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库车县已婚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发病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县14个乡镇5个农牧场的8 800名35~65岁妇女进行免费检查,通过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子宫颈刮片、B超检查、常规乳腺触诊、乳腺诊断仪检查等,进行宫颈疾病筛查,并对其中2200名妇女进行了乳腺疾病筛查。结果宫颈癌筛查率为96.22%,妇科病患病率为54.16%。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占前3位,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检查异常者病例172例,宫颈癌确诊8例。乳腺癌筛查率为25%,乳腺疾病患病率为5%,以乳腺增生疾病为主。结论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和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定期进行妇女病筛查,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管理,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胡卫红 《黑龙江医学》2019,43(3):269-271
目的通过对农村贫困妇女乳腺癌筛查,掌握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贫困妇女的健康水平。方法采用乳腺临床检查联合超声检查、辅助钼靶X线检查的筛查模式,对宣州区35~64岁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结果乳腺癌筛查人数2 104人,检出乳腺疾病713人,乳腺疾病检出率为33.89%。其中乳腺恶性肿瘤3例,发病率为1.43‰。结论农村贫困妇女乳腺疾病检出率较高特别是乳腺癌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应予警惕。分析与其经济、环境、自我健康保护意识不强和健康知识缺乏等因素相关,须将贫困人口的女性乳腺疾病的防治作为重点目标人群,加大经费投入,提供免费服务,采取健康教育,免费筛查等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切实做到乳腺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三算子及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在妇女乳腺疾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乳腺三算子及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对女性受检者行健康体检,筛查乳腺疾病患者.结果 体检总人数为4762例,检出乳腺疾病1624例,总患病率为34.10%.其中乳腺增生患病率为86.51%;乳腺炎症及良性肿瘤患病率为12.57%;乳腺癌患病率为0.92%.15例乳腺癌及部分乳腺良性肿瘤已经手术病理切片证实.结论 乳腺三算子及血氧功能成像技术能早期发现乳腺疾病,它经济、便捷、无损伤,在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早诊早治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保定市妇女乳腺疾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妇女乳腺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影响乳腺疾病发病率及乳腺癌病死率的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6769例妇女,采用手诊结合IBS800红外乳腺检查仪(台车式)进行乳房透照,可疑乳腺病变者进一步行乳腺B超、乳腺钼靶X线摄片及乳腺核磁共振检查,以确诊乳腺增生病、乳腺良性肿瘤或乳腺癌。结果患乳腺疾病人数为4370例,患病率为64.56%;乳腺增生病人数为3827例,发病率为56.54%,发病率居乳腺疾病的首位,多发于3049岁;副乳腺229例,发病率为3.38%,仅次于乳腺增生病;乳腺癌19例,发病率281/10万。结论乳腺增生病是妇女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倡导妇女定期到专业医疗单位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乳腺疾病,通过体检筛查降低乳腺癌的病死率,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陈皓   《中国医学工程》2013,(9):132-133
目的通过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的二维图像、彩色血流及多普勒频谱的不同特点,探讨其对乳腺疾病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850例女性乳腺检查。结果 1850名妇女发现乳腺异常1046例,患病率56.5%其中,乳腺小叶增生877例,患病率47.4%,乳腺纤维腺瘤114例,患病率6.1%,乳腺癌21例,患病率1.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女性乳腺疾病检查,尤其对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玉君  徐向荣  沈建华 《中外医疗》2012,31(30):120-121
目的分析新干县育龄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结果,了解发病趋势,为降低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新干县计生委《关于为35~64岁妇女免费进行宫颈癌、乳腺癌早期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全县35~64周岁的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于2011年3月1日—10月31日为9 304例35~64周岁妇女进行两癌筛查。从问卷调查到进行常规乳腺检查、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对宫颈重度糜烂、宫颈明显接触性出血、宫颈赘生物等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乳腺肿块进一步行乳腺彩超和X线钼靶检查。结果妇女乳腺增生患病人数2 874例,患病率30.88%,占首位。其他按患病率高低依次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宫颈上皮内瘤变、乳腺癌、尖锐湿疣、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I~Ⅲ级共31例,患病率为0.3%。乳腺癌10例,患病率为107.48/10万,宫颈癌9例,患病率为96.73/105,40~49岁两癌患病率最高,分别占各年龄组的60%、50%。结论乳腺癌发病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宫颈癌居第二位;发病率逐年上升,有年轻化趋势。两种肿瘤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达到完全治愈。进行定期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及时防治相关疾病,是控制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措施。提高全县妇女保健意识是保证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项目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龚媛媛 《吉林医学》2013,34(5):876-877
目的:通过对义乌市稠江区农村已婚妇女妇科病的免费普查,了解此片区妇女妇科病的患病状况,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3 505例妇女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白带检查、宫颈刮片或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妇科、乳腺B超检查。结果:3 505例筛查妇女中患病率达57.00%。依次为阴道炎、慢性宫颈炎、乳腺疾病、盆腔炎、子宫肌瘤和附件囊肿等。结论:重视农村人口妇女病普查,尤其是宫颈癌、乳腺癌的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治,维护农村妇女健康。  相似文献   

8.
郭秀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367-1369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疾病的主要超声表现及患病情况,降低乳腺疾病的患病率和乳腺癌患者的病死率。方法通过询问病史、临床视诊和触诊、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检查对我县4个乡镇1 003例35岁~64岁农村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结果共筛查出乳腺疾病358例,患病率为35.69%,其中乳腺癌1例,患病率为0.10%。乳腺良性疾病的患病率依次是:乳腺增生31.70%,非哺乳期乳腺炎1.69%,乳腺纤维瘤1.10%,乳腺脂肪瘤0.90%,导管内乳头状瘤0.20%。结论加强乳腺癌筛查的深度和广度,对农村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疾病的患病率和乳腺癌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方丽玲 《吉林医学》2013,34(21):4307-4308
目的:了解和掌握天津市宁河县辖区已婚妇女妇科疾病患病情况,为今后社区开展妇女病防治提供依据,更好地做好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工作。方法:对29 292例妇女免费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查出妇科疾病18 914例,患病率为64.57%;乳腺疾病4 944例,患病率为16.92%。患病率居前三位疾病依次是:宫颈炎9 308例,患病率为31.78%;乳腺增生4 191例,患病率为14.34%;阴道炎3 935例,患病率为13.43%。结论: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目前仍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妇女病普查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妇科疾病有重要意义。只有定期开展妇女病普查、加强科普宣教、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才能不断提高妇女疾病的防治水平,进而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梅州妇女乳腺疾病的调查与分析,为当地卫生决策部门制定预防对策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9月-2013年9月,采用机会性筛查方法对9428名梅州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抽样调查。结果:9428名梅州妇女中,患病人数为4703例,患病率为49.88%,其中乳腺增生率最大,为43.28%,其次为良性肿瘤率(5.05%)、其他乳腺疾病(1.47%)及乳腺癌(0.08%);40~4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60.74%),其次为20~29岁(52.25%)、30~39岁(51.35%)、50~59岁(40.16%)、≥60岁(8.56%);梅州市区妇女乳腺疾病发病率为45.67%,郊县妇女乳腺疾病发病率为52.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与郊县妇女乳腺局限性增生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该地区乳腺疾病的相关因素为母乳喂养、流产史、肥胖及乳腺疾病家族史。结论:注重加强乳腺癌的二级预防,对影响妇女患乳腺疾病的因素进行仔细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能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13.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