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诊断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鼻(或口)饲胃管喂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沙比利0.2 mg/kg,3次/d,于喂奶前30 min喂入,疗程5~7 d.结果:治疗组应用西沙比利干预治疗后,每天奶量为(110±42)mL/kg,胃潴留量为(1.60±0.61)mL,体重增加(1.12±0.51)k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营养以及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出生的9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保温、早产儿配方奶粉以及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非营养吸吮,观察两组早产儿营养以及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为(7.9±.8)d,肠道营养达到418.4kJ/(kg·d)的时间为(11.6±.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2±.9)d和(14.8±.8)d(P均〈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31.11%)(P〈0.05);gL察组摄入奶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残奶量、呕吐和腹胀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有效改善早产儿的营养以及喂养不耐受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19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119例早产儿喂养情况的资料。结果喂养不耐受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均明显低于喂养耐受组及开奶日龄迟于喂养耐受组(均P〈0.01);35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呕吐22例(62.8%),发生时间(1.5±0.5)d,腹胀13例(37.2%),发生时间(3.5±1.1)d。结论通过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相关因素的分析和相关临床症状的观察,提示应对早产儿喂养进行严密的临床监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西沙比利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西沙比利口服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86例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通过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按常规予进食后半卧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沙比利0.3 mg/(kg·次),1次/8 h口服,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18%)优于对照组(7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沙比利可加速胃排空,促进肠道蠕动,尽快恢复胃肠功能.西沙比利口服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梁俊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75+78-75,78
目的:研究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试验对象是73例生后6d内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37例新生儿(红霉素组)[胎龄(32.11±2.01)周,出生体重(1520±290)g]静脉滴注红霉素3mg/kg,每天1次,其中,5例疗效不明显剂量增加至5mg/kg。36例(非红霉素组)[胎龄(32.61±2.10)周,出生体重(1560±330)g]未使用红霉素。结果:红霉素组治疗后胃潴留和小肠排空的X线征象显著提高,比较红霉素组和非红霉素组,开始恢复肠道喂养的时间为(8.9±2.3)d和(13.8±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始成功肠道喂养100ml/(kg·d)的时间为(15.0±3.8)d和(22.3±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霉素组没有心脏和血检方面的副作用。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者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治疗。结果干预组有效的为27.50%(32/40),高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4,P<0.05);干预组胎粪排净时间和黄疸持续时间分别为(2.23±1.08)h和(13.27±4.83)d,均低于对照组(t=3.62,4.05,P<0.05);血清胃泌素浓度、胃潴留消失时间和干预组吸吮动作出现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3.17,3.86,4.22,P<0.05);干预组体质量增长高于对照组(t=3.84,P<0.05);干预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4.17,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可有效提高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加快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及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5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治疗组。实验组43例,男23例,女20例,日龄8~14d;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日龄8~14d,并除外消化道先天畸形的早产儿,均于出生后24h内入院,两组均给予保暖及相关早产儿对症治疗,其中实验组于生后第3d常规给予红霉素lOmg/(吨·d),1次/8h,共7d。结果①两组患儿的胎龄、日龄、出生体质量、性别比例及患有基础疾病的比例,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实验组住院天数(25.5±3.5)d,对照住院天数(25.1±3.4)d,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着性(P〉0.05);③实验组达到完全经肠道喂养时间为(18.4±2.8)d,对照组为(22.8±5.9)d,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实验组黄疸持续时间为(16.8±4.9)d,明显低于对照组(21.2±4.2)d,差异有显着性(P〈O.01);⑤实验组每天大便次数为(2.3±0.4)次,对照组为(2.8±0.6)次,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未出现药物相关性肝功能损害。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可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其预防及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素与多潘立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甲状腺素与多潘立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0.1-0.3mg/(kg·次)]与左旋甲状腺素[3-5mg/(kg·d)],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情况,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奶量增加、残余奶量、增至出生体重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留置胃管时间、体重开始增长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采取微量喂养、渐进式加奶配合甲状腺素与多潘立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西沙比利与多潘立酮治疗早产儿胃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109例胃潴留早产儿分为两组,西沙比利组55例给予西沙比利混悬液治疗,多潘立酮组54例给予多潘立酮混悬液治疗,均治疗一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多潘立酮组总有效率92.59%明显优于西沙比利组7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发现心肝肾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等不良症状病例。结论多潘立酮与西沙比利均能够改善早产儿胃潴留的临床症状,但多潘立酮在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面优于西沙比利,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磨汤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6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早产儿均给予保暖、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喂奶前口服或鼻饲四磨汤口服液1~2ml/次,每8h1次,共7d。对两组患儿的生长发育与胃肠耐受、并发症进行监测。结果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对喂养耐受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可促进早产儿胃肠发育,预防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两种缓释剂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棒联合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第三磨牙发生冠周炎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在进行常规盲袋冲洗后将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及1cm长甲硝唑棒置入盲袋内,3d后复诊;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冲洗,局部导入1%碘甘油,1次/d,第4天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和63.6%。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冠周疼痛和肿胀的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lt;0.01)。结论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棒联合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小剂量红霉素干预早产儿胃食管返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宏英  刘晓红  王卫 《中国药师》2010,13(6):848-849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胃食管反流及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20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干预组给予红霉素剂量(2.5 mg·kg-1),用0.9%氯化钠溶液配成浓度为5 mg·ml-1溶液鼻饲q6h,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鼻饲.通过24 h食管pH测定及喂养耐受情况评估,了解两组患儿胃食管反流情况.结果:200例患儿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为92.5%(185/200) 鼻饲红霉素治疗后,干预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从94%(94/100)降至32%(32/100),对照组从91%(91/00)降至77%(77/100),DeMeester评分干预组从36.9±10.8降至16.8±56.4,对照组从34.3±11.1降至29.0±1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干预组达到出生体重及喂奶量120 ml·kg-1·d-1的天数都比对照组平均提前4 d(P〈0.01),静脉营养天数及胃储留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鼻饲小剂量红霉素可以降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建议尽早建立胃肠道喂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培菲康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培菲康,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呕吐、胃潴留消失时间及喂养奶量达10ml/kg每2小时1次所需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所有患儿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培菲康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取综合治疗的干预措施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01月至2013年06月我科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其中男52例,女58例,对照组104例,其中男58例,女4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非营养性吸吮、滴服喂养、药物及刺激排便治疗。结果两组在有效率、腹胀消失时间、喂养耐受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全肠道营养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应用综合治疗的干预措施;台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能取得满意效果,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探讨足月儿RDS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NICU2010年6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足月儿RDS40例作为足月儿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入院的早产儿RDS40例作为早产儿组,对两组患儿的围产期情况、治疗方法、并发症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1)病因:足月儿RDS主要病因为选择性剖宫产(胎龄〈39周),早产儿RDS的主要病因是早产。(2)发病时间:足月儿组为(4.16±1.90)h,早产儿组(1.47±0.75)h。(3)治疗:足月儿组呼吸机持续时间为(74.43±19.14)h,28例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早产儿组呼吸机持续时间为(59.45±18.11)h,36例应用Ps。(4)并发症:足月儿组以气漏、肺动脉高压多见;早产儿组以颅内出血为主。结论:足月儿与早产儿RDS在病因、发病时间、治疗及并发症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完全水解蛋白配方奶(CHPF)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喂养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40例分为CHPF组及标准早产儿配方奶组(SPF组),比较两组的体格发育指标、喂养不耐受率、达完全肠道喂养时间、静脉营养使用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结果:与SPF组比较,CHPF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降低(6.25%vs 33.33%),每天体质量增长[(18.06±1.84)g vs(13.58±1.74)g]、每周身长增长[(1.07±0.14)cm vs(0.89±0.18)cm]、每周头围增长[(0.78±0.12)cm vs(0.52±0.09)cm]加快,达全胃肠喂养时间[(16.9±4.4)d vs(21.1±5.0)d]、静脉营养时间[(11.6±2.1)d vs(14.1±2.0)d]及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7.4±0.8)d vs(9.3±1.8)d]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HPF能够促进胃排空,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并使其更早达到全胃肠道喂养,从而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CHPF可用于早产儿开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将98例早产儿分为喂养不耐受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收集外周血和尿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8-OHdG的表达。结果喂养不耐受组早产儿外周血8-OHdG,第1、7、14天尿8-OHdG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DNA氧化损伤)可能参与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病,应激可能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病机制之一;8-OHdG是评估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周红  孙丹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3,(19):2896-2897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NNS)及按摩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早产患儿77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9例,对照组38例。两组患儿在胎龄、出生体质量、日龄、性别及出生时窒息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NNS及按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的时间、每天奶量的增加情况、每天体质量的增长情况以及达到全量肠内营养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的时间及达到全量肠内营养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平均每天奶量的增加明显多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平均每天体质量的增长速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NS及按摩能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相似文献   

19.
谭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53-454
目的探究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营养状况、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探讨适宜的早产儿辅助喂养方式。方法将本院出生的10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组(NNS)组和无非营养性吸吮组(N-NNS),NNS组和N-NNS组早产儿均给予保温、体位疗法、口胃管给予早产儿配方奶粉、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措施,NNS组早产儿在此基础上增加非营养吸吮,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肠道营养达418.4kJ/(kg d)时间等营养指标,平均住院天数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结果 NNS组的营养指标显著优于N-NNS组,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显著低于N-N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胃管喂养的基础上增加非营养性吸吮能够显著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减少喂养不耐受性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