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了解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同时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冲服,治疗组另外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而对照组为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同时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冲服,治疗组另外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而对照组为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李占彪  欧明才 《四川中医》2013,(12):116-117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2例惠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惠儿在体温控制、流涎消失、疱疹溃疡消退、总疗程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显效率62.0%,总有效率99.O%,对照组治疗显效率为41.5%,总有效率为90.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治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利巴韦林抗病毒、Vitc营养支持、美林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对照组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退热、口腔疱疹愈合时间比较对照组快(P〈0.01o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治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用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加对症治疗,对照组用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加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颗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0.2%、97.6%,对照组为48.8%、8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9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总有效率、总病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口腔溃疡好转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7.6%,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率(61.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7%);治疗组总病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口腔溃疡好转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较好II盏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阿昔洛韦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阿昔洛韦静点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阿昔洛韦组在平均退热天数、腮腺炎肿痛消失天数、平均治愈天数较利巴韦林组短,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满意.值得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气雾剂和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维生素C、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按照疱疹性咽峡炎控制指标,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总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疱疹性口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是治疗疱疹性口炎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其他处理两组均相同,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取得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白小莉 《新中医》2015,47(7):209-211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足口病患儿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A组51例患儿单独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B组52例患儿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而C组55例患儿则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以及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观察3组患儿相关症状的消退时间,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并发感染率。结果:C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口腔溃疡、皮疹、咽痛消失时间均短于A组、B组2组,其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2.73%,高于A组、B组的74.51%、82.69%;而C组的并发感染率仅为1.82%,低于A、B组的15.69%、5.7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良好,并发感染率低,其中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探讨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手足口病的患儿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10例,采用常规补液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治疗组11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5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人轮状病毒抗原(RV-Ag)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76.2%(P0.05),治疗组3,5 d RV-Ag转阴率分别为85.8%和92.20%,高于对照组71.30%和75.51%(P0.05);治疗组的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为(2.77±0.54),(2.91±0.70)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3.37±0.61)d,均略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利巴韦林分散片均可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手足口病患儿症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症状消退速度更快,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其机制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抗炎、抗病毒合成作用有关。蒲地蓝消毒口服液可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喷剂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疱疹性咽峡炎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利巴韦林喷剂喷咽腔及康复新液涂擦溃疡处。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及西瓜霜喷雾,两组疗程均为5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4.1%,总有效率94.87%,对照组显效率30.77%,总有效率7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喷剂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明显,依从性好,可作为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刘罕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837-1837
目的观察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蒲地兰消炎口服液、利巴韦林气雾剂喷咽峡部,静滴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服双黄连口服液,利巴韦林气雾剂喷咽峡部,静滴利巴韦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其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进食时间、总病程短于对照组。结论蒲地兰消炎口服液、利巴韦林气雾剂、痰热清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吴新春  冯斌 《河南中医》2014,(6):1076-1077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釜底抽薪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符合疱疹性咽颊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5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退热、口腔护理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喷剂联合贴敷釜底抽薪散,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有效率为63.7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釜底抽薪散治疗疱疹性咽颊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对照组57例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2组均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徐秀娟 《新中医》2014,46(12):147-148
目的:观察口炎清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泡腾颗粒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2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2例予利巴韦林泡腾颗粒治疗,治疗组130例予利巴韦林泡腾颗粒联合口炎清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疱疹溃疡消退、皮疹消退、热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4%,对照组为72.1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热退、疱疹溃疡消退、皮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口炎清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泡腾颗粒治疗手足口病能快速减轻症状,促进愈合,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陈星 《新中医》2015,47(8):169-170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对照组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痊愈时间、总病程、用药后热程等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明显,并且能够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1月就诊于本院的手足口病患儿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治疗后观察患儿主要症状消退时间;肝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患儿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咳嗽等主要临床症状有所消退,治疗组的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AST、ALT、WBC、CRP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能缩短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提高病毒阴转率,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