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听力测验     
65-11-695.作测听研究用的隔电隔声室 1964, №4, 58~62(俄文) 65-11-696.Békésy型听力计描记法中规程作用的研究 Bradford, L. J.等 Acta Otolaryng, 1961, 58, №1, 17~31  相似文献   

2.
1952年 Békésy提出蜗管行波学说 ,即根据蜗管内流体力学特性 ,行波起源于耳蜗底转基底膜张力最大的部位。本文通过骨导听觉脑干电反应 ( ABRs)方法对耳蜗内行波的传播时程进行研究 :1测定 11名正常听力志愿者 ( 18~ 2 6岁 )的平均骨导阈值 ;2对 2 0名 16~ 2 6岁的正常听力健康人测定气导和骨导 ABR潜伏期 ;3测定高频通过白噪声 (高通带滤波噪声 )掩蔽下6名听力正常志愿者 ( 2 2~ 65岁 )骨导 ABR:先在无掩蔽条件下测定 波潜伏期 ,给声同时用不同频带宽度高通带滤波噪声掩蔽 ,其下限频率依次为 :7.7k Hz,6.4 k Hz,5.3k Hz,4 .4 k …  相似文献   

3.
耳蜗生理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蜗如何分析声音的经典理论主要来源于GeorgVon Békésy的工作成就。主要有三点:第一,声波频率与耳蜗基底膜部位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高频在蜗底引起最大的反应,随频率降低最大反应部位逐渐移向蜗顶。第二,上述沿基底膜的频率的空间分布是由基底膜的被动机械特性(劲度梯度)所决定的。第三,基底膜对声音的响应是被动的。本文复习上述耳蜗换能的三项经典理论被耳蜗生理学的新发现所修正的情况。 [声波频率与耳蜗基底膜部位间的关系]近来对哺乳类和鸟类的研究表明,Von Békesy早期发现的耳蜗基底膜不同部位与声波频率的对应关系不是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 fMRI)观察正常人和感音神经性聋人在纯音刺激时脑听觉中枢的兴奋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方法:正常人和聋人受试者各30名。功能成像采用组块设计。声音刺激用1000Hz纯音,强度(sound pressure level,SPL)140dB,持续时间500ms,刺激间隔500ms, 刺激施加频率1Hz。结果:正常人接受纯音刺激激活脑区有:两侧颞横回、颞平面前极、颞平面、外侧裂周围的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颞上回(除颞横回、颞平面前极、颞平面以外的部分)、缘上回、额下回、以及两侧枕叶和小脑半球。聋人纯音激活脑区与正常人相似。对正常人和聋人各脑区的激活强度行t检验,表现为正常人激活强度显著高于聋人的脑区有:两侧颞横回、颞平面前极及额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刺激声频率差异变化对正常人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影响,探讨MMN产生机制,及其对声音辨别能力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青年健康男性行MMN检查,所有受试者均行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检查,确定ABR阈值,MMN检查在受试者在阅读状态检测,采用odd-ball刺激方式,给予短纯音刺激,偏差刺激概率为20%,标准刺激概率为80%,刺激频率为1.1次/s,刺激声强度为ABR阈上50d B;偏差刺激声频率分别为750Hz;1000Hz;2000Hz;3000Hz,对应的标准刺激声频率分别为500Hz;500Hz;1000Hz;1000Hz,每个受试者均行4次MMN检查,每次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的频率差异幅值分别为250Hz;500 Hz;1000 Hz;2000 Hz。观察各组MMN潜伏期及波幅的特点。结果所有受试者ABR阈值均≤25 d B n HL。每例受试者均可引出MMN波形,当频率差异幅度分别为250Hz,500 Hz,1000 Hz,2000 Hz时,各组MMN潜伏期分别为167.61±14.93ms,148.48±12.03ms,139.17±10.93ms,121.37±19.51ms,经方差分析,总体各组潜伏期有显著差异(F=18.81,p=0.000);波幅分别为5.62±2.68 u V,7.35±2.97 u V,6.13±1.83 u V,6.36±2.26u V,经方差分析,总体各组波幅无显著差异(F=0.956,p=0.423)。结论MMN在正常青年人可以稳定引出,而且随着刺激声频率差异的增大,其潜伏期呈现稳定而且有规律的减小,重复性良好,作为对声音辨别能力检测的有效手段,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感音神经性聋人和正常人纯音刺激脑功能区BOLD-fMRI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i maging,BOLD-fMRI)观察正常人和感音神经性聋人在纯音刺激时脑听觉中枢的兴奋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方法正常人和聋人受试者各30名.功能成像采用组块设计.声音刺激用1000Hz纯音,强度(sound pressure level,SPL)140dB,持续时间500ms,刺激间隔500ms,刺激施加频率1Hz.结果正常人接受纯音刺激激活脑区有:两侧颞横回、颞平面前极、颞平面、外侧裂周围的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颞上回(除颞横回、颞平面前极、颞平面以外的部分)、缘上回、额下回、以及两侧枕叶和小脑半球.聋人纯音激活脑区与正常人相似.对正常人和聋人各脑区的激活强度行t检验,表现为正常人激活强度显著高于聋人的脑区有:两侧颞横回、颞平面前极及额下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颞平面;表现聋人激活强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的脑区有:两侧枕叶、中央后回、中央前回.结论正常人和感音性聋人接受适当纯音刺激都可激活听觉中枢.在相同刺激条件下聋人听觉中枢激活程度较正常人低.人脑以网络模式处理听觉信息,不同感觉中枢间存在固有的联系,聋人的听觉中枢有重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7.
下丘神经元对纯音刺激的相位锁定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下丘神经元对纯音刺激的相位锁定反应特性。方法采用单极玻璃镀膜钨丝电极记录14只豚鼠单神经元单位的动作电位。双耳给予200ms持续时间的纯音,频率范围为50~3000Hz。用TDT System 3(Tucker—Davies Technologies)记录神经元单位的特征性频率、频率反应面积(Frequency response area)及围刺激时间柱形图(Peristimulus time histogram,PSTH)。用计算机软件重建周期柱形图(Period histogram),并计算向量强度(Vector strength)。结果共记录188个下丘神经元单位,其中70%(131/188)的神经元为相位锁定反应阳性。绝大多数(87%)相位锁定反应神经元单位的特征性频率在100~1000Hz范围内。能记录到的具有相位锁定反应的最高刺激频率为1500Hz。绝大多数神经元的相位锁定反应的上限频率均低于1000Hz。有些神经元单位仅显示微弱的相位锁定反应,其向量强度不超过0.3;而另外一些则显示较强的相位锁定反应,其向量强度〉0.9。在下丘中共记录到带通相位锁定反应神经元单位12个(9.5%),其余均为低通反应。根据特征性频率及其附近频率的PSTH特点,可以将神经元单位分为6类,不同PSTH类型的相位锁定反应有差异;在四类较常见的神经元单位之间,相位锁定反应的强度有显著的交叉和重叠。相位锁定反应强度也随刺激强度的改变而变化,不同的神经元单位,其变化特点有差异。结论相位锁定反应特性在下丘神经元中有不同程度的保存。不同神经元的相位锁定反应的频率范围和强度差异较大。来自下级神经核团的不同细胞群的锁相传入信息可汇聚到同一神经元。  相似文献   

8.
耳蜗微音电位(CM)能反映内耳毛细胞功能。但有人认为低音区的CM来自耳蜗顶转,而鼓岬电极只能提供基底转的信息。因而作者对耳蜗电图(ECochG)中的CM可靠性进行研究。用鼓岬电极对10名18~25岁听力正常的男性受检者进行检查。检查室作了电屏蔽。刺激声为不同频率的短纯音。用XY记录仪描记CM。以8kHz90dB声刺激CM出现的时间为标准(即0ms),4、2、1和0.5kHz声刺激CM出现的时间变化作为CM改变的指标。在4 kHz声刺激时CM出现的时间为0.16±0.01ms,2kHz时为0.29±0.02ms,1kHz时为0.43±0.02m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利用骨导耳机振子、激振器输出振动直接刺激颅骨记录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bone conducted 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BC-oVEMP),为BC-oVEMP的临床应用提供最理想的振动刺激参数;比较骨导振动刺激和气导声刺激引出电位波形的参数差异。方法2017年3-5月,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招募的健康志愿者共20名,其中男10名,女10名,年龄20~25(22.05±2.01)岁。声学分析仪采集骨导耳机振子、激振器的输出振动刺激的信号频谱和瞬态波形,依据国际标准计算得到输出的振动作用力的峰值等效力值(peak-to-peak equivalent force level,peFL)。分析选择可以获得稳定骨导振动刺激的最优参数。20名志愿者同时接受最大输出强度的气导声刺激、振动力刺激,记录双侧oVEMP波形及N1潜伏期、P1潜伏期、振幅等参数。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正态分布两组间数值方差齐采用t检验,不齐则采用校正t检验。偏态分布两组间数值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不同频率的原始声刺激信号经声学分析仪记录到输出振动刺激的时域波形图、频谱图,输出振动的峰值频率与原始声信号频率一致。相同的原始信号强度时,500 Hz信号对应的频谱图输出峰值最高。原始声刺激参数频率相同时激振器的输出振动刺激的峰值等效力值随刺激声强度增加而增加,相同强度时激振器的输出振动刺激的峰值等效力值随频率增加而减小;以500 Hz短纯音输出的峰值等效力值最大,为139.8 dB peFL;同时大于相同原始声刺激信号时通过骨导耳机振子输出的峰值等效力值130 dB peFL。40耳中5耳在气导声刺激下未记录到对侧oVEMP电位波,即气导刺激和骨岛刺激的N1-P1波引出率分别为87.5%(35/40)和100%(35/40)。气导声刺激和骨导振动刺激N1的潜伏期分别为(11.33±1.05)ms和(10.14±0.38)ms,P1潜伏期分别为(16.24±1.56)ms和(15.65±1.19)ms,波间期分别为(4.59±1.26)ms和(5.55±0.81)ms,左右耳对称性系数分别为12.22%[5.5%,21.85%]和8.74%[3.37%,14.08%],振幅分别为3.07[2.05,4.43]μV和11.96[7.42,14.75]μV;N1潜伏期、P1潜伏期、波间期、振幅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500 Hz短纯音原始刺激经激振器获得振动输出能最大,优于B-81骨导耳机振子;与传统气导声刺激相比,BC-oVEMP的引出率更高,波形幅度更大,更稳定可靠,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戊巴比妥钠麻醉对豚鼠听皮层原发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8只健康成年雄性豚鼠,在其听皮层植入慢性皮质电描记(electrocorticography, ECoG)电极阵列。术后恢复一周后分别在清醒状态和戊巴比妥钠麻醉状态下对其进行听皮层原发反应(Primary response, PR)测试,比较麻醉前后6k~24kHz反应阈变化,并比较两种条件下各频率90dB SPL短纯音引出的PR各波潜伏期以及在不同强度刺激下各波的振幅变化特点。结果 戊巴比妥钠麻醉前后各频率阈值无明显改变(P>0.05);麻醉状态下90dB SPL各频率短纯音诱发PR各波(Na、Pa、Nb波)潜伏期均较清醒状态下延长(P<0.05);麻醉前后各频率下Na、Pa波的大部分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麻醉状态下Nb波的振幅较清醒时显著升高(P<0.05)。结论 戊巴比妥钠麻醉对豚鼠PR的反应阈无明显影响,但会使PR的Na、Pa、Nb波潜伏期明显延长,并使Nb波的振幅增大。  相似文献   

11.
4.2.4 关于ASSR采用刺激声强度的校准和反应阈强度单位 目前国内有学者用国际标准校准纯音听力零级的标准化方法来校准ASSR用的调制声,这显然存在问题.因为尽管调幅声频率特性很好,与纯音相近,但二者绝对不能等同,ISO颁布的各项标准有严格的限定,绝不能改变测试设备或被校的对象.我们认为用"生理校准"法较为合适,即选择一组听力正常男、女青年(约30~50人),纯音听阈不超过5 dB HL,无耳科疾病史、噪声接触史和耳毒性药物使用史,进行各频率调幅声的主观测听和ASSR反应阈测试,取该组受试者的平均值,计算二者阈值之差,作为修正值,例如500 Hz的调幅声平均主观听阈为5 dB SPL,作为0 dB nHL,而ASSR的反应阈平均值为35 dB SPL,二者之差为30 dB,即ASSR的平均反应阈为30 dB nHL,其它频率以此类推,从而将ASSR机器输出的SPL换算成nHL.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确立正常年轻人高通滤过噪音掩蔽脑干听觉诱发电位V波潜伏期的正常值,比较高通滤过噪声掩蔽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正常人组、非梅尼埃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组和梅尼埃病患者的差别.方法 30例听力正常的本校大学生,20例非梅尼埃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和20例梅尼埃病患者,均行高通滤过噪音掩蔽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别检测8kHz、4kHz、2kHz、lkHz、500Hz以下频率,刺激声强度为60dBnHL)和纯音测听测试,2个疾病组患者加行耳蜗电图检查.结果 正常人组和非梅尼埃病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V波潜伏期随刺激频率段的下降而逐渐延长,△V均值2.28ms,最大3.65ms,最小0.45ms,振幅逐渐下降,波形变宽.而梅尼埃病患者V波潜伏期延长不明显,△V最小-0.14ms,最大0.6ms,△V均值0.32ms.结论 正常年轻人高通滤过噪音掩蔽ABRV波的潜伏期正常值的建立,为听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客观参考.高通滤过噪音掩蔽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梅尼埃病和非梅尼埃病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95%以上,明显优于耳蜗电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制呼吸频率调节型喉起搏器 ,在单侧喉返神经麻痹的动物模型中实验其是否能引起与呼吸同步的声带功能性外展运动。方法 喉起搏器带有感受呼吸信号的压力传感器 ,以气体压力的变化作为失神经环杓后肌的起搏信号来源 ,经电刺激使声带外展与呼吸同步。健康猫 6只 ,切断左侧喉返神经。将喉起搏器的刺激电极植入猫左侧环杓后肌。分别于术后即刻、1、2、4、8、1 2周间歇性刺激 ,刺激频率 30Hz ,脉宽 0 6ms ,刺激强度 0~ 8mA。在直接喉镜下观察声带活动情况。术后 1 2周摄录不同的刺激强度下声门图像 ,测量刺激与非刺激时相对声门面积。结果 在喉起搏器作用下 ,麻痹的声带外展与呼吸同步 ,相对声门面积增加 1 8%。喉麻痹 1周后 ,所需刺激强度阈值增大 ,1 2周时接近失神经初始时刺激阈值。结论 本实验研制的呼吸频率调节型喉起搏器 ,能感知动物呼吸节律的改变 ,依呼吸频率调节起搏频率 ,发放吸气期电刺激脉冲使患侧声带外展 ,有可能对喉麻痹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刺激速率为70~110 Hz的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 ASSR)(亦称为80 Hz)最近倍受听力学工作者特别是小儿听力学工作者的关注,设备制造商也正在推销其产品.本文回顾了ASSR的技术、应用基础,并总结了其应用于婴幼儿听力评估的现状.文中斜体字为基本原则.详细的ASSR方法学、正常值以及一些ASSR研究结果请参阅Picton(2003)的综述.ASSR并不是一个新发现的听觉反应,1960年Geisler就从人类头颅上记录到了该反应;以后研究者又记录到了短声、正弦调制波以及方波调制波所诱发的反应.Galambos等在1981年发表的有关40 Hz事件相关电位将ASSR引入听力领域.不同刺激速率的ASSR的产生部位是不同的,40 Hz的ASSR产生于皮层和脑干,而80 Hz的ASSR主要来源于脑干,而且很有可能它就是ABR的波Ⅴ,只是与ABR的刺激和记录方法不同而已.ASSR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频域内分析的方法,通过计算位相相关性或刺激速率值处的信噪比,再根据统计学分析来判定反应的引出与否,这种客观性使ASSR显著优于ABR.ASSR的刺激信号最早是象ABR一样的短纯音信号,以后主要用调幅调制声,有时也加入10%~20%的调频调制,目前大多数设备都采用这一信号,最近一种新ASSR设备的缺省设置是5~8 ms的短音.ASSR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能够同时记录多个刺激声信号所产生的反应,这种多频刺激的方法能够同时记录双耳八个频率(每耳四个频率)的反应.研究证明只要各个信号的频率相距一个倍频程以上,强度在75 dB SPL以下,多个刺激声之间的干扰就很小或没有.不对称型的听力图、不同频率所产生的反应幅度的不同以及多频刺激方式所导致的各个频率反应幅度整体的下降延长了这种方法的测试时间,使其不如理想中的那么省时,但仍比单一刺激方式快2~3倍.80 Hz ASSR通常采用的是正弦调幅调制纯音,因为其特有的频率特异性而被认为是优于短纯音ABR的一个方面,但是声信号的频率特异性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还应考虑到耳蜗基底膜的部位特异性以及神经反应的特异性.研究证明ASSR的频率特异性与短纯音ABR是非常接近的.ASSR技术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十年前还没有商用的设备,五年前只有两家,而目前至少有六种不同的设备.随着设备的增加,各个设备之间标准化的问题突显出来.有些设备有很浑厚的研究背景,而有些则没有,使用者应该根据设备的性能及临床资料而加以选择.关于80 Hz ASSR与行为听力测试相关性的研究很多,多为感音神经性聋成人或较大儿童,结果表明至少在该人群中ASSR的阈值能够很好地预测行为听力阈值.许多ABR与ASSR的比较研究声称ASSR比ABR能够更好地评估残余听力,也就是当受试者听力损失很重、ABR不能引出时,仍能够引出ASSR.尽管这一现象客观存在,但是还有一些其他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如:①所比较的信号在某一特定频率上的能量是不相等的,众所周知短声的能量分布频率范围很宽,其最大输出强度较ASSR信号小;②ASSR在高强度会有伪迹或非听性反应;③ASSR的长时强声刺激会导致耳蜗损害.因此需慎重对待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关于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气导ASSR的研究,模拟传导性聋的研究表明气导ASSR阈值远高于行为听阈,而且ASSR骨气导差过大.骨导ASSR的研究显示听力正常婴幼儿各个频率的ASSR的阈值与成人显著不同.正常听力婴幼儿的短纯音ABR阈值以及诊断标准已经确立,而ASSR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则显得不足,而且不同研究所采用的刺激(单频与多频)及记录(不同信噪比、噪声标准以及记录时间)方法不同,使这一形势更加恶化.综合不同调幅调制纯音ASSR的研究结果,正常听力婴幼儿在500、1 000、2 000及4 000 Hz的平均阈值分别为41、43、35和32 dB HL,如果转换为dB SPL则与短纯音ABR非常相似.如果以均值的90%~95%为可信区间,取二倍标准差,则诊断标准在500 Hz为60 dB HL,1 000、2 000及4 000 Hz为50 dB HL.关于感音神经性聋儿童ASSR的研究有很多,这种研究比较理想的方法应该将婴幼儿的ASSR阈值与行为听阈或短纯音ABR阈值相比较.遗憾的是多数研究都是短声ABR与ASSR的比较.总结以上工作发现,首先样本数量还很少,其次多数有方法学的缺陷,加之不同研究所采用的刺激和记录方法不同,临床资料就更加减少.最后还没有不同类型听力损失的婴幼儿ASSR的研究.总而言之,尽管ASSR在婴幼儿听力评估方面很有前途,但目前单独以此作为听力诊断的电生理方法还为时过早,还必须结合短纯音ABR,因为只有短纯音ABR才具有充足的基础、临床研究和明确的诊断标准,因而也是目前婴幼儿听力诊断电生理方法的金标准.根据上述回顾,ASSR在婴幼儿听力诊断的现状总结如下:①新的刺激及记录方法通常都没有经过同行审阅的临床科研为依据,特别是缺乏听力障碍婴幼儿的数据;②不同设备采用不同的刺激和记录方法,且缺少专业人员的评估;③不同的方法或设备层出不穷,缺乏标准化;④刺激声信号的校准问题以及ASSR与行为听力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没有解决,各种设备采用不同的刺激和记录方法更加恶化了这一状况;⑤极重度聋者的ABR和ASSR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⑥听力损失儿童的ASSR与行为听力测试的关系的研究还很少,而且现有的大多数研究没有能够将ASSR与听力诊断的金标准--行为听力和/或短纯音ABR进行比较;⑦六个月以下婴幼儿的ASSR 研究还很少;⑧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成人和婴幼儿的研究还很少;⑨成人的骨导ASSR研究很少,还没有婴幼儿骨导ASSR的研究报道,也没有病理状态下成人或婴幼儿的骨导ASSR研究(极重度聋除外).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解决,ASSR技术就不能称为成熟.因为对于一个结果,无法准确地判定该阈值是正常还是升高.短纯音ABR的研究虽然尚需完善,但它已有非常多的研究背景和临床数据,能够提供气导和骨导听阈,是当前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以下儿童)听阈确定的首选方法.因此目前ASSR还需与短纯音ABR或行为听力测试结合使用. 80 Hz ASSR除了用于阈值的评估外,也可以用于阈上功能的评估,如单词识别或助听器效果的预估.结果 表明在正常或异常听力成人以言语调制声为信号,其识别阈与ASSR有显著相关性,它反映了较低水平的听觉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检查在正常青年人中的特点,并分析阅读状态和集中注意力时MMN检查的结果有无差异。方法对12例青年女性(年龄29-31y,平均30.08y)和18例青年男性(年龄27-34y,平均30.22y)行MMN检查,所有受试者均行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检查,确定ABR阈值,MMN检查在受试者在阅读状态和集中注意力状态时分别检测,采用oddball刺激方式,给予短纯音刺激,偏差刺激声为2000Hz,概率为20%,标准刺激为1000 Hz,概率为80%,刺激频率为1.1次/s,刺激声强度为ABR阈上50dB nHL;观察MMN潜伏期及波幅的特点。结果所有受试者ABR阈值均≤25 dB nHL。每例受试者均可引出MMN波形,女性在阅读状态下MMN潜伏期为159.57±20.64 ms,波幅为3.82±1.38 uV,在集中注意力状态下MMN潜伏期为155.96±17.51 ms,波幅为4.28±1.89 uV,经配对t检验潜伏期和波幅在两种状态下无显著差异;男性在阅读状态下MMN潜伏期为150.48±19.57 ms,波幅为3.75±1.27 uV,在集中注意力状态下MMN潜伏期为144.81±15.42 ms,波幅为3.99±1.34 uV,经配对t检验潜伏期和波幅在两种状态下无显著差异;经独立样本t检验,男女在上述两种状态下MMN波幅和潜伏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正常青年男女均能引出MMN波形,男女之间MMN检查的波幅和潜伏期无差异,阅读状态和集中注意力状态对MMN检查的波幅和潜伏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正常 Wistar 大鼠短声(click)及短纯音(tone burst,TB)诱发听性脑干反应(cABR、tb-ABR)结果,标准化 Wistar大鼠ABR测试方法,为大鼠听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正常成年雄性 Wistar 大鼠15只,分别进行cABR和tbABR(4、8、12、16、24、32 kHz)测试,观察80、50、20 dB SPL 强度下各波的引出率,以引出率最高的波来判断阈值,同时量取该波的潜伏期和幅值,检测ABR波Ⅱ、Ⅳ振幅I/O曲线。结果①20 dB SPL强度下cABR和tbABR波Ⅱ和波Ⅳ最晚消失的比例几乎相同;②cABR 阈值为21.83±4.45 dB SPL,4~32 kHz 频率tbABR阈值分别为24.33±5.37、14.17±4.37、14.33±4.68、16.67±4.22、23.00±5.81、31.00±7.36 dB SPL;③80 dB SPL cABR波Ⅰa、Ⅰb、Ⅱ、Ⅲ、Ⅳ、Ⅴ潜伏期分别为1.76±0.12、2.13±0.11、2.67±0.16、3.49±0.28、4.39±0.29、5.45±0.41 ms,tbABR 4 kHz波Ⅰa、Ⅰb、Ⅱ、Ⅲ、Ⅳ、Ⅴ潜伏期分别为2.02±0.09、2.88±0.16、3.77±0.25、4.69±0.29、5.78±0.41 ms,8 kHz分别为1.76±0.07、2.28±0.10、2.63±0.16、3.49±0.21、4.44±0.28、5.48±0.43 ms,12 kHz分别为1.76±0.08、2.24±0.12、2.61±0.25、3.53±0.25、4.46±0.32、5.52±0.45 ms,16 kHz分别为1.79±0.10、2.25±0.12、2.70±0.18、3.62±0.27、4.52±0.37、5.61±0.49 ms,24 kHz分别为1.75±0.09、2.27±0.11、2.67±0.16、3.60±0.27、4.52±0.38、5.60±0.51 ms,32 kHz分别为1.77±0.10、2.24±0.12、2.64±0.20、3.59±0.34、4.52±0.40、5.61±0.52 ms;④I/O曲线示在高强度时波Ⅱ振幅明显高于波Ⅳ,但在低强度时,波Ⅱ振幅与波Ⅳ基本相同,甚至波Ⅳ振幅高于波Ⅱ。结论正常成年大鼠短声及短纯音诱发ABR波Ⅳ出现率最高,低强度声刺激时,波Ⅱ、Ⅳ振幅基本相同,甚至波Ⅳ振幅高于波Ⅱ,可以波Ⅳ最后消失的强度为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