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某地区癌症患者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CCRP)现状并分析影响其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期间随机选取西安市地区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数字疼痛量表(NRS)调查患者CCRP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CCRP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的578例癌症患者中CCRP发生率为45.85%,根据是否发生CCRP分为CCRP组(265例)和非CCRP组(31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1.406)、心理状态(OR=4.899)、合并糖尿病(OR=1.296)、肿瘤分期(OR=2.807)、癌症类型(神经系统OR=2.061)、手术治疗(OR=3.089)、化疗或/和放疗(OR=3.658)、激素治疗(OR=1.883)和肿瘤转移(OR=2.484)是影响癌症患者CCRP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癌症患者的受教育水平、心理状态、基础疾病、病情程度、癌症类型、治疗方式等众多因素与CCRP发生有关,临床应针对高危人群采取干预措施进行预防,从而降低CCRP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宫颈浸润癌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2010年1月深圳市人民医院87例经手术治疗的宫颈浸润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生存质量量表应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的生存质量量表C30(EORTC QLQ-C30),结果应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影响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年龄、治疗方式、家庭经济、从业状况、文化程度(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受多因素影响,正确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术后性生活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影响不孕妇女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不孕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心理支持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使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62名不孕妇女实施测量,同时调查患者及丈夫年龄、文化程度及不孕时间、有无子女、婆媳关系、治疗费用承受能力等项目,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丈夫文化程度(OR值=7.19)、有无子女(OR值=5.35)、治疗费用(OR值=6.06)、家庭功能(OR值=3.30)和婆媳关系紧张(OR值=12.78)是不孕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丈夫文化程度低、无子女、高治疗费用、家庭功能不良和婆媳关系紧张是影响不孕妇女心理健康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从2000~2003年确诊的胃癌患者中选取居住在福州市存活满一年的胃癌患者183例,了解其治疗、疾病、康复情况及调查前两周的生存质量,采用累积比数模型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医疗保健、经济情况、临床分期、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程度、手术方式和健身运动。结论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尽可能采用根治性手术方式,积极参加健身运动,将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性交痛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对一访谈式调查方法,对53例有性交痛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性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术前和术后的性生活频率、性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和手术方式。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生活质量受多因素影响.手术应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癌症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EORTC生活质量测量量表QLQ-C30(v3.0)中文版,对25例癌症晚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55.7±9.6)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低于癌症患者常模(P0.05)。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患者的希望与寄托、文化程度、年龄、家庭支持状况是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且影响因素复杂,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躯体不适的多方位护理的同时更关注患者的心理希望寄托,关注年龄及文化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手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应用FACT-L(4.0)中文版生存质量调查表,对164例肺癌存活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测评,应用通径分析方法,对其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平均得分为101.58±26.92.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手术治疗是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通过对生存时间的影响间接作用生存质量,患者的年龄和放疗直接影响生存质量,TNM临床分期、手术、化疗既可以影响生存时间又能影响生存质量.结论 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和不同治疗方法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示提高早期诊断率,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有效地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在错过手术机会的晚期病人,适当放化疗,亦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上海市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探索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等概率抽样方法,抽取2741例上海市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基本情况、疾病情况和生存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对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女性1596例(占58.23%),男性1 145例(占41.77%);年龄(67.70±9.30)岁;病程中位数为8年,10年以上患者占36.61%;患者自报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占13.06%;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相关慢性病的比例分别为63.99%、17.22%和11.57%.社区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感、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和精神健康8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85、100、90、62、75、89、100、80分.生存质量的促进因素主要包括体育锻炼,对上述8个维度均有促进作用,OR值范围1.21~1.91.生存质量的负面因素主要包括:女性(对8个维度均有影响,OR值范围0.50~0.81)、患有慢性并发症/冠心病(均对6个维度有影响,OR值范围分别为0.53~0.75,0.62~0.77)及脑卒中相关慢性病(对5个维度有影响,OR值范围0.57~0.75);其他负面因素包括高龄、低文化程度、低收入. [结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重点包括开展适当的体育锻炼、积极治疗相关合并症或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2015年1—12月在郑州市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88名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生存质量状况进行评分,与国内常模SF-36进行对比,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单因素评分。结果郑州地区18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生存质量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健康指标。年龄小、病程短、抗凝治疗遵医嘱和文化程度高的患者PCS评分高。年龄小、病程长、文化程度高、工作稳定、抗凝治疗遵医嘱和经济状况好的患者MCS评分越高。结论郑州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低,应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延续性护理干预和家庭护理干预等方式提高患者自我预防和自我管理能力,保持积极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脂异常患者知信行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为血脂异常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6-02/2017-02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检出的200例血脂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血脂异常患者领取体检报告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发放自制血脂异常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调查血脂异常知识、态度、行为的知晓情况。调查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婚姻情况、医疗方式、合并疾病以及烟酒史等疾病情况,单因素分析影响血脂异常患者知信行得分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方法探讨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00例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异常知识得分为(6.54±1.34),态度得分(2.75±0.54),行为得分(6.45±2.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血脂异常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定期体检、居住地、婚姻情况、年龄、医疗方式等(P0.05),影响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有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定期体检、病程(P0.05),影响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定期体检、婚姻情况(P0.05);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定期体检及年龄是知识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是态度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婚姻状况、病程是行为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脂异常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情况较优,但血脂异常知识掌握以及行为落实不容乐观,需加强健康宣讲,并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1.
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在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在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线性结构模型拟合。结果 心理状况有影响的因素有:时间因素、疾病因素、辅助治疗因素;对生理状况有影响的因素有:时间因素、手术因素和康复因素;对社会功能状况有影响的因素有:时间因素和患者特征因素。同时。生理状况决定心理及社会状况,心理状况决定社会状况。结论 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在使用上具有很多传统的统计方法不具备的优势,在使用时应注意与专业知识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残胃癌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残胃癌发生的原因及诊断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6年20例残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局部复发12例(包括吻合口和残胃),腹腔、盆腔种植复发3例,肝脏转移2例,卵巢转移2例。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16例;根治性切除11例,姑息性切除5例。根治性切除、非根治性切除和非手术治疗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6个月、11个月和6个月。结论残胃癌的预防重在术中无瘤操作,定期随访是早期诊断的关键,积极再手术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Quality of life in gastric cancer prior to gastrectom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growing number of surgical trials include quality of life variables in the overall assessment of outcomes. This is believed to broaden the criteria for choice of treatment and the evaluation of treatment regimens. The present study is a baseline evaluation of th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facing surgery.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se patients was related to that of other patient groups referred for surgical interventions and general population groups. Our study included 103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considered amenable to a curative major surgical procedure. The quality of life evaluation was based on a battery of questionnaires, covering general body symptoms, mood level and functional limitations.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reported more neurasthenic complaints such as reduced sexual interest, insomnia and poor appetite as well as a lower mood level tha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gastric cancer group also showed a markedly lower mood level in comparison with a group of cancer survivors 2–3 years after diagnosis and patients with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The mental well-being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matched that of cancer survivors with one or more recurrences. Overall, 25% of th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reported functional limitations regarded as clinically significant. Patients with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reported more and patients with small cell lung cancer markedly more limitations. We conclude that although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showed a low level of limitations on average, problems in the areas of sleep/rest, home management and, especially, eating were frequently reported.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Swed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and the Assar Gabrielsson Research Foun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社区健康管理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DM(V2.0)]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QLICD-DM(V2.0)各模块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特异模块、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生理功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和家庭经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4月—2019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于开封市某医院就诊的150名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身体状态、文化程度、病程及接受抗病毒治疗情况、对疾病认知程度不同的研究对象其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在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量表3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为自我管理的长期性维度[(2.23±0.67)分],其次为日常健康管理维度[(1.93±0.41)分],最后为自我管理的社会支持维度[(1.86±0.45)分]。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程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是研究对象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文化程度、病程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是影响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因素,应加强针对HIV/AIDS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对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某院130例行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围手术期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由经培训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包括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中心理支持及术后随访等,并通过SF-36生存质量调查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治疗调查.结果 对SF-36生存质量调查中的8个纬度进行统计分析后显示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及时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1年1月对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瑞丽、陇川、盈江和梁河等5个县(市)正在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按照等比例分层抽样法抽取462例进行现场访谈,使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前4周调查对象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的生存质量,并结合其入组时收集的基线资料,分析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462例调查对象年龄为(37.80±9.13)岁,男性占97.6% (451/462),女性占2.4%(11/462).文化程度多为小学(35.93%,166/462)和初中(37.23%,172/462),未婚者占31.39%(145/462),已婚者占58.44%(270/462).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得分为(54.11±6.74)分,生理领域的生存质量得分为(14.31±2.23)分,心理领域得分为(13.28±1.79)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为(13.90±2.52)分,环境领域得分为(12.63±1.77)分.年龄在30 ~40岁之间、未婚、高中或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前吸毒时间大于10年、美沙酮维持治疗时间小于半年、收入来源不是固定工作的调查对象在各领域的生存质量均较低.首次吸毒年龄在16 ~30岁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的生存质量较低[得分分别为(14.29±2.25)、(13.22±1.84)分],在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前单纯注射使用毒品、注射与其他方式混合使用毒品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的生存质量较低[前者各领域得分依次为(13.92±2.25)、(13.08±1.67)、(13.25±2.60)分,后者各领域得分依次为(13.67±2.52)、(13.43±1.71)、(13.80±2.56)分].结论 参加并坚持美沙酮维持治疗有利于改善海洛因成瘾者的生存质量.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毒年限、维持治疗持续时间等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与自我管理能力,为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抽取全国5个省市8个社区内的10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面对面的方式对调查对象的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自我管理现况等进行调查。不同分类特征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空腹血糖知晓率和定期监测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 1 0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5.2±10.4)岁,女性占63.42%。知晓自己目前的血糖水平的占74.75%(752/1 006),至少1周1次定期测量血糖的占27.44%(276/1 006),1周至1个月之间测量血糖的占54.37%(547/1 006)。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较高者、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对于自身空腹血糖水平的知晓率较高,OR值分别为1.300(95%CI:1.040~1.625)、2.047(95%CI:1.340~3.127)、1.829(95%CI:1.125~2.974);年龄较大、家庭月均收入较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频率也较高,OR值分别为1.479(95%CI:1.155~1.893)、1.452(95%CI:1.026~2.055)、3.107(95%CI:1.932~4.999)、2.019(95%CI:1.215~3.353)。结论应加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SF-36问卷应用于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利用SF-36问卷调查社区老年人群的生命质量,探讨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方法:面对面访谈调查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利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调查资料。结果:社区老年人群的生理健康评分较好,但心理健康较差。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医疗费用是生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和子女状况是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一些人口社会学特征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因此,家庭和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