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新龙  张韶英  叶伟锋  罗雄坤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775-1776,178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左心衰竭(ALVF)的临床疗效。方法:ALVF患者40例,随机分为NIPPV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h心率、呼吸、血压、肺部啰音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监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h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APACHEⅡ评分情况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NIPPV治疗组无创通气24h后的心率和呼吸明显减慢(P〈0.01),肺部啰音明显减少,呼吸困难均改善,心功能均有进步,总有效率100%,通气24h后PaO2和SaO2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和平均住院天数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NIPPV治疗ALVF能够及时缓解症状,改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了解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失败相关因素,探讨NIPPV治疗失败需转换为有创通气时机。②方法 对67例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病人进行NIPPV治疗,根据治疗结果分为NIPPV失败组和NIPPV成功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各项指标变化,分析其与NIPPV治疗失败相关的因素。③结果 NIPPV失败组25例(37.31%),入院初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低于NIPPV成功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NIPPV成功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4.13~6.8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O2〈6.0kPa,PaCO2〉10.0kPa,pH〈7.10是导致NIPPV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NIPPV失败组治疗后6h内动脉PaO2、PaCO2和pH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而成功组则显示有明显改善(t=3.49~6.35,P〈0.05)。④结论 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病人显著异常的PaO2、PaCO2和pH是导致NIPPV治疗失败相关的因素。NIPPV治疗初期(6h内)动脉血气有无显著改善亦可作为预测NIPPV治疗成功与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并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Acute left ventricular failure,ALVF)临床特点及有效疗法。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3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并发ALV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并发ALVF患者经强心、利尿、镇静治疗后,其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以及肌酐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本组患者随访2月死亡3例,死亡率为8.3%。结论临床应密切观察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尤其是具有并发ALVF高危因素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早发现病情并采取有效抢救治疗措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ARF)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治疗对策。方法:将91例ARF患者随机分为NIPPV组57例和标准治疗组34例,标准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氧疗,NIPPV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行NIPPV辅助治疗。结果:NIPPV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明显优于标准治疗组。结论: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可降低ARF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避免或减少有创通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AECOPD并呼吸衰竭(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使用NIPPV和未使用NIPPV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及插管率、死亡率、住院时间。结果:采用NIPPV治疗,患者pH值升高(P〈0.05),PaO2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降低(P〈0.05)。同时NIPPV治疗组患者死亡率、插管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优于非NIPPV组(P〈0.05)。结论:NIPPV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在早期可纠正缺氧和CO2潴留,减少插管率,降低死亡率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无创通气(NIPPV)因无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已有研究表明,药物治疗同时联合应用NIPPV,能显著降低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存活率,且与有创通气(IPPV)相比能明显降低院内感染率,节约医疗费用,但也有研究表明,当呼吸衰竭发展至一定程度,NIPPV疗效并不满意。为了更好地在临床中应用NIPPV,我们对不同程度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NIPPV治疗后的效果进行了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山莨菪碱联合无创正压面罩通气(654-2+NIPPV)和传统机械通气(CM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评估山莨菪碱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各种原因所致ARDS患者42例随机分为654-2+NIPPV组(21例)和CMV组(21例),在给予病因治疗同时分别实施654-2+NIPPV和CMV。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动脉血气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654-2+NIPPV组有8例(38.1%)治疗失败转为气管插管实行CMV,其中6例(28.6%)死亡。CMV组死亡7例(33.3%),两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有效的患者在分别接受654-2+NIPPV和CMV治疗后1h和6h动脉血气有相似的显著改善。654-2+NIPPV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CMV组(P〈0.05)。654-2+NIPPV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MV组(P〈0.05)。结论在经过选择的ARDS患者中,应用654-2+NIPPV治疗的临床效果与CMV相似。实施654-2+NIPPV可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654-2+NIPPV可作为经过选择的ARDS患者首选的通气支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IPPV(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研究,比较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加用NIPPV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54%,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NIPPV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显著改善患者疗效,促进病情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23例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02),住院病程,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并同以往未使用NIPPV治疗的25例COPD相似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3例NIPPV治疗前后24h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住院病程缩短,气管插管率(P<0.05~0.01)降低,同非NIPPV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I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余慧青  潘科 《重庆医学》2006,35(13):1209-121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62例经NIPPV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与同数量的62例未经NIPPV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的呼吸(RR)、心率(HR)和血气结果改变。结果治疗组患者经NIPPV治疗后症状控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IPPV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具有简便、快捷.患者痛苦少、患者依从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