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活中一些怪病奇病,常有不同寻常的心理性病因,找到心结之后对症下“药”,必能妙手回春。下面两则小故事,可见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普遍患上了紧张、焦虑、压抑、愤懑、忌妒、惆怅、迷惘等心理疾病,这些心理疾病不断地烦扰人们的心境,像一团团缠绕在一起的乱麻,理也理不清,有的人甚至因此而罹患了一些心理的疾病。那么,如何让心的世界敞亮起来,让追求健康长寿的目光清澈透明呢?心病还须心药治,心灵的世界还需我们用八味心药像阳光雨露一样去滋润。 愉悦 人生之旅像奔流不息的大河,曲曲弯弯之间,不断地经历坎坷与暗礁,有时候甚至会  相似文献   

3.
齐绒芳 《陕西中医》2002,23(5):478-479
当今 ,人类社会发展至 2 1世纪 ,紧张的工作 ,快节奏的生活 ,人们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 ,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和愉快的心情。适宜的心理变化有利于身体健康 ,过度的心理变化 ,常可以导致许多疾病产生。有效地治疗这类疾病已成为医务界不容忽视的问题。从临床看 ,只靠药石医治 ,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 ,乃未抓病本 ,即情志因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正如《医学正传》中云 :“宜以人事制之 ,非药石所能疗也 ,须诊察其由以平之”。及明·缪希雍《本草经疏》中说“以识遣识 ,以理遣情 ,此即心病还将心药医治之谓也。”1 心病仍情志病也 “心”包括“…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心理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因素影响人体的健康。我国古人早已认识到这一点,主张欲修其身,先正其心。许多慢性疾病的形成都与人的心理因素有关,心病还要心药医。然而欲治患者之心,医者先要端正自己的心志,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这就要求我们医务工作者学习传统文化以正心  相似文献   

5.
晋朝的时候,有一天将军乐广宴请宾客,大厅里非常热闹。众宾客猜拳举杯,痛饮同乐。 这时,有一位客人举杯时突然发现酒杯中好像有一条小蛇在游动,吓了他一大跳。他虽然不想喝下这杯“蛇酒”,但碍于众人睛面,又不得不勉强饮下。 从此以后,这位客人忧心忡忡,总觉得酒中的小蛇在他肚子里面蠢蠢欲动。就这样,整天愁眉不展,终于病情日渐加重,恶心呕吐,卧床不起。  相似文献   

6.
某天下午快要下班,一位年轻女性来到诊室,支支吾吾,要求检查。问其结婚与否,是不是想检查是否怀孕了,她都摇摇头。后来才告知,她是某大学的在校大学生,正与一男同学恋爱。但是,每当男友对自己做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先哲很早懂得了调节情绪以治病的道理,《诗经·国风·击鼓》有云“驾车出游,以写我忧”,枚乘《七发》有登高远眺以此获得乐观豁达之心境的记载,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病中五绝》中云:“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和扁到门前”。《红楼梦》两位主人公黛玉、宝玉曾患心病,曹雪芹笔下及时开出救命之心药。正如新安医家程履新所云:“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人为万物之灵,心为人身之主,主明则众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生种种病生,心安种种病安。古哲云心病还将心药医,又岂草木金石之所能代治哉!伤于曲蘖者断酒方瘥,纵于淫荡者戒欲许安,窒于忧郁者潇洒方起,若不原其情而求其本,虽坐扁鹊于堂,无有裨也。”(《山居本草》)今日社会竞争激烈,灾难频仍,抑郁症、疑病症等精神疾病、心理疾患发病率不断上升,医学领神性疾病的干预和治疗,对于促进人的健康和谐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所谓草木无情人有情,解铃还须系铃人,人文关怀有胜于药物之功用也。历代许多著名医家都开出过净化心灵的妙药良方。昆明华亭寺里有一张著名《心药方》,有十味妙药,特附录之以供参考:“好肚肠一根,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阳全用,方便不拘...  相似文献   

8.
步行治心病     
我是一个冠心病患者,已有10多年的病史了。以前的七、八年里,中药、西药吃了不少,药费开销在2万元以上,但没有明显疗效,心里非常紧张。看到报刊上有文章称冠心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我背上了更加沉重的思想包袱。正在观望徘徊,苦觅良方之际,常宁市离退休教师协会发给每位老教师一册《老年养生知识》。我仔细阅读,受益匪浅。这册子里有一篇文章介绍说,冠心病是因为心脏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而步行锻炼可以使硬化的血管软化,对防止冠心病病情发展有很好的效果。文章还说,北京中华门普渡寺有一个道士,每天坚持走路锻炼,90岁了还很健康。我…  相似文献   

9.
赵海仙名履鳌,字以行。清·江苏高邮人,久寓兴化。其祖父术堂,父小湖,均系当地名医。赵海仙少时勤于学,生性敏捷,治病多奇效,故遐迩闻名。民间流传其医术之奇,令人瞠目。兹录二则于下:一、南通张謇在考中进士一甲一名后,因欢喜过度,遂得心痛之疾,乃请假归里,路过兴化,就医于赵海仙。赵详询其病情,经反复思考后,乃极其郑重地对张謇说“:阁下所患之病,赵某实无能为力,今据其脉证,赴黄泉仅一步之遥,以我之见,应尽快备置棺衾,随身伴行,以防不测。”张謇聆听此番告诫,宛如晴天霹雳,不知所措,乃恳请赵赐一良方,以救万一。赵答:药石虽灵,然真心疾非…  相似文献   

10.
正古人认为,"上医医心,中医医形,下医医病"。人的疾病,有些是心理因素导致的,对证施治,心病还得靠心理疗法。这里撷取几例妙法巧治心病的案例,以飨读者。移情法南北朝时,鄱阳王被杀,他的王妃一病不起,百医无效。王妃的哥哥延请画家为她画了一张鄱阳王像,以寄托哀思。画家  相似文献   

11.
卞文志 《气功》2009,(2):125-126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不仅是一位写下传世巨著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具有高超医术的心理医生。在他诊治的许多心理疾病案例中,有一则巧用对联治心病的故事,被后人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不仅是一位写下传世巨著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具有高超医术的心理医生.在他诊治的许多心理疾病案例中,有一则巧用对联治心病的故事,被后人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13.
吴某,女,56岁。退休工人。病历号000173。自觉胸闷气短30年,颜面、手足紫绀。30年前经胸片诊断为房间隔缺损,开胸后因缺损大未能修补。5年前,患者并发肺气肿,进一步诱发心衰,持续性心悸,伴发作性血压升高及房颤。多次入院治疗,期间曾出现过洋地黄中毒。于1990年1月3日转中医治疗。症见:患者颜面,手足紫绀,气短不足以息,喜端坐位呼吸,不能平卧。且腰酸痛,痰白质粘,咳痰困难,喉中水鸡声,神疲乏力,  相似文献   

14.
心病治肝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疾病,临床常见,因其病机复杂,变证多,病情重,故泥于从心论治,恒难收效。近年来,笔者根据“五脏相通”“五行相生”以及“心与胆通”等论述,运用调肝的方法治疗心脏病证,时有药到病除之功,现举典型案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所谓“心药医心病”,就是说因情志过用、心理障碍所导致的心理疾病。必须运用说理开导、七情反制、假药真用的心理疗法来给予治疗,其它任何药物都不能代替。因此,运用“心药”治“心病”,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曾留下不少传闻趣谈,今略举数例,以说明心理疗法在我国传统医学发展史上,已有很久的渊源了。 “杯弓蛇影”的成语故事出自《晋书·乐广传》。说的是晋朝有位名叫乐广的人,有一  相似文献   

16.
所谓“心药医心病”,就是说因情志过用、心理障碍所导致的心理疾病。必须运用说理开导、七情反制、假药真用的心理疗法来给予治疗,其它任何药物都不能代替。因此,运用“心药”治“心病”,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曾留下不少传闻趣谈,今略举数例,以说明心理疗法在我国传统医学发展史上,已有很久的渊源了。 “杯弓蛇影”的成语故事  相似文献   

17.
心药     
当今社会,太多太多的诱惑让人心旌摇曳,心醉神迷,心痒难耐,于是,世人就患上了心病。身病好医,心病难治!有道是:“心病终须心药治。”  相似文献   

18.
1心肌炎 王某,女性,19岁,学生,2003年9月25日初诊。去年2月患病毒性心肌炎曾住院治疗,因对心律平、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有不良反应,使用不规范,故早搏一直未能有效控制,曾往省城和北京某大医院专科就诊,亦用过中药炙甘草汤加味治疗,仍未获满意效果。时值高三阶段,学习紧张,故整日疲惫不堪,心悸气短,易烦躁,有休学念头,父母亦无奈,延余试诊。  相似文献   

19.
心理疗法起源于中国古代,它的指导思想是祖国传统中医理论中的“人体生命整体观”,所以,古人提出的“上医医心,中医医形,下医医病”是符合治病求本原则的。  相似文献   

20.
《灵枢·邪客篇》:“心者,五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心为生命活动的主宰,称请“君主之官”。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居于首要地位,病则影响全身。现举有关治验四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