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证实中医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中药及针刺治疗及动物实验研究,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与毒损脑络学说的内在相关性。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本病机为毒邪内生,损伤脑络,脑神失养,神机失守。  相似文献   

2.
络脉是经脉系统的分支,具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的作用,在支持气血运行方面呈现双向流动的特性,具有物质交换和新陈代谢的功能。脑为诸阳之会,脑络纵横交错,脑络渗灌气血以充实脑髓并敷布阳气以温煦脑神,为"脑主神明"提供物质基础和源动力。病理情况下脑络不通,毒邪内生,而致"毒损脑络"。"毒损脑络"病机学说不仅应用于中风病机研究中,而且拓展到痴呆等其他脑病中,推动了中医脑病病机理论的发展。新近发现脑内存在"胶质淋巴系统",是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脑脊液-脑间质液的交换流动系统。胶质淋巴系统把脑脊液中的葡萄糖、脂质、电解质和载脂蛋白E等营养物质和神经活性物质运送到脑组织,也能清除脑内代谢产物(如乳酸)、可溶性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和异物,这是维持脑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液体流动系统。胶质淋巴系统的发现为神经系统疾病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可能成为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干预的新靶点。作为脑内广泛分布的代谢废物排出途径和物质运送系统的胶质淋巴系统可能是"脑络"病变的生物学基础,是中西医对"毒损脑络"认识的交叉点,从胶质淋巴系统探析"毒损脑络",有可能为揭示"毒损脑络"的现代内涵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苏芮  韩振蕴  范吉平  张允岭 《中医杂志》2011,52(16):1370-1371
对于老年性痴呆(AD)的中医病机,历代医家认为心、脾、肾与脑髓的关系密切,肾精亏虚,痰浊瘀血闭阻,脑髓空虚是痴呆的基本病机。随着中医对AD发病更深入的认识,发现"毒损脑络"也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中医病机。具有神经元毒性的病理产物可以造成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属于"内生毒邪"范畴。而神经元细胞膜的广泛损伤则属于"气络"受损的范畴。"毒损脑络"理论是当代中医在抗衰老以及神经元退行性病变领域对中医理论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风病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提出是针对临床治疗中的难点与疑惑,结合现代中医中风病研究成果提出的中风病机理论的新观点。本文针对中风病毒邪的内涵、特点及意义做一浅谈,探讨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脑小血管性认知障碍是在脑小血管病基础上出现的认知功能减退,占血管性痴呆的36%~67%,发病率高。毒损脑络理论认为人体内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长期蓄积变生毒邪损害脑络。笔者基于该病临床特点,认为“毒损脑络”为脑小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机关键,其中毒邪是主要的致病因素,络损是重要的病理变化,髓伤是最终的病理转归,“毒蕴—络损—髓伤”贯穿脑小血管性认知障碍疾病始终。笔者认为脑小血管性认知障碍主要分为邪蕴成毒、毒损脑络、毒败脑髓三个阶段,病位在脑络,病性为虚实夹杂,正虚、痰浊、瘀血、火热交互为患,一起构成浊毒犯脑的病理基础,伤及络脉。脑髓失于充养,神机失于调摄,最终致髓消或髓坏,神机失用,而出现认知障碍。本病的治疗总以“扶正解毒通络”为法,注重局部与全身的整体观,调和营卫,立足于“毒”“络”分阶段治疗,以期为脑小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于苗  丁薇  王悦  张丽娜  张根明 《中医药导报》2023,(9):134-136+164
基于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及现代医学研究认识,从中医病机角度,提出“络损髓伤”为脑小血管病的发病关键。其中,年老正虚为本病的促发因素,瘀、痰、浊毒有形实邪滞络所致的脑络病变为发病基础;脑髓失养、髓海失充的脑髓损伤为病变后果;发病过程中“络”“髓”相互影响、渐进损伤,最终形成“络髓同病”的病理结局。据此提出脑小血管病的总治法为通络养髓,但不同病变阶段的侧重点略有不同,“络损”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髓伤”以补肾养髓扶正为主,从而实现“络髓同治”。  相似文献   

7.
屈静  邹忆怀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068-1070,1119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毒损脑络"临床表征的具体表现和存在形式。方法通过临床观察、专家调研、中医理论的研究,提出值得关注的5个非特异性症状,研究症状和体征的关联变化。结果情绪不稳、表情呆滞或反应迟钝、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嗜睡、头昏沉为一组针对"毒损脑络"的非特异性症状,加之起病形式、体征、理化指标的联动是需要关注的临床表征。结论毒损脑络的临床表征不是单纯某些症状或某组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而是一组症状、体征及理化指标的联动、组合。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神经病变浊毒损络病机探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赵伟  李双蕾 《新中医》2006,38(9):4-5
通过对浊毒的病理特性及其与糖尿病(消渴)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浊毒对糖尿病神经病变(DN)病机的影响。认为浊毒与消渴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浊毒损络在DN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并分别从早、中、晚三期论述了DN浊毒损络可能的病机演变过程,提出了DN可能是气阴亏虚、痰湿瘀血蕴结、浊毒损络所致,其基本病理变化可能是“虚、瘀、毒”,浊毒损络则可能是DN迁延和加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范栋晨  孙新宇 《光明中医》2013,(11):2260-2261
消渴肾病是由于消渴阴虚燥热日久,阴伤及气,气阴两虚,脏腑功能失调,痰热、湿浊、血瘀等病理产物蓄积体内,日久酝酿成毒,毒损肾络,肾体用失司,精微下泄.毒损肾络是消渴肾病病机关键,为中医药治疗消渴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讲述了阿片类物质依赖者康复的"毒损脑络"理论,证明其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我国健康卫生事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中医领域,阿尔茨海默病用于描述痴呆、健忘等认知能力缺陷的病症。经过历代医家的传承总结,“毒损脑络”理论已成为该病较为成熟的病机假说。瘀血作为其中一大致病毒邪,与现代药理学中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理论也有着紧密联系。川芎是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剂中的高频药味,川芎嗪作为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舒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等一系列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体现了川芎活血化瘀的功效,但尚未有充足的研究着眼于川芎嗪单一成分对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机制的影响。该文从中医理论与现代药理角度入手,在心血管功能、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胆碱能系统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川芎嗪对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及致病机制的影响,并对未来利用川芎嗪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维吾尔医学临床症状、舌脉及其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18所老年公寓中抽取AD患者202例,并对患者异常体液质进行辨证分型,通过查阅有关现代治疗老年性痴呆与老年性痴呆的维医文献的文献研究,将AD常见的伴随症状组成维医证候要素调查表。结果:证型分布:异常黑胆质异常黏液质异常胆液质异常血液质;临床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分别是:尿色偏黄,皮肤粗糙无光,结膜发青,其次是面色晦暗,心神不宁等;临床症状出现频率低的分别是:面色苍白,大便色黑,结膜发青稍陷,口唇淡白,疲乏少气等;舌象主要以瘦长舌、灰黑苔为主;脉象共有8种,单一的脉象有3种,两种组合的脉象有5种,其中单一脉象中细脉出现的频率最高,而沉细脉在复合脉中出现频率最高。结论:异常黑胆质证型是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主要异常体液证型。  相似文献   

13.
滋补肝肾、通络解毒法治疗帕金森病30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探讨滋补肝肾、通络解毒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30例患者用滋补肝肾、通络解毒中药复方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改良的Webster评分和改良的Hoehn-Yahr分级等指标。结果:显效率为6.67%,有效率为73.33%,无效率为20%;治疗后改良的Webster评分和Hoehn-Yahr分级均有明显好转。提示滋补肝肾、通络解毒法治疗帕金森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五味子总木脂素分离纯化方法及其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记忆障碍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五味子低剂量组、五味子高剂量组,每组15只.模型组、五味子低剂量组、五味子高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50mg/kg复合Aβ海马定位注射制作AD大鼠模型.造模后3d开始给药.五味子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五味子总木脂素50、100mg/kg,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2周后进行水迷宫实验.行为学测试结束后,采用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Bcl-2 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低、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3.82±1.23)次、(5.82±1.18)次比(2.13±1.48)次]、游泳时间百分比[(39.43±7.12)%、(48.63±7.15)%比(59.98±6.13)%]增加(P<0.05);五味子低、高剂量组caspase-3[(6.11±1.25)、(4.42±1.13)比(7.88±1.28)]、Bax mRNA[(5.84±1.62)、(4.63±1.51)比(7.54±2.14)]表达降低,Bcl-2mRNA[(1.73±0.82)、(3.04±1.29)比(0.93±0.62)]表达升高(P<0.05).结论 硅藻土-索式提取法适用于五味子总木脂素的分离纯化,五味子总木脂素可上调Bcl-2表达,降低caspase-3和Bax表达,抑制Aβ所致的神经元细胞凋亡,改善AD动物模型记忆障碍,且干预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复方玉芩胶囊治疗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复方玉芩胶囊治疗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气滞血瘀型)患者70例,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复方玉芩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胆宁片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肝脏CT分级、血脂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8%,对照组为65.7%(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减少(P<0.05),CT分级明显减轻(P<0.05),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明显下降(P<0.05)。结论复方玉芩胶囊治疗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缺失和痴呆为临床特点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属于中医学中"痴呆"的范畴。根据中医藏象学说,肾虚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基础,由肾虚导致的津液疏布障碍、血脉闭阻等出现的病理产物——"痰、瘀",伴随着阿尔茨海默病的整个发展过程,并相互交结、加重病情,以致病情迁延不愈。本文以"肾虚痰瘀"着眼,从药理研究、中医临床实践、数据挖掘等方面,浅谈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病机演变,对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其相关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对中医药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寸口三部脉诊法"在肺系疾病临床应用文献中的使用频度,了解"寸口三部脉诊法"的使用情况,掌握中医脉诊方法的进展和现状。方法:应用"万方期刊学位""同方期刊学位""维普期刊""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新版《中医内科学》中"肺系系统疾病"诊断名称为标题,以"中医""辨证"为主题词与关键词,交叉检索1984年1月—2015年1月符合标准的全部可检索文献,分别以"寸脉""关脉"或"尺脉"为查找词,查找文献内应用"寸口三部脉诊法"诊断病症与辨证施治情况。结果:共检出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2984篇,其中使用"三部脉法"进行辨证施治的文献4篇,占所检文献的0.13%;与未应用文献99.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984年—1999年共有2篇,占此年限间所检文章的0.18%,2000年—2015年共有2篇,占0.11%;以2000年为分界点,前15年与后15年文献比较,其使用频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近30年中医诊治肺系疾病的文献中,大多数医者将"寸、关、尺"三部视为一部,以不分部的"整体脉法"进行辨证施治,而将寸口分为"寸、关、尺"三部的"寸口分候脉法"则仍是寸口诊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诊断价值可能是针对"寸口整体脉法"无法准确辨证的某些特殊病例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8.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是我国小儿推拿重要流派之一,其源于湖南省湘西著名老中医刘开运教授祖传苗医小儿推拿技术,主要学术特色是"五经推治,五经配伍,推经治脏"。刘氏小儿推拿在治疗小儿盗汗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时多用到清或者补五脏经的手法,具有滋补肾水、养心清火、健脾益气、调和营卫等功效。同时小儿推拿作为中医儿科最常见的一种绿色疗法,免去服药困难,同时具有疗程短,操作简便疗效高,费用低,无不良反应的特点,容易被患者接受的特点,对中医学治疗小儿盗汗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平肝涤痰通络汤联合通脑活络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科治疗的ACI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汤剂组(n=58)和联合组(n=57)。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汤剂组采用平肝涤痰通络汤,联合组采用平肝涤痰通络汤联合通脑活络针刺法。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有效率、神经功能、斑块面积、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内皮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 83%,汤剂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 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周和4周后,2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钠肽前体N-末端肽(NT-proBNP)、S-100、斑块面积和IMT大小均低于治疗前(P 0. 05),且联合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较针刺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周和4周后,2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素(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一氧化氮(NO)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 0. 05),且联合组患者的ET水平显著低于针刺组,而NO和CGRP水平显著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平肝涤痰通络汤联合通脑活络针刺法治疗ACI,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更好地抑制动脉斑块形成,减少IMT厚度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更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观察APP/PS1小鼠大脑皮层Klotho基因的表达及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探讨电针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D)的机理。方法: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百会穴、印堂穴、人中穴),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空间记忆行为学测试,以免疫组化法观察皮层Klotho蛋白表达趋势,real-timePCR技术检测大脑皮层Klotho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逃避潜伏时间增加、平台穿越次数、平台象限游泳路程减少;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逃避潜伏时间明显减少。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脑皮层Klotho mRNA表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Klotho mRNA表达增加。Real time PCR结果与免疫组化所示表达趋势一致。结论:电针可提高APP/PS1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Klotho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