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肿瘤抑制基因nm23—H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韬  赖钦声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9,34(5):292-294,I024
目的 研究nm23-H1蛋白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与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5例口腔鳞癌、19例癌旁粘膜、8例正常口腔粘膜及9例颈淋巴结转移灶中nm23-H1蛋白染色,利用X^2检验及单因素、多因素Cox比较风险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X^2检验发现,nm23-H1蛋白表达水平在生存期小于3年组和大于7年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因素Cox模型  相似文献   

2.
EGFR在口腔粘膜鳞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3例口腔鳞癌(SCC),20例口腔粘膜白斑(LK),21例口腔粘膜扁平苔藓(LP)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NM)蜡块标本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定性测定.结果发现:SCC的阳性率为82.61%,LK45.0%,LP38.10%,NM11.11%.SCC与LK、LP、NM间均有显著差别,LK、LP与NM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提示:EGFR高度表达可能是口腔鳞癌的重要指征之一,对癌变细胞的增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CD_(44)V_6在口腔粘膜鳞癌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CD4 4V6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不同表达 ,分析其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规律 ,探讨其与肿瘤的分化、浸润和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D4 4V6在 8例正常口腔粘膜 (NM) ,12例口腔粘膜白斑 (LK)及 5 8例口腔粘膜鳞癌 (OSCC)中的不同表达 ,用x2 检验 (Fisher精确概率法 )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4 4V6在NM中全部为高染 ,在LK中高染率为 75 % ,但在OSCC中高染率为 48 2 8% ,与NM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但与LK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CD4 4V6的低表达与OSCC的分化程度及有无颈淋巴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CD4 4V6的表达丢失发生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 ,且与OSCC细胞的分化、浸润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nm23-H1基因在口腔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不同阶段的调控作用及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结合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灶浸润分型的资料,分组对照研究nm23-H1基因在200例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 淋巴结转移组nm23-H1基因阴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N1期、转移仅累及1个淋巴结、Ⅳc型浸润,以及低分化肿瘤的患者,均有比其它患者明显增高的 nm23-H1基因的阴性表达率(P<0·01);转移至颌下或颌下-颈深上淋巴结平面者的阴性表达率,也高于转移到其它平面者(P<0·05)。结论 nm23-H1基因主要是通过干扰肿瘤实体内高转移细胞亚群的形成和初始转移的发生来调控口腔鳞癌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与舌鳞癌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舌鳞癌原发灶中nm23-H1蛋白的表达分布,并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其中20例舌鳞癌新鲜标本中nm23-H1mRNA的表达。结果:nm23-H1蛋白和nm23-H1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27.8%(5/18)、42.9%(3/7),在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86.0%(49/57)、92.3%(12/13)。nm23-H1蛋白和nm23-H1mRNA的表达呈显著相关(P<0.05),两者与舌鳞癌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皆呈负相关(P<0.05)。结论:nm23-H1蛋白和nm23-H1mRNA的阴性表达减弱了抑制舌鳞癌转移的能力,联合检测可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了解该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nm23-H1基因可作为评估舌鳞癌有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DJ-1和PTEN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口腔鳞癌,16例口腔扁平苔藓,19例白斑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标本中DJ-1、PTEN两种蛋白的分布,分析各个指标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DJ-1增高,阳性率为89%(41/46),与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和口腔扁平苔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TEN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降低,阳性率为57%(26/46),与正常口腔黏膜、白斑和口腔扁平苔藓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DJ-1和PTEN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67,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DJ-1和PTEN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 DJ-1、PTEN在口腔鳞癌发生过程中均起着一定的作用;DJ-1可能通过负性调控PTEN而导致口腔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口腔鳞癌及新癌病变中的表达特点。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TGFβ的阳性表达见于癌前上皮分化良好的区域,而上皮的增殖区则为阴性表达。随着上皮由单纯性增生-轻度异常增生-中度异常增生-重度异常增生-磷癌的转变,TGFβ1的表达逐渐减少以及消失。结论TGFβ与口腔鳞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TGFβ1自分泌的减少有利于癌前、上皮的癌变及鳞癌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口腔鳞状细胞癌中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2例口腔鳞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利用自动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STAT3的相对含量(灰度).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织(P<0.01),STAT3蛋白在高中低分化鳞癌组中的平均灰度值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高STAT3蛋白表达越低.Ⅲ、Ⅳ期口腔鳞癌STAT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P<0.01).结论:STAT3蛋白的表达可能影响着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并与其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口腔鳞癌组织(OSCC)中NBS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OSCC病理分化级别的相关性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①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BS1蛋白在30例口腔鳞癌组织、9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②应用RT-PCR技术检测组织中NBS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OSCC与癌旁正常组织中,NBS1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显著,在口腔癌组织中均表达较高,并随着病理级别增高而增高(P<0.05)。结论:NBS1在不同病理分化程度OSCC中表达水平的差别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其表达水平可成为判断口腔鳞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C-erbB-2蛋白和nm23蛋白在口腔粘膜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口腔粘膜鳞癌组织中C-erbB-2蛋白和nm2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口腔粘膜鳞癌组织中C-erbB-2蛋白和nm23蛋白的表达。结果 口腔粘膜鳞癌组织中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5%,nm2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8.8%。C-erbB-2蛋白表达与口腔粘膜鳞癌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而nm23蛋白表达仅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C-erbB-2蛋白和nm23蛋白的表达状况可能提示口腔粘膜鳞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鳞状细胞癌中VEGF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VEGF在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VEGF多克隆抗体对 10例正常黏膜、2 7例口腔扁平苔藓、2 4例口腔白斑及 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 ,与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白斑中VEGF有一定的表达 ,且表达强度强于正常口腔黏膜组 (P <0 .0 5 )。结论 :VEGF的过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可以将其作为预测口腔黏膜恶变潜能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在口腔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规律及与临床病理学关系。方法:用RT-PCR技术检测38份口腔鳞癌、20份癌旁正常组织的BRMS1 mRNA的表达情况,并结合肿瘤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BRMS1 mRNA表达量比癌旁组织明显偏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MS1 mRNA表达水平在转移病例明显低于非转移的病例,低分化标本明显低于高中分化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肿瘤临床分期、性别、年龄、瘤体大小等之间的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MS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水平跟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也跟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可以作为口腔鳞癌治疗的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胞粘附分子1(cell adhesion molecule 1,CADM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OSCC病变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52例OSCC及30例正常的口腔黏膜组织中CADM1蛋白的表达,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CADM1蛋白在高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87.50%、中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42.86%、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20.00%,三者之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临床分期为早期(Ⅰ级+Ⅱ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72.22%,晚期(Ⅲ级+Ⅳ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35.29%,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ADM1蛋白的表达与OSCC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关系密切,提示CADM1蛋白缺失可能是OSCC的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Bag-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Bag-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分化的OSCC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52例OSCC及20例正常的舌黏膜组织中Bag-1蛋白的表达,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Bag-1蛋白在病理分级的高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50.00%、中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76.19%、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93.33%,三者之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临床分期为早期(Ⅰ级+Ⅱ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55.55%,晚期(Ⅲ级+Ⅳ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82.35%,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ag-1蛋白的表达与OSCC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发展关系密切,并且检测该指标有助于OSC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inx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inx1在60例OSCC和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NOM)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inx1在NOM上皮中高表达,高表达率为100.00%,在OSCC中高表达率为65.00%,Pinx1高表达率明显低于NOM(P<0.05),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Pinx1表达呈降低趋势(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Pinx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OSCC(P<0.05),Pinx1的表达情况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结论:Pinx1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中心体的扩增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中心体的状况,探讨中心体的异常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口腔黏膜(12例)、轻度上皮异常增生(2例)、中度上皮异常增生(8例)、重度上皮异常增生(12例),口腔高分化鳞癌(10例)、中分化鳞癌(15例)、低分化鳞癌(7例)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γ-微管蛋白单克隆抗体及细胞角蛋白多克隆抗体)显示上皮细胞中的中心体,分析其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及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正常口腔黏膜上皮表现为大小数目正常的中心体,但在72·73%(16/22)的上皮异常增生及84·38%(27/32)OSCC组织中观察到部分上皮或肿瘤细胞中出现异常中心体,表现为中心体直径的增加或数目的增多。具有异常中心体的细胞数目随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及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中心体的扩增是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并与口腔癌发生发展进程有关,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学改变与中心体扩增之间可能存在直接机制上的联系。从调控中心体循环入手治疗口腔癌前病损及OSCC,有可能成为口腔癌预防和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