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基本前提?从现代文明发展的道路来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命健康?和谐幸福无疑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和内在要求,而人类健康作为判断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和谐与否的标尺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将健康模式和医疗模式进行了对比,从健康管理的视角,着重探讨了推进健康保障是比推进医疗保障更经济?更有效?更高价值的社会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2.
1科学发展观在园林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当今,经济确实在迅猛发展,但人类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这使我们感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们必须从单一工业化发展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化城市,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全面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园林事业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园林实际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和养护水平,有力推动唐山园林事业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园林干部职工面前的义不容辞的责任。2增强科学发展的意识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园林建设各项工作中去,使我们每一个人牢牢把握“科学”这个关键与“发展”这个主题,以及加快园林发展步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实现园林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围绕满足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园林工作的新要求以及提升园林绿化水平等中心工作,打造促进园林事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平台,深入贯彻“建设...  相似文献   

3.
陈蕾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389-1390
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化,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通常认为健康等于没有疾病,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提出了人类健康的“三维观”,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生活适应性良好的完满状态”这一定义,肯定了传统健康观中没有疾病和不虚弱的观点,同时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纳入了健康定义。教育是一个终生的概念,21世纪对护士的一个最大挑战是一个护士不但要成为称职的操作者,而且要成为称职的教育者。  相似文献   

4.
在 2 1世纪里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更关注生存的空间和健康的生活 ,更加积极地探索和实现医学目的 ,使人人健康和逐步树立健康道德已成为超越国家和民族界限的重要课题。1 完善医疗保健服务 ,实现医学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 ,医学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拓宽 ,使医学由过去的防病治病发展成为当今对人类生命过程的“控制”或“调控”的科学技术 ,改良人类生存为目的的综合科学和实践体系 ,以解决人类与生存环境和谐适应为基本内容 ,是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学问。医学已经从过去的防治疾病为主 ,向以维护和增强健康…  相似文献   

5.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需求 ,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为了生存、发展和幸福 ,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宏大的工程。现代信息网络、生物工程、纳米技术及临床医学成为人类实现健康的技术平台 ,根据当前健康的新问题、新需求和新发展 ,本文提出了“躯体 -心理 -社会 -工程”健康新模式 ,并倡导建立一门健康科学的重要分支——健康工程学。1 健康工程学概论健康工程学是一门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基础上 ,从宏观社会调控到微观生命科学对健康规律进行系统地探讨与研究 ,运用各种进步的新技术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维护人…  相似文献   

6.
健康,是美满幸福生活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人类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世界卫生组织的章程序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这个定义突破了生物医学的局限,使“健康”概念具有了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的时代内容。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二○○○年人人健康”的口号,“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观念已成为人类在争取健康道路上的一个共同奋  相似文献   

7.
1 健康的概念人人都十分珍惜自己的健康 ,然而 ,在什么是“健康”的问题上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变化。长期以来在“生物医学模式”影响下 ,健康一词的内涵就是没有疾病。人们根据他们对健康概念的这种理解 ,在世界范围内 ,开展了第一次世界卫生革命。其目的是为了消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保护人类的健康 ,因而 ,有人也称这次卫生革命为“第一次保健革命”。第二次世界卫生革命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逐渐发展起来的 ,主要任务是防止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引起的生活方式病 ,如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气候与健康     
人类已经适应了在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活,从赤道热带到极地寒带,这两种气候和天气对人类生活和健康均有很大影响。在短时间内发生(如几天)的极端气候(如暴雨、洪水、飓风),能够严重影响到人的健康。与富裕人口相比,贫困人群更容易受到气候多变导致的健康影响。在世界上,每年因自然灾害而死去的约8万人中,有近95%的人生活在贫困国家里。在气候性灾害中,人和动物死亡,家园、庄稼以及资源遭到破坏,公共卫生设施(医院、道路)被毁。以下是最近发生的一些灾害情况:  相似文献   

9.
重视健康教育 提高病人的健康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人类就寻找如何保持健康。健康是人类基本需要之一,是每个人所渴望得到的。但是,人们对健康的定义却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有的人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也有的认为“健康的概念既应该躯体器官无疾患,也包括心理上无缺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1]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工作在临床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理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护理人员通…  相似文献   

10.
在开展整体护理中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的进步,物质文明的发展,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学科也迅速发展,护理的概念也从单纯的“护理疾病”发展为保障人类的健康,护理工作的内容从传统的执行医嘱、完成常规技术和病人的躯体护理扩大到家庭、社区。扩大到全面、系统的整体化护理。整体护理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健康需要而产生的,因为病人及家属在  相似文献   

11.
健康是生产力,维护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良好的居民健康状况对社会经济及其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健康生产力;维护生态平衡,倡导健康生活.针对我国卫生事业现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医改,壮大医疗队伍,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医务工作者待遇,挖掘劳动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从实施人文关怀到对妇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吴彩琴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2):112-113
人文关怀、和谐社会这2个词语是2005年的“两会”运用次数最多的词语,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体现的是对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命运和前途的关心,是一种实践人类内心价值追求的、具体的、动态的过程。医学人文关怀则体现的是对人、人的生命与身心的健康的关爱,是一种实践人类内心医学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的、对象化的过程。从医学人文关怀的具体内容看,医生对患者的耐心治疗,是一种起码的人文关怀;而周到的服务、优美的环境则是人文关怀的进一步延伸;对患者尤其是妇产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则是实施人文关怀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因而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对21世纪人类文明的新诠释。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应当有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为新的时代文明、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面临的第一要务,同时也是摆在我们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包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以职工为  相似文献   

15.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和环境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从而构成对立统一的整体。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息息相关,同时人类的活动又丰富了环境的内涵,将自然环境(原生环境,次生环境),生活环境(城市、乡村、室内等)延伸到社会、心理、人文、生态等环境。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健康不单单是没有疾病,而是生理、心理、社会的和谐统一。因此营造良好、健康的环境是保证人们身心健康的关键,而只有通过建立良好的公共卫生策略,达到环境健康,才能最终保障环境中全体人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1可持续发展概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 inab le deve lopm en t)”,并把它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发展”。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把它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方针,制定了促进经济、人口、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政策和行动方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则进一步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它抛弃了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暂时的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方式,坚持在人类调控下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传统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人是自然的主人”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对立,片面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索取。而生态文明发展观是建立在“人是自然的一员”的基础上,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进化作为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可持续发展也是一种新的道德观,它涉及到人与人、个人与群体、当代与后代之...  相似文献   

17.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生产的化学品越来越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本文简要阐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概念、特点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过上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水平,"富裕生活"却使糖尿病(DM)患者人群增长了3~6倍,中国已是糖尿病的重灾区,患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全国现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每天还以3000人的速度递增,糖尿病所引起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制约和谐社会发展。因此,必须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形成以自我管理为主的"齐抓共管"防治糖尿病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了解健康教育的概念之前,首先有必要了解什么是健康。健康的概念是一个随着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一个概念。目前普遍接受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48年在其宪章中所提出的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完美状态。”1978年9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对健康的描述又重申:“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并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我国古代的医学家、思想家,很早以前就对健康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创造了医学理论。例如公元前3世纪,秦代吕不韦的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健康主题——心理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20世纪的健康主题是环境保护,那么下个世纪的健康主题将是心理养生。在21世纪刚刚到来之际,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势在必行。本文仅对心理健康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简要讨论。1“没病就是健康”,此说法不全面 “没有病就是健康”,这种说法不全面。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和病痛。在健康的概念中,除了生理健康外,还包括心理健康和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重要保障,不良情绪和恶劣心境,足以使一个人短命。有人统计,占人类死亡原因85%的8大死因中,心情忧郁症占第7位。心理因素在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