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和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LSCC,14例喉黏膜不典型增生,14例声带息肉,10例喉正常黏膜组织中的nm23-H1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①nm23-H1在LSCC组中阳性表达率为51.2%,明显低于声带息肉组和喉正常黏膜组(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nm23-H1的阳性率(34.4%),明显低于无转移组(62.0%),(P〈0.05),其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②CD44V6在LSCC组的表达阳性率75.6%,明显高于3个对照组(均P〈0.01),有颈淋巴结转移组CD44V6的阳性率(87.5)%,明显高于无转移组(68.0%),(P〈0.05),其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③LSCC中nm23-H1和CD44V6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nm23-H1和CD44V6的表达与LSCC的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nm23-H1和CD44V6的表达在颈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两者的表达失衡可能与LSCC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此,检测nm23-H1和CD44V6可作为预测LSCC颈淋巴结转移潜能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通路在喉鳞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TGF-β1及其受体Ⅱ(TβRⅡ)和通路下游关键分子Smad4在44例喉鳞癌和10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喉鳞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结果 TGF-β1蛋白在喉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8.2%,高于正常喉黏膜组30%(P<0.05),且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βRⅡ和Smad4蛋白在喉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9%、34.1%,在正常喉黏膜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βRⅡ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Smad4表达与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蔓(P<0.05).结论 Smad4介导的TGF-β1信号通路异常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mad4低表达可促进喉鳞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癌基因HER-2/neu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及与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LSCC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中HER-2/neu及nm23蛋白的表达,并以正常喉黏膜组织做对照。结果:HER-2/neu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喉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或P〈0.01);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无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1),与LSCC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而且,在淋巴结转移者中HER-2/neu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nm23蛋白呈负相关。结论:HER-2/neu及nm23蛋白异常表达在LSCC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CD44V6 bcl-2及p53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患者生存率间的相互关系,以研究TGF-β1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43例喉鳞状细胞癌石蜡切片中TGF-β1、CD44V6、bcl-2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TGF-β1在病理Ⅰ、Ⅱ、Ⅲ级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96%、82.35%和100.00%;CD44V6分别为60.87%、70.59%和100.00%;bcl-2分别为82.61%、94.12%和100.00%;p53分别为26.09%、35.29%和66.67%。结论:①TGF-β1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的3、5年生存率有关,可作为评定喉鳞状细胞癌的进展、预测其转移与预后的指标。②TGF-β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CD44V6、bcl-2、p53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癌基因AKT2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癌基因AKT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60例LSCC组织、28例癌旁组织及16例正常喉黏膜标本中AKT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L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AKT2在LSCC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34/60)和14.3%(4/28),在正常喉黏膜组织中未见表达,L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均P〈0.05);AKT2的表达与LSCC发生部位、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T分期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AKT2在LSCC的发生、发展中可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LSCC发生及侵袭转移潜能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Fhit 蛋白与喉咽癌生物学行为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蛋白Fhit在喉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与该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兔抗人Fhit抗体与枸橼酸-微波-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喉咽癌标本中Fhit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①喉咽癌组织Fhit表达阳性率为42.42%(28/66),正常喉咽组织为83.33%(55/66),二者比较,P〈0.01;②Fhit在高、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38%(17/26)、38.10%(8/21)和26.32%(5/19),各个病理分级之间比较,P〈0.01;③无淋巴结转移组Fhit表达阳性率为75.00%(12/16),淋巴结转移组为36.OO%(18/50),P〈0.01。结论:喉咽癌Fhit的表达较正常组织降低,其表达状况与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提示Fhit表达降低可能对喉咽癌的演化和进展具有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喉鳞癌中uPA及nm23-H1的表达与喉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uPA及nm23-H1在55例喉癌中蛋白水平的的表达。结果喉癌中uPA及nm23-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37/55)和54.5%(30/55),且二者表达呈负相关(P〈0.05)。uP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nm23-H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uPA阳性同时nm23-H1阴性表达者,颈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uPA阴性同时nm23-H1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uPA及nm23-H1的表达与喉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l(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30例喉癌组织、12例喉癌颈部淋巴结和10例正常喉部组织,进行了Mtal mRNA表达的检测。结果:有转移喉癌原发灶Mtal mRNA高表达率为100%(8/8),无转移为22.7%(5/22),P〈0.01;有癌转移淋巴结高表达率为87.5%(7/8),无癌转移为0(0/4),P〈0.05。30例喉癌有13例Mtal mRNA高表达,高表达率为43.3%。结论:Mtal mRNA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呈相关关系。基因Mtal可成为判断喉癌转移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FLIP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FLIP和PTEN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LIP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PTEN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喉癌组织以及15例癌旁组织中的FLIP和PTEN的表达。结果:FLIP在喉癌中的表达阳性率(77.8%)高于癌旁组织(33.3%)(P〈0.05),FLIP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均有关。PTEN在喉癌中的表达阳性率(65.0%)高于癌旁组织(0),(P〈0.01),PTEN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肿瘤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FLIP与PTE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FLIP可能是喉鳞状细胞癌的一个重要的预后标记物。PTEN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也可能是判断预后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喉咽癌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erovessel density,MVD)间的关系,探讨VCAM-1及P选择素在喉咽癌血管生成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喉咽癌组织和10例正常口咽部黏膜组织中VCAM-1、P选择素及CD34表达并计数MVD。结果:VCAM-1及P-选择素在喉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口咽部黏膜组织(P〈0.01);喉咽癌组织的MVD值显著高于正常口咽部黏膜组织(P〈O.01),MVD值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VCAM-1及P-选择素表达阳性组MVD值显著高于表达阴性组(P〈0.01),且VCAM-1及P-选择素表达均与MVD呈正相关(P〈0.05);在喉咽癌淋巴结转移组中,V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VCAM-1及P-选择素在喉咽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喉鳞状细胞癌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53例喉鳞状细胞癌和48例癌旁组织中TGF-β1和HSP70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GF-β1-和HSP70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喉鳞状细胞癌TGF-β1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之相反,喉鳞状细胞癌HSP70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GF-β1和HSP70的表达均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或P〈0.01),且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87,P〈0.01)。结论:TGF-β1和HSP70的阳性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它们共同参与了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ypatocyte cell growth factor HGF)和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不同病理分级(高、中、低分化)LSCC组织中HGF和Hpa表达的差异,为临床治疗及防治喉癌转移、复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LSCC的病理组织石蜡标本,同期40例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成人喉原发性乳头状瘤病理组织石蜡标本和12例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石蜡标本中的HGF和Hpa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GF、Hpa在LSCC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72.5%,与喉乳头状瘤组和癌旁正常喉黏膜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两者的表达与LSCC原发部位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与T分期呈正相关(P〈0.05);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组,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在40例LSCC中,HGF和Hp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LSCC中存在HGF和Hpa的高表达,与良性组织差别显著,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临床分期、T分级等有关,与肿瘤原发部位无关。HGF和Hpa在LSCC的表达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LSCC进展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BAG-1和p53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AG-1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p53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7例喉癌旁正常组织及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BAG-1与p53的表达。结果:BAG-1在喉癌中表达阳性率为72.5%,较喉癌旁组织(18.5%)、声带息肉组织(20.0%)高(P〈0.05),其表达与预后呈负相关(P〈0.05);p53在喉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5.0%,而在喉癌旁组织和声带息肉组织中均无表达,与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呈负相关(P〈0.05);在喉癌组织中BAG-1与p53表达之间未见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BAG-1和p53基因的过度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BAG-1可作为早期诊断喉癌的一种生物标记,尤其是细胞核BAG-1定位可作为一种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p53表达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可单独作为喉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BUB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55例LSCC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BUB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L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BUB1蛋白在L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9%(28/55),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83.3%(25/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UBl蛋白的表达与LSCC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均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肿瘤原发部位、T分期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BUBl蛋白的低表达与LSCC的发生、发展有关,BUB1可能作为预测LSCC转移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鳞癌)相关组织中端粒酶亚单位(端粒酶逆转录酶、端粒酶相关蛋白1和端粒酶RNA组分hTR)mRNA的表达,研究不同的端粒酶亚单位的表达与喉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34例喉鳞癌病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技术检测上述三种端粒酶亚单位在喉癌组织、对应的癌旁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的mRNA表达。结果 喉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88.2%(30/34)、5.9%(2/34)和90.0%(9/10),三种组织的阳性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喉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端粒酶相关蛋白1和端粒酶RNA组分mRNA在喉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的阳性率均为100%。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端粒酶依赖途径是喉鳞癌发生的方式之一。与端粒酶相关蛋白1和端粒酶RNA组分比较,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上调在端粒酶依赖途径的喉鳞癌的发生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63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喉鳞状细胞癌(喉癌组)及其45例癌旁组织(癌旁组)、24例转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组)、40例未转移淋巴结(未转移淋巴结组)及25例喉非癌组织(非喉癌组)中p63基因的表达。结果:p63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均为细胞核阳性表达,喉癌组及转移淋巴结组的中、强阳性率为95.2%(60/63)和83.3%(20/24);癌旁组及未转移淋巴结组中无中、强阳性表达;非喉癌组中1例乳头状瘤为弱阳性表达,其余均为上皮细胞或基底细胞核弱阳性表达。结论:p63可作为喉鳞状细胞癌有特异性的标记物,对喉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p63可能主动参与了调控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但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激活状态,可能在发展过程中发挥负反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和c-myc的表达及其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9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hTERT和c—myc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TERT和c—myc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各项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39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TERT、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6%(33/39)和82.1%(32/39);1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hTERT蛋白均未见阳性表达,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0%(1/10),经统计学分析hTERT和c—myc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与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TERT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颈淋巴结转移之间均无相关性。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TERT和c—myc蛋白阳性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hTERT的激活及c—myc的过度表达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c—myc基因可能是hTERT激活的重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8.
HIF-1a和VEGF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及其与喉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HIF-1a及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为喉癌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喉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试验分组:60例喉癌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a及VEGF表达情况,并用CD105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60例喉癌组织中,HIF-1a、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7%(43/60)、65.00%(39/60),MVD平均值为33.82±10.15;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IF-1a、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2/20)、20%(4/20),MVD平均值为21.48±6.84。喉癌组织中HIF-1a、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喉组织。HIF-1a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癌组织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HIF-1a与VEGF表达一致符合率为56.67%(34/60),两者表达呈明显正相关。HIF-1a、VEGF均阳性的喉癌组织MVD高于两者均为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喉癌组织中存在HIF-1a蛋白及VEGF的过表达,HIF-1a、VEGF与MVD在喉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协同促进肿瘤新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问的相互关系,研究TGF-β1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提取21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15例喉正常组织的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TGF-β1 mRNA的水平。结果:21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10例(47.62%)TGF-β1 mRNA表达阳性。TGF-β1 mRNA与喉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一定关系。结论:TGF-β1可作为评定喉鳞状细胞癌的进展、浸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EMS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MS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喉癌组织和40例相应癌旁组织中EMS1的表达,并以20例非喉癌患者喉部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喉癌组织中EMS1蛋白的表达量及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P〈0.05),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间的EMS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1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组织中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型、肿瘤大小、吸烟量、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S1蛋白的高表达可促进喉癌的发生、发展,其蛋白检测可作为判断喉癌分化、浸润、转移、分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