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白藜芦醇(Res)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的变化。方法噻唑蓝(MTT)法测定Res对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es处理后BGC-823细胞中IGFBP-3表达变化,siRNA技术沉默IGFBP-3基因表达,MTT法观察Res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Res能够抑制BGC-823生长,经20,40,80,160μmol·L-1Res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2.35±10.65)%,(74.30±12.36)%,(62.80±14.66)%,(50.75±11.14)%。Res刺激后,IGFBP-3表达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IGFBP-3 mRNA水平增高2.96倍(P<0.05),IGFBP-3蛋白水平变化与其mRNA一致。siRNA技术沉默IGFBP-3表达后,160μmol·L-1Res刺激BGC-823细胞,细胞存活率下降(78.5±9.86)%,但高于同浓度下Res刺激的未经IGFBP-3沉默的BGC-823细胞(P<0.05)。IGFBP-3沉默后,160μmol·L-1Res处理后BGC-823细胞凋亡率(20.13±9.12)%,明显低于未经IGFBP-3沉默的BGC-823细胞[(35.48±11.1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s可以抑制BGC-823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该机制涉及IGFBP-3高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并研究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2例乳腺癌患者(A组),2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B组)和15例健康人(C组)血清中IGF-1和IGFBP-3的含量。结果 A组血清中IGF-1水平为(628.25±124.50)μg/L,B组血清中IGF-1水平为(435.46±116.86)μg/L,C组血清中IGF-1水平为(413.65±104.12)μg/L,A组明显高于B、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血清中IGFBP3水平分别为(3596.12±1056.32)μg/L、(3856.12±1142.39)μg/L和(3912.65±1153.14)μg/L,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化疗有效的患者,化疗2周期后IGF-1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而IGFBP3水平呈高表达(P<0.05)。结论血清IGF-1和IGFBP-3含量变化有助于乳腺癌的辅助诊断和化疗疗效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46例新生儿分成小于胎龄(SGA)儿26例(A组);适于胎龄(AGA)儿20例(B组),新生儿均于生后3天内抽取股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1、IGFBP-3。结果A组血清IGF-1、IGFBP-3浓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和P〈0.05)。结论小于胎龄儿生后3天内IGF-1、IGFBP-3仍呈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性激素对体外子宫肌瘤细胞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双革  宿爱琴  糜若然 《天津医药》2003,31(10):656-658,F003
目的 :探讨性激素对子宫肌瘤细胞的作用机理。方法 :取活体子宫肌瘤组织进行细胞分离与原代培养至细胞汇合成片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雌二醇、睾酮 ,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 -3)的浓度 ,并与不加性激素组对照比较。结果 :对照组IGF -I、IGFBP -3分别为(344.25±52.18)μg/L和(9.22±0.33)μg/L ,雌二醇组为(292.25±15.65)μg/L和(8.28±0.46)μg/L ,睾酮组为(441.00±36.17)μg/L和(9.26±0.36)μg/L。与对照组相比 ,雌二醇抑制IGFBP -3的产生 (P<0.01) ;而睾酮则促进IGF -I的产生(P<0.01)。结论 :雌二醇抑制子宫肌瘤细胞产生IGFBP -3 ;而睾酮则促进IGF -I的产生 ,但对IGFBP -3的产生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外源性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hIGF-1)对大鼠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模型大鼠按rhIGF-1注射浓度不同随机分为6组:0μg/ml(对照组)、1μg/ml、2μg/ml、4μg/ml、8μg/ml、16μg/ml组,每组5只,隔日在正畸牙颊侧牙龈粘膜下注射不同浓度rhIGF-1,注射体积为0.1ml,第10天处死大鼠,取正畸牙及其牙周组织作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学改变。结果随rhIGF-1注射浓度增加,牙周组织改建逐渐活跃,之后趋于稳定。压力侧以破骨细胞活动为主,4μg/ml组骨吸收最活跃;张力侧以成骨改建为主,8μg/ml组成骨细胞功能最活跃。结论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外源性rhIGF-1可加速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患儿生长发育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方法测量42例CH患儿(A组)和41例正常儿童(B组)身高、体重等指标,评价生长发育情况;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IGFBP-3含量。结果两组儿童出生体重、爬行月龄、独走月龄、萌牙月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BMI)均无统计学差异。在3-7岁儿童中,A组IGFBP-3明显低于B组[(1894.42±518.12)ng/ml vs.(2444.95±899.44)ng/ml](P<0.01)。3-7岁儿童的IGFBP-3水平与体重、身高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GFBP-3水平与儿童身高、体重有关。经过早期诊治的CH儿童,生长发育可达正常水平,但其IGFBP-3仍可能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在脂肪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模型组分别用四氯化碳(CCl4)、酒精、高脂饮食诱导,相应的对照组予以正常饮食。采用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的IGFBP-2表达。结果三个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IGFBP-2表达均高于各自的对照组[(245.3±67.6)个/mm2vs.(53.5±15.3)个/mm2,(282.4±58.6)个/mm2vs.(61.2±14.2)个/mm2,(352.8±81.3)个/mm2vs.(66.2±13.7)个/mm2](P<0.01),且高脂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IGFBP-2表达高于CCl4模型组和酒精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 IGFBP-2可能参与脂肪肝发生发展,尤其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宫内发育迟缓(IUGR)儿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该院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确诊的宫内发育迟缓儿(92例)和同期正常出生体重儿(AGA)(32例)脐血IGF-1和IGFBP-3的水平。结果IUGR组IGF-1为(29.2±26.5)μg/L,IGFBP-3为(1364.7±703.5)μg/L,对照组分别为(61.1±56.4)μg/L、(2344.7±1573.3)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GF-1和IGFBP-3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子宫肌瘤血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两者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与50例健康妇女(对照组)血清IGFBP-3和IGF-1的含量.结果 子宫肌瘤分泌期与增殖期患者血清IGFBP-3浓度低于对照组(t=11.98,10.08,均P<0.01),而IGF-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1.22,8.97,均P<0.01),而分泌期与增殖期血清IGFBP-3和IGF-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2,1.04,均P>0.05);相关性结果表明,肌瘤个数与血清IGFBP-3浓度呈负相关(r=-0.476,P<0.01),与IGF-1浓度正相关(r=0.527,P<0.01);子宫肌瘤组IGFBP-3与IGF-1浓度在血清中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654,P<0.01).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IGFBP-3表达降低及IGF-1表达升高可能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变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IGF结合蛋白3(IGFBP-3)的动态表达特征.方法 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雄性SD鼠诱发肝细胞肝癌(HCC)发生,分别观察肝细胞形态学、肝脏及血清IGF-Ⅱ的动态变化和肝细胞浆IGFBP-3蛋白水平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鼠肝组织中IGF-Ⅱ表达,分析IGF-Ⅱ表达与IGFBP-3蛋白水平变化及其病理学特征在HCC发生过程中的关系.结果 诱癌过程肝细胞出现颗粒样变性、不典型增生到HCC的形成过程中IGF-Ⅱ呈梯度表达,表现为癌变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变性组(P<0.01).癌变过程中IGF-Ⅱ呈阳件表达和胞内分布,肝脏和血清IGF-Ⅱ呈显著正相关.肝细胞浆IGFBP-3的表达水平随肝组织学形态的改变旱降低趋势,表现为癌变组明显低于变性组和正常组(P<0.01),且有低于癌前病变组(癌前组)趋势.结论 IGF-Ⅱ及IGFBP-3过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成为HCC早期诊断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病人血浆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IGFBP-2)浓度在病情判定、预测复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USA)对健康体检者、不同级别胶质瘤及高级别胶质瘤病人综合治疗后复发前后血浆IGFBP-2浓度进行统计学比较,随访其中55例高级别胶质瘤病人2.5年.分析术前血浆IGFBP-2浓度与其元瘤生存期关系.结果:(1)血浆IGFBP-2浓度随着胶质瘤级别的升高而增加(F=17.745,P=0.000);(2)高级别胶质细胞瘤病人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后,未复发病人血浆IGFBP-2明显下降(t=2.164,P=0.041),而复发后明显升高(t=8.295,P=0.000);(3)血浆中IGFBP-2浓度<600 ng/ml的高级别脑胶质瘤病人的无瘤生存期明显长于浓度<600 ng/ml的高级别脑胶质瘤病人(Z=2.272,P=0.023).结论:血浆IGFBP-2浓度的动态监测对判定胶质瘤病人病变恶性程度、预测高级别胶质瘤的复发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特发性矮身材(ISS)儿童的促生长疗效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关系。方法50例ISS儿童给予国产r-hGH治疗12个月。治疗前、治疗后的每3个月分别测定身高、体重、血糖、甲状腺功能、IGF-1及IGFBP-3等,并在治疗前、治疗后的6个月及12个月测定骨龄。结果治疗后的身高、生长速率(GV)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骨龄与年龄之比(BA/CA)在治疗后6、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每3个月的IGF-1、IGFBP-3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GF-1、IGFBP-3与治疗后每3个月的GV增加量均呈负相关(P<0.05)。治疗后每3个月IGF-1、IGFBP-3增加量与同期GV增加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r-hGH治疗ISS儿童总体安全有效, IGF-1及IGFBP-3对预测r-hGH治疗ISS的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分泌物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的检测在判断早产的价值.方法选择89例先兆早产孕妇和90例正常孕妇,应用免疫层析法对其宫颈分泌物进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的检测.结果先兆早产组IGFBP-1的阳性率是69.7%,正常妊娠组IGFBP-1的阳性率是10.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先兆早产IGFBP-1的阳性发生早产率是90.3%.结论检测IGFBP-1可以作为预测早产的客观指标,对临床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能否用于预测早产。方法:应用快速免疫法检测218例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中高磷酸化GFBP-1的含量。结果:先兆早产组IGFBP-1的阳性率是62.0%,正常妊娠组IGFBP-1的阳性率是9.1%,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先兆早产IGFBP-1的阳性组发生早产率是83.6%。结论:检测IGFBP-1可以作为预测早产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16.
宫颈分泌物IGFBP-1联合宫颈长度在早产预测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立红  万波  谭玲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36-1437
目的:探讨宫颈分泌物IGFBP-1联合宫颈管长度在早产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快速试验检测153例孕妇宫颈分泌物中IGFBP-1进行分娩预测,同时用超声测量宫颈管长度,两者结合对早产孕妇进行追踪观察。预测早产的发生。结果:宫颈分泌物IGFBP-1联合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对预测早产的敏感性70.73%,阳性预测值96.67%,阴性预测值92.86%。结论:宫颈分泌物IGFBP-1,联合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可以作为预测早产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通过检测血Ⅰ型胶原N末端肽(NTX)、骨钙素(BGP)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结合蛋白(IGFBP-3)的水平来探讨二磷酸盐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钙剂组40例(仅给予钙剂治疗)、阿仑膦酸钠组40例(在给予钙剂治疗的同时每周口服阿仑磷酸钠1片)。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都用DXA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及左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值,同时测定空腹血Ⅰ型胶原N末端肽(NTX)、BGP及IGF-1、IGFBP-3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阿仑膦酸钠组BMD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腰椎为3.08%,左股骨近端5.05%(P〈0.01),其NTX水平下降(P〈0.05),BGP水平升高,而IGF-1、IGFBP-3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钙剂组BMD有下降(P〉0.05),且NTX水平升高,BGP水平下降(P〈0.05),而IGF-1、IGFBP-3均下降(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可明显升高BMD值,降低NTX,增加BGP的水平,并且可能通过提高IGF-1的活性达到促进成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IGFBP-2和ER、PR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不同大小原发灶、年龄和类型乳腺癌组织中IGFBP-2的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 ;IGFBP-2在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P<0.05).IGFBP-2与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中度正相关(P<0.01,rs=0.486);与PR在乳腺癌中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P>0.05,rs=0.271).结论:IGFBP-2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发展和侵袭转移可能起重要作用,并与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IGFBP-2的高表达可能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对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