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膜炎病因复杂,发病机制至今不明,许多研究表明可能与免疫因素及炎症细胞有关。近来研究又发现相关基因Fas、Fas—L和Bcl-2家族在葡萄膜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Fas,Fas—L及Bcl-2凋亡相关基因与葡萄膜炎的发病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Fas/FasL在绒毛膜癌细胞中的表达,及绒癌细胞与Jurkat细胞共培养诱导T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绒癌细胞系Fas/FasL的阳性表达情况,MTT法检测随时间变化绒癌细胞对Jurkat细胞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Jurkat细胞与绒癌细胞共培养24 h、中和抗体NOK-2封闭FasL 24 h Jurkat细胞的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态.结果 绒癌细胞上均有Fas及FasL的表达,在绒癌细胞上Fas的阳性表达较低,而FasL表达较多(P<0 05).绒癌细胞与Jurkat 细胞共培养可诱导Jurkat 细胞凋亡,绒癌细胞与Jurkat细胞共培养后随着时间的延长Jurkat细胞的凋亡率增加(P<0 05),出现特征性凋亡形态特征.用中和抗体NOK-2 封闭细胞表面FasL 后, Jurkat细胞的凋亡率下降.结论 两种绒癌细胞上均有Fas及Fasl的表达,绒癌细胞能抵抗Fas介导的凋亡,其表面的FasL可抑制T 细胞的免疫功能,Fas/FasL途径是绒癌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Bcl-2、FasL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表达,探讨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自新鲜牛眼球中提取S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制成乳化物注入Wistar 大鼠皮内.观察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发作时间、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 EAU 组和正常对照组视网膜Bcl-2、FasL的表达.结果 EAU组动物的14只眼睛在免疫后不同时间发生临床可见的炎症(发病率为100%),正常对照组无临床可见炎症,所有具有阳性体征者均有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EAU 组及正常对照组视网膜组织中均有FasL表达,而EAU组Bcl-2表达增高,正常对照组Bcl-2低表达.结论 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在维持免疫赦免中有重要意义;Bcl-2 对Fas/FasL 介导的细胞凋亡有调节作用;EAU的发生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凋亡,初步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在特发性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IT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T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 ITP患者CD+3、CD+4和CD+4CD+25T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CD+8T细胞和CD+4T细胞表面Fas 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加(P<0.01);T淋巴细胞凋亡敏感性增加.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T细胞免疫调控亚群(CD+4CD+25)凋亡增多,对自身反应性T细胞亚群免疫下调作用降低,破坏自身免疫耐受,在IT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Fas/Fas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产生过量的自身抗体和损伤因子,造成多器官免疫损伤,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异常与SLE的发病密切相关[13],而Fas FasL是介导细胞凋亡的主要信号分子之一,参与了免疫调节作用[4],因此Fas FasL的异常与SLE的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受到高度关注。本文从SLE与凋亡异常、Fas FasL与SLE的关系及Fas FasL参与SLE免疫损伤等方面阐述Fas FasL在SLE中的作用。1SLE与凋亡异常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产物FasL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对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VP法)对44例肾癌组织和10例相邻正常肾组织FasL蛋白表达进行检测;TUNEL法检测44例肾癌组织浸润性T淋巴细胞的凋亡;体外培养786-0肾癌细胞株和Jurkat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FCM)检测JurkatT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肾癌组织FasL阳性表达率46.5%,高于正常肾组织中FasL的表达(23.2%,P<0.05);肾癌浸润性T淋巴细胞凋亡率33.1%,和肾癌FasL表达呈正相关(r=0.96,P<0.01);表达FasL的786-0肾癌细胞株可引起Fas(+)的JurkatT淋巴细胞凋亡.经干扰素-γ(IFN-γ)处理后的786-0细胞株可增强对Jurkat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抗FasL抗体(NOK-1)对Fas介导的凋亡有抑制作用.结论肾癌组织免疫逃避机制之一是通过高表达FasL而引起肾癌浸润性T淋巴细胞凋亡;肾癌组织表达FasL能通过Fas/FasL通路主动杀伤Fas(+)的Jurkat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鱼藤酮对PC12细胞Caspase-3, Fas和Fasl的作用及与凋亡的关系.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 FCM)检测不同浓度鱼藤酮对体外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株凋亡率的影响,并检测1.0 μmol/L鱼藤酮干预不同时段对Caspase-3、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凋亡形态学的改变. 结果: 对照组凋亡率为0.0199±0.0020,经0.1, 1.0, 2.0和3.0 μmol/L不同浓度鱼藤酮干预2 d,凋亡率明显增加其变换值分别为: 0.0305±0.0030, 0.0486±0.0073, 0.0313±0.0041和0.0285±0.003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2),实验组中以1.0 μmol/L作用最显著(P<0.01),当鱼藤酮浓度大于1.0 μmol/L时,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递减. 对照组Caspase-3, Fas和Fasl FI值分别为1.0±0.03, 1.0±0.02和1.0±0.04;经鱼藤酮干预3, 6, 12, 24和48 h,各组均有Caspase-3, Fas和Fasl表达,其中以鱼藤酮干预6 h时Fas/ Fasl表达最明显(P<0.01),而12 h 时Caspase-3表达最明显(P<0.01). 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不光滑,细胞突起减少,核质比小,细胞质空间增大,核周隙增大、不规则,异染色质增多、边集. 结论: 鱼藤酮可通过激活Caspase-3, Fas/ Fasl凋亡途径损伤PC12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研究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评价其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桥本氏甲状腺炎(HT)及正常时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抗原表达情况,血浆中sFas水平及甲状腺腺泡细胞Fas抗原及Fas配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HT组甲状腺细胞Fas和FasL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sFas水平(2.05ng/ml±0.54ng/ml)明显低于正常组(3.59ng/ml±0.68ng/ml,P<0.001),HT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抗原阳性细胞数(79.99%±16.0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7.22%±11.57%,P<0.001).结论:Fas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与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自血病-2及其同源蛋白(Bcl-2/Bax)及肿瘤坏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跨膜蛋白及其配体(Fas/Fasl)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原因和机制.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3例作为研究组,正常子宫内膜者5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两组患者增生期及分泌期Bcl-2、Bax及Fas、Fasl的表达,作半定量分析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与对照组增生期比较,研究组增生期Bcl-2及Bcl-2/Bax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分泌期比较.研究组分泌期Bcl-2、Bcl-2/Bax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Bax明显降低(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增生期Fas均呈中等强度表达,而且研究组增生期Fas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分泌期Fas及Fasl的表达减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3)研究组Bcl-2的表达与Fas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83,P>0.05),而对照组Bcl-2的表达与Fas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34,P<0.01).结论 凋亡机制调控失常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Fas系统与肝移植免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Fas系统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在肝移植免疫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参与了肝移植过程中免疫耐受的形成、免疫排斥的发生等诸多免疫过程.本文就Fas系统与T淋巴细胞凋亡、肝脏移植排斥和移植耐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肝癌细胞系Fas/FasL功能与免疫逃逸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通过Fas/FasL途径的免疫逃逸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系HepG2.2.15细胞表面Fas及FasL的表达;用激活性Fas单克隆抗体CH11诱导细胞凋亡法检测肝癌细胞对Fas介导凋亡的抵抗;用HepG2.2.15与Jurkat细胞共培养法检测细胞表面FasL诱导T细胞凋亡的功能。结果:①HepG2.2.15细胞Fas表达低下,CH11不能诱导其凋亡;②FasL的表达率为18.03%,与Jurkat细胞共培养可诱导Jurkat细胞凋亡;③用中和抗体NOK-2封闭HepG2.2.15细胞表面FasL后,Jurkat细胞的凋亡率由21.41%降为8.91%。结论:肝癌细胞能抵抗Fas介导的凋亡,其表面的FasL可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Fas/FasL途径是肝癌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可成为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简称T亚群)表面凋亡调控因子Fas/FasL表达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按中医辨证分型将80例ITP患者分为4组,每组20例.以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外周血T亚群表面凋亡调控因子Fas/FasL的表达率并与对照组(正常健康志愿者20例)相同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D4^+及CD8^+外周血T亚群表面凋亡调控因子Fas/Fasl表达率ITP瘀血阻络组、血热妄行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增加(P〈0.05),血热妄行组治疗后显著下降,瘀血阻络组略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CD4^+及CD8^+外周血T亚群表面凋亡调控因子Fas/Fasl表达率ITP阴虚火旺组、气虚不摄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所增加,治疗后略有上升,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ITP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Fas/FasL表达存在相关性.ITP患者较高的T亚群表面凋亡调控因子Fas,Fasl值,提示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Fas是存在于细胞表面的调节细胞凋亡的受体,广泛表达于人体多种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Fas及其配体FasL构成的Fas/FasL系统可诱导细胞凋亡,肿瘤细胞Fas异常表达是肿瘤组织抵抗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和攻击,并使肿瘤免疫逃逸得以实现的重要机制之一[1].我们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5例肝癌组织及其邻近非癌组织浸液中的Fas浓度,探讨Fas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在体外与同种异体来源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能否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方法 用SABC法检测T淋巴细胞Fas和Sertoli细胞FasL的表达率.Sertoli细胞和异基因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实验分为,A组(对照组)只有T淋巴细胞培养,B组为T淋巴细胞与经过FasL单克隆抗体处理过的等量Sertoli细胞共同培养;C组T淋巴细胞与培养Sertoli细胞24 h的培养液上清共同培养;D组为T淋巴细胞与等量Sertoli细胞共同培养;用TUNEL法检测各组淋巴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 T淋巴细胞Fas的表达率为(91.67±2.08)%;Sertoli细胞FasL的表达率为(90.43±3.52.)%.C组和D组淋巴细胞的凋亡指数显著大于A组和B组(P<0.01);D组T淋巴细胞的凋亡指数显著大于C组(P<0.01).结论 T淋巴细胞高表达Fas,Sertoli细胞高表达FasL;在体外共同培养的条件下,Sertoli细胞能够诱导异基因T淋巴细胞的凋亡,T淋巴细胞凋亡原因可能与Sertoli细胞产生FasL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胎盘滋养细胞的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Fas、Fas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剖宫产分娩的胎盘,正常妊娠晚期(对照组)、FGR(实验组),各50例。采用TUNEL法检测两组胎盘滋养细胞的凋亡,计算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Fas、Fasl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均可见胎盘滋养细胞的凋亡,凋亡指数AI分别为(17.64±6.97)%及(56.48±7.9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Fas表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Fasl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AI与Fas表达呈正相关(r=0.634,P=0.000),与Fasl呈负相关(r=-0.940,P=0.000)。结论 凋亡相关因子Fas、Fasl可能共同通过诱导胎盘滋养细胞的凋亡参与FGR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肝癌细胞通过Fas/FasL途径触发T淋巴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表面Fas/FasL系统的变化及对其逃避机体免疫监控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检测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和PLC/PRF/5Fas和FasL的表达;观察化疗药物争光霉素诱导肝癌细胞FasL表达及FasL表达上调后的肝癌细胞触发淋巴细胞株Jurkat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HepG2、Hep3B和PLC/PRF/5肝癌细胞株Fas表达均阴性;HepG2 FasL mRNA的表达为阴性,而Hep3B 和PLC/PRF/5FasL mRNA的表达均阳性。经争光霉素(0.6mg/ml)诱导后,上述肝癌细胞Fas的表达无明显变化,而其FasL的表达却增加,与Jurkat细胞混合孵育则触发后发生显性调亡。结论:肝癌细胞可能一方面降低或不表达Fas而对Fas介导的凋亡耐受,另一方面又增强自身FasL的表达以诱发与之接触的T淋巴细胞凋亡,在完成免疫逃避的同时,可对周围的T细胞实施反攻击。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IDDM)是在一定遗传基础上 ,在多种环境因子 (如病毒、细菌、药物等 )触发下由 T淋巴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表现为 CD4 和 CD8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浸润性胰岛炎 ,胰岛 β细胞选择性损伤 ,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缺乏 ,进而引起代谢失调。细胞凋亡 ( Apoptosis)是细胞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生理状态下参与调节体内正常细胞的更新和异常细胞的清除 ,而在病理状态下异常的凋亡又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Fas与Fas L 为介导细胞凋亡的一对膜蛋白 ,Fas与Fas L结…  相似文献   

18.
桥本甲状腺炎中Fas和FasL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Fas和 Fas L 的表达在桥本甲状腺炎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 ,检测 1 7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标本中 Fas和 Fas L的表达及分布 .结果 在桥本甲状腺炎的甲状腺滤泡细胞中 Fas和 Fas L的免疫染色阳性率和免疫染色强度均显著高于非毒性甲状腺组 (P<0 .0 1 ) .桥本甲状腺炎中 Fas和 Fas L免疫染色强阳性甲状腺滤泡细胞多分布于浸润淋巴滤泡附近 ,浸润淋巴细胞中 Fas,Fas L 免疫染色较弱 .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中 Fas,Fas L 在甲状腺滤泡细胞中呈有特征性分布的高表达 ,浸润淋巴细胞 Fas,Fas L表达较少 ,提示甲状腺滤泡细胞可能通过自身表达 Fas和Fas L产生凋亡 ,致甲状腺滤泡萎缩、破坏 ,也可能是形成淋巴滤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γ射线照射后小鼠脾赃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与Fas(CD95)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PI染色、双荧光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织化学的ABC方法研究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凋亡及CD95表达的规律。结果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不同剂量照射的凋亡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4Gy照射后凋亡率最高(在2~6Gy之间观察),淋巴细胞表面Fas的表达随照射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而改变。结论 B细胞较T细胞具有更高的辐射凋亡敏感性;脾脏淋巴细胞在辐射后表现出明显的Fas介导凋亡。  相似文献   

20.
近年研究显示 ,与凋亡相关的Fas(factorofas sociatedsuicide ) /FasL(FasLigand)系统在肿瘤免疫逃逸中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证实在许多肿瘤组织内均有高水平的FasL表达 ,而表达Fas的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组织后不仅未能杀伤肿瘤细胞 ,反被诱导凋亡。这一发现 ,不仅为认识肿瘤免疫逃逸提供了新途径 ,而且能部分解释伴随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本世纪五六十年代 ,Burnet和Thomas提出免疫监视 (immunosurvellance)学说 ,认为机体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细胞免疫机制杀灭肿瘤细胞。此后 ,许多学者支持并丰富了这一学说。目前认为 ,T细胞、B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