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站立姿势不对称是中风后常见问题。在物理治疗计划中加上反馈疗法已被证明是矫治此问题的有效方法。然而,这方面的文献对治疗措施未予详细报道。本文提供了一个基本方法,以补充上述不足。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概述应用平衡功能监测器(BPM)获得视觉反馈的物理治疗方法。BPM 是一种可提供各种视觉和听觉反馈的轻便仪器。视觉信息由一系列彩灯所指示,绿色代表负重均衡,逐渐移行至红色代表左右或前后方向上负重不均。BPM 提供左右侧体重分布、姿势摇晃和每足前后体重分布的客观测量。该设备包括一个反馈  相似文献   

2.
徐睿华  刘琦  熊键  宋晶萍 《中国康复》2010,25(6):430-431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治疗对平衡及功能性转移能力的作用。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2例,分为运动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运动组加视觉反馈平衡训练。2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评定量表(BBS)和"站立-走"计时测试(TUG)评定。结果:治疗5周后,BBS评分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TUG计时明显缩短;运动组2项评定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能明显提高平衡及功能性转移的能力,增加站立和行走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两种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的实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Berg平衡功能评定表(BBS)和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FM-B)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的临床实用性及相关性。方法对68例脑卒中患者,于平衡功能训练前后分别应用BBS和FM-B由专人进行评定,然后对每位患者进行静态姿势平衡测试仪(BPM)测试。BPM测试分别在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进行,取摆幅指数(SI)、摆动的轨迹长(ing)、外周面积(area)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比较,FM-B评定无显著性差异(P>O.05);BBS评定和BPM各检测指标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O.001);FM-B与BBS之间呈中度的正相关(r=O.517,P<O.001),FM-B与BPM各观察指标之间无相关性(r=-O.074~-O.247,P>O.05);BBS与BPM各观察指标之间呈中度负相关(r=-O.410~-O.587,P<O.01~O.001)。结论BBS与BPM在评定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都可以反映患者的平衡状态;但FM-B对治疗前后的效果评定敏感性较差,其临床实用性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视觉反馈组和平衡板训练组各20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视觉反馈组采用平衡仪提供的模式进行平衡训练;平衡板组应用平衡板进行平衡功能训练,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和 Holden步行能力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BS和Holden步行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视觉反馈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平衡板组(P<0.01)。结论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平衡功能是人体维持正常体位及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的基本保证。控制平衡需要有完善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包括视觉调节系统、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ro-kin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与步态的影响。方法:纳入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ro-kin平衡训练仪进行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计时起立行走测试、Pro-kin平衡仪、数字化跑台监控仪进行平衡与步态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2组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TUGT评分、睁眼及闭眼状态下运动长度和运动椭圆面积数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均P<0.01),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平均步长及步频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步长变异性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且观察组平均步长优于对照组(P<0.05),步频及步长变异性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o-kin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与步态功能。  相似文献   

7.
静态平衡仪在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静态平衡仪对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24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于训练前后分别应用Berg平衡量表和静态平衡仪测试患儿睁眼和闭眼状态下的平衡功能。结果训练8周后,患儿Berg量表得分增高(P<0.05);静态平衡仪测得稳定性系数、跌倒指数、体重分布系数等均降低(P<0.05~0.01)。结论静态平衡仪可以评估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并进行平衡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8.
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定量评定:BPM和BBS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分析脑卒中、脑外伤患者(病例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两组受试对象在平衡功能方面的差异,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病例组和对照组各为21例。对每一位受试者先给予一次平衡测试仪(balanceperformancemonitor,BPM)测试,BPM测试分别在睁眼及闭眼状态下各测试两次,取其均值分析。BPM测试后稍微休息再进行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评定。结果:病例组BPM的重心分布、摆动轨迹长和摆动面积三个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BBS测试总分、静态总分和动态总分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且动态平衡功能的改变较静态平衡功能的改变更明显。两组之间BPM和BBS的各个测试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BPM和BBS是评定平衡功能的理想工具,BBS较BPM的应用更为方便。②与同年龄组的健康人相比,脑卒中、脑外伤患者的平衡控制能力降低,尤以动态平衡功能减弱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身体节段法三维运动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测试中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为该检测方式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0例有平衡障碍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病例组或A组)和20例年龄、身高、体重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或B组),在两天内分别接受身体节段法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和Pro-KineLine平衡反馈仪的测试,每种测试进行2次。对三维运动分析系统的2次结果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其重测信度;对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和平衡反馈仪的测试结果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以检验三维运动分析系统的效度;对两组受试者的三维运动分析系统测试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检测三维运动分析系统的敏感度。结果:①两组受试者坐位及立位下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各参数的重测信度良好(坐位ICC:A组为0.621—0.979,B组为0.672—0.980;立位ICC:A组为0.653—0.934,B组为0.613—0.974)。②两组受试者的三维运动分析系统与平衡反馈仪相对应的参数之间均有中到高度的相关性(A组:坐位r=0.636—0.793,立位r=0.716—0.883;B组:坐位r=0.453—0.700,立位r=0.495—0.628);③A组的三维运动分析各项参数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身体节段法三维运动分析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可以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检测。  相似文献   

10.
<正> 在脑血管意外偏瘫病人的处理中,主要是要作准确的临床评定和选择适当的治疗。Fugl-Meyer 感觉运动评定(FMSA)方法为感觉功能(皮肤感觉、本体感觉)和主动运动功能(非正常协同运动的程度,协调功能运动的能力)提供了可靠的评定。这是证实感觉运动缺失的有效方法,因为FMSA 测试的结果是同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以及与躯体感觉激发电位相联系的,因此,该测定证实确有效果。FMSA 平衡次级试验主要是测定在静态站立平衡和倾斜反应过程中耐受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主要由本体感觉障碍、视觉障碍、前庭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功能下降、核心肌力下降、肌群协同能力降低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引起。本文介绍如何从病理因素着手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并系统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对脑卒中平衡障碍康复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临床运动疗法和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同时要依据患者平衡障碍的病理因素进行一种或多种方法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联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老年髋部骨折(HF)患者术后自理能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老年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术后对照组采用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引导式教育,均连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ESCA)]及运动能力(Tinetti步态及平衡试验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inetti步态及平衡试验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引导式教育联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HF患者术后的自理能力及运动能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精细触觉与平衡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 平衡(balance)是指人体处在的一种姿势或稳定状态下.以及不论处于何种位置时.当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控制其身体重心在身体支撑面上以保持身体直立姿势不至于跌倒的一种能力。长期以来的研究认为,人体平衡感觉输入包括3个方面:前庭(vestibular)、视觉(visual)和本体感觉(proprioceptive)系统。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前庭输入对于平衡维持、听觉、视觉刺激定位的重要性。视觉对于身体低频率的晃动具有稳定作用;当前庭系统障碍时,视觉对站立位姿势控制的影响更大,对视觉依赖程度的增加可以通过实验证明:在周围视觉环境快速变化或者阻断视觉输入时,会出现更大的身体摆动;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在复杂多变视觉环境时出现身体失去平衡的主诉增多来反映。本体感觉系统通过位于肌腱、关节和内脏的本体感受器,感觉身体各部位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有人认为其作用在维持平衡中较前庭和视觉小。平衡功能中枢对感觉信息有复杂的调节整合作用,且个体差异比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D-WALL系统的视觉反馈下平衡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膝关节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T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视觉反馈组、常规平衡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视觉反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下平衡训练,常规平衡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常规平衡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使用D-WALL系统对3组患者进行平衡能力测试,并采用“起立—行走”计时测验(TUGT)评估3组患者步行能力。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TUGT结果和睁眼、闭眼状态的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3组患者睁眼、闭眼状态的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均小于治疗前,且视觉反馈组小于对照组、常规平衡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对照组、常规平衡训练组、视觉反馈组的TUGT结果依次为(14.1±1.9)、(11.7±2.5)、(9.6±2.0) s,分别短于治疗前的(17.2±3.0)、(15.8±3.6)、(16.9±4.4) s,且视觉反馈组短于对照组、常规...  相似文献   

15.
人体平衡能力是指人体维持自身稳定性的能力,包括维持某种姿势的能力或受外作用力时调控机体保持平衡的能力,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1-3].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而言,影响人体平衡的因素主要是支撑面积、支撑面的稳定性、重心高度、体重等因素;在生理学方面,人体平衡能力主要依赖于视觉、前庭器官、本体感受系统的信息输入和神经中枢对其信息的整合与对运动效应器的控制.因此,人体平衡功能发生障碍时的主要表现包括:肌力和耐力的低下;关节的灵活度和软组织的柔韧度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视觉、前庭功能、本体感受效率下降;触觉的输入和敏感度降低;空间感知能力减弱等[4-6].  相似文献   

16.
[英]/Frzovic D…//Arch Phys Med Rehabil.-2000,81.-215~221 多发性硬化是年轻人中最常见的渐进性神经系统疾病,由于在平衡、协调、力量和感觉以及视觉等方面有障碍,跌倒发生率增高,常导致骨折、擦伤、撕裂、运动损害、对完成任务失去信心.为了使临床医生能够对平衡障碍的严重性及治疗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估,提供MS患者完成临床平衡试验的资料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正> 多发性硬化是年轻人中最常见的渐进性神经系统疾病,由于在平衡、协调、力量和感觉以及视觉等方面有障碍,跌倒发生率增高,常导致骨折、擦伤、撕裂、运动损害、对完成任务失去信心。为了使临床医生能够对平衡障碍的严重性及治疗干预的效果进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脑卒中患者都合并有程度不一的平衡功能障碍,易引起患者运动功能失协调,站立、行走及平衡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我们根据生物神经反馈机理,于2002年1月~2002年10月期  相似文献   

19.
韩婷婷  尤红  张敏  杨燕 《中国康复》2016,31(4):258-260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平衡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和Pro-Kin平衡训练仪对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的Berg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的Berg得分提高更为明显(P0.01)。2组的睁、闭眼长度及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且观察组的减小程度更为显著(P0.01)。结论:常规康复治疗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能力,而将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与常规康复治疗相结合,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能力的改善则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视觉反馈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平衡训练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与重量分布和重心位置有关的视觉反馈能够提高脑卒中后病人的对称姿势虽已证实,但是它能否提高功能性平衡能力目前尚不明了。该文将急性脑卒中后进行重心位置有关的视觉反馈训练与常规理疗效果进行了比较,旨在探讨前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和方法 选择脑卒中发病后4个月内,能够独自站立1min以上而经物理治疗师判定需要进行平衡训练的46例病人。将其中的32人随机均分为视觉反馈组和常规理疗组,余14人为对照组。所有病人均接受每天2h的理疗和作业治疗,两个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