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981年10月~1984年1月在河南省新安县两个观察点进行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源的调查,发现褐家鼠是村内优势鼠种(57.9~81.4%),其携带EHF病毒抗原者占8.76%,为全部带毒鼠的87%。野外优势鼠种(54.3%)的黑线姬鼠,检奄359只,均未发现带毒鼠。褐家鼠带毒的季节高峰与人群发病率高峰有密切关系。说明褐家鼠是当地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当地黑线姬鼠参与本病传播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不同地形分布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天台县流行性出血热(EHF)在平原、丘陵、山区等不同地形的宿主动物、疫源地类型与发病的关系。基本上明确了平原地区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混合型疫源地,其鼠肺EHF抗原阳性率高,是EHF发病严重地带,且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亦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丘陵、山区逐渐形成以褐家鼠为主的疫源地,且鼠肺EHF抗原阳性率明显降低,EHF的发病及健康人群隐性感染水平都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点进行鼠间流行性出血热的调查。方法本调查在疫区监测点采用鼠密度调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EHF抗原和酶联免疫法检测鼠血EHF总抗体的方法进行。结果该疫区鼠类平均密度为9.88%,其中黑线姬鼠(31.65%)为野外优势鼠种,居民区以褐家鼠(46.01%)占主要优势;鼠肺标本的带毒率为3.30%,鼠血总抗体的阳性率为0.73%;病毒抗原阳性数最多的鼠种为大仓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结论该疫区是混合型疫区,且鼠间普遍存在汉坦病毒自然感染。居民区有大量野鼠存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加大疫情监测和防控力度,以监测数据为依据,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1999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根据《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方案》要求,对全国41个出血热监测点进行常规监测,以掌握1999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动态,并对防制对策提出建议。方法 疫情资料主要来自各监测点的月报和年报报表,监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动物流行病学方法、血清学及病毒学诊断方法等。结果 1999年全国EHF监测点共发病12930例,死亡135例,发病率为5.37/10万,病死率为1.04%,与1998年相比,发病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为解决EHF病毒在中国EHF主要宿主动物种群中的传播途径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阐明“鼠传人”的途径,在本室负压隔离器内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对不同来源毒株(从黑线姬鼠分离的遵义后坝株和自永春褐家鼠分离的R26株)、不同感染途径(气溶胶、口饲、滴鼻和划皮)都能发生感染,从试鼠特异性IgG抗体产生滴度看,气溶胶易感染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结果还显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对从本种分离的毒株更敏感。从褐家鼠产生的EHF IgG抗体滴度看,一般均低于黑线姬鼠,是否与感染量多少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进一步证明,黑线姬鼠毒株和褐家鼠毒株,可致两种试鼠相互感染。由此可见,姬鼠型疫区演变为混合型疫区是必然趋势。基于此点,控制疫区褐家鼠数量,不仅能防止疫区蔓延扩大,且可阻断黑线姬鼠病毒传播给褐家鼠。因此,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4年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进一步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云南省的流行特点,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省HFRS疫情资料,并在固定监测点及面上常规调查中采集人血清、鼠血清和鼠肺做汉坦病毒(HV)抗体和抗原检查。结果2004年全省共报告HFRS 55例,死亡2例,年发病率0.13/10万,病死率为3.64%。主要发病地区为大理州、昆明市、红河州和楚雄州。在固定监测点泸西、寻甸和永胜县捕获鼠类10种803只,采集鼠血清314份,人血清313份,其中居民区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鼠带病毒率为3.89%(26/668),带病毒鼠有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高山姬鼠、臭鼩鼱和短尾鼩;对鼠及人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50%和2.24%。在滇西地区10个县(市)采集到16种896份鼠肺标本,带病毒率为3.01%(27/896),带病毒鼠有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大足鼠、短尾鼩、高山姬鼠和臭鼩鼱。结论进一步证实云南省存在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的家鼠型HFRS疫源地,也存在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主的姬鼠型疫源地。近几年发病率的上升与较高的鼠密度和鼠间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不同疫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及病毒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类型,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笼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构成,对鼠肺进行HFRS病毒抗原检测及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家鼠型疫区室内平均鼠密度为4.91%,褐家鼠为主要鼠种。混合型疫区室内平均鼠密度为5.73%,褐家鼠为优势种;野外平均鼠密度为12.95%,秋冬季明显高于春季,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室内以褐家鼠为主要带病毒鼠种,携带Ⅱ型病毒,野外带病毒鼠均为黑线姬鼠,携带I型病毒。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中各分离出1株HFRS病毒,定名为A44和R50株。结论福建省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仍以褐家鼠为主,混合型疫区野外主要宿主动物为黑线姬鼠,应加强重点疫区和老疫区的HFRS监测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沿海岛屿、平原丘陵、山区半山区不同地理区域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证实台州地区为家、野鼠混合型疫源地,分析了三种不同地理区域HFRS的流行强度和疫源地类型、宿主动物间的关系。沿海地区野鼠和家鼠带病毒率低、带病毒鼠数量少,HFRS的发病率较低;丘陵、平原地区以野鼠型为主,为HFRS中发地区;山区、半山区以家鼠型为主,为HFRS发病严重地区。由此可见,HFRS流行与一定地理区域的疫源地类型和宿主动物带病毒状况有关,突出了家鼠型HFRS在我区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鼠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1年,对属于山东省4个动物地理小区的8个县(市)进行了鼠类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文献和一些资料记载,对山东省啮齿动物的区系组成和地理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黑线仓鼠为鲁北平原和鲁西南平原小区的优势种;黑线姬鼠常为其它小区特别是低洼地区的优势种;黑线仓鼠也常为其它小区旱地的优势种;大仓鼠和褐家鼠在某些年份、某些地区可成为优势种;大林姬鼠和社鼠仅在山区分布。黑家鼠、黄胸鼠、东方田鼠、棕色田鼠、岩松鼠和花鼠为我省的稀有种类。鲁南平原小区的丘陵花生田生境,鼠的种群密度竟高达71.4%和34.9%,其中黑线姬鼠高达49.9%和18.0%,可能与大型鹅卵石地堰这一生境有关。泰山顶的鼠类以黑线姬鼠占绝对优势(65.2%),且其数量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根据 1993~ 2 0 0 0年我省沿江西部地区鼠类调查结果 ,分析该地区鼠类种群结构 ,为有效防制鼠害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农田和居民室内合适生境 ,采用夹夜法布放鼠夹 ,对捕获的鼠类进行种类鉴定 ,计算鼠种构成比和鼠密度 ,分析研究该地区鼠种结构和室内外优势鼠种。结果 农田鼠种包括黑线姬鼠、褐家鼠、东方田鼠 ,其构成比 (% )分别为 84 .33、9.6 7、5 .6 7,农田鼠密度为 9.0 2 % ,黑线姬鼠为该地区农田优势鼠种。室内鼠种包括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 ,其构成比 (% )分别为 5 3.2 2、35 .19、10 .73、0 .86 ,室内鼠密度为 11.5 2 % ,褐家鼠和黄胸鼠为该地区室内优势鼠种。结论 黑线姬鼠和褐家鼠、黄胸鼠分别为我省沿江西部地区农田和居民室内优势鼠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流行特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常规夹夜法;将鼠肺冷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病毒抗原。结果居民区鼠密度为1.85%,带毒率为3.33%,鼠种构成为褐家鼠、小家鼠、小仓鼠和大仓鼠,褐家鼠带毒率最高为3.35%;野外鼠密度为1.13%,带毒率为2.44%,鼠种构成为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田鼠、大林姬鼠、小仓鼠和社鼠,黑线姬鼠带毒率最高为6.67%。不同区域鼠类群落结构为褐家鼠均有分布,且为优势鼠种;小家鼠和大仓鼠分布于9个市,构成比位居第2位;小仓鼠、黑线姬鼠和田鼠分布区域较少;社鼠和大林姬鼠仅分布在河北省北部承德山区。结论褐家鼠是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应对该鼠种有针对性地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南充市的流行规律与特征,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历年HFRS疫情,开展动物密度、种群、带病毒率及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5年来南充市HFRS平均发病率为4·30/10万,死亡率为0·18/10万,病死率为4·09%。发病率最高是三区(7·83/10万)、蓬安(6·52/10万)和营山(4·02/10万),发病呈现5-7月和10月至翌年1月2个高峰;年龄以16~55岁组为多(85·70%);职业以农民为高(78·50%),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3·31%;宿主动物以黑线姬鼠与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鼠肺HFRS抗原阳性率为5·20%,鼠带病毒率以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为高,黑线姬鼠与褐家鼠,褐家鼠与四川短尾带病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南充市是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HFRS疫区,发病呈高度散发和相对集中的流行特点。主要宿主动物及传染源是黑线姬鼠与褐家鼠,HFRS发病与鼠类总密度和居住区内褐家鼠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砀山县肾综合征出血热(EHF)的宿主动物,明确主要传染源种类,为预防和控制EHF的发生与流行,给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地理景观特点选择近几年疫情较重的黄楼、关帝庙为调查点,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种类调查,对捕获的鼠检测EHF抗原、抗体,同时对健康人群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EHF抗体。结果:室内外平均鼠密度为4.14%(63/1520),室内以小家鼠(占60.0%)、室外黑线姬鼠(占70.8%)为优势鼠种;鼠肺EHF带毒率为1.59%(1/63)、鼠血EHF抗体阳性率为7.94%(5/63),健康人群EHF抗体阳性率为3.7%(2/54)。结论:鼠类有1目2科6种鼠,另有食虫目鼠句鼠青科的臭鼠句鼠青;黑线姬鼠为砀山县EHF的主要宿主动物,健康人群血清学调查证实有隐性感染存在。  相似文献   

14.
2005-2006年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流行特征,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常规夹夜法,将鼠肺冷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病毒抗原。结果居民区鼠密度平均为1.84%,带病毒率为3.33%,鼠种构成为褐家鼠、小家鼠和大仓鼠,褐家鼠带病毒率最高为3.35%;野外鼠密度平均为1.13%,带病毒率为2.44%,鼠种构成为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东方田鼠、大林姬鼠和社鼠,黑线姬鼠带病毒率最高为6.67%。不同区域鼠类均有褐家鼠分布,且为优势鼠种;小家鼠和大仓鼠分布于9个市,构成比位居第2位;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分布区域较少。结论褐家鼠是河北省HFRS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在HFRS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应对该鼠种有针对性地制定综合防制措施,以控制HFRS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长春市家栖鼠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长春市家栖鼠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特征,为科学指导HFRS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鼠情监测采用夹夜法,将鼠肺切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病毒抗原。结果长春市家栖鼠类群落由褐家鼠、大林姬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东方田鼠、布氏田鼠、黑线仓鼠组成,平均鼠密度7.0%,褐家鼠为优势种,且该鼠带病毒率最高。结论褐家鼠是长春城市和农村居民区鼠害防制的重点鼠种,也是HFRS主要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宁波市EHF的人间、时间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病率以30~39岁者最高,发病时间主要在冬、春两季节,重点疫区逐渐由平原向沿海、丘陵转移,疫情强度随转移地区的不同呈阶梯形增强。本市有鼠类2目7种,野外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室内优势鼠种为褐家鼠,两者带病毒率均较高,是主要传染源。健康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EHF病人血清抗体测定,证实疫情报告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用间接荧光技术从安徽省颖上县本病的地方性流行区所捕获的6种鼠中,査到4种鼠携带本病特异性抗原。其中黑线姬鼠534只,阳性鼠29只,带毒率为5.4%;褐家鼠132只,阳性鼠11只,带毒率为8.3%;小家鼠19只,阳性鼠1只,其带毒率为5.3%;大仓鼠433只,阳性鼠2只,其带毒率为0.5%,因此认为,在该农村型HFRS的流行区,其主要宿主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从而指出褐家鼠在引起农村型HFRS的流行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本文还用模式图,分析了该区各鼠种生活活动区间的关系,指出这些鼠种间的特定生态学联系,在本病的鼠间传播和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宿主动物密度、构成和感染情况,为防治出血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夹夜法。结果 2008-2010年共捕鼠700只,共4科7属9种,分布于居民庭院、库房及野外农田、草地、灌木丛等。优势种为黑线姬鼠、褐家鼠,平均鼠密度为3.83%,带毒率为9%。结论凤城地区的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流行高峰和春秋季节鼠密度较高密切相关,为此控制出血热的发生和流行关键在于春秋季前开展村内外较大规模的灭鼠防鼠工作和出血热疫苗接种工作。减少劳作和家庭环境中与鼠的接触及提高免疫力,是控制和降低出血热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阐明HFRS主要贮存宿主黑线姬鼠在越冬前后的鼠龄结构和带毒的动态。我们于1982年11月至1983年5月在安徽省颖上县陈桥区开展鼠类调查,结果如下:
一、从观察点捕获鼠6种1,299只,其中黑线姬鼠占41%,大仓鼠33%,褐家鼠11%;HFRS的带毒率褐家鼠为8.3%,黑线姬鼠5.4%。在大仓鼠及小家鼠中也检出HFRS的带毒鼠。
二、越冬后的黑线姬鼠、褐家鼠、大仓鼠、小家鼠的鼠龄有老化现象。黑线姬鼠带毒率随鼠龄增加而升高,从而提示早春灭鼠是降低出血热发病的适宜时间。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1996~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江苏省 1 996~ 2 0 0 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疫情及宿主动物、一般人群等监测资料 ,探讨HFRS流行因素。方法 收集HFRS疫情资料 ,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 ;在江苏省设立固定监测点 ,按统一方案调查鼠密度、鼠带病毒率、带病毒鼠指数及一般人群抗体阳性率。结果1 996~ 2 0 0 0年HFRS疫情稳步下降 ,2 0 0 0年发病率较 1 996年降低了 42 .1 7% ,秋冬峰与春峰构成之比减小。春季优势鼠种为褐家鼠 (密度 3 .0 7% ) ,秋季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 (密度 4 .64 % ) ;混合鼠密度及优势鼠种密度均呈下降趋势。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带病毒率均较高。春季以褐家鼠及小家鼠带病毒鼠指数为高 (分别为 0 .0 2 5 5、0 .0 2 84) ,秋季以黑线姬鼠带病毒鼠指数较高 (0 .0 30 2 )。 5年内一般人群平均抗体阳性率为 4 .73 %。结论 江苏省 5年内HFRS疫情大幅度下降 ,但流行因素仍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