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黄连生育期间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动态规律,为制定黄连规范化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黄连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用茚三酮比色法,黄连可溶性糖含量测定使用硫酸蒽酮水合热法。结果与结论:黄连生育前期(1~2年)各器官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低,黄连生育中期(3~4年)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生育后期(5年)的根茎和花苔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继续上升,须根和叶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除了花苔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外,根茎、叶、须根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在同年生的黄连中,不同物候期间黄连植株各器官的游离氨基…  相似文献   

2.
青蒿生育期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青蒿生育期间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动态规律,为制定青蒿规范化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青蒿可溶性糖含量测定使用蒽酮醋酸乙酯法,青蒿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用茚三酮比色法。结果与结论青蒿生育前期各器官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较低,生育中期各器官的可溶性糖含量上升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生育后期除根的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外,各器官的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他器官的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定了黄精根茎须根中总多糖、游离氨基酸与水解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根茎、须根总多糖含量分别为12.85%、4.08%,根茎中游离氨基酸与水解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199.66μg/g、74.5980mg/g,须根中游离氨基酸与水解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119.86μg/g、101.074mg/g。提示:黄精须根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精根茎,须根中营养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定了黄精根茎、须根中总多糖、游离氨基酸与水解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根茎、须根总多糖含量分别为12.85%、4.08%,根茎中游离氨基酸与水解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199.66μg/g、74.5980mg/g,须根中游离氨基酸与水解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119.86μg/g、101.074mg/g。提示:黄精须根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吴茱萸扦插苗的生理指标变化.方法 采用不同PEG浓度胁迫梯度、不同胁迫时间和不同复水时间对吴茱萸扦插苗进行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等4种细胞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3个胁迫浓度梯度下,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一直上升的变化趋势.复水后,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MDA含量呈一直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 在干旱胁迫-复水过程中,上述4种细胞渗透调节物质相互协同作用,以忍耐细胞受到的损伤并进行相应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黄连属植物根茎,根及叶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方忻平  王天志 《中药材》1989,12(3):33-35
本文对10种黄连的不同药用部位进行了薄层定性比较,并采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小檗碱和总碱含量。结果表明,本届植物的根茎、须根和叶均含有小檗碱、黄连碱、药根碱和巴马亭等生物碱。小檗碱含量:根茎3.8~6.7%、须根0.9~1.8%、叶0.2~1.2%。总碱含量:根茎6.6~9.5%、根2.3~5.5%、叶1.1~3.6%。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浙贝母辐照加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500Gy、1000Gy、2000Gy、4000Gy ~(137)Csγ射线处理狭叶、宽叶和新梅园三种浙贝母成熟鳞茎,并测定其可溶性总糖、蛋白质、生物碱、氨基酸及矿物质的含量。结果与结论:随着辐照剂量的不断增加,浙贝母成熟鳞茎中的可溶性糖、蛋白质、氨基酸及矿物质含量均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现象,而生物碱含量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由此表明,辐照加工对浙贝母成熟鳞茎的理化成分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因此可在浙贝母原产地加工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8.
味连及副产物有效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味连根茎及副产物叶、花的小檗碱、总生物碱和氨基酸含量.方法:用HPLC法测定小檗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结果:味连根茎含小檗碱5.42%、总生物碱10.12%、氨基酸5.82%,叶含小檗碱1.76%、总生物碱2.94%、氨基酸12.18%,花含总生物碱2.02%、小檗碱1.16%、氨基酸20.63%.结论:副产物含有效成分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可供黄连副产物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二倍体及四倍体菘蓝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二倍体菘蓝和四倍体菘蓝根和叶中的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解不同倍性菘蓝的氨基酸含量差异,为菘蓝的药用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采用酸水解法进行测定。结果:四倍体与二倍体菘蓝相比,菘蓝根中四倍体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二倍体,分别比二倍体的含量高25.7%、40.7%,大多数氨基酸含量上升,少数氨基酸含量下降。菘蓝叶中四倍体总游离氨基酸比二倍体稍有下降(-0.24%),水解氨基酸稍有上升(1.88%),大多数氨基酸含量上升,少数氨基酸含量下降。二倍体和四倍体菘蓝根水解精氨酸和游离精氨酸含量均是叶的3倍以上。结论:四倍体菘蓝与原二倍体相比,氨基酸含量均有提高,尤其根中更为明显。精氨酸可能为菘蓝根中发挥药效的主要氨基酸。  相似文献   

10.
灰毡毛忍冬扦插繁殖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雪  李隆云  杨宪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1):1378-1381
目的:探讨灰毡毛忍冬扦插繁殖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从而为灰毡毛忍冬扦插繁殖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保障。方法:对扦插繁殖过程中插条叶片及基部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总氮及全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插条叶片及插条基部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插条叶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变化趋势也是先下降后上升,而插条基部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则呈下降趋势,后期下降较缓和。插条叶片及基部的总氮含量均是先下降后趋于稳定。叶片中全磷含量先降低后有所回升,插条基部全磷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不定根的发生与营养物质的水平状况有密切关系,营养物质对灰毡毛忍冬扦插生根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采收药用部位花冠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组织器官(根、茎、叶和花)中的主要资源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评价,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支撑。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TQ/MS)分析黄蜀葵不同组织器官中黄酮类、核苷类及氨基酸类资源性化学成分组成及其含量;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粗纤维测定法(Weende)分析黄蜀葵不同组织器官中可溶性多糖类及总纤维含量。结果显示,黄蜀葵花中富含黄酮类资源性化学成分,主要组成为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棉皮素-8-O-葡萄糖醛酸苷、杨梅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芦丁和槲皮素,总量为25.450 mg·g~(-1),叶片亦有少量黄酮类资源性化学成分分布。黄蜀葵不同组织器官均富含可溶性多糖类组分和总纤维,其中茎中总多糖量较高,达19.76%,根中总纤维量较高,可达29.88%。在黄蜀葵植物中共检出21种氨基酸类和9种核苷类资源性化学成分,其中花中氨基酸类化学成分种类及含量较为丰富,达4.737 mg·g~(-1);叶中核苷类化学成分含量较为丰富,为1.474 mg·g~(-1)。黄蜀葵植物中含有丰富的资源性化学成分,且不同组织器官中所含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有所差异,研究结果为黄蜀葵植物采收花后不同组织器官的精细化利用与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炮制对当归中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炮制对当归药材中糖含量影响。方法 :用硫酸 苯酚法测定了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还原性糖、水溶性糖和多糖的含量。结果 :酒炒当归中上述糖类高于生当归 ,而其余炮制品中糖类的含量均低于生当归。结论 :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当归中的糖类含量有显著影响 ,这对阐述当归炮制理论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5种淫羊藿的不同部位的黄酮类成分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利用RP-HPLC法对中国药典5种淫羊藿的根茎及根、茎、叶等部位的9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种成分的总含量基本是根茎及根>叶>茎,从主要成分的构成和相对含量来看,叶与茎相似,而地下部分却极不相同,这一差异可能会体现在药效上,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王计瑞  谭均  李隆云  徐进  宋旭红  赵真真  王云红 《中草药》2020,51(17):4513-4520
目的 通过对国槐Sophora japonica不同组织器官进行综合评价,为其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比色法检测样品中芦丁、水仙苷、槲皮素、异鼠李素、重金属含量以及Fe3+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DPPH·)、ABTS自由基(ABTS·+)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FRAP)。运用SPSS 20.0软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国槐不同组织器官中4种黄酮类成分总含量为花蕾 > 花 > 花轴 > 叶 > 枝条;抗氧化能力依次为花蕾 > 花 > 花轴 > 叶 > 枝条,与黄酮类成分总量呈正相关。花和花蕾中5种重金属含量均符合《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部分叶、花轴和枝条中Cd超标。聚类分析将花和花蕾聚为一类,花轴、叶和枝条聚为另一类;主成分分析将8个变量提取为2个主成分(PC1和PC2),不同组织器官间PC1值有明显差异,不同批次间表现在PC2值上有差异。结论 国槐花及花蕾中重金属含量低,黄酮类成分含量高,抗氧化活性强,品质优良;花轴及叶也含有较高的黄酮类成分及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2、3年生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根、根茎、叶片中10种成分的含量及变化规律,为大黄质量评价和药材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中各成分的含量;借助SPSS 24.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建立的HPLC分析体系线性范围良好(r20.99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2%,加样回收率96.10%~107.10%。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同一部位中,没食子酸的含量逐年或次年下降(P0.05),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O-葡萄糖苷、番泻苷B的含量逐年或第3年显著增加(P0.05);根中大黄酚-8-O-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含量次序为3年生1年生2年生、1年生3年生2年生(P0.05),二者在根茎及叶片中逐年或第3年增加(P0.05);根或根茎儿茶素含量随年份增加,叶片中降低。同一年限内,除大黄素甲醚、大黄酚-8-O-葡萄糖苷外,根或根茎其他8种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叶片(P0.05);根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8-O-葡萄糖苷、没食子酸、儿茶素的含量高于根茎(P0.05)或与之相当;2年生大黄酚-8-O-葡萄糖苷根茎中含量高于根中(P0.05);2、3年生大黄番泻苷B的含量在根、根茎、叶片依次显著降低(P0.05),芦荟大黄素的含量依次为根茎根叶片(P0.05)。结论基于HPLC分析的药用大黄10种成分在不同年限、不同部位样品中差异积累;同一部位样品中多数成分含量随生长年限延长而增加;同一年份的根或根茎中多数成分含量高于叶片;3年生大黄根及根茎中成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声提取和HPLC测定栽培植株与野生植株桃儿七不同部位中4'-去甲基鬼臼毒素和鬼臼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栽培植株各部位4'-去甲基鬼臼毒素含量依次为叶柄 >根,叶中未检测到此物质,野生植株不同部位4'-去甲基鬼臼毒素含量依次为须根 >茎 >根状茎 >叶,果实中未检测到此物质;栽培植株和野生植株不同部位鬼臼毒素含量均为根 >茎 >叶(> 果实);桃儿七栽培植株各部位2种木脂素含量随季节变化呈W型,以7月份采收时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款冬花药材掺杂现象,对款冬花药材中花蕾及其杂质(花梗、根茎、主根)的化学组成进行比较,为款冬花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采用HPLC测定款冬花蕾及其杂质中款冬酮的含量,同时建立款冬花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和共有峰峰面积对花蕾及杂质进行比较,对药材中各成分含量与花蕾占比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同时对花蕾和杂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分析各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款冬花蕾中款冬酮含量以及指纹图谱中13个共有峰的峰面积均明显高于其他掺杂部位,且与花蕾占比存在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款冬花蕾与花梗、根茎、主根等掺杂部位可明显区分。指纹图谱各主要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之间、黄酮类成分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倍半萜类成分中,款冬酮和款冬素酯存在较强的正相关,不同类别的成分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款冬花药材中主要成分均主要分布于花蕾,当药材中花梗、主根、根茎等杂质较多时会严重影响款冬花药材质量。目前《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款冬花项下尚未设置杂质检查项目,为了保证款冬花药材的质量,应增加其杂质检查。  相似文献   

18.
通过揭示铁皮石斛氨基酸在不同品系与部位的变异规律,为优良品种选育和药(食)用部位扩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11个品系的叶片中总氨基酸平均质量分数为7.43%,茎为1.91%,叶片显著高于茎,且氨基酸组成接近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的标准,具有良好的功能食品开发前景;其中产量高、多糖含量高的9×66优良品系叶片和茎中各种氨基酸含量均为最高,表明通过杂交育种可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此外,铁皮石斛2个主要采收期的样品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差异,铁皮石斛叶片适合随茎一同在开花前采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根茎生物量、活性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为指标,选择适宜提高当归品质的高海拔种植区域。方法在严格控制种质、水分和土壤养分的条件下,以不同海拔(2 100、2 500和2 900 m)2年生当归根茎为材料,分别对干质量、活性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高海拔虽不能促进当归根茎生物量,却显著提高了活性物质的积累量和抗氧化能力;以单株积累量计算,2 900 m未抽薹当归根茎中阿魏酸、可溶性糖、酚和黄酮类含量分别为2 100 m植株的2.06、1.13、1.34和1.15倍;体外抗氧化能力也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综合分析表明,在2 100~2 900 m海拔内,未抽薹当归根茎中活性物质的总积累量(干质量和单株)均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结论提升当归种植海拔高度可显著提高根茎活性物质量;活性物质生物合成与积累受到低温和光照的综合调控。该研究结果将为提高当归产量和品质以及大面积种植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与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分胁迫对忍冬生长及金银花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忍冬生长发育及金银花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用盆栽法于当年第一茬花开之前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考察忍冬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情况。结果:水分胁迫引起枝条生长缓慢,叶片比重增加,金银花产量降低,叶内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有增加趋势,轻度胁迫处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与重度处理,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因干旱而升高,随干旱增强花蕾的绿原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结论:水分条件是影响忍冬枝、叶、花蕾生长发育及金银花产量、质量的重要因子,栽培要适时灌溉,引种时要具备灌溉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