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法辅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取足三里及肾俞穴注射鱼腥草注射液。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 Scr)、尿素氮( BUN)、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Hb)及血浆白蛋白(Alb)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高于对照组的7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cr、BUN、Ccr、尿蛋白、Hb及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cr、BUN及尿蛋白量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Ccr、Hb及Alb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法辅治CRF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降低Scr、BUN,升高Ccr,减少尿蛋白的生成,从而减轻肾脏负担,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孙彪  徐亮 《江苏医药》1997,23(4):283-283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我国发病率万分之三左右,有90%以上的尿毒症病人无条件透析和肾移植,因此寻求一种符合国情的非透析疗法是临床肾脏病工作者的迫切课题。现将我院近年来三种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59例慢性肾衰的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对象:59例住院病人,男33例,女26例,年龄20~67岁,平均51.5岁;病程14个月~32年,平均5.4年。根据美国心肾学会建议的分期,本组均为’期以上(含正期)CRF患者。BUN>28.56mmol/L(80mg/dL),Scrj442pmol/L(6mg/dL),Ccr>10~25ml/min,伴少尿或等渗尿,代谢性酸中毒或血电…  相似文献   

3.
王翔军  赵安成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60-216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6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ey、ET、NO、FA、VitB12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ey[(17.15±4.63)μmol/L]、ET[(32.62±18.76)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12±2.62)μmol/L、(20.08±13.38)μmol/L](P〈0.01);NO[(39.82±7.26)μmol/L]、FA[(7.54±4.01)ng/ml].、VitB12[(247.70±119.85)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60.22±6.28)μmol,/L、(10.08±3.86)ng/ml、(411.52±194.58)mg/L](P〈0.01);高血压脑梗死患者Hey水平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ey、ET浓度升高,NO、FA、VitB12的水平降低,且Hey水平与ET呈正相关,与NO、FA、VitB12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疏血通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微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217-217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20例,治疗前血肌酐(Scr)平均水平为(392.2±218.6)μmol/L,尿素氮(BUN)(25.1±9.2)mmol/L,血红蛋白(Hbl(6-21±0.78)g/dl。治疗措施包括,①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人量0.4~0.8g/kg。②15服开同,5粒,每日3次,嚼服。③促红细胞生长素(EPO)及铁剂,维生素治疗,碳酸钙及活性D治疗(根据病情及化验指标给药)。疏血通治疗组23例,在上述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疏血通2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14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5d。治疗前Scr、BUN、H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时间3个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于CRF的早中晚期防治,延缓其进展速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海昆肾喜胶囊与丹参酮IIA磺酸钠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58名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海昆肾喜胶囊及丹参酮IIA磺酸钠联合治疗,而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3周后BUN、Scr、Ccr的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BUN、Scr、Ccr的水平则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Δ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海昆肾喜胶囊联合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使患者BUN、Scr、Ccr的水平均明显下降,改善患者肾功能,延缓患者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组治疗中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忠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119
目的 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浆P物质(SP)、心钠素(ANP)含量变化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正常对照组(50例)及CRF组(30例)血液透析(血透)前后SP、ANP,同时测定血清肌酐(Cr)。结果 血透前S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2.124,P〈0.01),血透后SP高于血透前(t=2.224,P〈0.05);SP血透前与Cr呈正相关(r=0.6612,P〈0.05),SP血透后与Cr呈负相关(r=-0.4648,P〈0.05);血透前ANP显著高于对照组(t=2.824,P〈0.01),血透后ANI,显著低于血透前(t=2.221,P〈0.05),ANP血透前后与Cr呈正相关(r=0.8225,P〈0.05);血透前后SP变化值与ANP变化值呈负相关(r=-0.4811,P〈0.05)。结论 CRF患者血浆SP、ANP含量的变化与肾功能的改变有较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透析前CRF患者,给予尿毒清颗粒治疗,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分别检测血β2-微球蛋白( MG)、血红蛋白( Hb)、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肌酐清除率( Ccr)、C反应蛋白( 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80例患者治疗后β2-MG、BUN、Scr、CR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Hb、Ccr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尿毒清颗粒辅治能降低CRF患者β2-MG水平,有效改善肾脏功能,同时减轻微炎症状态,纠正肾性贫血,保护残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章连新 《中国医药》2014,9(11):1653-1655
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CR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50例:肾康注射液6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4 d;对照组50例: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疗程14 d.分别对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血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尿素氮、肌酐较对照组低,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0.0%(45/50)比74.0%(37/50),(14±8)mmol/L比(25±11) mmol/L,(422±112) μmol/L比(573±126) μmol/L,(19±8) ml/min比(14±8)ml/min,(77±18) g/L比(66±14) g/L](均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治疗CRF疗效确切,可延缓CRF的疾病进展,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不同血肌酐(Scr)水平和不同造影剂用量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肾功能的变化,探讨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PCI患者80例,其中≥65岁32例(老年组)、<65岁48例(非老年组);各组根据Scr水平,老年组分为A1亚组(Scr<132.6μmol/L)和A2亚组(Scr 132.6~265.2μmol/L),非老年组分为B1亚组(Scr<132.6μmol/L)和B2亚组(Scr 132.6~265.2μmol/L);根据造影剂用量老年组分为a1亚组(用量<50ml)和a2亚组(用量为50~150ml),非老年组分为b1亚组(用量<50ml)和b2亚组(用量为50~150ml).比较PCI前后、各亚组Scr、肌酐清除率(Ccr)和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结果 老年组中除A2和a2亚组PCI后BUN、Scr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Ccr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外,其他各亚组PCI前后诸指标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IN的年龄因素対PCI的安全性影响很大,年龄<65岁、Scr<132.6μmol/L时较安全,在Scr<265.2μmol/L时、150ml以内造影剂对肾功能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对于任何年龄,PCI时应选择Scr<265.2μmol/L的患者;对老年PCI患者,造影剂用量尽量控制在150ml以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2月本院治疗的120例尿素症患者,选取60例接受尿毒症常规治疗未进行血液透析患者为对照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CRP、IL-6、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Alb、Hb水平与CRP、IL-6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体内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较高,与患者营养不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不同血肌酐(Scr)水平和不同造影剂用量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肾功能的变化,探讨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PCI患者80例,其中≥65岁32例(老年组)、<65岁48例(非老年组);各组根据Scr水平,老年组分为A1亚组(Scr<132.6μmol/L)和A2亚组(Scr132.6~265.2μmol/L),非老年组分为B1亚组(Scr<132.6μmol/L)和B2亚组(Scr132.6~265.2μmol/L);根据造影剂用量老年组分为a1亚组(用量<50ml)和a2亚组(用量为50~150ml),非老年组分为b1亚组(用量<50ml)和b2亚组(用量为50~150ml)。比较PCI前后、各亚组Scr、肌酐清除率(Ccr)和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结果老年组中除A2和a2亚组PCI后BUN、Scr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Ccr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外,其他各亚组PCI前后诸指标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IN的年龄因素対PCI的安全性影响很大,年龄<65岁、Scr<132.6μmol/L时较安全,在Scr<265.2μmol/L时、150ml以内造影剂对肾功能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对于任何年龄,PCI时应选择Scr<265.2μmol/L的患者;对老年PCI患者,造影剂用量尽量控制在150ml以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辅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9例CR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2组BUN、Scr均明显下降,Ccr水平则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辅治CRF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胡英  查艳  颜晓勇 《贵州医药》2011,35(6):502-504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在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5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27例(简称常规组);常规+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27例(简称研究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前后肾功能、尿蛋白及血浆ET-1和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 CRF患者血浆ET-1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浆CGRP水平偏低;两者在治疗后均显著改善,但以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血浆ET-1水平降低(P〈0.05),而血浆CGRP水平增高(P〈0.01)。CRF患者血浆ET-1水平与血清Scr、尿蛋白呈正相关;而血浆CGRP水平与后两者均呈负相关;血浆ET-1水平与CGRP呈负相关。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血浆ET-1水平与Scr、尿蛋白及血浆CGRP之间的相关关系和治疗前一致。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降低CRF患者血浆ET-1水平,增加血浆CGRP水平,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故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博 《河南医药信息》2010,(24):44-45,47
目的观察口服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加服尿毒清颗粒进行治疗。结果加服尿毒清颗粒治疗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Ccr)明显升高,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明显下降(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Ccr明显下降,而Scr、BUN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对降低CRF患者Cr、BUN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透(H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浓度。测定26例CRF男性患者及16例正常男性的体重指数(MBI),血清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及透析前后血清瘦素水平。结果:CRF患者血清瘦素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HD前后血清瘦素浓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血清瘦素浓度与BMI(P<0.05),CRP(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ALB呈显著负相关(P<0.001),而与Scr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1)肾功能下降,慢性炎症可能是CRF患者高瘦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2)常规HD不能清除血清瘦素,高瘦素血症可能是CRF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作为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标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8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健康体检人群和肾内科住院肾病患者共146例,其中健康对照组40例,肾病组106例。采用Beckman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受检者CysC、Scr和Ccr。根据Ccr由高到低将肾病患者组分为四组[Ⅰ组(Ccr≥80 mL/min)36例,Ⅱ组(Ccr 50-〈80 mL/min)20例,Ⅲ组(Ccr 20-〈50 mL/min)30例,Ⅳ组(Ccr〈20 mL/min)20例],比较各组间各指标检测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将Ⅰ组及健康对照组患者分为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组,分析各组间的Scr和CysC有无差异。结果 CysC随着Ccr降低而升高,二者呈负相关(r=-0.973,P=0.000),Ccr在50-〈80 mL/min时,CysC已显著升高,而Scr仍在正常值范围内,说明CysC敏感性较Scr高;Ⅰ组及健康对照组不同年龄组间患者中Scr与Cy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Cy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cr则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随着Ccr降低升高不明显,且其与Ccr的相关性较CysC与Ccr的相关性低。结论 CysC检测肾功能异常的准确性较高,较Scr更加敏感,且与Ccr呈负相关。检测CysC较Ccr更好,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钱琼  于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630-3631
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例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照组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肝清除率的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肌酐及尿素氮浓度分别为(220.13±164.38)μmol/L及(14.93±9.47)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6.93±199.46)μmol/L及(27.49±9.35)mmol/L,而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观察组为(23.07±10.68)ml/min,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31±8.41)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7、3.54、2.88,均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为84.44%,对照组的1年存活率为57.78%,观察组的1年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78,P〈0.05)。结论相对于间歇性血液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更好,能够更好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微炎症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微炎症反应相关细胞因子IL-10、IL-18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ELISA和RIA法检测患者血浆IL-10、IL-18、CRP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CRF患者血浆IL-10(58.49±21.82)μg/L、IL-18(310.58±182.73)ng/L、CRP(7.48±1.35)mg/L均分别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1.13±5.93)μg/L、(45.31±196.69)ng/L、(3.36±0.71)mg/L(P<0.01).结论 CRF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因子参与的微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西拉普利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蛋白尿,延缓轻度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展的作用。方法经WHO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轻度肾功能不全(Scr134~254μmol/L或Ccr46~60mlmin)患者81例,随机分为西拉普利治疗组(41例)和心痛定对照组(40例)。所有高血压患者用上述降压药维持正常血压,随访期6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平均下降11.1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1mmHg、尿蛋白平均下降49%,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Ccr明显增加;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Cc明显下降,Scr、尿素氮明显增加,但舒张压和尿蛋白无明显差异,两组相比,治疗组降低血压、蛋白尿和延缓CRF进展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西拉普利具有良好的降血压和减少蛋白尿的作用,能明显延缓轻度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对糖尿病慢性肾衰患者具有显著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不同分期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以及不同透析方法对其水平的影响,同时还观察瘦素水平与临床指标(肾功能指标:Scr、BUN;营养指标:TP、Alb、PAB、TRF、CH、TG、HDL-C、LDL-C、RBC、Hb、HCT)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法(RIA)检测CRF患者血清瘦素的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前白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胆固醇(CH)等其他有关指标;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CRF患者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红细胞压积(HCT)、Hb、体重指数(BMI)、转铁蛋白(TRF)均在较低水平。血清瘦素水平为对照组(7.35±0.94μg)、肾功能代偿期及失代偿期组(12.36±6.03μg)、肾功能衰竭期及尿毒症期组(25.27±3.27μg)、维持性血液透析组(7.69±6.61μg)、维持性腹膜透析组(20.72±14.93μg),CRF4个亚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不同阶段的CRF患者血TP、Alb、Hb、PAB、HCT、BMI均在较低水平,提示CRF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不同阶段的CRF患者普遍存在高瘦素血症,且随肾功能损害的进展,血清瘦素成上升趋势。CRF患者血清瘦素升高与Scr及BUN成正相关,提示肾脏是清除瘦素的主要器官。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明显降低,提示血液透析能有效降低血清瘦素水平。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提示腹膜透析不能有效降低血清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