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目前 研究发现miRNA通过表观遗传变化调控着基因表达,与很多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膀胱癌是泌尿系肿瘤中最常见肿瘤之一,很多研究已经证实一些特定miRNA的水平在膀胱癌组织中是有变化的.基于国内外膀胱癌miRNA表达谱研究及功能性实验的成果,本文对近年来miRNA调控与膀胱癌关系的研究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PLCε基因表达对膀胱癌BIU-87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靶向PLCε基因特异性shRNA重组质粒pGenesil-PLCE,经脂质体介导转染BIU-87细胞株,蛋白质印迹法、RT-PCR方法检测PLCε在癌细胞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噻唑盐法观察重组质粒对BIU-8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含量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构建的重组质粒pGenesil-PLCε能明显抑制PLCE基因表达,且能明显抑制BIU-87细胞增殖;转染重组质粒0、24、48和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01%、32.85%、39.78%、37.19%,重组质粒组与对照组、阴性质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内PCNA表达下调了33.08%;G0/G1期细胞(71.50±4.48)%与空白对照组(40.75±2.30)%、阴性质粒组(40.00±1.76)%比较明显增多,G2/M期细胞(8.16±0.51)%与空白对照组(31.20±1.76)%、阴性质粒组(35.94±1.58)%相比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阻滞于G0/G1期,细胞增殖状态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PLCε基因在促进膀胱癌细胞增殖中发挥莺要作用,可能成为膀胱癌生物学治疗潜在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3.
膀胱癌mdr-1 mRNA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MMC和BCG/MMC膀胱灌注疗效与mdr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追踪检测71例膀胱癌治疗前后的mdr1表达量。结果用MMC灌注者其复发肿瘤mdr1表达明显增加,而用BCG/MMC灌注则无明显增加;MMC组复发率42%,复发中位时间14.5个月;而BCG/MMC组复发率为24%,复发中位时间30.5个月。结论MMC可诱导膀胱癌产生MDR;BCG/MMC疗效明显优于MMC,尤其对mdr1阳性表达病例,且延缓癌细胞MDR增加。  相似文献   

4.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正常生物体内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的一种现象,即当细胞中导入与内源性mRNA编码区同源的双链RNA时,该mRNA发生降解而导致基因表达沉默.近来随着RNAi的机制不断被阐明,其作为一种工具在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就RNAi在膀胱癌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钙通道阻断剂逆转膀胱癌细胞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TT、HPLC等方法对膀胱癌耐药细胞耐药性逆转进行实验研究,以钙通道阻断剂异搏定为逆转剂。结果表明:异搏定能有效地逆转膀胱癌细胞的抗药性,主要通过抑制P-GP糖蛋白的药物外流“泵”作用,增加了细胞内长春新碱(VCR)的蓄积。抗药逆转剂(异搏定)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进行膀胱腔内灌注可能是治疗和预防膀胱肿瘤抗药及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反义bcl-2 RNA促进膀胱癌BIU-87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反义bcl2对膀胱癌BIU87细胞凋亡的作用,应用Lipofectamine将插有反义bcl2基因片段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BIU87细胞,使细胞在体外标准培养条件下生长速率降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显示:G期细胞比率增高,细胞周期分析可见凋亡峰,细胞形态学观察凋亡细胞增多,DNA凝胶电泳出现梯状电泳带。结果提示:反义bcl2瞬时表达可促进BIU87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微小RNA(miRNA)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内源性单链小分子非编码蛋白质的RNA,长度约为21~25个核苷酸,可特异性识别靶mRNA的3,-非翻译区(3,-UTR)并与之结合,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和细胞活动,与个体发育、干细胞分化和疾病发生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miRNA在包括膀胱癌在内的人类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其差异表达可作为肿瘤诊治的新靶点.本文就膀胱癌相关miRNA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6例膀胱癌与10例正常人的血清ICAM1、VCAM1。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ICAM1在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粘膜中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组术前血清ICAM1、VCAM1分别为3041μg/ml和11336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881μg/ml和4969μg/ml,其含量随肿瘤分级、临床分期递增而升高。膀胱癌组14例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血清ICAM1、VCAM1较术前明显降低。初发与复发膀胱癌血清ICAM1、VCAM1均升高,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膀胱癌组织10例中ICAM1阳性表达6例。结论血清ICAM1、VCAM1水平对膀胱癌早期诊断,肿瘤分级,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和随访有明确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VEGF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膀胱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三种人膀胱癌细胞系和正常膀胱组织中VEGFmRNA的表达,同时用免疫化学方法检测三种人膀胱癌细胞系VEGF蛋白表达。结果三种膀胱纱均有VEGFmRNA的表达,正常膀组织无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巢式RT—PCR方法检测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中CK20。RNA表达进行分析的实验方法。方法培养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利用普通RT—PCR及巢式RT—PCR方法分别检测其CK20mRNA的表达。结果1.5%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普通RT—PCR及巢式RT—PCR结果均出现与预期结果一致的阳性条带。结论巢式RT—PCR方法检测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中有CK20mRNA的表达。为进一步利用巢式RT—PCR方法研究临床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脱落细胞及肿瘤组织中CK20mRNA的表达、提高检测敏感性及可靠性打下基础。为膀胱癌早期诊断和术后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Fas基因转染对膀胱癌细胞的作用。 方法 将人FascDNA通过脂质体导入膀胱癌细胞EJ中 ,并利用Northernblot、原位杂交、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FasmRNA和分子表达。用流式细胞仪、DNA梯形带和MTT法分析顺铂对转染前后的EJ细胞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能力。 结果 Fas基因转染可明显增强膀胱癌细胞EJ的Fas表达 ,顺铂对转染后的EJ细胞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能力明显增强。 结论 转染的Fas基因可显著上调膀胱癌细胞EJ的Fas表达 ,促进细胞凋亡 ,联合应用Fas基因转染和顺铂可获得协同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微小RNA(miRNA)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Trizol法抽提9例膀胱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膀胱组织标本总RNA,分离与富集miRNA,随机选取2组miRNA标本与miRNA表达谱芯片杂交,采用LuxScan 3.0和SAM 2.1软件对芯片结果 进行图像数据分析.在差异性表达的miRNA中筛选出感兴趣的let-7基因,采用印迹杂交技术对9组miRNA标本中let-7基因进行验证. 结果 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中差异性表达有显著性意义的miRNA 71个,其中表达上调33个,表达下调38个;差异性表达有极显著性意义的miRNA(上调或下调≥4倍)26个,其中显著上调12个,显著下调14个.let-7基因验证结果 与芯片表达结果 一致,癌组织let-7基因表达吸光度值为479.6±228.2,正常膀胱组织为694.6±15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let-7基因在膀胱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膀胱癌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检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改良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银染方法,分别对膀胱癌组织、正常膀胱组织,以及膀胱癌患者和非尿路上皮肿瘤患者的尿脱落细胞、膀胱冲洗液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12例正常膀胱组织均无端粒酶活性,48例膀胱癌组织中44例(91.7%)端粒酶阳性。膀胱癌患者尿液及膀胱冲洗液中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83.3%(40/48)和87.5%(42/48)。12例分化良好(G1级)膀胱癌患者中,尿液和膀胱冲洗液中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75.0%(9/12)和83.3%(10/12)。结论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敏感性高,可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4.
膀胱癌尿脱落细胞CK20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尿脱落细胞CK2 0表达在膀胱癌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4 0例膀胱癌患者和 2 0例非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CK2 0的表达。 结果 非肿瘤组尿脱落细胞无CK2 0表达 ,肿瘤组尿脱落细胞CK2 0表达率为 5 3% ,CK2 0与HE染色结合检测 ,阳性率达90 %。复发组尿脱落细胞CK2 0表达率 80 % ,明显高于初发组的 4 3% (P <0 .0 5 )。CK2 0表达率与肿瘤分级、分期无相关性。 结论 尿脱落细胞CK2 0表达检测特异性高 ,可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5.
尿液脱落细胞CD44基因拼接变异体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Z  Zhang Y  Liu D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9):533-535
作者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Southern杂交技术对20例膀胱癌和20例非癌对照组尿液脱落细胞CD44基因拼接变异体进行检测,并与尿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90%的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均检测到CD44基因拼接变异体的过量表达,而20例非癌对照标本均未检测到这种异常。本技术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为90%,较尿细胞学检查的65%明显提高。提示尿液脱落细胞CD44基因拼接变异体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用于膀胱癌早期无创伤性诊断的新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介导BCG抗膀胱肿瘤的机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FNcDNA导入低表达FN的膀胱癌细胞系253J,观察转染前后[3H]Thymidine标记的BCG与肿瘤细胞粘附的变化。结果显示:转染后的肿瘤细胞FN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同转染前的肿瘤细胞相比可结合更多的BCG(P<0.001)。提示FN的表达在BCG与膀胱肿瘤的粘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膀胱灌注99mTc BDI 1多体位放射免疫显像诊断膀胱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99mTc BDI 1111~ 2 2 2MBq对 39例膀胱癌患者和 8例其他患者进行膀胱灌注多体位放射免疫显像 ,计算肿瘤组织与非肿瘤组织放射性计数之比 (T/NT值 )。 结果 膀胱癌患者不同体位γ显像在肿瘤部位有明显放射性浓聚 ,膀胱癌显像阳性率 (灵敏度 )为 94.1% ,特异性为 87.5 %。多体位放射免疫显像可显示直径 <1.0cm(0 .5~ 0 .8cm)的肿瘤 ,T/NT值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形态 (乳头状 /非乳头状 )有关。 结论 多体位放射免疫显像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 ,可测定肿瘤体积 ,判断肿瘤位置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TRAP法),对5例正常膀胱组织、4例膀胱炎症组织、42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进行检测。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炎症组织无端粒酶活性,膀胱癌组织端粒酶表达阳性率76.2%,癌旁组织阳性率为26.2%,端粒酶活化与膀胱癌分期分级呈正相关。结果提示:端粒酶活化与膀胱癌浸润发展密切相关,癌旁组织端粒酶活化提示肿瘤微浸润可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外源野生型p53基因导入膀胱癌细胞BIU-87和EJ,使细胞在体外标准培养条件下生长速率降低,丧失裸鼠致瘤性。细胞周期分析显示G0+G1细胞比率明显增高,已证明,BIU-87和EJ细胞都有ras基因突变和表达扩增。进一步研究发现,转染的细胞内H-rasmRNA表达低于非转染细胞。结果提示,增加细胞内野生型p53基因表达量能抑制突变的ras基因表达,从而抑制膀胱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