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背景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造血刺激因子,过去20多年中用于临床多种原因所致的贫血.随着对EPO及其受体在心血管方面作用的认识,增加了EPO在生理和病理生理方面作用的理解. 目的 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减轻到最低限度. 内容 研究EPO在心脏中的表达及其在心肌保护中所涉及的传导机制,EPO在动物心血管疾病实验模型中起到心肌保护作用及目前EPO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相关研究. 趋向 近年来,EPO心肌保护作用临床研究的报道逐渐增多,为临床心肌保护提供了新的方向,但需要更深入研究EPO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调节以及相关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和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多功能的营养因子,目前发现EPO对脊髓损伤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近年来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脊髓损伤的的研究进展,对EPO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作为一种主要由肾皮质I型间质细胞分泌的造血因子,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脏疾病和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治疗。最近,  相似文献   

5.
本文比较洋细地阐述了红细胞在机体免疫方面的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脂多糖(LPS)建立大鼠内毒素血症导致肾脏损伤模型,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防治内毒素引起的肾脏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EPO对照组、LPS组和LPS+EPO组。LPS组和LPS+EPO组大鼠尾静脉注射LPS(10 mg/kg)建立肾脏损伤模型,对照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30 min后,EPO对照组和LPS+EPO组给予rh EPO(5 000 U/kg)经尾静脉注射。其余两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在LPS注射后的6 h和24 h每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注射后24 h处死大鼠制备肾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大鼠肾脏病理结构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肾脏超微结构改变。应用免疫印记方法检测大鼠肾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KT)、磷酸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AKT)以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和LPS+EPO组大鼠血清BUN、Cr和TNF-α水平升高(P均〈0.05);LPS组以上3个指标升高程度显著高于LPS+EPO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LPS组p-AKT和p-AKT/AKT表达增强(p-AKTP=0.000、p-AKT/AKTP=0.000)、NF-κB表达增强(P=0.012);与LPS组比较,LPS+EPO组p-AKT和p-AKT/AKT表达下降(p-AKTP=0.002、p-AKT/AKTP=0.005),NF-κB表达下降(P=0.066)。光镜下LPS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间质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LPS+EPO组亦可见间质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但较LPS组减轻。电镜下LPS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化,线粒体固缩和内皮细胞增生;LPS+EPO组肾小球滤过膜增厚,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内线粒体轻度肿胀和溶酶体增多,损伤较LPS组减轻。结论 EPO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有效的保护LPS导致的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结构、主要生理作用、生成调节因素以及其与肺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所致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相关性纯红细胞再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相关性纯红细胞再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所致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相关性纯红细胞再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对于高发病率的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目前在临床上仅仅有甲基强的松龙(MP)为其有效的治疗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大量实验中证明其对急性脊髓损伤也有明显的疗效,研究发现EPO既有即刻作用也有延期作用;并且能显著降低继发性炎症反应及改善预后等。目前已有学者进行两者联合应用,由此开辟了一个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研究思路,将其两者联合应用的效果是否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二氮嗪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健康SD大鼠14只,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二氮嗪预处理组,每组7只。二氮嗪预处理组按12.5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二氮嗪溶液,对照组在心肌缺血前静脉注射等量溶媒溶液,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致缺血2h,再灌注2h后取心脏,检测缺血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梗死面积,观察缺血区凋亡心肌细胞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二氮嗪预处理组缺血心肌组织MDA含量、心肌梗死区占缺血区的重量百分比和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二氮嗪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 (CP)对缺血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 2 0例法洛四联症 (TOF)、室间隔缺损 (VSD)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 :术中应用冷晶体心肌保护液 ;CP组 :应用 10 mmol/L CP强化冷晶体心肌保护液。观察两组患者心脏电生理指标、血流动力学恢复、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和心肌酶浓度变化等。 结果  CP组恢复窦性心律所需时间和正性肌力药物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 ;电子显微镜下 ,CP组超微结构保存较好 ,损伤比对照组小。 结论  CP增强了冷晶体心肌保护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低温保护时心肌快速冷挛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低温保护时快速冷挛缩(rapid cooling contracture,RCC)现象近来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快速冷挛缩现象是指快速制冷诱发的非支极化的心肌变缩,其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内温度依赖性Ca2 快速升高有关,降温过程中,肌浆网内存Ca2 迅速释放,并与肌钙蛋白相结合,引起蛋白构象发生变化,通过粗,细肌丝相对滑行而产生心肌收缩,快速挛缩的危害为能量的消耗,冠状血管阻抗增大,心脏功能降低,Ca2 超负荷等方面,尤其对于未成熟心肌危害更大。目前有些学者提出用心肌温保护和预防Ca2 超负荷等方法来避免其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瓣膜置换术中更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 方法 纳入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05年6~12月32例以主动脉瓣狭窄为主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DVR)患者进行心肌保护研究,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8例.顺行性灌注组(顺灌组):主动脉根部顺行性灌注冷血心脏停搏液,完成二尖瓣置换术(MVR),再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冷血心脏停搏液,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逆行灌注组(逆灌组):经冠状静脉窦间断逆行灌注冷血心脏停搏液,完成DVR;顺灌+逆灌组:按顺行性灌注方法先完成MVR,再采用逆行灌注方法完成AVR;心脏不停跳组: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体外循环机氧合血,心脏不停跳下完成DVR.观察4组术后早期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Hitachi71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乳酸释放率,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心肌线粒体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 32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心脏不停跳组主动脉阻断80 min时心肌乳酸释放率,术后第1d血清cTnI,CK-MB含量,缝闭右心房时心肌线粒体MDA的含量分别为13.59%±6.27%、(1.17±0.25) ng/ml、( 56.43±16.50) U/L、(2.18±1.23) nmol/(ng.prot),均明显低于逆灌组[33.49%±8.29%、(1.82±0.58) ng/ml、(78.31±21.27) U/L、(5.07±2.35) nmol/(ng.prot),P<0.05]和逆灌+顺灌组[20.87%±7.22%、(1.49±0.23) ng/ml、(66.67±19.13)U/L、(4.34±1.73) nmol/(ng.prot),P<0 05];与顺灌组[18.83%±5.97%、(1.41±0.32) ng/ml、(63.21±37.52) U/L、(3.46±1.62) nmol/(ng.pro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DVR中,以上4种心肌保护方法均有效,但心脏不停跳组和顺灌组效果最好,应优先选择;顺行性灌注+逆行灌注操作方便,不影响手术,逆行灌注时间短,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上,探讨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同时比较了1,6-二磷酸果糖(FDP)和卡托普利(C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1)FDP和CP对缺血心肌和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效果,但FDP仅在缺氧开始给药,才能充分发挥其效应;二者联合用药对心肌保护有更好的效果。(2)缺血损伤的严重程度决定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改善缺氧影响是防止再灌注损伤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诱导金属硫蛋白(MT)在未成熟心肌中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未成熟心肌和心肌间质的影响。方法将24只兔(14~21d)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腹腔注射蒸馏水0.3ml,24h后取离体心脏行Langendorff灌注;组1、组2和组3在腹腔注射3.6%ZnSO4(1.5ml/kg),分别于注射后12h、24h和48h取离体心脏行Langendorff灌注。测定心肌细胞中MT含量、血流动力学、生化指标,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组2、组3与对照组、组1比较,MT含量、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羟脯氨酸含量、心肌线粒体[Ca2+-ATPase]m、心肌线粒体合成ATP的能力明显增高(P<0.01),心肌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心肌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心肌线粒体Ca2+含量、心肌线粒体[Ca2+]m和内皮素含量明显降低(P<0.01),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腹腔注射ZnSO4可诱导心肌MT长时间表达,MT可减轻未成熟心肌和心肌间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离体心灌注模型,比较St.ThomasI号停搏液在15℃、30℃时对兔成熟(3~4月)和未成熟(3~4周)心肌的保护效果。15℃时,两组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30℃时,未成熟心肌的冠脉流量恢复率较15℃时明显下降,心肌CK及LDH漏出率、细胞内Na+、Ca++含量明显增加(P<0.01);而成熟心肌与15℃相比无明显差异。未成熟心肌超微结构15℃时的病理改变亦较成熟心肌明显。结果显示,St.ThomasII号停搏液对兔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不如成熟心肌。  相似文献   

18.
卡托普利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兔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卡托普利(captopril,Cap)的心肌保护作用。20只兔随机均分为2组,建立体外循环后在主动脉阻断同时灌注4℃心脏停跳液,对照组为St.ThomasI号液,实验组在St.ThomasI号液中加入Cap(0.5mg/kg)。心脏缺血90分钟和再灌注60分钟后结果显示,实验组心肌Ca++、丙二醛(MDA)、心肌酶(LDH,CPK)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Cap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起到了良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三甲氧苄嗪增补于心脏停搏液中对离体鼠心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 2 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离体鼠心在改良的 L angendorff- Neely灌注模型上 30分钟预灌注 ,12 0分钟停搏 ,30分钟再灌注。缺血前和再灌注期间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酶中血清肌酸激酶 (CK)、血清乳酸脱氢酶(L DH)、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脂质 (L PO)含量、心肌三磷酸腺苷 (ATP)水平。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 结果 再灌注后 ,实验组心功能、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CK、L DH和 L P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 ,SOD含量和心肌 AT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结论 三甲氧苄嗪增补于心脏停搏液中可显著减轻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