(AFP)>400μg/L,考虑为肝内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确诊,于8月26日到另一医院检查,B超示:肝尾状叶见4.1cm×5.4cm×11cm强光团,其他见弥漫性增强,腹腔少量液体,肝功能等检查除HBsAg( )、抗HBc( )之外,余均阴性,返回后求治于中医.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75年,用手术切除癌灶,加麝香埋藏治疗消化道癌4例,经临床观查8年,效果较好,现作一初步报导,供进一步研究参考。病案举例阎××男42岁结肠肝曲癌病例号874549。因三个月来,食欲不振,消瘦乏力,体重下降20余市斤。一个月来大便次数增加,质稀,有粘液脓血,里急后重。于75年1月2日收入我院外科。检查见慢性病容,消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及,腹软,右肋下触及肿块,5×6×2厘米大小,肝脾未及,移动浊音可疑.血红蛋白6克,钡餐造影,结肠肝曲充盈缺损,粘膜破坏长约10厘米,肝肾功能正常。于75年1月7日行剖腹探查,术中未见腹水,肝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9岁干部1987年9月11日初诊。周身皮肤潮红、唇绀已五年。1987年6月曾在某医院血液科治疗,经查:心肺(一)、腹软、肝未及,脾肋下4指。粘膜皮肤红、唇绀。血象:白细胞14.700/mm~3,红细胞799万/mm~3,血小板20.4万/mm~3,血红蛋白21.3g%,网织红细胞0.7%。骨髓检查:大致正常。诊为具性红细胞增多症。给予马利兰、维生素C、肝泰乐,治疗一个月后查:白细胞12,000/mm~3,红细胞799万/mm~3、血红蛋白20.0g%、血小板18.4万/mm~3、网织红细胞0.2%。因血小板下降,红细胞、血红蛋白未明显变化而改用异靛甲,  相似文献   

14.
熊姓,男,41岁,安徽凤阳县籍。住院号:0274。1964年5月11日入院。9年多来,经常腹泻,大便溏薄不成形,日泻3~5次,无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症。曾经中西药治疗,未效。体检:营养中等,一般情况尚可,肝在肋下3.5厘米,硬度中等,有压痛,脾肿大肋下1厘米,硬度中等,有轻度压痛(患者合并慢性肝炎,经治疗后,肝炎虽近愈,但腹泻始终不愈),腹平软,未扪及肿块,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血液:血红蛋白14.5%克,红血球491万,白血球11300,中性81%,淋巴19%。大便:黄褐色粘液性薄便,脓球少许,潜血(-);大便培养(-)。X 线钡剂灌肠透视和摄片所见:结肠充盈良好,但结肠外形较细,结肠袋较浅,尤以乙状结肠、降结肠和  相似文献   

15.
肺肝包虫病     
白××,女,藏族,31岁。1982年6月3日诊。气紧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心悸已半年。曾在某医院治疗近两月,后来我院门诊治疗。现症:咳嗽咯血痰,胸痛,倦怠。检查:慢性病容,消瘦,右肺底可闻细湿罗音。肝大剑下6厘米,胁下3.5厘米,质软光圆,有触痛,脾未触及。超声波检查;探及右肝内6×4×8厘米~2囊性包块,左胸背10~12肋隙探及4×5厘米~2囊性包块,肝、肺内包块均为囊虫  相似文献   

16.
<正> 黄××,男,49岁,社员。于1976年9月8日入院。主诉:怕冷发热,右上腹伴胸胁疼痛1个多月。体检:肝绝对浊音界右锁中线第6肋间,右锁中线肋缘下8厘米,剑突下13厘米,质软,有明显触痛及叩击痛。经X线透视、同位素扫描、超声波检查及脓液培养等,诊断为:右叶单发性阿米巴性肝脓疡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先按“药敏”给予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高、中度敏感的抗菌素,并用氯化奎宁、灭滴灵等抗阿米巴药,定期穿刺抽脓等治疗。第一个月,症状好转较快,体温及白细胞等逐步恢复正常,肝脏回缩至右锁中线肋缘下3.5厘米,剑突下8厘米。但是第二个月继续用以上药物治疗,病情未见进一步好转。至12月4日超声波检查,肝脓疡仍在4~5肋间。脓液非常浓稠,穿刺时难以吸出。外科会诊,劝其手术治疗,患者拒绝接受。12月  相似文献   

17.
一、颌下化脓性淋巴腺炎矫×,女,25岁。于1981年1月初,因感昏发烧后发现左颌肿痛。曾在市某院确诊为急性淋巴腺炎。经治疗热退但已化脓,拒绝手术。症见左颌下淋巴结肿大,约6×6厘米,中心部有2×2厘米波动的化脓灶,舌质红,舌苔稍黄,脉弦细数,关前盛。此系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日久不解,聚于少阳、阳明,热盛肉腐而成之(颊疡病)。药用黄芪50克,皂刺75克,丹皮20克,赤芍20克,菊花50克,荆芥20克,荆皮50克,水煎服。每剂两次服。用上方9剂内服及局部外敷化热散而愈。  相似文献   

18.
左××男54岁门诊号:44818 诉有慢肝史。近日因劳累过度,两胁刺痛,食欲不振及全身乏力。检查:肝肋下1厘米,质稍硬,血红蛋白18.8克,红细胞700万,白细胞4400,中性77%,淋巴22%,总胆红素<0.4毫克,GPT80单位,麝浊及锌浊均>20单位。白蛋白4.04克,球蛋白4.45克。血清蛋白电泳A53.2%,a_112.3%,a_24.7%,β8.37%,Υ31.3%。lgG2700毫克,IgA340毫克,lgM90毫克,碱性磷酸酶31KA/单位,尿素氮9毫克。澳抗>1:256,红细胞比积54%,全血比粘度8.6,血浆  相似文献   

19.
病历摘要王×,女,出生日期1978年3月,住南京市.患儿生后6天,腹部即见膨隆,以后日渐胀大,面容消瘦,便溏夹有乳瓣,哭闹不安.于同年5月至南京某医院就诊(门诊号68202).经检查,最后以"右上腹肿块待查,肝母细胞瘤?"收入住院.入院后作血检:红细胞数234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5克%.肝功能正常.超声波探查:肝上界第六  相似文献   

20.
余在临床上治疗慢性咽炎,是将川贝母10克、野菊花15克、麦冬20克煎汤,每次送服云南白0.5克,日三次,10日为一疗程。疗效较好。如治胡某某,男,36岁,患慢性咽炎10余年,一日饮酒后致咽部灼热疼痛加剧,翌日声嘶,于1983年10月3日来我科诊治。检查:咽部粘膜充血明显,咽后壁滤泡增生。即以上法治疗,次日症状减轻,咽部粘膜充血明显改善。一疗程后,诸症状消失,咽部粘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