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气能生血、气能摄血”等理论,中医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治疗多从气血角度出发。文章以气血角度分别从理论研究、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医药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得出此治法在提升血小板计数及改善临床症状上有良好疗效。研究指出,气不摄血型ITP患者体内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失常,存在血管损伤。表明可以通过从不同中医证型的ITP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差异来寻找与ITP特异性的指标,并通过研究中医药调节ITP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泌、修复ITP患者的血管损伤来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自拟补气摄血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秋 《北京中医》1998,17(3):24-25
笔者于1985~1992年间,临床共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68例,其中47例中医辨证属气不摄血型,笔者自拟补气摄血汤予以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47例患者均根据血象、骨髓象及临床症状确诊,符合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委员...  相似文献   

3.
李颖 《光明中医》2016,(18):2674-2676
目的总结益气摄血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兼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方法对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兼血瘀型崩漏患者200例,口服本溪市中医院院内制剂益气摄血汤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200例中治愈175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益气摄血汤治疗脾肾两虚兼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疗效好,不良作用小,值得妇科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李东桓创制的当归补血汤这一补气生血的经典方剂,为临床常用的气血并补之方,具有益气生血、扶正固本、托里排毒之功效。在中医临床方面主要用于治疗血虚症,自问世以来因其疗效确切而被妇科、内科、外科等临床各科室广泛的使用。目前关于此方的相关研究非常之多,不管是实验探索还是临床研究,都证明了本方对机体多个系统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ITP的中医病名为"紫癜病".陈信义教授团队认为ITP的病机为"脾气亏虚、脾不统血",拟定健脾益气摄血方,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并为此开展一系列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其免疫调控效果,以期阐明其具体起效机制.文章就陈...  相似文献   

6.
血尿,《内经》称溺血、溲血,属中医血证范畴。临症分别采用清热泻火、滋阴降火、益气摄血和补肾固摄方法治疗。本文介绍一例血尿患者,用常规治疗方法久治不愈,根据中医“病久不虚”、“久病多瘀”的观点,采用补气、活血、通络之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尿液常规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气不摄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及相关炎症因子在ITP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气不摄血证ITP患者30例(ITP组),根据2016版ITP出血评分量表,分为未出血组、低危组(≤2分)及高危组(>2分),健康正常人20例(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内皮素-1(ET-1)含量,AimPlex流式高通量技术检测外周血血管活性物质VEGF-A,VEGF-D及相关炎症因子IL-8,IL-10,IL-17A以及TNF-α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气不摄血证ITP患者NOS、VEGF-A及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ET-1、IL-8、IL-17A以及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气不摄血证ITP患者中,高危组ET-1含量显著高于未出血组(P<0.05),ET-1、VEGF-A含量与气不摄血证ITP患者出血显著相关(OR=1.012,95%CI:0.92-1.31;OR=1.065, CI:0.98-1.22,P<0.05)。结论 血管活性物质及相关炎症因子在气不摄血证ITP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ET-1、VEGF-A可能是反应气不摄血证ITP患者出血风险的重要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因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属中医"血证"范畴。历代医家多从火热、气虚入手,以清热泻火、补气摄血法论治ITP。而临床上慢性ITP患者多见肝郁之变,故从肝论治,以和肝化瘀法治疗慢性ITP临床亦获良效。目前研究仍集中在临床经验总结、个案分析、经验方治疗等方面,尚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观察,有待今后进行更深层次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为进一步推广运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益气摄血方在治疗气不摄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作用。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将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100例IT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四物阿胶汤,试验组予益气摄血方,药物均为配方颗粒,每袋6 g,每次1袋,每日2次,温水冲服。治疗周期为2个月。观察患者血小板计数及激素撤减比例,并评估临床疗效;采用WHO出血评分量表评价出血程度;采用Karmofsky评分进行体力评分;采用FACIT量表进行疲劳量值评价;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Th17、Treg细胞水平;采用RT-PCR检测T-bet、GATA-3、ROR-γt、Foxp3 mRNA表达。结果 100例患者中,12例患者脱落,可评价患者88例,其中试验组41例,对照组47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有效率显著提高[36.59%(15/41)vs. 12.77%(6/47)],血小板计数显著上升,激素撤减比例显著增加,出血程度显著降低,疲劳程度、体力评分显著提升(P0.05);同时试验组免疫细胞Th1、Th17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转录因子GATA-3、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益气摄血方有助于提高血小板计数、减轻出血程度、减少激素使用、缓解疲劳状态,机制可与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一般将糖尿病的中医分型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三型,但笔者临床中发现不少患者其中医辨证应为气血亏少型,用自拟补气调血汤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成人初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及其与糖皮质激素抵抗、血小板计数、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收集成人初治ITP患者58例,流式细胞仪法测定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P-糖蛋白表达水平。按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脾肾阳虚、瘀血内阻辨证分型,4周后分成激素敏感组和激素抵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析不同证型与性别、血小板计数、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1)不同性别的ITP患者同一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成人初治ITP患者中医证型以气不摄血型最多见,其次为阴虚火旺型。(3)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及证型有明显变化,激素敏感组以气不摄血最多见,激素抵抗组以阴虚火旺最多见。(4)血小板计数及P-糖蛋白表达水平在激素敏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抵抗组与激素敏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抵抗组不同证型患者血小板计数及P-糖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ITP中医辨证分型及糖皮质激素抵抗与多项临床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对ITP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中医气血理论探析“脑心同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认为气血具有紧密联系,气血调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状态,气血虚,气机不畅,血运受阻是"气血失和"的病理表现。以气血为基础,心与脑在生理与病理上紧密相连,心脑疾病往往具有相同的发病机制,基于此,"脑心同治"的提出既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科学内涵,也是气血理论的具体应用,为心脑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了指导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药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该病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临床经验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治法、专方专药治疗等方面,系统论述了中医对该病的认识,治疗优势及自己的见解;并阐述了难治性ITP的主要病机为脾肾两虚,气血亏虚,兼有瘀血,病位主要在脾、肾;提出治以补肾健脾,调理气血,祛瘀生血为法的新思路,创建了芪龙调血方,对该病的中医药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熊鹰  黄志 《光明中医》2021,36(2):222-224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黏附因子变化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入选进展性脑梗死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按西医常规治疗并加服益气活血方,2周后观察患者血清ICAM-1及VCAM-1表达水平变化,并评估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生活质量积分,分析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15.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以脏腑虚损为主,标实则以瘀毒、痰浊、寒凝、气滞为主.中医药治疗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主要包括中药复方治疗和中药单体治疗.其中,中药复方治疗包括活血化瘀通络、化痰泄浊调脂、调补气血阴阳等;中药单体治疗包括王...  相似文献   

16.
胸痹心痛作为一种现代临床常见的心系疾病,吾师认为胸痹心痛基本病机为虚实夹杂,往往是由于脏腑阳气不足,而行血无力,致使心脉运血迟滞产生一系列病理产物滞而不通而发病;或是因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工作压力大,以致肝失调达,气机不畅,木郁克土,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加之现代饮食水平的提高,嗜食肥甘厚味,聚湿成痰,痰浊壅塞脉道,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故而吾师以益气活血、理气化痰等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常根据兼证的不同辨证论治胸痹心痛,同时将现代药理学研究与经验效方融会其中,故而取得良好疗效。通过病例分析总结庞敏教授临床辨证诊断和合理选择药物的治疗经验,并进一步突出其医学理论观点在辨证、处方选择、药物治疗的有效运用,为现代胸痹心痛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发挥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名家辨治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辨治IgAN经验的文献,提取有价值资料,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对数据进行处理,揭示中医药名家对IgAN的辨证(病因、病机、主症、证候)和治疗(治法、用药、组方)特点。采用Cytoscape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分析IgAN的中医诊疗规律。结果:IgAN临床常见病机为迫血妄行、伤阴、瘀阻等,常见症状有血尿、蛋白尿、腰痛等,常见证候有气阴两虚证、气虚证、风热证等,常见治法为凉血活血止血、益气滋阴等,常用中药有黄芪、地黄、茯苓等,常用方剂有知柏地黄丸、小蓟饮子、银翘散等。结论:IgAN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气虚、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风、热、湿、瘀为主,治疗以补虚泻实为总则。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得出的中医名家辨治IgAN规律,可为IgAN的临床辨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以平教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经验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王海颖 《新中医》2001,33(9):9-10
陈以平教授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认为本病以本虚标实为辨证特点,临床以扶正祛邪兼顾为治则,辨证分为热毒炽盛、脾肾两虚、阴虚内热、气虚血阏4例,分别治以清热凉血、温补脾肾、养阴清热、益气活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高温热损伤机制及其病理、生理、具体临床表现的研究,探讨其与中医温病之暑温在卫、气、营、血不同阶段的关系,以及在这4个阶段的辨证依据、治疗原则、方药加减。以期进一步为中医对高温热损伤的治疗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从而更好的指导于临床,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20.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瘀紫、鼻衄、内脏出血等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ITP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ITP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的主要手段,在ITP的研究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制备与临床接近的动物模型是ITP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目前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众多,主要有免疫造模、自发免疫模型、转基因造模以及其他造模方法。免疫造模是最常用的方法,实验用动物主要是小鼠,常用的注射途径是腹腔注射,常用的免疫原有抗血小板血清、单克隆/多克隆抗体、血小板等,自发模型与转基因模型比较少用。此外也有结合中医理论开展病证结合模型的研究,主要有ITP热盛证模型,ITP肾阴虚证模型,ITP气不摄血证模型等,为该病的证候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对近些年来ITP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希望对该疾病的动物模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