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颈托配合中药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62例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颈托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口服"颈复康颗粒"。治疗两周后,通过患者临床表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两个疗程治疗后,两组临床表现和经颅多普勒检查脑血流变化指标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托配合中药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优于单纯口服"颈复康颗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确诊患者54例,其中27例做为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推拿治疗方法.同样另选椎动脉型颈椎病确诊患者27例做为对照组,选用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滴注及口服颈复康颗粒冲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24例,好转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治愈19,好转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1.48%.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医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迅速及有效地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缓解患者的疼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TCD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颈复康颗粒。两组疗程为14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CD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能够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颈复康颗粒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颈复康颗粒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洛昔康片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和视觉模拟(VAS)评分;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C-反应蛋白(SOD)的含量。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ODI、VAS评分,血清IL-1β和SOD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颈复康颗粒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夹脊温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治疗组用夹脊温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用电针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A、R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脊温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配合杠杆微调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运用传统手法治疗,治疗组先用针刀在颈部松解,再用杠杆微调手法调整颈椎后用颈托固定,3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3周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9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提倡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均给予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6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6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进展.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等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结合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仅实施推拿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45%>79.55%;生活质量评分:77.12±5.42分>68.03±5.19分),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巨大的临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颈眩汤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72例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运用颈眩汤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对照观察两组疗效,2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优于对照组的7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5)。结论:颈眩汤配合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简便、高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糖络方治疗痰瘀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硫辛酸片联合依帕司他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舒糖络方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情况均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舒糖络方能够显著提高痰瘀阻络型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及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针刺以颈椎病穴为主穴,对照组针刺以颈夹脊穴为主穴;两组针刺得气后,均辨证取穴,接电针仪,中等刺激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头晕症状评分量表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愈显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50%(P<0.05);眩晕证候积分减少率,血流速度改变率,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颈椎病穴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速度,提高临床愈显率方面较颈夹脊穴组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我院自制剂颈眩宁冲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 随机对照的方法设治疗组 10 0例 ,对照组 30例 (西比灵组 ) ,1个疗程后检测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并对主要症状评价 ,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与对照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及颈内动脉与椎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比较表明 ,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 0 1,P <0 0 5 )。结论 颈眩宁冲剂有扩张血管 ,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增加脑血流量 ,解除颈部肌肉痉挛 ,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并探索血浆血栓素B2(thromboxane,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 keto prostaglandin F 1α,6-Keto-PGF1α)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以针刺及西药治疗,对照组以牵引及西药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眩晕症状、功能积分量表变化情况及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有效率为90.0%。两组眩晕症状与功能积分比较,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在颈肩痛、日常生活及工作方面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TXB2含量下降,6-Keto-PGF1α含量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TXB2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6-Keto-PGF1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降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浆TXB2含量,升高血浆6-K-PGF1α的含量,通过纠正异常的血管舒缩功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罐与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走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与口服西比灵片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罐组32例,西药组31例.两组均每日静滴丹参注射液,针罐组以针刺头颈部腧穴和配合颈背部走罐治疗2个疗程共14 d,西药组服用西比灵片治疗14 d,观察临床疗效和比较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起效时间、治疗后两组间主要症状积分比较,针罐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刺、走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起效快,主要临床症状比药物组改善明显,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隔日1次;颈椎牵引每日1次,每次15~20 min;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症状体征评分、疗效指数及经颅多普勒(TCD)探测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评定。 结果 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愈显率91.43%和总有效率100%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均比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双侧VA、BA、双侧PCA的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双侧VA、BA、双侧PCA的Vm均比治疗前显著提升(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双侧VA、BA、双侧PCA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酮ⅡA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37.5%和62.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反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符合诊断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2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40例。治疗组以反压法推拿为主治疗,对照组牵引为主治疗,两组5 d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87例,好转4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痊愈42例,好转59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72.1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反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胡俊峰  田雷 《西部医学》2012,24(8):1471-1473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小针刀松解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治疗,每周1次,3次1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牵引、按摩等手法治疗。在治疗结束时和结束后6个月分别统计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近、远期有效率分别为92.5%和100%,对照组近、远期有效率分别为75.0%和78.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松解配合星状神经阻滞是一种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新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眼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该疗法的作用机理。方法: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眼针治疗,对照组睡前口服西比灵胶囊5mg,以上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和TCD复查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情况。结果:在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1%和75.6%)及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分别为86.7%和71.1%)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眼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为:通过针刺推拿手法刺激颈项部相关穴位和肌肉、经筋系统,可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缓解头项部血管痉挛,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从而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求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CS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刀组45例、针灸组41例。治疗2个疗程后通过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SACS)、疼痛程度标尺法(VAS)、经颅多普勒(TCD)评价治疗结果。结果:针刀组和针灸组CSA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针刀组对于CSACS评分的改善优于针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与治疗后CSA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针刀组对于VAS评分的改善优于针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与治疗后VA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刀组TC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PV)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VS值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针刀组TCD平均血流速度(VM)中的基底动脉(BA)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组及针刀组均能改善其CSACS评分、VAS评分及TCD指标,针刀组疗效优于针灸组,TCD可以作为评价CSA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