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散加权成像(DWI)是利用水分子的扩散运动特性进行成像的技术,使MRI对人体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反映人体组织的微观几何结构以及细胞内外水分子的运动等变化。现就DW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现状及其与MR常规序列的比较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扩散加权成像(DWI)是利用水分子的扩散运动特性进行成像的技术,使MRI对人体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反映人体组织的微观几何结构以及细胞内外水分子的运动等变化.现就DW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现状及其与MR常规序列的比较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采用穿刺模型模拟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探讨双指数模型多b值DWI在椎间盘退变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只雌性大鼠,每组3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及针刺3h、48h、3d、7d、10d共6组,针刺C6/C7或C7/C8尾椎椎间盘,采集其多b值DWI数据。对获取的数据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针刺48h、3d、7d、10d组的ADCstandard、ADCslow、D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针刺3h组对比,针刺48h、3d、7d组的ADCstandard、ADCslow、D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余不同针刺时间点各定量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ADCstandard、ADCslow、DDC值等定量指标对反映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水分子扩散等特性有重要价值,且与病理过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肝脏病变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MRI技术被认为是诊断肝脏病变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尤其近年来,新的MRI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波谱成像、弹性成像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MRI不仅用于观察肝脏病变的形态变化特点,而且可以反映肝脏病变的病理过程及分子学的变化。针对MRI新技术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规律及扩散成像的量化分析、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BS)等技术开发应用,肝占位性病变的准确诊断与鉴别诊断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量化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占位性疾病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回顾性分析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及对照组12例正常肝脏的影像资料,应用3.0T MR 行常规 MR 及 DWI,120例患者共检出179个病灶(其中53个肝癌、61个转移瘤、32个肝血管瘤及33个肝囊肿),分析其与对照组的 DWI 图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并测量 ADC 值,比较其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本组研究 b 值选择800 s/mm2,(1)其中33个肝囊肿呈低信号,51个肝癌、61个肝转移瘤及32个肝血管瘤呈高信号,肝囊肿的 DWI 图像信号与肝癌、肝转移瘤及肝血管瘤有显著性差异(P <0.05);(2)肝癌、肝转移瘤 ADC 伪彩图大体呈冷色系表现,肝囊肿、肝血管瘤 ADC 伪彩图大体呈暖色系表现;(3)肝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肝囊肿平均 ADC 值相互间行两两比较,总体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但肝癌与肝转移瘤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通过结合背景肝,比较肝癌的病灶/背景肝 ADC 值与肝转移瘤的病灶/背景肝 ADC 值,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DWI 和 ADC 图分析及ADC 值测量可为肝脏占位性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7.
3.0 T MR DWI在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3.0 T 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采用GE 3.0T Signal EXCITE超导型磁共振扫描系统对47例肝脏局灶性病变(57个病灶)行DWI,其中25例良性病变30个病灶,22例恶性病变27个病灶.b值选用0、500、1000 s/mm2,测量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值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b值为500 s/mm2和1000 s/mm2时,良性病变的ADC值分别为(3.12±1.58)×10-3mm2/s、(2.23±1.01)×10-3 mm2/s;恶性病变的ADC值分别为(2.01±0.95)×10-3mm2/s、(1.31±0.37)×10-3 mm2/s,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评价ADC值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99、77.8%、76.6%、77.2%、75.0%、79.3%和0.852、81.5%、90.0%、85.9%、88%、84.3%.结论 3.0 T MR DWI ADC值在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且b值为1000 s/mm2时所测ADC值较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ADC值在鉴别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FLL)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signa 3.0T MR对306例共391个FLL进行屏气DWI成像(b=800s/mm2),包括肝囊肿78灶,成熟肝脓肿23灶,肝血管瘤39灶,FNH\肝腺瘤17灶,原发性肝癌121灶,胆管细胞癌45灶,肝转移癌68灶.DWI图像经GE公司AW4.2工件站后处理得到ADC图,测量以上各类病灶的ADC值,统计分析良恶性性FLL的ADC值及其差异.结果 良恶性FLL的平均ADC值(×10-3 mm2/s)分别为2.63±0.35、1.18士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以ADC≤1.64×10-3 mm2/s诊断恶性FLL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7%、81%、84%.结论 恶性FLL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以ADC值能明显提高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水成像技术在肝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肝脏疾患(其中:肝囊肿12例、肝病6例、肝转移瘤4例、肝血管瘤7例、肝结节增生1例)进行水成像扫描,并且与常规腹部MR扫描方法对比。结果:在MR水成像上各类肝占位性病变显示不同的影像。结论:水成像在肝血管瘤、肝囊肿及肝癌的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正常宫颈及宫颈癌、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 Ⅲ)的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特点,探讨其对宫颈癌诊断和判断病理类型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或活检证实宫颈癌患者54例(腺癌15例,鳞癌36例、神经内分泌癌3例)和CIN Ⅲ 9例,行常规MR和多b值DWI扫描.对比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的多b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测得的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CIN Ⅲ与正常宫颈的ADC值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宫颈的宫颈内膜、结合带及肌层3层结构可以在不同b值的DWI上显示,各层之间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的多b值ADC值与正常宫颈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腺癌、CIN Ⅲ、神经内分泌癌的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b值DWI的ADC值有助于宫颈癌及CIN Ⅲ的诊断,并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存在相关性.应用多b值DWI检查可以提高宫颈癌、CIN Ⅲ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特别是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的55例患者(34例为肿瘤患者怀疑有肝脏转移,21例CT、B超等影像学检查拟诊肝脏占位性病变无法进行定性诊断)行MR常规序列及DWI,共发现92个病灶(25个原发性肝癌,27个肝转移瘤,3个肝胆管细胞癌,2个肝硬化结节,2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7个肝血管瘤,26个肝囊肿)。通过分析肝脏病灶信号强度随b值不同的变化及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大小(平均数±标准差)等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特别是不典型肿瘤性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以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为标准计算其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MR DWI上,b=50 s/mm2、500s/mm2及b=50 s/mm2、1000 s/mm2时,良性病变的信号衰减程度高于恶性病变,即b为50 s/mm2、1000 s/mm2时,恶性病变为高信号,而良性病变呈相对等信号或低信号,良恶性病灶信号强度差异明显。恶性病变的ADC值(b值为50 s/mm2、1000 s/mm2时计算)[(0.845±0.0110)×10-3mm2/s,n=55]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的ADC值(b值为50 s/mm2、1000 s/mm2时计算)[(2.230±0.0497)×10-3mm2/s,n=37],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905,P<0.01),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6.36%和83.78%。结论 DWI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特别是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肿瘤性病变具有较大诊断价值,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DWI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b值时表现扩散系数(ADC)值、指数化表现扩散系数(eADC)值、灌注ADC值和eADC值在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3例肝脏恶性肿瘤及40例良性占位性病变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并计算低、中和高b值时病灶的ADC值和eADC值及灌注ADC和eADC值。分析不同b值时各测量参数在不同病变之间的差异。结果:低、中b值时,在血管瘤与其他病变之间,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与转移瘤、肝脓肿之间,肝细胞癌(HCC)与肝脓肿之间,ADC和e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高b值时,在血管瘤与HCC、肝内胆管细胞癌(CCC)及FNH之间,FNH与转移瘤、CCC、肝脓肿之间,肝脓肿与CCC之间,及转移瘤与HCC、CCC之间,ADC值和e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管瘤与其他病变之间,FNH与转移瘤、肝脓肿、CCC之间,肝脓肿与HCC之间灌注ADC和eADC值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eADC值在HCC和CCC之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注ADC和eADC值,恶性肿瘤采用高b值、良性病变采用低中b值得到ADC和eADC值有助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53例正常及10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行DWI检查,并测量ADC值.包括肝细胞癌24例,肝转移瘤31例,肝血管瘤19例及肝囊肿26例. 结果正常肝组织ADC值为(1.52±0.24)×10-3mm2/s;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肝囊肿ADC值分别为(1.38±0.37)×10-3 mm2/s、(1.71±0.78)×10-3 mm2/s、(2.41±0.51)×10-3 mm2/s、(3.96±0.76)×10-3 mm2/s,肝恶性肿瘤与肝囊肿、肝血管瘤ADC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DWI图像上,肝囊肿呈低或等信号,肝血管瘤呈稍高信号,肝癌和转移瘤呈高信号.结论 分析DWI图像特点及ADC值在肝脏占位性病灶中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脏常见弥漫性疾病的ADC值及DWI上信号强度与相应血供相关性。方法:共110例(19例肝硬化癌变结节、20例肝转移性肿瘤、35例海绵状血管瘤和36例肝囊肿)弥漫性肝占位进行磁共振扫描并计算感兴趣区ADC值、信号强度及增强率。结果:癌变结节与DN及正常肝组织间ADC值相比明显高于后两者,P<0.05。肝囊肿、海绵状血管瘤、肝硬化癌变结节及转移性肝癌在DWI上均为明显高信号。结论:DWI及ADC值对于鉴别弥漫分布的肝脏恶性实质肿块与肝硬化再生结节及良性富水肿块(血管瘤及囊肿)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在弥漫分布的肝硬化再生结节中发现癌变结节,有其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丽丹  赵英杰  李振龙   《放射学实践》2010,25(11):1253-1255
目的:探讨双b值对比法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行肝脏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患者的病例(肝癌44例.转移瘤4例,血管瘤40例,囊肿18例,局灶性结节增生2例),分为良恶性两组(恶性组48例,A组;良性组60例,B组).均行b值为500和800 s/mm2的DWI扫描,测量肝脏病变的信号强度值,计算相对信号比R500、R800(R=病灶信号/背景信号),观察不同b值时病变的信号变化情况△R(△R=R800-R500).采用X2检验分析采用△R值诊断良恶性病变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R≥0.25有42例(PA组),△R〈0.25(PB组)有66例,其中PA中有4个为良性病变(均为血管瘤),PB中有10个为恶性病变(2个转移瘤,8个肝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86,P〉0.05).结论:双b值对比法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b值DWI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26例经外科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15例,前列腺炎11例,所有患者于手术或穿刺前行MR扩散加权成像,b值选择1000、2000、3000s/mm2,观察对不同b值的扩散加权图像,比较不同b值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炎的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 b值为1000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6%和63.6%;b值为2000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3%和90.9%;b值为3000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3%和100.0%。在b值为1000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低于b值为2000、3000s/mm2(P<0.05)。结论选择较高b值,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鉴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DWI可作为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与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效能。方法选择T2WI与DWI2种序列均进行了检查的57例患者共79个病灶(45个恶性,34个良性)纳入本次研究。2位读片者采用盲法分别阅读T2WI与DWI图像。第3位读片者测量病灶和邻近肝实质在DWI及T2WI上的信号强度,计算病灶/肝信号强度比(contrast ratios,CR)。比较2种序列之间检出率及CR值的差异。结果2种序列对恶性病灶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WI对全部病灶和良性病灶的检出率高于DWI(2位读片者P<0.001)。对于恶性病灶,当在一种序列上检出病灶即计为检出时,则T2WI+DWI的检出率高于DWI(读片者1P=0.008,读片者2P<0.001),但与T2WI之间检出率的差异无显著性。共对46个病灶测量了CR。良性病灶的CR值在T2WI高于DWI(P=0.008),恶性病灶和全部病灶的CR值在2种序列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WI对恶性病灶的检出效能低于T2WI,对良性病灶的检出效能也不及...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 I)及ADC值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原发性肝细胞癌36例,转移瘤15例,肝血管瘤33例,肝囊肿12例进行MR I平扫及DW I,拟合出ADC图,选取病灶感兴趣区,测出ADC值,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如下:肝囊肿(2.90±0.68)×10-3mm2/s,血管瘤(2.01±0.53)×10-3mm2/s,转移瘤(1.57±0.42)×10-3mm2/s,原发性肝细胞癌(1.20±0.32)×10-3mm2/s。肝脏良性病变的ADC值明显高于恶性肿瘤,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肝脏不同病变的ADC值进行量化分析,能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MR扩散加权序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定量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53例共187个肝脏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FLL)行常规MR扫描的同时增加b=0、500(s/mm2)扩散加权序列,图像经后处理拟合出ADC图,分析并比较各类病灶ADC值。结果良性FLL的ADC值分别为:肝囊肿(n=26)(3.21±0.22)×10-3mm2/s、成熟肝脓肿(n=18)(2.12±0.81)×10-3mm2/s、不成熟肝脓肿(n=7)(1.46±0.22)×10-3mm2/s、肝血管瘤(n=23)(1.92±0.36)×10-3mm2/s、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n=8)(1.75±0.26)×10-3mm2/s。恶性FLL的ADC值分别为:肝癌(n=57)(1.23±0.43)×10-3mm2/s、胆管癌(n=12)(1.47±0.35)×10-3 mm2/s、转移癌(n=36)(1.36±0.33)×10-3 mm2/s。良恶性组的平均ADC值分别为(2.40±0.79)×10-3mm2/s、(1.29±0.41)×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A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双b值DWI对脑梗死体积及ADC值测量的影响,探讨较高b值DW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30例脑梗死患者,年龄44~84岁,平均67岁,发病时间3~6d,DWI取b值1000和2000s/mm2,分析脑梗死DWI及ADC图,测量兴趣区与对侧正常部位的扩散系数(ADC)并计算相对扩散系数(rADC),测量并计算梗死灶体积。结果: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灶均扩散受限,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与b值1000s/mm2相比,b值2000s/mm2DWI示脑灰白质对比度增加,病灶显示更清晰,还能发现新病灶。不同b值下rADC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884,P>0.05),同侧ADC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5);对侧ADC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较高b值下梗死体积较低b值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5)。结论:DWI是检测脑梗死的重要技术手段,rADC不受b值影响,rADC降低可指导脑梗死诊断;较高b值DWI上脑梗死灶体积测量更准确,有利于观察病灶演变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