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皮肤交感反应(SSR)的特点,并探讨其与自主神经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1月我院门诊或病房收治的PD患者50例,同时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50例,均采用常规肌电图检查,测定其运动神经传导、F波、感觉神经传导(SCV)和SSR。结果正常对照组SSR全部引出,50例PD患者中,上肢5例波形缺失,下肢16例波形缺失。SSR潜伏期:正常对照组上肢(1.33±0.04)s,下肢(1.99±0.38)s,PD组上肢(1.50±0.11)s,下肢(2.16±0.17)s,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SSR波幅:正常对照组上肢(3.31±2.15)mv,下肢(1.73±0.98)mv,PD组上肢(1.23±0.67)mv,下肢(0.72±0.45)mv,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50例PD患者中,SSR异常35例(70%),其中上肢异常10例,下肢异常35例,上肢SR异常的患者,其下肢SSR均有异常。下肢异常率明显高于上肢,二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D患者SSR异常主要表现在:波形消失16例,潜伏期延长7例,波幅下降19例。自主神经损伤症状组SSR异常率明显高于无自主神经损伤症状组。结论 PD患者可出现SSR的异常,SSR能为PD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对帕金森病(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2例PD患者和35例健康人进行了SSR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D患者SSR异常率为69%,SSR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SSR可作为评价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人皮肤交感反应(SSR)的变化。方法:测定17例正常人及19例2型糖尿病患者手足心四个部位的SSR。结果:正常人组与2型精尿病组比较,SSR起始潜伏期、面积、上肢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下肢波幅较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SSR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周围交感神经受损的情况。[方法]对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上下肢的交感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检测。[结果]SSR的起始潜伏期,上肢:糖尿病组(1385.3±246.7)ms与对照组(1361.2±123.2)ms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下肢:糖尿病组(1858.9±527.5)ms与对照组(1742.8±225.2)m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上下肢SSR波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组SSR总异常率为41%,上肢异常率为17%,下肢异常率为41%,下肢异常率明显高于上肢,P〈0.001。[结论]SSR是检测糖尿病交感神经损害的一种客观的、敏感的方法。此方法简单且无创伤,可作为糖尿病的常规电生理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SSR)在判断帕金森病(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PD患者和健康人分别进行SSR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PD患者SSR潜伏期上肢为(1.89±0.40)s,下肢为(2.19±0.56)s;波幅上肢为(0.68±0.50)mV,下肢为(0.49±0.58)mV,分别较对照组(1.48±0.12)s、(1.93±0.19)s、(2.09±0.20)mV、(1.25±0.38)mV明显延长及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SSR对判断P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温针改善寒证交感皮肤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交感皮肤反应(SSR)评价符合寒证特征的温针疗效。方法:用40项虚寒证量表和3种关节疼痛量表选择寒证患者(骨关节病),以气海等为主穴进行温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电刺激法测定左侧上、下肢SSR潜伏期和幅度。结果:3种关节疼痛量表、虚寒证主症的定性和定量、症状总定性和总定量、下肢SSR潜伏期等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下肢SSR潜伏期与寒痹植物神经紊乱存在一定相关性,温针可增强寒痹交感神经功能,改善植物神经紊乱。由此,深入研究SSR可望发展成为反映中医寒热证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脑梗死对心率变异(HRV)的影响及发病后HRV的变化.方法68例脑梗死组患者和50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进行24 h HRV记录分析,于发病后第5天及4周进行2次记录,脑梗死位置经CT或MR I证实并符合临床体检定位.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发病后第5天的HRV各项指标降低,呈显著性差异P<0.01;4周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恢复,部分指标恢复呈显著性差异P<0.05.(2)右侧脑梗死组较左侧脑梗死组HRV各项指标更低,呈显著性差异P<0.05,右侧岛叶脑梗死组HRV的各项指标最低.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导致HRV降低,影响心脏自主经神经活性的主要部位在右侧岛叶,受损的心脏自主神经活性随时间的延长有恢复趋势.  相似文献   

8.
吴毓玲 《黑龙江医学》2009,33(5):327-329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脑梗死对心率变异(HRV)的影响及发病后HRV的变化。方法70例脑梗死组和50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进行24hHRV记录分析,于发病后第5d及5周进行2次记录,脑梗死位置经CT或MRI证实并符合临床定位。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发病后第5d的HRV各项指标降低,呈显著性差异(P<0.01);5周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恢复,部分指标恢复呈显著性差异(P<0.05);(2)右侧脑梗死组较左侧脑梗死组HRV的各项指标更低,呈显著性差异(P<0.05),右侧岛叶脑梗死组HRV的各项指标最低。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导致HRV降低,影响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主要部位在右侧岛叶,受损的心脏自主神经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有恢复趋势。  相似文献   

9.
健康成人交感皮肤反应的多导联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种不同的刺激方法 ,可以反射性地激活人体交感神经催汗纤维 ,在手掌和足底皮肤表面能够记录到一种长潜伏期的电位 ,称为交感皮肤反应 (sym 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 [1 ] 。近年来 ,有文献 [2 ] 报道 SSR在临床上可用于检测周围神经病变中自主神经的功能变化 ,但多数作者都采用刺激一侧上肢、记录对侧上肢或下肢的方法。本文首次采用交替刺激上肢腕部正中神经、两侧肢体四导联同时记录的方法 ,测定 SSR不同参数的正常值 ,探讨 SSR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和方法共检测 2 5例健康成人 ,男 13例 ,女 12例 ,年龄 (2 0~5 5 )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交感反应(SSR)的变化特点.方法:分别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3例健康者进行四肢SSR、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对两组SSR起始潜伏期及N波、P波波幅的均值进行比较,并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SSR起始潜伏期及N波、P波波幅与NCV、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SSR的起始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N波波幅、P波波幅差异无显著性(P>0.05).健康组全部可引出SSR,而2型糖尿病患者组上肢有12例(占24.0%)、下肢有20例(占40.0%)至少有一侧肢体SSR消失.48例(占96.0%)患者至少有一肢SSR起始潜伏期异常.SSR起始潜伏期及SSR消失与病程显著相关,而与NCV、HbAlc无关,N波波幅、P波波幅与病程、NCV、HbAlc均无关.结论:SSR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纤维病变的预警指标,有助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成人血脂变化与心率变异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成人血脂变化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126例无明显临床疾病的成人(男35例,女91例)检测心率变异性(HRV)、空腹血糖、TC、TG、HDL-C、LDL-C、血尿酸等指标,进行t检验及协方差分析,比较血脂正常及异常两组间HRV的差异,结果:(1)血脂异常组RMSDD、PNN50%、HF低于正常组.LF//HF、WHR、吸烟量高于血脂正常组(P〈0.05);校正年龄、性别、吸烟、WHR、SBP、DBP后RMSDD、PNN50%、HF差异仍存在;(2)逐步多元回归分析TG与SDNN、RMSDD、PNN50%、HF、VLF负相关;HDL-C与LF正相关;LDL-C与LF/HF正相关(P均〈0.05),结论:脂代谢紊乱可影响HRV。主要表现为反映迷走神经功能的指标减低;脂代谢紊乱可能通过影响自主神经功能,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参与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2.
心率变异 (RHV)分析与许多疾病 ,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有关 ,RHV分析是评价人体自主神经功能的一项无创伤检测手段 ,也是反映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平衡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老年糖尿RHV的观察 ,分析老年糖尿病与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 ,其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1~ 2 0 0 2年在我院确诊 2型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 1985年WHO诊断标准 ) 36例。男性 2 4例 ,女性 12例 ,年龄 6 2~ 85岁。对照组 32例同期在我院就诊 ,是除年龄外无其他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并将年龄划分为 6 0~ 70岁 ,71~ 80岁 ,81岁以上三组 ,每组年龄段人数、性别与糖尿病组…  相似文献   

13.
皮肤交感反应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在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81例T2DM患者进行SSR与常规电生理检测,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比较SSR与常规电生理检测的敏感性,并分析SSR与病程、亚临床的关系.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SSR起始潜伏期及波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2DM组病程<5年与病程≥5年比较,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2DM组SSR总异常率85.1%(69/81),常规电生理检测总异常率58.O%(4.7/81).SSR联合常规电生理检测的异常率为95.1%(77/81);④21例无明显临床自觉症状的T2DM患者中SSR异常率(85.7%)高于常规电生理检测异常率42.9%(P<0.05);⑤81例T2DM患者中8例仅有常规电生理的异常,而无SSR的异常.结论 ①SSR检测方法较常规电生理检测异常率高,尤其在DM病程早期;②SSR对于亚临床症状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③SSR不能取代NCV,两者相结合可明显提高DPN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15.
以往对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主煌诊断多是根据经典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测定,而缺乏一些定量指标。心率变异分析是一种无创、定量评估体内神经功能状态的方法,本文通过对7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以上两项检查的结果的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且随着神经病主匠加重,心率变异分析中的各项指标呈不同程度的低减,表明结合这现代面检查可以作为判定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的定性及定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方永辉 《广西医学》2004,26(3):345-346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的改变 ,探讨心率变异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情预测。方法 随机分为原发性高血压 (EH)组 6 6例 ,对照组 6 0例。用北京美高仪医用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心电工作站 (ECGLABTM) ,经 5分钟采集心率变异 (HRV)各种指标 :全程NN间期标准差 (SDNN) ,全程NN期间之差的均方根 (RMSSD) ,NN5 0除以总的NN期间的个数 (PNN5 0 ) ,低频段功率 (LF)与高频段功率 (HF)之比 (LF/HF)。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SDNN(98 33± 71 6 7)ms ,RMSSD(2 4 3± 1 1 76 )ms,PNN5 0 (5 2 9± 3 2 9) % ,LF/HF(3 78± 3 4 1 )。对照组SDNN(1 4 2 7± 79 6 6 )ms ,RMSSD(2 7 89± 1 2 89)ms ,PNN5 0 (9 1 8± 8 5 3) % ,LF/HL(1 5 2± 1 4 9)。原发性高血压组SDNN、PNN5 0均较对照组低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MMSSD也较对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而LF/HF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有显著的改变 ,提示有自主神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PD)患者治疗前后听觉诱发电位(AEP)和交感皮肤反应(SSR)的动态变化.方法记录29例PD患者(PD组)服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12周、24周后的AEP和SSR,并与29名健康人(NC组)比较.结果 (1)与NC组比较,PD组AEP-N2潜伏期延长[(237.88±16.64)ms vs(223.48±18.27)ms,P<0.05],N1-P2波幅降低[(4.29±2.02)μV vs(8.39±2.49)μV,P<0.01],P2N2波幅降低[(4.05±1.57)μV vs(7.65±3.54)μV,P<0.01];PD组SSR波幅增高[左上(2.98±1.69)μV vs(1.67±0.96)μV,右上(2.75±1.72)μV vs(1.68±0.93)μV,P<0.05].(2)治疗后,PD组患者随着情绪和行为改善,HAMA分数降低,AEP-N2潜伏期逐渐缩短,SSR波幅逐渐下降,至治疗24周时均接近于正常,余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D患者存在AEP和SSR异常,经药物治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电生理指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监测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 24 h的心率变异的昼夜规律,探讨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意义。方法: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后,分别对13例甲亢和26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进行心率变异分析。结果:1. 24 h总HRV比较提示甲亢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2. 昼夜频域指标比较: 对照组, LFNU,LF/HF在清醒期明显增高(P < 0.01),HF,HFNU在睡眠期明显增高(P < 0.01); 甲亢组TP , VLF, LF , HF,LFNU,HFNU LF/HF在清醒期和睡眠期比较无显著差异。3. 时域动态变化比: 对照组:24 h HRV时域变化有明显昼夜节律,以rMSSD和pNN50指标最敏感;甲亢组:24 h HRV时域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失去昼夜规律。结论:由于持续性的甲状腺素刺激,甲亢症患儿心脏自主神经受损,而表现为持续性交感神经占优势,失去昼夜规律,及时控制甲亢,并重新调整自主神经平衡对甲亢性心脏病发生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惊恐障碍患者听觉诱发电位和交感皮肤反应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PD)患者治疗前后听觉诱发电位(AEP)和交感皮肤反应(SSR)的动态变化。方法记录29例PD患者(PD组)服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12周、24周后的AEP和SSR,并与29名健康人(NC组)比较。结果(1)与NC组比较,PD组AEP-N2潜伏期延长[(237.88±16.64)msvs(223.48±18.27)ms,P<0.05],N1-P2波幅降低[(4.29±2.02)μVvs(8.39±2.49)μV,P<0.01],P2-N2波幅降低[(4.05±1.57)μVvs(7.65±3.54)μV,P<0.01];PD组SSR波幅增高[左上(2.98±1.69)μVvs(1.67±0.96)μV,右上(2.75±1.72)μVvs(1.68±0.93)μV,P<0.05]。(2)治疗后,PD组患者随着情绪和行为改善,HAMA分数降低,AEP-N2潜伏期逐渐缩短,SSR波幅逐渐下降,至治疗24周时均接近于正常,余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D患者存在AEP和SSR异常,经药物治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电生理指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62例的心率变异时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20多年来,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证实:自主神经活动与多种疾病特别是与某些心血管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目前,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分析作为检测自主神经活性的方法,已在心血管病预后的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6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 HRV 分析,复习有关文献资料,就其在冠心病中的应用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