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李萍 《农垦医学》2005,27(4):298-299
在教育部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推动下,医学教育改革在全国各医学院校逐步深入,尤其是医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我院自2003年9月起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对我院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作以下评析。  相似文献   

2.
由于检验分析自动化,医院等单位对检验人才需求减少,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体外诊断行业发展对检验人才需求供不应求。以行业发展和就业需求为导向,我院设置了“体外诊断”特色拓展方向,医工结合,构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校企(院)协同,探索“特色方向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了《医学检验导论》特色课程,指导学生专业方向选择和职业规划,探索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复合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3.
开设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对实验技能的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临床检验诊断学的发展,我院在2003级检验医学专业开设了《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学生对该课程表现出极大兴趣和热情,实验课中学生们表现尤其积极;比较2003级和2002级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考试”成绩,发现2003级学生基本操作、实验理论及技能考核等成绩均比2002级学生好,开设《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对检验医学专业学生实验技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北医学教育》2017,(2):260-262
针对我校教育模式的现状,将体验式教学联合MOODLE课程管理系统的教学模式应用于2014级护理本科的4个班的《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中。同时,根据教学效果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促进我校教学改革,为新型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概论》是供中医药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医学概貌而开设的医学概论课程。简要阐述综合型中医药院校非医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的现状、开展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归纳为:非医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研究;具有非医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特色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研究;非医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综合考评方式研究;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综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非医学学生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推广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医学导论”(Introduction of Me-dicine)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医学发展规律的学科,在国内外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中已列入课程设置。我校自1986年至今,已在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四个专业连续三个年级中开设“医学导论”选修课,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各年级参加选修人数达95%以上,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  相似文献   

7.
【】重庆医科大学于2002年开设了《临床医学导论》,作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选修课,2006年将该课程设为必修课。该课程旨在使医学生尽早了解医学的历史、目的、责任和模式的转变,逐步认识医师角色和医患关系,为医学基础课、临床课程学习以及临床实践打下基础。该课程理论教学共27学时,学分1.5分。本文分别从教材建设、考评体系、建立网络支撑平台、构建监控体系、学生的评价等方面对我校的教学实践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灾难频发,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救援医学人才匮乏,相关的教育是关键。为培养具备较强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救援医学人才,我校通过探索,构建了“一普二专三开放”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对全校新生开设急救常识课程;对高年级临床医学生开设《基础灾害救援医学》专业课程;三支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对社会开放式急救培训。以“构建灾害救援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结合的教学体系”,“开展多形式的灾害救援仿真情景实践教学”,“灾害救援医学校内教学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为特色,经过五年的实践,医学生灾害救援的能力和素质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我校继国家级重点中专后,又成为国家教育部、卫生部“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目前,我校开设的护理专业较多,有中专班、3 2护理大专班、电大高护班,与重庆医科大学合办的护理大专班、护理本科班。因此,如何搞好外科护理学教学,为临床培养新型护士,既迫切又重要。随着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导论组织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冰  李萍 《农垦医学》2004,26(2):123-125
为临床医疗本科学生开设“临床医学导论”,在我校实属首次,我们开设此门课程的目的旨在引领医学生早期进入医生角色,明晰人类社会对该职业的期望和要求。使医学生在学习初期就能了解医学相关理论与知识,以现代医学观为指导开展今后的学习。全面的培养和提高自身素质。在参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制作了相关的教学课件并采用多种方法向学生讲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于  相似文献   

11.
我校为临床医学及其它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了《细胞培养技术》课程。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探讨,研究面向医学本科生开设《细胞培养技术》选修课的可行性与重要性,为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启蒙科研思维能力,以及培养科研兴趣等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疆医科大学于2003年开设了《医学导论》课程,经过7年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该课程已成为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重要启蒙课程,调查旨在全面了解该课程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改进课程结构、修订课程大纲、改革考核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中等卫生学校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及大纲》中流行病学和环境卫生学课程都同时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五、六学期开设。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本专业的实际,笔者认为在保证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应对本学科课程进行优化及调整。这一方案于 1998年在预防医学 12班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方案为: 1调整教学安排的时间 将流行病学调整到第三学年的第五学期,而环境卫生学则调整在第三学年的第六学期。其理由有二:其一,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既是重点亦是难点,它与卫生统计学关系较为密…  相似文献   

14.
医学心理学教学实践回顾与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宗池  梁光霞  陆凝 《九江医学》2008,23(1):52-54,6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正在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生具备的知识结构应符合这种模式要求。为此,医学院校陆续开设了心理学课程,成立相应的教学组织。我校自1986年起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医学心理学课程,后又相继在麻醉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15.
国内不少院校已开设《医学导论》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存在着各校间名称不一致,课程基本内容不一致和教学组织实施尚不稳定等问题。加强《医学导论》课程建设,当务之急是稳定教师队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  相似文献   

16.
“医学概论”课,是我校卫生管理专修科最近在一九八五级(以下简称卫管)的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它包括医学导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三部分,由四位教师分别授课,总学时36。本文拟就其中“医学概论——临床医学部分”的教学谈谈笔者的作法,以与同道们共同讨论。任务的提出我校自1982年底建立“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并在1983年开始招收第一期三年  相似文献   

17.
医学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医学生情报意识、训练医学生掌握检索技能的一门课程。目前,我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已到了大发展阶段[1],该课程的教学也越来越倍受关注。我校开展医学文献检索教学已有20余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给学校的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但这门课程还很年轻,有待于今后不断地完善。1我校文献检索教学“大事记”1984年,在国家教委教高字004号文“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和教高字065号文“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几点意见”指示下,我校在本科生和进修生中开展“医学文献检索讲座,”1986年列为本科教学选修课、硕士研究生教学必修课,2003年纳入药学专业、信息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必修课。开课初期讲授《中目:医》、《外目:医》、全国报刊索引、中国医学文摘、参考工具书使用方法、IM、BA、CA以及医学论文写作等内容,实践手工检索,学期课程总学时20~30 h。随着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光盘检索应运而生,1991年增添4学时的光盘检索教学,介绍重庆维普数据库,1995年引入CBM d ise教学内容,1998年开展多媒体教学。目前,教学对象有研究生、本硕连读生、本科生和成教院专升本学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论述预防医学教学在医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独特效果。方法 对我校中西医结合社区医学专业7个班2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同期开设的其他学科为对照,比较预防医学与其他学科由于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结果 研究对象通过预防医学教学后,道德素质、归纳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预防医学教学在医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效果,应在医学生中加强预防医学教学。  相似文献   

19.
高职高专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适应新世纪广大乡村和社区对卫生人才的需求,我校于2003年在陕西省教育厅基金的资助下,承担了陕西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研究项目——“高职高专教育医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结合我校多年教学改革的经验,根据高职高专学生(三校生)的特点,以系统及临床症状整合模式构建医学高职教育医学基础课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增强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医学伦理学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我校自去年以来改革了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确定医学生一年级讲授普通伦理学课程,普及伦理学知识,为医学伦理学教学奠定理论基础;三年级临床见习时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五年级临床实习时增设医学伦理学的专题讨论等。实践证明,教学改革适应了医学生个性特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现实临床伦理纷争的理解,提高了医学行为决策中伦理分析、判断和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