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辛不过钱”之源与误 :源出《本草纲目》,其引北宋·陈承语谓 :“若单用末 ,不可过一钱 ,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随出“细辛不过钱 ,过钱赛人言”、“细辛不过钱 ,过钱命相连”等语。“细辛不过钱”是“细辛不可半钱匕”之误 ,系此单味研末吞服 ,并非指复方煎剂。柯雪帆云 ,小青龙汤中用细辛 1 0~ 1 5g,煎药汁顿服不会中毒 ,而能更好地发挥其镇咳、镇痛、强心等作用 ;当代细辛用量一般在 3g左右 ,但接近或超过仲景用量者屡有所见 ,有人用独活寄生汤化裁治寒痹坐骨神经痛 ,细辛加至 30g而收全功 ;治慢性支气管炎细辛用至 4 0 g,而疗效方…  相似文献   

2.
“细辛不过钱”的说法由来已久,然而仍存在争议,致使临床细辛用量受到一定的制约。文章从文献源流、细辛用量、剂型及给药方式4个方面再谈“细辛不过钱”,得到结论:“细辛不过钱”的确切说法为《本草别说》之“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钱匕”是量药器,“钱”是质量单位,“半钱匕”约合0.3 g,而“一钱”约合3 g;《本草别说》中的“细辛末”可能是一种粒度较为细小的散剂,而非“粗末”;给药方式很可能是外用鼻吹法,而非内服。综合分析可知单用细辛末可因剂量较大、粉末剂型及外用鼻吹法等多重因素,导致“气闷塞,不通者死”的症状,非后世“细辛不过钱”这一片面认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细辛用法用量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苏俊 《中草药》2006,37(6):956-957
细辛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药性辛温,既能外散风寒、祛风止痛,又能内祛阴寒;有温肺化饮、镇咳祛痰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风湿痹痛,痰饮咳喘等症。细辛虽属常用中药,但因其毒性较大,用量过大则会导致呼吸中枢完全麻痹而死亡,所以中医早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我国历版药典也均规定其常用量为1~3g。“细辛不过钱”的说法据考证出自陈承《本草别说》中“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半钱匕”改为“一钱”,乃至后世均将此视为前人通过经验总结出的一条用药法则…  相似文献   

4.
“细辛不过钱”之说源于《本草纲目》引《本草别说》:“若单用药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此后,“细辛不过钱”之说在医界风行,尽管时珍是指散剂,但即使汤剂,细辛用量也大多在一钱左右。近年,愈来愈多的临床研究发现,若入煎剂,仍拘泥于“不过钱”...  相似文献   

5.
中药琐谈     
“细辛不过钱”宋代医家陈承在《本草别说》中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闷塞不通者死……”。这就是后世所谓“细辛不过钱”之由来。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了这句话,并解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细辛不过钱”的本义进行了考证,认为此话实指单味研末吞服细辛时剂量不可过钱,非言细辛伍于复方煎煮时剂量不可过钱。细辛所含挥发成份是有毒的,单味研末吞服应遵循“细辛不过钱”这一古训,然细辛加复方配伍煎煮后,可大大减低其毒性。古今临床实践表明,细辛用于复方煎剂不应拘于1钱(约合今之3—4g),根据临床病情需要可增至16—30g为宜。  相似文献   

7.
细辛用量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用量琐谈陈桂苍福建省诏安县中医院363500几百年来,中医药界流传“细辛不过钱”之戒律。鉴此,笔者浅谈如下。1误解《别说》,以讹传讹至今据说,“细辛不过钱”出自宋·陈承《本草别说》,书佚,无从考证。笔者查《证类本草》曰:“《别说》云:“细辛若单用...  相似文献   

8.
细辛具温经散寒,止痛化饮等功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就其用量,历来有“细辛不过钱”之说,但确切用量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细辛过量可抑制呼吸中枢,甚至可致呼吸麻痹。历代虽有“细辛不过钱”之说,但《伤寒杂病论》中小青龙汤、当归四逆汤等方中,均用至2~3两;宋·陈承的《本草别说》曰“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  相似文献   

9.
临床解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不过钱”,临床应如何掌握?答:“细辛不过钱”本来是针对“单用末”而言,并不包括饮片入煎,后世曲解原意,不问用法,一概予以限量,实属讹传。《本草别说》“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而死”,陈承言“不可过一钱”。其它著作皆系引录上文,并已明示“单用末”。对于人煎剂,中药文献中并无类似说法,临床上也无明确限制。《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当归四逆汤诸方中,细辛用量与麻、桂、芍药、当归等  相似文献   

10.
细辛味辛性温,主祛风散寒,温肺化饮,止咳逆上气,为治疗风寒湿邪留滞肝肾而导致筋骨疼痛的首选药物之一。中医界有“细辛不过五”“细辛不过钱”的说法,而余认为细辛用量不宜太小。前人确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如:《本草纲目》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虽死无伤。”《本草别说》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非常明确,这是针对“单用末”口服的用量而言,而在汤剂中的用量,就不一定受这种  相似文献   

11.
细辛味辛性温,有良好的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止痛通窍、温肺化饮和止咳逆上气等诸多功用,故《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不过,目前尚有部分中医药工作者,却囿于“细辛不过钱”之说,致使其良好的功用湮而不彰.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阐明该说的原意,及可酌用大剂量的依据,以正本清源,消除对,“细辛不过钱”之说的误解和讹传.从而使细辛能在  相似文献   

12.
细辛“用不过钱”吗?——盛国荣教授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细辛的用量,古有”用不过钱”之说。始发此论者是宋人陈承,他说:“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嗣后,医家大都承袭其说。但也有反对者,如张隐庵、陈修园等独持异议。陈氏将其斥为“邪说”,然而对于这种用量习惯终“亦难以力挽之”。至今临床,对细辛多不敢用过一钱。  相似文献   

13.
细辛用量与用法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辛作用较多,其用量、用法也应各有选择。尤其用量有传统的不过“钱”之说。如《本草纲目》“发明”载:“若单用为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虽死无伤”。大部分药书均不越雷池,有的参考书曾有水煎用3克~4.5克的记载(上海中医学院方药教研组编《中药临床手册》)。而一些临床文献中,用量破格的记载却屡见不鲜。如:张仲景小青龙汤中用“细辛三两”(约合现在9克);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用量“二两”(约合6克),张隐菴对不过“钱”之说,  相似文献   

14.
超剂量应用细辛对小鼠肝、肾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辛 [sarmheterotropoidesF Schm varmardshurivm (Maxim)Kitga]系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 ,有散寒祛风、温经止痛、化饮定喘的功能 ,是临床常用中草药。但因有“细辛不过钱”之说 ,细辛用量往往偏小而致药效难以充分发挥。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屡见“过钱”应用细辛的报道 ,少则 6~10g ,多则 3 0~ 60g (均为煎剂 )而取得良效[1 - 4] 。大剂量入煎剂引起不良反应则很少见。因此 ,是否需要遵循“细辛不过钱”之说 ,“过钱”应用对肌体影响如何 ,笔者对超剂量应用细辛的小鼠…  相似文献   

15.
谢永俊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86-787
对“细辛不过钱”之说澄清了其本源,指出此说只是对“单用末”而言;列出古今著名医家所使用细辛的剂量和经验,又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对“细辛不过钱”之误说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6.
一、“细辛不过钱”的提法并非定论“细辛不过钱”已成为临床用药的一条戒律,有的医书上也有如是的记载。然而,仔细推敲,却不尽然。缪希雍《本草经疏》曰:“细辛味辛温而无毒,入手少阴、太阳经风药也,风性升……温则发散,故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别录》谓:“湿中下气、破疾开胸……上乳结、汗不出、血不行,益肝胆、通精气,皆升发辛散开通绪窍之功也。”诸医家并未认为细辛为剧烈有毒之品,剂量上也无不能过钱之说。  相似文献   

17.
多少年来,在中医药之课堂上、诊疗室里以及药房中,都流传着“细辛服不过钱”(约现今之3克余)之语,几乎成为中医药界一个不成文的“章程”,师生相受,师徒相传,人人皆知。若医者在为病者处方时违背这一“章程”,将细辛的用量超过“一钱”以上,则立刻遭到责难,中药房也将拒绝发药,甚至在某种情况下患者服用配有一钱以上用量之细辛的汤药而疾苦消失,亦仍然有可能受到一些非议。然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各方之用细辛者,据粗略统计,包括加减方在内约有19方,一般均超过了这一限量。在19  相似文献   

18.
复方细辛可过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不过钱”限制了细辛的用量和高效应的发挥,作者通过考古临鉴今和实践验证,做出了复方中细辛不但可以过钱,而且有时还应剂量偏大或超大剂量的应用结论。  相似文献   

19.
复方细辛可过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辛不过钱”限制了细辛的用量和高效应的发挥,作者通过考古鉴今和实践验证,做出了复方中细辛不但可以过钱,而且有时还应剂量偏大或超大剂量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细辛不过钱”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不过钱”刍议怀化地区第一人民医院(418000)金兰,金卫平“细辛不过钱”之说源于《本草纲目》卷十三,草部《发明》载:(承曰)“细辛非华阴者不得为真,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承乃宋代《本草别说》作者陈承。时珍自注“一钱”具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