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简易测压法测量膀胱容量与压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简易测压法了解膀胱容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配对设计方法,将年龄、性别和手术方式相同的病人分成两组,一组病人用简易测压法在病房测量其不同膀胱容量时的压力,一组病人送尿动力检查室采用尿动力学监测仪测量不同膀胱容量时的压力。[结果]两组病人同一膀胱容量状态下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相关性(r值为0.72~0.93,P〈0.05)。[结论]简易测压法测量膀胱内压力可间接反映膀胱容量,可作为临床护士进行膀胱潮式引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简易测压法了解膀胱容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配对设计方法,将年龄、性别和手术方式相同的病人分成两组,一组病人用简易测压法在病房测量其不同膀胱容量时的压力,一组病人送尿动力检查室采用尿动力学监测仪测量不同膀胱容量时的压力.[结果]两组病人同一膀胱容量状态下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相关性(r值为0.72~0.93,P<0.05).[结论]简易测压法测量膀胱内压力可间接反映膀胱容量,可作为临床护士进行膀胱潮式引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技术与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评定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功能方面的一致性。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8月,对37例脊髓损伤病人在入院1周内分别接受简易膀胱容量测定和尿流动力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在判断神经源膀胱类型、测量残余尿、膀胱容量以及充盈期膀胱内压力变化方面的一致性。结果在残余尿量以及注水50 m L、100 m L、300 m L、400 m L时膀胱压力方面,简易膀胱容量测定与尿流动力学检查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膀胱容量和注水200 m L时膀胱压力方面,两者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查方法测定结果之间的组间相关系数为0.606~0.919(均P0.01),医生与护士根据两种方法对神经源膀胱类型的判断一致性Kappa系数为0.825(P0.001)。结论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技术与尿流动力学在评定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功能方面的一致性良好。由于其操作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因此简易膀胱容量测定可作为尿流动力学检查的补充,用于动态监测脊髓损伤病人的膀胱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在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骨科及康复医学科2008年3月—2010年5月60例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别采用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法和尿动力学检测仪测量其膀胱安全容量。比较两种方法测量值,以及其相关性和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的重测信度。结果:两种方法测量患者不同膀胱容量状态下膀胱压力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值为0.78—0.94(P<0.05),呈显著相关;不同容量状态下膀胱压力重测信度系数均>0.8,示重测信度很好。结论:缺乏床旁B超测定膀胱内容量设备时,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法可代替尿动力学监测仪测压法用于SCI患者膀胱容量变化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简易膀胱容量测定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膀胱容量与压力测定(简称测定装置)在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实际作用,为评价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间隙性清洁导尿及膀胱训练效果提供依据.方法:30例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自制测定装置,根据测得的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针对性指导间隙性清洁导尿的方法和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训练前后观察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的变化及膀胱感染控制的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有大膀胱12例,小膀胱7例.经过1个月的膀胱功能训练,患者膀胱容量趋于正常(平均466.7 ml);与治疗前比较,残余尿明显减少(P<0.05);尿常规转向正常.结论:自制简易测定装置可判断膀胱容量、压力、残余尿量;指导膀胱训练可减少膀胱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对排尿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为了解其膀胱安全容量、压力、残余尿量,从而有效指导膀胱训练和减少膀胱发生感染,最终达到提高患者对排尿的控制能力,本文设计了一种一体式膀胱压力和容量测量装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便携式动态膀胱压力监测装置,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患者通过自然充盈来进行膀胱容量压力的测定。方法:装置由软硬件部分共同实现。硬件部分主要由液体压力传感器、电桥放大电路、时钟模块、SD卡存储电路,液晶显示电路,触控电路,控制器电路等七部分组成。软件的主程序包括系统初始化、数据获取、存储、显示、报警等。配套的耗材有膀胱测压管、直肠测压管、连接管以及外置压力传感器。使用移动电源供电。应用便携式动态膀胱压力监测装置对3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患者通过自然充盈来进行膀胱容量压力的测定,观察膀胱类型、逼尿肌稳定性和膀胱安全容量,并与常规尿动力生理盐水灌注法测试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在膀胱类型判断方面结果一致,均为低顺应性膀胱。便携式微型动态膀胱压力监测装置测定发现较多逼尿肌不稳定病例(P0.01)。便携装置测定的膀胱安全容量为(314.0±33.6)ml,尿动力学测定的膀胱安全容量为(194.7±43.2)ml,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应用便携式动态膀胱压力监测装置进行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容量压力测定能更好地反映逼尿肌稳定性、膀胱顺应性和安全容量。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的发展史,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护士的要求。认为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能够测定膀胱感觉、膀胱的安全容量与压力、膀胱顺应性、残余尿量以及逼尿肌和括约肌运动功能,对于指导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晚期脊髓损伤病人行膀胱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2例晚期脊髓损伤病人按病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膀胱功能训练对晚期脊髓损伤病人的膀胱功能恢复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一次性引流袋代替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器中测压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文君 《全科护理》2014,12(6):576-576
正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是康复专科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专科操作技术,此项检测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病人的护理有重要意义。我科为病人行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是根据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1]中的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的用物和流程。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如果使用普通一次性输液器或者膀胱冲洗器制作一次性测压柱,当测试病人膀胱压力过高,瞬间压力飙升超过一次测压柱长度时会出现尿液溢出,污染床单位和环境,甚至医务人员身体。我科改用一次性引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是常见的创伤性疾病。患者活动受限,极易出现压力性损伤,严重影响康复进程。使用风险评估量表可以有效预测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本文就脊髓损伤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不同风险评估工具的使用进行综述,比较各风险评估量表的内容、评估方法、适用人群、信度和效度,总结不同评估量表的利弊,为选择最佳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刺激不同部位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反射型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压力的影响,寻求最佳刺激部位。方法选择符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第6 版(ASIA 2006)残损诊断和分级标准的108 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导尿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 例。导尿组只行间歇导尿;对照组采用电针刺激八髎和会阳等穴,并进行间歇导尿;试验组采用经颅电针刺激足运感区、腹六区等穴,并进行间歇导尿。检测治疗前后的逼尿肌压力,并比较三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自主排尿、导尿量、残余尿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前后逼尿肌压力和逼尿肌反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导尿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与导尿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刺激能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反射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主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脊髓损伤患者对各种排尿方式的接受度与满意度。方法对76例脊髓损伤住院康复患者进行排尿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61例患者能按照医生建议的方式进行排尿;15例不能。按使用频度顺序排列,脊髓损伤患者实际采用的排尿方式依次为间歇导尿(间导)43.4%、扣击或挤压排尿34.2%、留置尿管2.6%、外部集尿器(自动排尿)3.9%及其他综合方式15.8%。女性多趋向用间导。使用这些方式的总满意度为77.63%。结论医务人员不仅应根据患者的医学情况,而且还应根据患者的社会心理情况综合考虑,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方式提出合理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术与口服消旋山蓖菪碱片联合手法训练及局部微波治疗对患者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对60例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入院后即施以间歇性导尿,并对8例膀胱容量小于250ml及膀胱内压力大于80cmH2O的患者予口服消旋山莨菪碱片10mg/次,3次/d,微波治疗1次/d,同时施以手法训练;以上各项训练前及训练后第4周检测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实验室指标并进行比较,观察疗效。结果本组患者训练后第4周膀胱容量、残余尿量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明显好转(P〈0.01)。结论间歇性导尿与口服消旋山莨菪碱片联合微波治疗能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和自主排尿,减少尿路感染几率,缩短康复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治疗仪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尿路感染率及膀胱平衡时间的影响。方法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给予膀胱治疗仪低频电子脉冲治疗,对照组给予膀胱治疗仪假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尿路感染率及建立膀胱平衡时间。结果经治疗8周后,实验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膀胱平衡时间实验组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治疗仪低频电子脉冲早期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可减少残余尿量,加快膀胱平衡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Assess the utility of the admission Spinal Cord Injury Pressure Ulcer Scale (SCIPUS), Braden Scale, and the FIM for identifying individuals at risk for developing pressure injury during inpatient spinal cord injury (SCI) rehabilitation.DesignRetrospective cohort.SettingTwo tertiary rehabilitation centers.ParticipantsIndividuals (N=754) participating in inpatient SCI rehabilitation.InterventionsNot applicable.Main Outcome Measures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utility of the SCIPUS, Braden Scale, and FIM for identifying individuals at risk for developing pressure injury (PI) during inpatient SCI rehabilitation.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false negative rate, odds ratio, likelihood ratio, and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are reported.ResultsThe SCIPUS total score and its individual items did not demonstrate acceptable accuracy (AUC≥0.7) whereas the Braden Scale (0.73) and the FIM score (0.74) did. Once items were dichotomized into high and low risk categories, 1 Braden item (friction and shear), 5 FIM items (bathing, toileting, bed/chair transfer, tub/shower transfer, toilet transfer), the FIM transfers subscale, FIM Motor subscale, and the FIM instrument as a whole, maintained AUCs ≥0.7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0.95. The FIM bed/chair transfer score demonstrated the highest likelihood ratio (2.62) and overall was the most promising measure for determining PI risk.ConclusionStudy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simple measure of mobility, admission FIM bed/chair transfer score of 1 (total assist), can identify at-risk individuals with greater accuracy than both an SCI specific instrument (SCIPUS) and a PI specific instrument (Braden). The FIM bed/chair transfer score can be readily determined at rehabilitation admission with minimal administrative and clinical burden.  相似文献   

17.
地震会造成大量脊柱脊髓损伤伤员。脊柱骨折影响脊柱稳定性,给现场急救带来困难。对怀疑有脊髓损伤的伤员在救治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脊柱稳定并妥善制动。7岁以下的儿童有其自身的解剖特点,在现场救援时应特别注意。现场医学急救除常规的ABC原则外,还应注意与脊髓损伤密切相关的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问题。现场急救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脊柱脊髓损伤伤员的残疾程度,提高存活率和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时长任脉灸对骶上脊髓损伤(S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SSCI后NB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患者鸠尾穴至中极穴的任脉段给予任脉灸,每次灸治1 h,3次/周,共治疗4周;观察组每次灸治时间改为2 h,其余治疗操作同对照组,3次/周,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24 h排尿日记(单次排尿量、24 h排尿次数、24 h漏尿次数)、最大膀胱安全容量和残余尿量评价患者的排尿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分别为(11.25±0.43)次/d、(5.30±0.37)次/d、(148.55±17.81)mL、(301.90±14.73)mL、(72.50±7.21)mL,观察组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分别为(9.80±1.51)次/d、(4.45±0.31)次/d、(159.40±10.97)mL、(314.90±16.33)mL、(67.05±7.18)mL。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4周后每日排尿次数、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均明显降低,单次尿量、膀胱安全容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每日排尿次数、漏尿次数、残余尿量降低更加明显,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安全容量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长时程任脉灸可以更有效改善SSCI后NB患者排尿功能,减少尿失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膀胱电针治疗脊髓病变患者尿潴留的疗效。方法:脊髓病变伴尿潴留患者72例,按意愿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还给予膀胱电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潴留改善情况,评估2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组膀胱残余尿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66.7%,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膀胱电针能有效地改善脊髓病变患者膀胱功能,减轻尿潴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