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和消毒供应室外来器械和内置物的流程及标准化管理。方法:将外来器械和内植物纳入消毒供应室标准化管理流程,规范了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质量检测标准,构建了质量监控管理,质量追溯登记制度。结果:通过对外来器械的管理,完善了对外来器械的管理流程,保证了外来器械和内置物的质量。结论:控制外来器械和内植物的质量,可提高医疗安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小飞  丛君玲 《当代医学》2010,16(18):122-123
目的探索医院手术室对外来器械管理的策略方针。方法通过对医院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的现状逐一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制约医院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的真正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建议。结果改进后组手术器械使用满意度明显高于改进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进后组手术器械合格率明显高于改进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外来器械管理是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手术室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提高手术室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降低手术感染风险。方法:将外来手术器械统一到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专业化清洗、打包、灭菌后再送至手术室无菌储物间备用,经护士及医生检验后方可使用。结果:对比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各290包外来器械的卫生及手术感染情况显示,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外来器械包合格率为76.9%,手术室因外来器械不合格而导致手术延误率为5.2%;规范化管理后,外来器械包合格率为100%,未出现因外来器械不合格而致手术延误的事例。结论:对手术室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统一管理,能使手术器械的卫生及质量状况明显改善,确保手术按时进行并降低手术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构基本的手术室外来器械库存管理系统模型框架和基本流程。方法手术室外来器械库存可分为分类管理、仓储状态监测、出入库管理等3个主要活动领域。外来医疗器械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用,可以充分借助于供应链管理。结果通过管理系统的构建,手术器械实现入库及出库的协调一致,同时,对外来器械的管理效率及质量得以优化,从而强化医院的管理,改进医疗质量。结论 Struts架构的管理体系和J2EE平台应用将为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合理化提供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完善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方法针对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存在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制定规范流程,完善对外来器械的管理制度。结果通过对医院外来器械的全程化和规范化管理,确保医院外来器械的安全和质量,并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加强医院外来器械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接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接收2 000件外来器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细节管理。比较两组器械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及手术室、厂家对器械管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器械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及厂家对观察组器械管理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接收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外来器械的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还能提高医院及厂家对器械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外来器械是指器械代理商提供给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这类器械流动性大,清洗灭菌质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完善对外来器械的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为了规避外来器械使用中的风险因素,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制定了外来器械的准入、接收、清洗、灭菌、术中使用、术后处理等流程,建立手术室护士、供应室专科护士、厂家技术员的培训制度,使外来器械的合格率明显提高,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规范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流程化管理.保证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灭菌质量。方法:针对医院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CSSD(消毒供应中心)修订完善管理制度,设立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标准化管理流程,包括设立外来器械的准入、接收、清洗、包装、灭菌、监测、追溯的流程,加强监管力度,保证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灭菌质量,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结果:通过对外来器械的流程化管理,优化了工作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控制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医疗安全、杜绝医疗纠纷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手术室外来骨科器械的使用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术室外来骨科器械是指经销商提供给医院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如各种骨科植入物、手术内固定用的工具等,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由于近些年随着骨科内固定技术的迅速发展,骨科内植入物的品种和规格越来越多,且价格昂贵,医院为了节约开支和防止植入物的积压、过期失效或淘汰浪费,都是通过器械商及经销商即时提供专用骨科器械。但如何管理好外来骨科器械,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将我院外来骨科器械的使用及管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外来医疗器械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CSSD专业面临着的新挑战。针对外来医疗器械在医院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高效、安全、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方法对外来医疗器械实行准入管理,规范了外来器械的接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发放及与手术室的交接、器械追溯流程管理,并对全科工作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结果规范外来医疗器械接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监测、发放流程管理,保证了器械供应质量,完全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及灭菌效果监测要求,多年来我院没有发生因外来医疗器械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结论只有对外来医疗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保障医疗安全,降低手术风险和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院对骨科外来器械及器械供应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通过对外来骨科器械使用情况的逐一分析,发现外来器械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对手术室的医疗安全有较大影响,因此制定了有效措施。结果:改进后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得到了保证,外来器械合格率明显提高,同时完善了外来骨科手术器械的清点、发放、使用等管理措施,加强了手术前后对外来器械的管理。外来器械供应人员加强了对医感相关知识的掌握。结论:加强对外来骨科器械及供应人员的管理,是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材料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新型的专用器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手术中,外来手术器械是市场经济的新鲜产物,它是指器械供应商带到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这类器械的使用节约了医院的开支,降低了医疗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有手术针对性强,质量优异等特点,但由于这类器械流动性大,其潜在的隐患易被忽视。如何加强管理,确保器械安全使用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我院对外来手术器械在操作规程上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严格监控每一道操作流程,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外来器械的管理模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骨科手术100例,对其进行器械清洁度检测、医生满意度调查、器械完整度分析,总结武进人民医院外来器械的管理经验。结果:外来器械管理除了清洁度不够、手术医生满意稍欠之外,其他结果都比较理想。讨论:外来器械的管理难点及解决之道。结论: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对外来器械实施规范化管理,既保证手术之需,又降低医疗成本,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式,并可采纳的良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管理和处理外来器械的关键点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管理和处理为例,结合其外来器械管理和处理存在问题,通过针对性处理措施制定,严格外来器械的规范化管理,就其进入程序与管理流程开展专门培训,对比前后变化,以进行外来器械管理和处理关键点总结。结果:管理培训与针对性处理措施制定前后,医院手术室器械引起的院内感染风险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医院外来器械管理和处理问题,进行规范化管理与针对性处理实施,能够有效控制医院内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加强和规范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和质量.方法 总结和整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使用和管理外来器械中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及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后带来的影响.分析和探讨现在对外来器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初步解决途径.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无一例因外来器械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医院内感染.结论 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规范的不断完善保证了外来器械使用的安全性,降低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医疗风险,提高了医生和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化流程在手术室外来器械可追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76台手术患者的外来器械随机分为两组,各288台器械,将常规流程作为对照组,优化流程作为试验组。观察两组器械有效验收、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配套齐全率、准备器械的差错发生率、医生满意度5个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上述5个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设计的外来器械清点表实用、方便、省时。结论优化流程及外来器械清点表的可追溯管理的应用,保证了外来器械使用的安全性,从而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降低了医疗风险,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外来手术器械的使用逐渐增多,外来手术器械也称租赁器械,指不由医院自行采购、而是由器械商提供给医院手术室临时用的手术器械,以满足各类新型手术开展的需求。外来器械的使用虽然为医院降低了成本,但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存在安全隐患。我院以前采用器械商在手术室自己清洗包装,供应室只负责消毒灭菌的办法,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得不到保证,存在交叉感染的隐患。  相似文献   

18.
郭凯  张艳 《吉林医学》2011,(4):785-786
<正>随着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我院对消毒供应工作采取集中化管理,这使得大量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物品都集中在供应室的去污区,供应室的去污区是对回收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物品进行分类、清洗、消毒的区域,包括手术室器械、门诊器械、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这些物品中有些污染程度较高,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不仅污染周围环境,还会造成其他区域的  相似文献   

19.
王勇  周杨 《中国伤残医学》2014,(20):189-190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于2013年开始实行对手术室外来器械无缝隙管理模式,2012年未采用对手术室外来器械的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选择2012年手术过程中的情况与2013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2由于器械缘故导致的手术推迟的事故达到了30例,2013年由于外来器械导致的手术推迟事故为2例,这2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医生对器械护理的满意程度为88.3%,2013年的满意程度为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外来器械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明显提高了手术设备的管理水平,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2014年至2015年,我院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使用常规护理管理,设为常规组,2016年至2017年,我院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使用无缝隙护理管理,设为研究组,对比2组经过管理后的手术室外来器械的使用情况和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和器械准备差错率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收费标准、器械验收有效把关、术后器械遗失、术后器械去向明确和植入物付款明确等管理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手术室外来器械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手术时外来器械的使用率和使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