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天舒胶囊对偏头痛动物模型血浆及脑组织血管活性物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分别制作大鼠和兔偏头痛模型.给予天舒胶囊后用放免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型NOS(NOS1)和CGRP表达;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兔颈内动脉血流速度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浆NO、NOS和CG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经不同剂量天舒胶囊灌胃后大鼠血浆NO、NOS和CGRP的增加受到抑制,尤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5~0.01).模型组兔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明显下降,经中剂量天舒胶囊干预后流速下降也受到抑制 (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灌胃天舒胶囊后,偏头痛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NOS1和CGRP表达增加的程度减小(均P<0.05).结论 天舒胶囊可改善偏头痛发作时血管活性物质和神经递质水平失常,从而缓解偏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青藤碱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含量及脑干5-羟色胺(5-HT)表达的影响,探讨青藤碱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为开发治疗偏头痛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舒马普坦组、青藤碱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建立硝酸甘油的动物模型.以舒马普坦为阳性对照组,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浆CGRP、SP含量;免疫组化SBAC法检测脑干5-HT阳性表达.同时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 (1)各组大鼠血浆CGRP、S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青藤碱各组和舒马普坦组脑干5-HT表达明显增多,与模型组和空白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青藤碱中剂量组脑干5-HT表达和舒马普坦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大鼠行为学观察显示,药物干预组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症状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消失.结论 (1)青藤碱对偏头痛模型大鼠具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偏头痛发作时调节脑干5-HT能系统的活性,起到镇痛作用.(2)青藤碱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症状学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青藤碱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脑于c-fos、c-jun表达的影响,了解青藤碱有无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方法 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舒马普坦对照组和青藤碱低、中、高剂量治疗组.皮下注射硝酸甘油(NTG)复制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药物干预4h后断头取脑.免疫组化法检测脑干c-fos、c-jun表达水平,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数.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脑干c-fos、c-jun表达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青藤碱高、中、低剂量组和舒马普坦组脑干c-fos、c-jun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舒马普坦组相比较,青藤碱高剂量组脑干c-fos、c-jun表达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藤碱可能通过某些作用机制治疗偏头痛,阻断疼痛刺激信号传入脑干,抑制脑干c-fos、c-jun表达,减轻颅内疼痛长时程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舒马曲坦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制作偏头痛动物模型,观察给予舒马曲坦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空白组、假手术组、电刺激组、舒马曲坦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张切片的NF-κB阳性神经元计数分别为111.7±15.7、112.9±10.7、508.7±30.8、179.5±14.9、497.8±20.6.刺激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及舒马曲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4.78,P<0.05).结论 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后,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出现了NF-κB细胞的激活,舒马曲坦可使其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钙通道阻滞剂(CCB)对周围神经损伤后c-fos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制作坐骨神经嵌压性损伤大鼠模型,给予模型大鼠分别腹腔注射氟桂利嗪1mg/kg(低剂量组)、2mg/kg(高剂量组),或生理盐水10ml/kg(模型组)。在坐骨神经嵌压后第1周、第4周时取大鼠坐骨神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行为医学和电生理学的方法测定c-fos阳性细胞数及第4周时足趾间距、神经传导速度(NCV);并与正常大鼠比较。结果(1)损伤后1周时,模型组、氟桂利嗪低剂量组坐骨神经c-fos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氟桂利嗪高剂量组c-fos阳性细胞数轻度增加,也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明显少于模型组和氟桂利嗪低剂量组(均P<0.01);损伤4周时各组c-fos阳性细胞数均无明显增高。(2)损伤后4周时,模型组和氟桂利嗪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坐骨神经NCV显著慢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氟桂利嗪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NCV快于模型组(P<0.05,P<0.01)。(3)损伤后4周时,模型组大鼠右后肢足趾间距明显小于其他3组(均P<0.01);氟桂利嗪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CB使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c-fos表达下调,并使神经功能受损减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丁苯酞(NBP)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NBP低剂量预处理组(低剂量组)、NBP中剂量预处理组(中剂量组)和NBP高剂量预处理组(高剂量组),每组24只大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20 mg/kg、40 mg/kg、80 mg/kg NBP预处理。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5-羟色胺(5-HT)阳性细胞数,免疫印迹法检测5-HT蛋白水平。结果 NBP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缺血再灌注组(均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低剂量组(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海马中5-HT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BP低、中、高剂量组的5-HT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5-HT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均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预处理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上调缺血海马半暗带区5-HT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神经降压素对β-内啡肽在痛行为反应中的影响。方法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作为痛行为反应的指标,观察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注入β-内啡肽、抗β-内啡肽血清、神经降压素和抗神经降压素血清对大鼠痛阈的影响。结果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注入β-内啡肽后,大鼠痛阈明显升高;注入抗β-内啡肽血清后,痛阈则明显降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注入微量神经降压素后,可明显加强β-内啡肽的镇痛效应;注入抗神经降压素血清后,则明显削弱β-内啡肽的镇痛效应。结论神经降压素参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注射β-内啡肽引起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硝酸甘油性偏头痛大鼠模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脑干及三叉神经节αCGRP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通心络治疗偏头痛的可能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苯噻啶防治组、通心络防治组。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用硝酸甘油10mg/kg皮下注射造模,每周1次,连续4周,第2次造模后每天分别灌服通心络1.5g/kg/d(通心络组)或苯噻啶0.5mg/kg/d(苯噻啶组)进行干预。第4次造模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CGRP、RTPCR技术测定脑干及三叉神经节区αCGRP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反复硝酸甘油造模后,通心络组血浆CGRP水平明显升高(55.63±9.01ng/Lvs45.23±1.79ng/L,P<0.05);苯噻啶组和通心络组αCGRP基因mRNA表达分别为0.67±0.12和0.64±0.12,与空白对照组的0.88±0.09比较,明显下调(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下调了脑干及三叉神经节αCGRP基因mRNA的表达,增加了血浆CGRP含量,提示通心络胶囊不是通过下调血浆CGRP含量而起到预防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束缚应激对大鼠额叶皮质的影响,探讨帕罗西汀在防治束缚应激引起焦虑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大鼠束缚应激模型,分为束缚应激组、治疗组和保护组,另设对照组(不束缚应激),每组均n=10。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额叶皮质c-fos基因表达、5-羟色胺(5-HT)和血浆皮质酮含量的变化,观察帕罗西汀干预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束缚应激组大鼠额叶皮质的c-fos表达显著增加,5-HT表达明显减少,血浆皮质酮含量明显升高;与束缚应激组比较,治疗组和保护组血浆皮质酮含量和额叶皮质c-fos表达明显减少,5-HT表达明显增加。结论:额叶皮质参与了束缚应激反应;帕罗西汀抑制额叶皮质的c-fos基因表达、减少血浆皮质酮含量和增加额叶皮质5-HT含量可能是其抗焦虑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热应激(HS)后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Fos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大鼠分别置于24℃、34℃、38.5℃或42℃,湿度为60%的恒温恒湿舱内1h,断头取脑,常规切片,用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ABC)进行抗Fos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对照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只发现很少数的Fos阳性细胞。置于34℃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Fos阳性细胞有所增加;38.5℃大鼠Fos阳性细胞明显增加,数量达到高峰;42℃大鼠Fos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Fos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外侧区。结论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尤其是腹外侧区内神经元可能参与了对热应激反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效果较为满意,但其治疗作用途径是否由内源性阿片肽来实现尚不清楚。实验以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为模型,在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头痛宁胶囊对偏头痛大鼠中脑脑啡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服用头痛宁胶囊偏头痛大鼠中脑脑啡肽原mRNA水平明显上调,中脑甲硫氨酸脑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阳性细胞数目明显高于模型组。由此认为头痛宁胶囊可通过促进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中脑脑啡肽的表达,发挥其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5-HT1D受体调节大鼠偏头痛模型三叉神经二级神经元兴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5-HT1D受体在偏头痛发病中的中枢角色.方法应用大鼠电刺激偏头痛模型,观察给予佐米曲普坦和BRL15572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段和上颈髓背角的c-fos表达变化.结果佐米曲普坦明显抑制电刺激诱发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段和上颈髓背角浅层神经元c-fos表达,BRL15572可拮抗佐米曲普坦的大部分抑制效应,单独BRL15572对c-fos表达无影响.结论5-HT1D受体在偏头痛模型中是调节三叉神经二级神经元兴奋的主要受体,曲坦类药物通过5-HT1D受体抑制该神经元伤害性兴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血管紧张素I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剂量替米沙坦治疗组2 mg/(kg·d)、大剂量替米沙坦治疗组10 mg/(kg·d).通过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监测血压、梗死面积、c-fos的表达.结果 小剂量替米沙坦组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适度下降,大剂量组则较为剧烈.小剂量替米沙坦组脑梗死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而大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P>0.05).各组大鼠神经功能随时间推移逐渐恢复,但各组恢复程度不同,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较好(P<0.05).c-fos的表达随损伤好转逐渐降低,应用替米沙坦干预后c-fos表达较对照组减少,且小剂量替米沙坦组减少更明显.结论 小剂量替米沙坦可以提供降低血压之外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减少c-fos表达,抑制缺血损伤后神经凋亡.大剂量替米沙坦无明显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偏头痛与甲硫氨酸脑啡肽(MEK)和β-内啡肽(β-EP)含量变化的关系,检测了30例偏头痛患者血浆及脑脊液MEK、β-EP在同一偏头痛患者不同时期的含量及21例健康正常人血浆MEK、β-EP的含量,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偏头痛患者脑脊液中MEK、β-EP含量的变化与血浆的变化基本一致;偏头痛患者间歇期MEK浓度显著低于发作期(P<0.001)及健康对照组(P<0.001);β-EP含量普遍降低,在无先兆性偏头痛(COM)组发作期明显低于间歇期(P<0.05);同时发现间歇期血浆β-EP含量在COM与健康组相似,在先兆性偏头痛(CLM)组则有较明显降低。结果表明:偏头痛患者存在鸦片类肽系统紊乱,MEK降低可导致偏头痛发作;β-EP含量减少可能是偏头痛发作的诱因之一,偏头痛发作与β-EP进一步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血管性痴呆大鼠(Vascular Dementia,Va D)学习记忆改善情况及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硫化氢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改良的四血管法(4-VO)复制大鼠Va D模型,将模型大鼠按给药干预时间分为1 d组、7 d组、30 d组,每组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每日腹腔注射H2S供体Na HS 30μmol/kg,高剂量组每日腹腔注射H2S供体Na HS 100μmol/kg,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然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情况,并测定Va D大鼠模型血浆硫化氢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增长(P<0.05),血浆硫化氢浓度明显减少(P<0.05),海马神经元损伤严重;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血浆硫化氢浓度明显增加(P<0.05),海马神经元损伤减轻,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有所改善。结论硫氢化钠可改善Va D大鼠的认知水平和病理变化,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硫化氢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急性应激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应激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1A(5-HT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根据5-HT1A受体互补DNA(eDNA)序列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观察强迫游泳应激后3 h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5-HT1A受体mRNA表达,并测定各脑区阳性电泳条带密度与β肌动蛋白(β-actin)密度的百分比。结果 应激后3 h,大鼠下丘脑5-HT1A受体mRNA表达相对水平为(64.3±6.7)%,显著低于对照组(78.9±8.7)%(t=3.263.P<0.05);海马、中脑5-HT1A受体mRNA表达相对水平分别为41.5%±7.1%、37.4%±5.6%,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64.8%±9.6%、63.9%±6.3%(t分别为4.782、7.701,P均<0.01)。结论 急性应激后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5-HT1A受体mRNA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密闭舱室内亚致死剂量爆炸伤大鼠额叶皮质及血浆内单胺神经递质的变化对大鼠旷场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密闭舱室内亚致死剂量爆炸伤的大鼠模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分析大鼠血浆、额叶皮质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变化,用旷场行为观察箱观察大鼠旷场行为.结果: 舱内亚致死剂量爆炸伤大鼠额叶皮质内NE,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DA含量明显降低(P<0.05),5-HT的含量在爆炸后48 h达高峰,随后出现下降,密闭舱室内亚致死剂量爆炸后大鼠旷场行为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舱内爆炸后大鼠的兴奋性明显下降;大鼠旷场行为与舱内爆炸后额叶皮质E浓度呈负相关(r=-0.987,P<0.05),与5-HT浓度呈正相关(r=0.952,P<0.05),大鼠旷场行为与血浆内E浓度呈正相关(r=0.979,P<0.05),而与5一HT的浓度成负相关(r=-0.958,P<0.05).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患者β-内啡肽含量测定及其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42例偏头痛患者和18例年龄相应的健康对照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变化。测定于发作期16例,间歇期16例,发作期后仍有慢性头痛者(CDH)10例。结果表明:发作期血浆β-EP含量下降明显(P<0.01),间歇期和CDH组下降不明显(P>0.05)。探讨了β-EP与偏头痛发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对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偏头痛大鼠脑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偏头痛模型组(模型组)、舒马普坦组及正清风痛宁高、中、低剂量干预组(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大鼠均建立三酰甘油偏头痛模型,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各组大鼠脑干IL-1β、TNF-α阳性细胞数。结果 6组大鼠间IL-1β、TNF-α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F=7.063,P=0.001;F=8.257,P=0.000);组间两两比较,模型组脑干IL-1β(18.9±8.17)、TNF-α(14.30±6.41)阳性细胞数较空白组(5.90±2.69、5.00±1.63)增多(分别t=-4.780、P=0.000,t=-4.444,P=0.000),舒马普坦组(2.80±2.15,t=6.026,P=0.000;0.00±0.00,t=7.052,P=0.000)、中剂量组(7.70±4.76,t=3.745,P=0.000;6.20±1.99,t=3.815,P=0.000)、高剂量组(7.80±5.90,t=3.482,P=0.003;5.90±2.88,t=3.778,P=0.001)IL-1β、TNF-α阳性细胞数均较模型组减少;低剂量组脑干IL-1β(13.5±4.30,t=1.849,P=0.081)、TNF-α(11.30±6.11,t=1.071,P=0.298)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舒马普坦组比较,低剂量组(t=-7.037,P=0.000;t=-5.847,P=0.000)、中剂量组(t=-2.966,P=0.011;t=-9.858,P=0.000)、高剂量组(t=-2.517,P=0.022;t=-6.467,P=0.000)脑干IL-1β、TNF-α阳性细胞数均增多;与低剂量组比较,中(t=-2.858,P=0.011;t=-2.510,P=0.022)、高剂量组(t=-2.468,P=0.024;t=-2.527,P=0.021)脑干IL-1β、TNF-α阳性细胞数减少;中、高剂量组脑干IL-1β、TNF-α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2,P=0.967;t=-0.271,P=0.790)。结论正清风痛宁可能抑制偏头痛大鼠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大鼠疼痛模型中类固醇对c-fos mRNA和c-fos蛋白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偏头痛三叉神经血管机制中,三叉神经疼痛刺激诱导c-fos mRNA、c-fos蛋白表达和类固醇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了与偏头痛发病机制相关的电刺激大鼠三叉神经根的疼痛模型。电刺激组:用电脉冲持续刺激三叉神经根10分钟(n=15)。然后分别在30(n=5),60(n=5),120(n=5)分钟后断头处死动物。类固醇治疗组:电刺激同时在颈动脉鞘旁注射强地松龙混悬液1.25mg/kg(n=5),对照组:仅做麻醉处理(n=4)。结果:中缝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c-fos mRNA、c-fos的表达数量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P<0.01)。注射强地松龙混悬液120分钟后两者的表达细胞数量增多,(P<0.05)。结论:类固醇可以正向调节c-fos mRNA、和 c-fos表达。其原因可能由于激活了不同的c-fos mRNA、和c-fos表达通道所致,包括疼痛刺激反应和疼痛调节通道。这种作用可能是类固醇激素在临床上治疗偏头痛长期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