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1 女,13岁。生后即活动后心悸、气促并口唇青紫。查体:明显发绀,杵状指(趾),胸骨左缘2、3肋间有3/W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厚。胸部x线示肺血少,心胸比率0.48。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心室双出口,十字交叉心,中央型房间隔缺损3cm,室间隔缺损2.5cm,左上腔静脉引流至左心房,肺动脉瓣狭窄。心导管检查和右心室造影示上下心室,右心室位于左心室前上方,室间隔水平位,右心室发出主动脉和肺动脉,肺动脉瓣狭窄。导管从右心房经房间隔交通至左心房,至左上腔静脉,经室间隔交通至右心室。右心房压10/3mmHg(1mmHg=0、133 kPa),右心室压106/2mmHg,左心室压106/4mmHg。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室双出口,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上下心室。2002年8月在全麻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术中见心房正位;右心耳异构;右心室增大,位于左心室前上方;右心室发出主动脉和肺动脉,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左前方,肺动脉瓣环和肺动脉瓣狭窄;双上腔静脉,左上腔静脉引流至左心房;动脉导管未闭,约0.3cm。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7岁。发现心脏杂音16年,活动后胸闷、气促3年。查体:口唇轻度紫绀,胸骨左缘第4肋间可闻及1/6~2/6级收缩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杵状指/趾可疑阳性。血红蛋白164g/L,红细胞压积0.50,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0.86,动脉血氧分压(PaO2)54mmHg。胸部X线片示:两肺血稍多,肺动脉段凸出,心胸比率0.47。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  相似文献   

3.
病儿男,3岁。体重12kg。生后即全身发绀。查体: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3/VI级粗糙吹风样杂音。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胸比率0.55,两肺血偏少。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厚。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室造影检查示主动脉(前)、肺动脉(后)呈前、后位,中度肺动脉瓣狭窄,主肺动脉及分支发育好,膜部室间隔缺损1.8cm,左心室发育好。术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完全型大动脉转位(D-TGA),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4.
病儿 男 ,8岁。查体 :发绀 ,杵状指 (趾 ) ,心尖搏动弥散 ,胸骨左缘可闻及 3~ 4/VI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双心室肥厚。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 0 6 8,呈球形 ,双肺血减少。超声心动图见心室与大血管连接异常 ,肺动脉起自左心室、在右后 ,主动脉起自右心室、在左前 ;主肺动脉发育较差 ,肺动脉瓣增厚 ,瓣叶开放受限 ,过瓣最大血流速度 4 5m/s,最大压差 98mmHg(1mmHg =0 133kPa)。四腔心心脏超声示收缩期二尖瓣、三尖瓣少量反流 ,室间隔近十字交叉处少量残留。提示 :单心室、完全大动脉转位、肺动脉中度—重度狭窄。心室造…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改良Norwood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4年7月和2005年3月分别为1例7月龄单心室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女婴,采用主肺动脉和主动脉弓下缘直接吻合、主动脉肺动脉人工血管分流完成改良Norwood手术;1例出生13 d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新生儿,采用主肺动脉和主动脉弓下缘直接吻合、右心室肺动脉人工血管分流完成改良Norwood手术。结果例1术后平稳,动脉压为85~100/25~40mmHg(1 mm Hg=0.133kPa),动脉血氧饱和度为0.75~0.85,术后第3d撤离辅助呼吸,第11 d出院。例2术后平稳,动脉压为65~80/40~6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为0.67~0.89,术后第12 d撤离辅助呼吸,第28 d出院。结论改良Norwood手术的先进方法和技术,值得在我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主-肺动脉窗合并左肺动脉缺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女,12岁。胸闷、气促10余年,近2年加重。查体:轻度发绀,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2/VI级收缩期杂音。血压80/60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气测得氧分压81.8mmHg,CO2分压32.0mmHg。升主动脉造影示升主动脉与肺动脉同时显影,左肺动脉缺如。彩色超声心动示左房、左室内径增大,主动脉瓣上1.2cm处主动脉环呈“C”形改变,中断约2.0cm,该处主、肺动脉相通。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13岁,体重35kg。出生后即发现心脏杂音,但一直未予治疗。患者安静状态下无明显紫绀,活动后口唇、颜面紫绀,有蹲踞现象,有缺氧发作史。查体:口唇轻度紫绀,心率112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2cm处,心前区可触及震颤,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有杵状指(趾)。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76%。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胸部X线片示:肺血少,右心室相对增大,肺动脉圆锥部突出,心胸比率0.51。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2根大动脉均起源于右心室,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右侧。主动脉增宽,环部内径34mm。肺动脉主干内径24mm,左肺动脉内径12mm,右肺动脉内径13mm。肺动脉瓣下可见肌性圆锥致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测最狭窄处内径3.0mm。收缩期右心室血流同时进入主动脉及肺动脉。多切面显示:室间隔上部连续中断约21mm,缺损位于主动脉瓣下。  相似文献   

8.
不停跳与活瓣补片治疗房间隔缺损伴重症肺动脉高压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人 男,5 7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慌气促10余年。既往高血压史4 0年。查体:口唇及甲床发绀,双下肢水肿且皮肤发黑,可见硬红斑。胸骨左缘闻及2 /VI级收缩期杂音。血红蛋白182 g/L ,红细胞压积0 5 5 ,血气分析示PaO2 4 8 6mmHg( 1mmHg =0 133kPa)、SatO2 0 81。X线胸片示肺血多,肺动脉段凸,心胸比率为0 5 9。心电图示心电轴显著右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II孔处见连续中断约35mm ,心房水平双向分流,右大于左,重度肺动脉高压。右心导管资料示肺动脉压70 /2 8( 4 9)mmHg,全肺阻力15 4 3kPa·s·L-1,…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岁.2001年5月16日入院,出生时即出现口唇颜面紫绀,哭闹及活动时气促.经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造影检查诊断为完全型大动脉转位(D-TGA)合并房间隔缺损(ASD).血气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26mmHg(1kPa=7.5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51mmHg,于2001年6月9日行Senning手术治疗.手术所见:心脏中度增大,呈并列心室,主动脉发自右侧心室,肺动脉发自左侧心室,主动脉心室壁收缩期间向外膨出,肺静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冠状静脉窦血均回流至左侧心房,右侧心房内除房室瓣外无其它结构.下腔静脉主干短,发出约0.5cm即分出肝静脉,ASD巨大,仅有宽约2mm的纤维束连接前后壁,似单心房改变,室间隔完整.主动脉直径1.5cm,肺动脉直径2.0cm,肺动脉上触及细震颤.术中测压:肺动脉压44mmHg,左侧心室(功能右心室)压44mmHg,主动脉压70mmHg,右侧心室(功能左心室)压71mmHg.术中诊断TGA合并巨大ASD,上、下腔静脉引流入左心房,肺动脉高压.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Senning手术,在重建右侧心房时因间距大、用心包片加宽面积仍不够用,又将右侧纵隔心包原位缝至右侧心房切口相应部位,将窦房结缝隔入该房腔,缝合后肺静脉口约 3 cm,整个心房内形成"Z"形房腔.使氧合血引入右心室→主动脉,静脉血→左心室→肺动脉.体外循环时间236分钟,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52分钟,术后呼吸机辅助300小时后,行气管切开并逐步训练脱离辅助呼吸.术后42天治愈出院,1年后复查,血气分析正常,PaCO2 34mmHg,PaO2 83mmHg.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8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咯血痰于2004年6月14日收入我院。入院查体:上肢血压135/50 mmHg(1kPa=7·5mmHg),下肢血压160/60 mmHg,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扩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心脏杂音。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胸部X线片示肺血增多,右侧较左侧明显,心影增大。心脏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增大,动脉导管未闭,直径约1.0 cm,主动脉根部有异常血管通道。于2004年6月18日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见主动脉直径约2.0cm,肺动脉主干直径约2.8 cm,直接延续至左侧肺动脉,右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根部右侧后方,直径约1.5 cm,动脉导…  相似文献   

11.
1病例简介男,五岁。因自幼发现紫钳及心脏杂音于1996年4月入院。查体:紫绀貌,颈静脉充盈,胸骨左缘3~4肋门闻及4/级喷射性收编期杂音,肺动脉治区第二百弱,明显持状指、趾。心电图示电轴左们.左房大;VI~VS呈一致性改变。X线陶片示双肺少血,心尖国钝上翘,心目凹隐,心胸比率0.62。超声心动图及右房、左定造影检查提示1到三尖闭锁。血红蛋白224g/L,红细胞区积0.59。5月11日在中度低温作外循环下施行全腔肺动脉吻合术.术中于上胜静脉与右房交界处上方1.0cm处横断上胜静脉,上腔静脉远端与右肺动脉上级行端问吻合,于主肺动…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7岁。出生后发现心脏杂音 ,活动明显受限 ,喜蹲踞 ,紫绀。体检 :有紫绀和杵状指、趾 ,胸骨左缘第 2~ 3肋间有连续性机械样杂音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单一增强。胸部 X线片示 :肺血减少 ,心腰凹陷 ,右心室增大。选择性右心室造影示 :右心室腔扩大 ,肌小梁增粗 ,主动脉提前显影 ,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瓣处未显影 ,闭塞状 ,肺动脉延迟显影。超声心动图示 :室间隔与主动脉前壁连续中断约 1.6 cm,主动脉内径增宽 ,骑跨约 5 0 % ,右心室腔扩大 ,右心室壁增厚。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 :主肺动脉内有自上而下的血流及双期湍流。心电图示 :右…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31岁。因“发作性胸痛8年,加重1年”入院。入院查体:心率(HR)78次/分,血压(BP)120/70mmHg,心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双期杂音,心尖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V4~V6 ST段下移大于0.05mV,胸部X线片示:心影增大,心胸比率0.60;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LV)57.8mm,射血分数(EF)59%,左心房(LA)42.3mm,二尖瓣中度反流,三尖瓣、肺动脉瓣轻度反流,右冠状动脉根部明显增宽.直径约9.5mm,其远端在心肌组织中穿行;左冠状动脉根部显示不清,近端似与主肺动脉相连。  相似文献   

14.
心脏原发平滑肌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 女 ,4 0岁。阵发性晕厥半年 ,加重 1个月。查体 :体重 93kg ,血压 :130 / 94 mmHg(1mmHg =0 133kPa) ,四肢水肿不明显。心率 92次 /min ,律齐。胸骨左缘 2、3肋间可闻及 3/VI级收缩期杂音 ,P2 不清。心电图示右室肥厚 ,电轴+12 0°,T波异常。X线胸片示心影扩大 ,心胸比率 0 6 3,肺血少。超声心动图示右室增大 ,右室流出道末端至主肺动脉内显示一略高回声的实质性肿块 ,约 6 1cm× 2 0cm ,与管腔右侧壁粘连 ,远端显示不清。左侧仅有 4mm的间隙 (图 1)。术前诊断 :右室流出道、肺动脉新生物 ,性质待定。2 0 0 3年 11月 ,全麻下…  相似文献   

15.
Senning手术治疗完全型大动脉错位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36d,体重3.5kg。因紫绀36d入院。查体: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0.72。重度紫绀貌。心前区闻及2/6~3/6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右前起自右心室,肺动脉左后起自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内径无狭窄,升主动脉:主肺动脉=1:1.2。左、右肺动脉发育好;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左心房、左心室稍扩大,膜部室间隔缺损(VSD)6mm,房间隔缺损(ASD)3mm;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和评价近年来Lecompte术在小儿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1月至2006年4月18例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的先心病病儿行Lecompte手术治疗。年龄3个月~9.2岁;体重4.5~27.0kg。大血管转位(D-TGA)、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狭窄6例,右心室双出13(DORV)S例,永存动脉干7例。6例D-TGA中主动脉和肺动脉呈前后位4例,另2例与4例DORV主肺动脉呈右前左后关系,1例DORV主动脉动脉呈左前右后关系。7例因位于两半月瓣之间的漏斗(圆锥)隔妨碍建立VSD和主动脉之间隧道,遂切除漏斗隔。8例行经典Lecompte术。10例进行改良Leeompte术,前壁再用心包补片扩大。术毕病儿右心室和左心室收缩峰压比值(PRwPLV)为0.20~0.45。结果所有病儿均生存,5例表现为右心功能不全,术后彩色超声检查,2例右室流出道压差30.0—34.51mmg Hg/(1 mm Hg=0.133kPa);2例行右肺动脉改良Leeompte术病儿压差37.5~47.3 mm Hg.分别随访3个月、2年,此2例病儿右肺动脉残余压差24.0—29.31/mm Hg。结论Lecompt手术可以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避免使用人工管道,采用自体肺动脉重建肺动脉流出道具有生长潜能,特别适用于婴幼儿、甚至新生儿。  相似文献   

17.
病儿女,4岁。体重13.5kg。出生后即发现全身青紫并进行性加重。查体: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3/Ⅵ级粗糙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心房扩大,右心室肥厚,心电轴右偏。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血略增多,肺动脉段稍突,右心房、室大,心胸比率0.57。经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导管及造影检查,术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完全  相似文献   

18.
心脏贯穿伤致室间隔和二尖瓣前叶穿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 男,22岁。左前胸刀刺伤22d。活动后心悸、气促7d。查体:贫血貌,平卧位颈静脉充盈。左胸第5肋间胸骨旁3cm处可见一长约1cm的刀伤瘢痕,心率94次/min,律齐,血压117/64mmHg(1mmHg=0.133kPa),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3/Ⅵ级喷射样收缩期杂音,心尖部闻及3/Ⅵ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P2亢进,肝肋下1.0cm。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Ⅱ、Ⅲ、avF、V4~V6T波倒置。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胸比率0.55,双肺纹理增强;彩色超声示肌部室间隔回声中断0.4cm,其上缘距三尖瓣隔叶瓣环1.2cm,二尖瓣前叶距瓣根约0.5cm处见0.4cm的穿孔,收缩期见大量血液过孔反流,肺动脉收缩压43mmHg。  相似文献   

19.
兔钝性胸部创伤后心脏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兔钝性胸部创伤(BCT)后心脏功能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BCT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家兔20只,采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撞击兔胸部,制作中度至重度BCT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h、2h、4h、6h、8h、12h和24h采用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检测兔BCT后心脏功能的改变。结果中心静脉压(CVP)、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等容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时间常数(T)于伤后24h仍高于伤前(P〈0.05,0.01),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于伤后24h仍低于伤前(P〈0.05);右心室射血分数(EF)、1/3射血分数(1/3EF)、1/3射血率(1/3ER)和1/3充盈率(1/3FR):1/3ER在伤后24h仍明显低于伤前(P〈0.05);左心室高峰充盈率(PFR)、1/3充盈分数(1/3FF)、1/3FR、PFR/PER和1/3FR:1/3ER在伤后24h仍明显低于伤前(P〈0.05,0.01)。结论BCT后心脏功能发生明显的改变,但左、右心室表现不一致,右心室主要表现为收缩功能障碍,左心室主要表现为舒张功能障碍。心导管、SPECT和超声心动图均能检测BCT后心脏功能的改变,但SPECT更精确,超声心动图更方便。  相似文献   

20.
肺血减少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血流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肺血减少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  1996年 6月至 1999年 1月 ,手术治疗肺血减少型重症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2 6例 ,其中Rastelli手术 12例、Fontan手术 9例及双向Glenn手术 5例。分别于术前、脱离体外循环机后即刻、术后 2、4、8、16、2 4、36、4 8、72h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手术死亡率 11 5 %。Rastelli手术后早期静脉压低 [(12 36± 0 6 9)mmHg(1mmHg =0 133kPa) ]、肺动脉压高 [(18 36± 1 6 0 )mmHg]、胸液量少 [每小时 (0 96± 0 94 )ml kg];Fontan手术后早期静脉压高 [(16 77± 1 11)mmHg]、肺动脉压低 [(14 37± 2 0 6 )mmHg]、胸液量较多 [每小时 (1 0 8±0 38)ml kg];双向Glenn手术后早期上腔静脉压 [(17 2 6± 2 4 3)mmHg]高于下腔静脉压 [(12 6 9± 3 5 8)mmHg],双向Glenn术后有肺动脉搏动性血流的病儿动脉血氧饱和度 (0 90± 0 0 1)高于无肺动脉搏动性血流的双向Glenn术后病儿 (0 81± 0 0 4 )。结论 双心室均发育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实施解剖性矫治的Rastelli手术 ,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效果明显优于生理性矫治手术。对只有一个功能心室且肺血管发育较好、肺动脉压不高的多种复杂先心病 ,实施Fontan类手术可挽救病儿生命 ,提高其生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