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梗阻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首选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伴有梗阻性黄疸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患者均为单个肿瘤。结果 2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0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3.3%、22.2%、16.6%。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及AFP水平是生存时间影响因素(P〈0.05),总胆红素水平不是影响生存的因素(P〉0.05)。24例患者术前总胆红素水平平均为70.5μmol/L,术后1月33.2μmol/L,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6)。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首选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梗阻性黄疸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对伴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原发性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2例行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所有病例伴有白细胞≤3.0×10^9/L和(或)血小板≤50×10^9/L。全组292例分成3组,A组伴有白细胞减少85例;B组伴有血小板减少41例;C组同时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166例。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23.0月,1年生存率72.2%;A、B和C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0月、36.0月和20.0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3.6%、87.5%和69.5%。对292例患者作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白细胞≤2.0×10^9/L(r=0.657,P=0.016)、肿瘤〉5 cm(r=3.175,P=0.000)和白蛋白≤35 g/L(r=0.452,P=0.000)是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血小板计数不是生存的影响因素。60例(20.5%)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前和(或)术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用药与否对生存没有影响。介入术后1月内随访白细胞与血小板均无明显下降,所有患者无严重骨髓抑制发生。结论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中等量以上腹水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经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伴有腹水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腹水均在中等量以上.结果 4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0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8.8%、34.0%、34.0%.白蛋白≤35 g/L是影响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 =0.090,p=0.01).有23例(52.3%)患者术后1月随访腹水较术前消失或明显减少,21例(47.7%)与术前相当.44例术后无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中等量以上腹水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将116例合并门静脉主干或左右大分支瘤栓的原发性肝癌分为三组,A组32例,采用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法;B组66例,采用常规肝动脉化疗加碘油和明胶海绵栓塞法;C组18 例,采用肝段或亚肝段动脉化疗加碘油和明胶海绵栓塞。结果示,A组6、12、18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25 .0%(8/32)、9 .4%(3/32)、3 1%(1/32)和0(0/32),门脉瘤栓消失率为3 .1% (1/32); B 组6、12、18 和24 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3 .0% (35/66)、25. 8% (17/66)、9 .1%(6/66)和3 0%(2/66),门脉瘤栓消失率为19 .7%(13/66);C组6、12、18 和24 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2 .2%(13/18)、44 .4%(8/18)、22. 2%(4/18)和11. 1%(2/18),门脉瘤栓消失率为44 .4%(8/18)。各组生存率(P<0 .05)及门脉瘤栓消失率(P<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步观察结果提示,经肝动脉化疗及栓塞法是治疗合并门脉瘤栓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且栓塞法优于单纯灌注化疗法,特别是肝段或亚肝段动脉化疗栓塞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6.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5 cm以下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直径<5 cm肝癌的效果以及预后因素.方法对1995年2月~2004年2月间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直径<5 cm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60例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log-rank方法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2%、47.42%、33.68%.血清胆红素水平>17.0μmol/L、凝血酶原时间超过14 s、有门静脉癌栓和有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手术不能切除的直径<5 cm的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是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有血清胆红素升高或凝血酶原延长的病人,或有门静脉癌栓和远处转移的病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寿光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对47例有介入化疗治疗适应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部分患者应用草酸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经肝动脉灌注,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2001年9月20日~2002年9月 20 日寿光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47例有介入化疗治疗适应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男33例,女14例。年龄 27 岁~75 岁,中位年龄 56 岁。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或经 CT、MRI、B超及血清 AFP等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预计生存期>2个月,无明显的心肺疾患及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近 4 周内未接受抗癌药物治疗,K… 相似文献
8.
寿光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对47例有介入化疗治疗适应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部分患者应用草酸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经肝动脉灌注,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肝节段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 1996年 1月~ 1999年 10月 2 32例肝癌患者根据栓塞方式不同分为 2组 ,其中行肝节段动脉栓塞化疗 6 8例 ,行常规栓塞化疗 16 4例 ,对 2组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节段组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86 8%、6 1 8%和 4 8 5 % ;常规组则相应为 6 7 1%、4 2 1%和 2 6 2 % ,节段组远期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P <0 0 1)。肝功能损害程度节段组明显较常规组轻 (P <0 0 1)。结论 :肝节段动脉栓塞化疗对肝功能损害轻 ,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栓塞化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HER-2基因表达情况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采用二线方案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培美曲塞500 mg/m2dl、顺铂75 mg/m2 dl,每21天重复1次,≥2周期.分析HER-2表达与其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 全组共接受化疗146周期(中位4周期),其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4例(9.1%),病情稳定22例(50.0%),病情进展18例(40.9%),总有效率(ORR)为10.0%,疾病控制率(DCR)为59.0%.中位PFS为3.6月,中位OS为7.4月.HER-2阳性与阴性表达患者的近期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为血液学毒性,Ⅲ~Ⅳ级血红蛋白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1.4%、20.5%、2.3%;非血液学毒性反应较轻,Ⅰ~Ⅱ级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2.3%,Ⅰ~Ⅱ级脱发、皮疹发生率为43.2%.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有明确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患者可耐受.HER-2表达情况对其近期疗效无确切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pemetrexed,PEM)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蒽环及紫杉烷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培美曲塞为主化疗方案治疗的蒽环及紫杉烷类等多线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39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39例患者中位化疗3(2-14)周期,总有效率(ORR)为15.4%,疾病控制率(DCR)为46.2%;中位随访时间9.0(2.0-30.0)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4.4(1.0-18.0)月,中位总生存时间(0S)8.5(2.0-30.0)月.亚组分析显示,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均优于绝经后患者(P<0.05);不同激素受体及HER2状态、不同肿瘤转移部位数目与PEM疗效无相关性(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未出现因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而中止治疗的患者.结论 培美曲塞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蒽环及紫杉烷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可,疗效的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GEM)加卡铂(CBP)与紫杉醇(DOC)加顺铂(DDP)治疗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GEM+CBP组(1组)用GEM 1000 mg/m^2,静脉滴入,d1、d8;CBP 400mg/m^2,静脉滴入,d1,间隔21~28 d为1个周期.DOC+DDP组(2组)用DOC 135 mg/m^2,静脉滴入,d1;DDP 30 mg/m^2,静脉滴入,d1~d3,间隔21~28 d为1周期;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1组化疗30例,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8例,总有效率(CR+PR)为70.0%(21/30);2组CR 1例,PR 12例,总有效率为43.3%(13/30),u=2.017,P=0.044.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其中1组的骨髓抑制较重,而2组的消化系统反应较重,不良反应可耐受、可逆转.结论:对于在治疗后未控及复发的晚期鼻咽癌患者,两组均取得较好的疗效;GEM+CBP组较DOC+DDP组的缓解率高,患者耐受较好,较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4.
吉西他滨加卡铂与紫杉醇加顺铂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庭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7):1315-1316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GEM)加卡铂(CBP)与紫杉醇(DOC)加顺铂(DDP)治疗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GEM+CBP组(1组)用GEM1000mg/m2,静脉滴入,d1、d8;CBP400mg/m2,静脉滴入,d1,间隔21~28d为1个周期。DOC+DDP组(2组)用DOC135mg/m2,静脉滴入,d1;DDP30mg/m2,静脉滴入,d1~d3,间隔21~28d为1周期;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1组化疗30例,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8例,总有效率(CR+PR)为70.0%(21/30);2组CR1例,PR12例,总有效率为43.3%(13/30),u=2.017,P=0.044。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其中1组的骨髓抑制较重,而2组的消化系统反应较重,不良反应可耐受、可逆转。结论:对于在治疗后未控及复发的晚期鼻咽癌患者,两组均取得较好的疗效;GEM+CBP组较DOC+DDP组的缓解率高,患者耐受较好,较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docetaxel,DOC)联合顺铂(DDP)和5-氟尿嘧啶(5-FU)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晚期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接受改良双周DCF方案化疗;具体为多西他赛37.5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20 mg/m2第1-2、8-9天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1.0 g/m2第1、8天用药,每次微泵持续静脉滴注48小时,21天为l周期,治疗≥2周期,分析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78例患者接受平均4.7周期(2-11周期)的改良双周DCF方案的化疗,均无化疗相关性死亡,总有效率为35.9% (28/78);疾病控制率为78.2% (61/7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0月(95% CI:4.3-5.7月),中位生存时间8.9月(95% CI:6.8-11.0月);1年的生存率33.3%(26/78).结论 对于不能耐受3周方案的晚期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采用改良双周DCF方案一线治疗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DCCIK)过继性免疫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两组,TACE组58例,DC-CIK联合TACE组47例。TACE组行≥1次TACE,DC-CIK联合TACE组在TACE的间歇期给予≥1次的DC-CIK治疗,分析2种方法在中位生存期、肝功能及甲胎蛋白定量、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及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DC-CIK联合TACE组的中位生存期高于TACE组(18月vs 1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得出患者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组方案(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癌栓和是否联合应用DC-CIK治疗是影响肝癌患者总的中位生存期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alpha feto protein,AFP)定量是影响DC-CIK联合TACE组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治疗后3月观察两组的AFP均下降,肝功能好转,DC-CIK联合TACE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C-CIK治疗后只有2例次发热,1例次皮疹,经对症处理后患者无不适感。结论 DC-CIK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延长中位生存期,改善肝功能,降低AFP,且安全可靠;术前分析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AFP定量等因素对预测疗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