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调查艾滋病病毒 (HIV) /艾滋病 (AIDS)患者结核菌素 (PPD)试验反应状况及与免疫系统受损程度的联系 ,并探讨其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的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 40例HIV /AIDS患者和 2 0 2例健康者做结核菌素试验 ,并对HIV/AIDS患者做CD4、CD8细胞计数测定 ,对HIV/AIDS患者分组服药 ,观察胸部病变及结核发生情况。结果 :HIV/AIDS患者与健康者PPD阳性率分别为 12 .5 %、2 8.2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χ2 =4.3 3P <0 .0 5 )。当CD4细胞计数下降时 ,PPD反应减弱。CD4<2 0 0个 /mm3 时PPD均无反应 ( 0× 0 )。病例服药组经化学药物预防治疗后其肺部病变异常率及结核的发病率小于病例对照组。结论 :HIV/AIDS患者PPD阳性率显著低于健康者。CD4细胞数下降可能是艾滋病并发结核的主要原因。对HIV/AIDS患者使用化学药物预防和治疗结核有效 ,同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以聚合的旧结核菌素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43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治疗前后结核抗体水平,并加以比较,二者有显著的差异,将其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CK)19在肝癌细胞系不同细胞亚群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法将肝癌细胞分成边缘群(SP)及非边缘群(Non-SP)2个细胞亚群,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CK19在2个不同肝癌亚群中的表达变化及含量.结果:SP细胞仅占细胞总体的1.8%,SP细胞CK19表达高于Non-SP细胞(P<0.01).结论:CK19在肝癌细胞中表达有差异,强阳性多数分布在SP细胞亚群中,进一步证实了肿瘤的异质性,同时说明SP细胞具有双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0):12-16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 test,T-SPOT.TB)在肺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疑诊为肺结核的1012例住院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最终诊断分为活动性结核组、陈旧性结核组、非结核患者组。所有患者均行T-SPOT.TB检测,诊断不明确且无卡介苗接种或陈旧性结核患者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根据T-SPOT.TB结果对T细胞斑点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活动性结核组T细胞斑点数中位数67.0(32.8,133.5)显著高于陈旧性结核组的5.0(1.0,18.5)和非TB组的3.0(1.0,10.0)(P=0.000);肺结核组的T细胞斑点数中位数为85.0(37.0,140.0),高于肺外结核组40.4(8.0,106.0)(P=0.001)。T细胞斑点数分布范围在各组之间有重叠。T-SPOT.TB在肺结核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00%、68.49%、61.34%、93.26%。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在活动性结核组中T-SPOT.TB的ROC曲线下面积(0.887)大于抗原A(0.874)和抗原B(0.868),以T细胞斑点数25.5作为区分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简称潜伏性结核感染)的最佳界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79.9%和79.4%。结论 (1)T细胞斑点数可反映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负荷;(2)T-SPOT.TB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3)以T细胞斑点数25.5作为区分动性结核与潜伏性结核感染的最佳界值,但需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艾滋病(AIDS)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以优化临床对AIDS合并活动性结核的诊疗。方法纳入就诊于徐州市传染病医院的36例AIDS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参与本研究,对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36例AIDS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以男性居多,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为主;(2)此类患者全身症状明显,体征复杂多变:88.9%患者伴有发热症状,80.6%体重下降,58.3%口腔白斑,47.2%淋巴结肿大,33.3%咳痰,25.0%胸闷或胸痛,25.0%肝脾肿大,22.2%腹痛,19.4%腹泻及13.9%咯血。(3)此类患者CD_4~+T细胞计数平均值为(111.9±23.7)/mm~3。(4)结核病类型:单纯性肺结核占30.6%,肠结核27.8%,淋巴结结核19.4%,结核性胸膜炎16.7%,结核性脑膜炎5.6%。(5)此类患者抗酸染色涂片、结核抗体检测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率均较低,分别为25.0%、38.9%、16.7%;影像学结果复杂多样,表现不典型。(6)临床随访24个月6例患者死亡,不良转归率16.7%。结论对于AIDS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抗病毒/抗结核方案,以优化患者诊疗。  相似文献   

6.
Zheng XF  Yi L  Wei PJ  Jia HY  Li HW  Zhao YL  Zhang HT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8):3405-3408
目的 探讨卡介苗( BCG)缺失免疫显性抗原在结核病血清学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主流结核病血清学检测抗原的4种不同组合试剂A(结核分枝杆菌抗体IgG检测试剂)、B(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试剂)、C(结核杆菌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D(活动性结核抗体检测ELISA系统),通过免疫印迹、胶体金和酶联免疫吸附等免疫学方法检测109例活动性结核患者和97名健康人群[分为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阳性和阴性组]的结核抗体,应用贝叶斯概率统计学方法,综合分析不同抗原组合对结核病检测准确率的影响.结果 试剂A、B、C、D对活动性结核病IgG检出率分别是80.0%、66.7%、80.7%、56.0%,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的23.9%、8.9%、6.6%、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53,51.59,90.48,69.68,均P<0.01).其中试剂A、B对健康人群结核抗体检出率随PPD阳性反应强度而增高(x2值分别为2.124,2.220,均P<0.05),试剂C、D对健康人群结核抗体检出率与PPD反应强度无相关性(x2值分别为0.122,0.479,均P>0.05),试剂D的准确率最高,其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IgM检出率为2.1%.结论 IgG检出的敏感性与抗原的选择及组合数量呈正相关,高的检测敏感性常伴随特异性的损失,选择BCG缺失抗原可显著提高检测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肝癌细胞系MHCC97亚群中甲胎蛋白的表达差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宁  窦科峰  李韧  樊菁  张福琴 《医学争鸣》2006,27(19):1799-1801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在不同肝癌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应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法将肝癌细胞分成边缘群(SP)及非边缘群(Non—SP)2个细胞亚群,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AFP在2个不同肝癌亚群中的表达变化及含量.结果:SP细胞仅占细胞总体的1.8%,SP细胞AFP表达明显高于Non—SP细胞(P〈0.01).结论:AFP在肝癌细胞中表达有差异,强阳性多数分布在SP细胞亚群中,进一步证实了肿瘤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Ⅻ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 - (CTX- )的抗肿瘤作用。 方法 应用磺胺邻二甲氧嘧啶(SRB)法观察不同浓度 CTX- 对人肝癌 Bel74 0 4细胞和人早幼粒白血病 HL - 6 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观察CTX- 0 .4 ,0 .2 ,0 .1mg/ kg腹腔注射对 U 14荷瘤小鼠瘤块质量的影响并计算抑瘤率 ;CTX- 0 .4和 0 .2 m g/kg静脉注射对艾氏腹水癌 (EAC)小鼠腹水形成的影响并计算腹水减少率。 结果  CTX- 可明显抑制人肝癌Bel74 0 4细胞和人早幼粒白血病 HL - 6 0细胞的生长 ,其 IC50 分别为 (1.12± 0 .13)和 (1.6 1± 0 .18)μg/ m L。 CTX- 0 .4 ,0 .2和 0 .1m g/ kg腹腔注射× 10 d,对宫颈癌 U14抑瘤率分别为 30 .5 0 % (P<0 .0 1) ,19.0 2 % (P<0 .0 5 )和12 .0 8% (P>0 .0 5 ) ;CTX- 0 .4和 0 .2 mg/ kg静脉注射× 3d对 EAC小鼠腹水形成减少率分别为 2 5 .5 % (P<0 .0 5 )和 14 .5 % (P>0 .0 5 )。 结论 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 - 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侧群(side population,SP)表型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角度出发,对肝癌细胞系中的SP细胞进行检测、分离和评价。方法利用SP细胞能将荧光染料Hoechst33342泵到细胞外的特性,结合流式细胞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结果在肝癌细胞系PLC、Huh7、Hep3B、SMMC7721及1例临床肝癌组织中检测到SP细胞的比例依次为0.8%、0.3%、0.6%、0.3%、0.4%;未在HepG2中检测到SP细胞。NOD-SCID荷瘤实验发现SP细胞较非SP细胞具有更高的成瘤性。结论肝癌细胞系及标本组织含有少量的SP细胞,这些SP细胞比非SP细胞具有更强的成瘤性,为进一步分析SP细胞的肿瘤干细胞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HSV tk) /丙氧鸟苷 (GCV)自杀基因系统对高转移性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SP2的作用 .方法 :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将含HSV tk基因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载体 (pBabe/tk)导入M3SP2细胞 ,嘌呤霉素筛选抗性克隆 .用MTT比色法测定HSV tk/GCV对tk阳性M3SP2细胞 (M 3SP2 /tk)生长的影响及旁观者效应 ;用流式细胞术分析HSV -tk/GCV对M3SP2 /tk细胞周期的影响 .结果 :M3SP2 /tk细胞对GCV的敏感性显著增加 ,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在GCV(0 .1~ 10 0 0mg·L-1)作用 6d时 ,M3SP2 /tk细胞存活率为 6 2 .3%- 14 .5 %,IC50 值为 0 .6 8mg·L-1,而转空载体细胞和亲本细胞IC50 值大于 10 0 0mg·L-1.M3SP2 /tk细胞在GCV(1~ 10mg·L-1)作用 4 8h时 ,明显阻滞于S期 .10 %tk阳性的M 3SP2 /tk细胞与 90 %tk阴性的亲本细胞M3SP2混合培养 ,10mg·L-1的GCV仍可杀伤 5 4 .4 %的细胞 .M3SP2 /tk细胞含GCV (1,10mg·L-1)培养上清液仍能影响tk阴性的舌癌细胞系TbpTL的生长 .结论 :HSV tk/GCV具有显著抑制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细胞周期进程停滞和旁观者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MHCC97中边缘群细胞的成瘤性及其侵袭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肝癌细胞系MHCC97中边缘群细胞并观察其成瘤性和侵袭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法将肝癌细胞系MHCC97分成边缘群(SP)和主群(MP)细胞两个亚群. 对两个亚群细胞分别采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成瘤试验观察其体内外成瘤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两个亚群细胞的体外侵袭力.结果:SP细胞的体外克隆形成率为57%,MP细胞仅为13%;1×103个SP细胞可在4 wk后形成明显的皮下移植瘤(2/8),MP细胞则需1×105个才能成瘤(2/8). Transwell侵袭试验结果显示,SP表型细胞穿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为(66.6±4.0)个,MP表型细胞仅为(18.2±1.9)个.结论:肝癌细胞系MHCC97中SP亚群的成瘤性和侵袭性均强于MP亚群细胞,表明SP表型的细胞在肝细胞癌的生长、转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应用N-琥珀酰胺-3-(2-二硫吡啶)丙酸与T淋巴细胞分化抗原的单克隆抗体(CCT_2McAb)和争光霉素A_6交连制备抗CCT_2 McAb-争光霉素A_6结合物。此结合物经免疫荧光测定与人白血病CEM细胞,小鼠白血病L_(1210)和P_(388)细胞呈特异性结合,但不与小鼠SP 2/0骨髓瘤细胞结合。此结合物在体外培养中对CEM细胞显示很强的抑制作用,约为游离争光霉素A_6的12倍。结果提示,这种免疫结合物对靶细胞具有选择性细胞毒作用。争光霉素A-6对造血和免疫功能毒性很低,这种结合物可能较安全地用于白血病化疗。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6个结核病防治单位对25岁以下青少年和儿童肺结核4,429例进行了临床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报道如下。一、流行病学 1.结核感染率 1951~1977年,重庆市儿童结核感染率有逐渐下降趋势(表1)。1978年,重庆医学院入学新生(平均年龄25岁)和护校新生(平均18岁),结核菌素阳性率分别为50.5%及47.7%。1979年四川抽查26个未接种过卡介苗地区25岁以下青少年和儿童23,074人,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1,867人,结核感染率为8.09%,其中0~4岁组结核感染率为2.4%,5~9岁组5.3%,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乳腺癌组织和MCF-7细胞株中SP细胞的含量和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Altra流式细胞仪分选出乳腺癌组织原代培养6代细胞和MCF-7细胞株中SP细胞,检测2种来源SP细胞的表面标记和细胞周期增殖状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和MCF-7细胞株中SP水平分别为4.68%和12.43%,MCF-7细胞株中SP水平显著高于乳腺癌组织.2种来源的SP细胞的生物学标记(ABCG2、CD133、CD43、CD24、Ki-67、MDR表达率)及细胞周期时相分布(G0/G1期、S期、G2/M期、凋亡率、坏死率),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实体组织中存在SP细胞,但低于MCF-7细胞株中SP细胞水平,不论是乳腺癌实体组织或MCF-7,其SP细胞都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乳腺癌组织干细胞的分选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IL6(23)-PE40重组毒素的表达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增善  朱平  孟锐奇  王晓玉 《医学争鸣》2003,24(11):972-975
目的: 以IL-6作为导向载体,PE40作为杀伤毒素,构建重组毒素对肿瘤细胞具有特异的杀伤功能. 方法: 通过构建IL6(23)-PE40重组毒素质粒,经大肠杆菌高效表达,纯化表达产物,进行细胞的毒性试验. 结果: 表达产物具有杀伤骨髓瘤细胞、急性髓样白血病细胞,胃癌细胞,肝癌细胞和喉癌细胞的毒性,当重组毒素浓度为0.6 μg *L-1时可杀伤50%的SP2/0细胞,而对其他细胞无毒性. 结论: 表达的重组毒素可特异杀伤骨髓瘤细胞等5种肿瘤细胞,而对试验中其他5种肿瘤细胞及5种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核菌素对肝癌和肺癌肿瘤细胞生长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结核菌上清液(TB-SN),分别与肿瘤细胞株HePG2(肝癌)和A549(肺癌)进行反应。应用特异性荧光探针LIVE/DEAD Viability/Cytotoxicity试剂盒检测肿瘤细胞的生长情况,应用Vybrant凋亡试剂盒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5%TB-SN反应5 d后,HePG2和A549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与TB-SN反应后,HePG2和A549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结论结核菌素可以介导肝癌和肺癌肿瘤细胞的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结核病T细胞中结核特异性抗原(TBAg)和植物血凝素(PHA)比值(TBAg/PHA)在活动性结核与潜伏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在粤北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阳性的患者673例进行研究,其中诊断为活动性结核(ATB)的患者351例,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的患者322例,结合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与影像学检查,对比这两组人群中T-SPOT.TB斑点数[1],从而确定TBAg/PHA界值,分析T-SPOT.TB中TBAg/PHA比值在活动性结核和潜伏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潜伏性结核感染TBAg/PHA<0.3为T-SPOT阳性(低值),活动性结核TBAg/PHA>0.3为T-SPOT阳性(高值)。结论 TBAg/PHA最佳的比值界值0.3可有效区分ATB与LTBI,诊断准确率更高,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刷检、灌洗及培养对艾滋病并肺结核检查准确率、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 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诊断艾滋病并肺结核110例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F)、刷检及结核分枝杆菌(MTB)培养,同时行痰查MTB、痰MTB培养、结核抗体、T细胞斑点实验(T SPOT-TB)、结核菌素(PPD)实验等结核专项检查,对相关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 1 10例艾滋病并肺结核患者痰查MTB及痰MTB培养阳性率、T SPOT-TB阳性率为2.7%、4.5%、13.6%、结核抗体阳性率10.9%,PPD试验阳性率8.1%,支气管镜检查刷检及BALF涂片及培养结果阳性率为22.5%、24.5%、30.9%,两两对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对艾滋病并肺结核患者相比常规痰查MTB、痰MTB培养检查,其检查结果更准确,具有较高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核菌素对肝癌和肺癌肿瘤细胞生长和凋亡的调控作用. 方法 制备不同浓度的结核菌上清液(TB-SN),分别与肿瘤细胞株HePG2 (肝癌)和A549 (肺癌)进行反应.应用特异性荧光探针LIVE/DEAD Viability/Cytotoxicity试剂盒检测肿瘤细胞的生长情况,应用Vybrant 凋亡试剂盒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 与5%TB-SN反应5 d后,HePG2 和A549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与TB-SN反应后,HePG2 和A549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结论 结核菌素可以介导肝癌和肺癌肿瘤细胞的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明确淋巴细胞部分 (单个核细胞 )中结核分支杆菌 (TB)脱氧核糖核酸 (DNA)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临床意义。方法 :将淋巴细胞部分 (单个核细胞 )分离技术与简易DNA抽提方法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相结合 ,对 15 0例活动性结核病人、5 0例非结核病人、30例三年前结核病已治愈者和 30例健康人同步检测了外周血淋巴细胞部分TB DNA 12 3bp和 2 45bp ;并观察了 30例初治肺结核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部分TB_DNA转阴时间。结果 :(1)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部分TB_DNA检出率 :12 3bp为 91.3% (137/15 0 ) ,2 45bp为 83 .3% (12 5 /15 0 )。 (2 )非结核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部分TB_DNA检出率 (包括其中PPD阳性 10例 ) :12 3bp为 0 ,2 45bp为 8.0 % (4 /5 0 )。 (3) 30例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部分TB_DNA检测 :12 3bp和 2 45bp均为阴性结果。 (4 ) 2 6 0份标本的血浆部分TB_DNA检测 ,12 3bp和 2 45bp均为阴性结果。 (5 ) 30例初治结核病人在完成化疗方案时均已痰菌阴转 ,胸片病灶稳定 ,达临床治愈。执行 2HSRZ4HR方案 2 3例 ,仅 3例在化疗疗程结果时TB_DNA_PCR转阴性 ,2 0例在结束疗程停药后 3个月内TB_DNA_PCR转阴性 ;执行 2HRZ/4HR方案 3例 ,1例在化疗疗程结束时转阴性 ,2例在结束疗程停药后 3个月内TB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