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冠脉搭桥术主动脉开放前不同温血灌注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升主动脉开放前不同方法的终末温血灌注在冠脉搭桥手术(CABG)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例首次体外循环(CPB)下CABG患者随机分为终末低钾温血灌注组(Ⅰ组)和终末CPB温血灌注组(Ⅱ组),每组各20例。升主动脉开放前3~5min,Ⅰ组用4:1温血低钾停搏液、Ⅱ组用不含停搏液的CPB温血行主动脉根部加血管桥灌注。结果两组升主动脉开放后的心脏复跳率,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24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血低钾停搏液和CPB温血终末灌注均有利于CABG患者的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米力农和多巴胺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CABG)重症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择期CABG术的重症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主动脉开放停机后经静脉微量泵注射多巴胺5~8μg/(№·min)、硝酸甘油0.5~1μg/(kg·min);B组开放停机后先静脉注射米力农负荷量50μg/kg,随后经静脉微量泵注射0.375-0.75μg/(kg·min)、硝酸甘油0.5~1μg/(kg·min);两组均用药至术后72h后逐渐减量停药。于术前(T0),停机后(T1),术后8h(T2),24h(T3),48h(T4),72h(T5)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心脏指数(cardiacindex,CI)、平均肺动脉压(meanpulmonaryarterialpressure,MPAP)、肺血管阻力(pulmonaryvascularresistance,PVR)和周围血管阻力(peripheralvas—cularresistance,SVR)。记录两组气管带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留置时间。结果两组患者HR、MAP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两组患者T2-T5时CI均增加(P〈0.05),B组增加幅度较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T1比较,T2-T5时MPAP、PVR、SVR在A组患者变化不大,而在B组患者均降低(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带管时间,ICU的留置时间,B组患者短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较多巴胺能更有效改善重症冠心病CABG术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体外循环(ECC)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择期CABG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P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每组30例。P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经r13、T4间隙行双侧胸椎旁间隙穿刺置管,两侧分别注射试验剂量0.375%罗哌卡因5ml,5min后分别给予首次量0.375%罗哌卡因15ml。于ECC前、术毕、术后6h、24h和72h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脏复跳情况、正性肌力药、ICU滞留时间等项目。结果两组MYO水平于术后72h恢复至正常,其余各时点两组术后CKMB、MYO和cTnI水平均高于ECC前(P〈0.05~P〈0.01)。除MYO的水平在术后7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G组比较,P组在其他各时点CKMB、MYO和cTnI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P组患者术毕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及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低于G组(P〈0.05),心指数(CI)高于G组(P〈0.05)。P组患者术后24h多巴胺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明显低于G组(P〈0.05)。结论双侧胸椎旁阻滞对ECC下CABG术中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ABG)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n-pump CABG)2种手术方式对心肌的损害。方法:将30例行冠脉搭桥病人分为off-pump组与on-pump组.观察2种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插管前和术后8、16、24、36、48、72、96h)血清肌钙蛋白T(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术后心电图变化,并进行评价。结果:2组病人术前TNT、CK-MB均正常。术后各时间点TNT值监测:off-pump组3例(20%)、on-pump组12例(8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病人各时间点CK-MB均升高,off-pump组术后24h达高峰,on-pump组术后36h达高峰,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电图监测未发现有新的Q波形成及ST-T改变。结论:off-pump CABG对心肌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非糖尿病与糖尿病患者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应用Portland胰岛素输注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将择期行CABG的30名非糖尿病和30名糖尿病患者各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诱导后按照Portland胰岛素输注方案控制血糖;对照组每1h检测一次血糖,若血糖值超过10mmol/L。静脉给予胰岛素10U。分别对患者术中相应时间点血糖、乳酸等指标值进行检测,同时监测自动复跳、术中知晓、术后感染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无论是非糖尿病组或是糖尿病组,试验组在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和关胸后的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值也在体外循环后和关胸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动复跳率也高于对照组。非糖尿病对照组有2例术后脱管困难,糖尿病对照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例。结论:Portland胰岛素输注方案用于CABG中,可有效控制术中血糖,平稳乳酸代谢,明显改善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6.
左卡尼汀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忠  齐海 《新疆医学》2011,41(6):15-18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接受体外循环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对所有患者术前,转流毕,术后8h、术后24h抽取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术前1d和术后7d行心脏彩超了解患者心脏指数(CI)、左心射血分数(LVEF);心脏自动复跳率观察;记录患者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血清CK、CK—MB水平与手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血清CK水平在升主动脉开放后显著升高,于术后24h达高峰,其中治疗组升高水平在8h、24h较对照组低(P〈0.05)。2.术后7d,治疗组CI、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患者转流毕和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4.治疗组患者转流毕心脏自动复跳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60%)。结论:左卡尼汀在体外循环中对心肌细胞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曲美他嗪预处理对瓣膜置换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口服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辅助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曲美他嗪预处理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T0),主动脉开放后30min(T1),术后6h(T2)、12h(T3)及24h(T4)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同时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主动脉开放后各时点cTnT、CK及CK—MB浓度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对照组中T1、T2、T3、T4时点cTnT、CK浓度及T2、T3、T4时点CK—MB浓度明显高于曲美他嗪预处理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口服预处理能够提升体外循环辅助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与常规手术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心内直视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0例房间隔缺损的先心病患者分成2组,电视胸腔镜组(A组):40例,采用胸壁打孔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常规组(B组):40例,采用正中纵劈胸骨,经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结果】胸腔镜组较常规组创伤小,术后24h胸腔引流量小(P〈0.01),手术辅助呼吸时间短(P〈0.05),手术应用库血量少(P〈0.05),ICU停留时间短(P〈0.01)。【结论】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C反应蛋白与脑钠肽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在冠心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测定并比较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或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对照组(NOR)的血浆hsCRP、BNP的差异,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PCI)3d、3个月及NOR组造影术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hsCRP在AMI/UAP组显著高于SAP/NOR组(P〈0.05),而SAP组与NOR组无差异(P〉0.05),PCI术后3d,hsCRP明显升高而BNP下降,术后3个月BNP和hsCRP均明显下降(P〈0.05)。BNP在冠心病组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BNP下降。NOR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hsCRP和BNP均无明显变化。结论hsCRP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一个指标,BNP能反映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SFI)对二尖瓣置换术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二尖瓣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SFI组、缺血预适应组(IPC组)、SFI+IPC组,每组20例;SFI组在术前30min经中心静脉和开放主动脉后经体外循环(CPB)泵入SFI1.5ml/kg;IPC组接受3min缺血、5min再灌注的缺血预适应;SFI+IPC组同时使用SFI和IPC;对照组为常规CPB;4组均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肺动脉楔压(PAWP)、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VI)、左室做功指数(LVSW/),并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1(cTn—I)、肌红蛋白(MYO)、丙二醛(MDA),同时观察心脏复跳情况和术后多巴胺使用情况。结果主动脉开放后SFI组和IPC组CI、SVI、LVSWI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SFI+IPC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主动脉开放后SFI+IPC组CK—MB、cTn-1、MYO、MDA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而SFI组、IPC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I+IPC组术后复跳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巴胺用量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SFI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SFI和IPC联合使用更有助于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Wen S  Wang J  Zhang C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3):1450-1452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皮素1(ET-1)的动态变化,探讨其病理意义.方法对32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人,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期、阻断升主动脉后、开放升主动脉、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2、8、24 h等8个时相采集血样.TNF-α及ET-1血浆浓度应用放射免疫方法进行测定.结果 (1)TNF-α水平在阻断升主动脉后较术前明显升高(18.3 ng/L±3.4 ng/L vs 12.1 ng/L±2.0 ng/L,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继续上升,并达到峰值(22.4 ng/L±3.6 ng/L),后呈下降趋势,但至术后24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18.5 ng/L±4.1 ng/L 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肺再灌注时TNF-α浓度显著高于阻断升主动脉后未开放前(22.4 ng/L±3.6 ng/L vs 18.3 ng/L±3.4 ng/L P<0.05).(2) ET-1血浆浓度在阻断升主动脉后较术前显著上升 (146 ng/L±20 ng/L vs 97 ng/L±14 ng/L,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下降,术后2 h出现了第二个高峰,达134 ng/L±19 ng/L,后呈下降趋势,至术后24 h降为92 ng/L±18 ng/L.结论 CABG手术中,减轻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是围术期心肺保护的重要策略.CABG围术期血浆ET-1水平升高可能与手术操作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 :2 5例冠心病病人92 %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1 0例左室射血分数 ( EF)≤ 45 % ,其中 4例 <30 %。所有患者均有心绞痛症状 ,CCS ~ 级。 1 0例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手术 ,余为低温体外循环 ( CPB)下手术。 1 4例采用左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搭桥 ,余均为大隐静脉桥 ,人均搭桥 3.0 8支。同期行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 ( TMLR) 3例。结果 :2 5例 CABG临床效果良好 ,无手术死亡。术后 96%的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CABG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Yin YQ  Luo AL  Guo XY  Li LH  Ren HZ  Ye TH  Huang YG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6):456-459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围手术期褪黑激素昼夜节律性分泌。方法 将 4 0例在低温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的男性病人 ,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 ,每组2 0例。所有病人均在麻醉诱导前 (基础值 )、气管插管后 10min、肝素化后 10min、转机后 30min(或切皮后 2h)、中和肝素前和术终各时点及术后每 3h抽血 1次 ,持续到术后 2 4h。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褪黑激素含量。结果 体外循环组病人在转中和转后褪黑激素浓度高于术前 ,非体外循环组病人术中血浆褪黑激素浓度没有变化。诱导后、转中和转后时点体外循环组病人和相应时点非体外循环组病人褪黑激素浓度分别为 7.2± 3.4、10 .5± 5 .2、9.5± 4 .0和 5 .5± 2 .5、6 .3± 2 .0、5 .7± 2 .1ng/ml(均P <0 .0 5 )。在术后 2 4h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中各有 2例和 6例病人褪黑激素表现为昼夜节律性分泌 ,其余病人则无褪黑激素昼夜节律性分泌。结论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多数病人褪黑激素昼夜节律性分泌紊乱 ,但非体外循环组病人术后早期有褪黑激素昼夜分泌节律性的病例数多于体外循环组。体外循环可能是褪黑激素分泌节律紊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凝血系统、血小板功能和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8)和乌司他丁组(U组,n=18).U组将乌司他丁40万单位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自切皮开始静脉输注,30 min内输注完毕,另将40万单位加入CPB预充液中,另外20万单位以4~6万单位/h速率输注至术毕,总量100万单位,C组不用乌司他丁及任何抗纤溶药物.分别于切皮前1 min(基础值,T0),肝素化前1 min(此时U组已用乌司他丁40万单位,T1),术毕(T2),术后6 h(T3)和术后24 h(T4)经颈内静脉导管采血5 m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CD62p),用比浊法测定激活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用硅藻土激活剂测定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记录患者术后24 h出血量和输血量.结果 组间GPⅡb/Ⅲa、CD62p和PT,以及术后24 h出血量和同种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U组APTT在T1、T3和T4均缩短(均P<0.05).与C组比较,U组:APTT在T1~4均缩短(均P<0.05),体外循环中ACT缩短,补充肝素量增加(P<0.01).结论 乌司他丁对血小板聚集和活性无影响,它能缩短APTT及肝素化后的ACT,增加CPB中补充肝素量,对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促进作用,该实验所用剂量未见减少CPB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5.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 (OPCAB)和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 (CABG)围术期心肌损伤程度 ,探讨OPCAB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5 0例病人分为两组 ,A组 2 0例 ,为CABG组 ,B组 30例 ,为OPCAB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结束后即刻、术后 2 4h、72h、16 8h取静脉血标本 ,分别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和CK MB活性 ;另外记录围手术期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OPCAB组术后辅助呼吸时间较体外组短 (P <0 .0 1) ,而且房颤的发生率较低 (P <0 .0 5 )。CABG组与OPCAB组cTnI、CK MB的术前水平相似 ,而术后即刻、术后 2 4h、72h均较OPCAB组明显升高 (P <0 .0 5或 0 .0 1)。结论 :与CABG相比 ,OPCAB的心肌损伤较轻 ,心肌保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Wu M  Chen RK  Cremer J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3):1986-1989
目的 明确动力型微泡清除器 (DBT)在冠脉搭桥患者体外循环 (CPB)全过程中减少动脉灌注管道和大脑中动脉内微气泡的效果及其对血细胞和凝血机能的影响。方法  2 0例患者随机分组 ,DBT组在动脉滤器与主动脉插管之间接入DBT。检测DBT前、后的动脉灌注管内和对照组相应位置的微气泡量和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内微栓信号 (MES)量。术前、CPB停止和术后 6h分别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PFH)、乳酸脱氢酶 (LDH)、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活性、抗凝血酶Ⅲ(ATⅢ )活性。结果 DBT组动脉灌注管内不同直径微气栓的清除率分别为 6 8%~ 74 % (10~ 12 0 μm) ,79%~ 81% (2 0~ 12 0 μm)和 88%~ 96 % (40~ 12 0 μm )。整个CPB期间大脑中动脉内MES总值 ,DBT组 (178± 12 2 )比对照组 (197± 137)有减少的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血细胞破坏和凝血机能各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DBT能高效清除体外循环动脉灌注管内微气泡并且不加重血细胞的破坏或凝血抗凝机制的紊乱。要最大程度消除入脑气体微栓须采取综合临床措施 ,而DBT是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贺斯对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贺斯 (HES)在体外循环 (CPB)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明确HES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4 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患者 ,随机分为HES组和佳乐施 (GEL)组。HES组 :在CPB前、CPB中用HES液静脉滴注和预充 ;GEL组 :作对照 ,在CPB前、CPB中用GEL液静脉滴注和预充。观察给药前 ,给药后 10min ,停机后 1h、4h和 2 4h的血流动力学、氧供、氧耗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各血流动力学、氧供和氧耗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HES适用于CPB手术 ,对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 1999年 3月至 12月完成的 30例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 (TMLR)的经验。方法 将 30例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TMLR组 2 0例和单纯TMLR组 10例。CABG TMLR组采用正中切口 ,先行CABG ,再行TMLR ,平均搭桥 2 .3根 ,打孔 8.2个 ;TMLR组 10例 ,左前外侧第 5肋间进胸 ,行TMLR ,平均打孔 31.7个。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 1个月内心绞痛均消失 ,3个月后 ,CABG TMLR组 (1例 ) 5 %心绞痛复发 ,同位素示缺血区消失 ,TMLR组 (7例 ) 70 %心绞痛减轻 ,同位素示缺血区缩小。结论 TMLR能缓解心绞痛 ,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选自1998-03~2004-10间280例冠心病(CAD)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OPCAB实施率(即OPCAB占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百分比)为94.7%。平均年龄63.1岁。合并瓣膜病变11例,合并室壁瘤9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47%±14%。5例急诊手术,其中2例术前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2例在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248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术中改施体外循环6例。其中5例全动脉化、2例全静脉化旁路移植术。结果平均每例远端吻合口2.95个。4例左前胸部小切口单支病变旁路移植术,其余均为正中切口,多支病变的CABG手术。死亡3例(1.07%)。结论OPCAB手术安全可行,早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OPCAB具备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CABG)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ABG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0)和乌司他丁组(U组,n=20).U组于体外循环(CPB)前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5×10~4 U/kg,C组于相同时间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1h(T2)、CPB后1h(T3)、CPB后24 h(T4)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与T1相比,2组患者在T2,T3,T4时点TNF-α,IL-6,IL-10及NE的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U组在T2,T3,T4的TNF-α,IL-6及NE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而IL-10的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U组患者术后肺、肾及脑功能明显优于C组(P<0.05),心、肝功能及ICU停留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减轻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