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研究ras、p53、p16与nm23基因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技术对50例卵巢肿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ras、p53、nm23基因及PCNA的阳性表达率在卵巢恶性肿瘤中较交界性肿瘤中及良性肿瘤中高(P<0.05),而p16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在卵巢恶性肿瘤中较交界性肿瘤中及良性肿瘤中低(P<0.05)。结论癌基因及PCNA的表达产物有助于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且可用于判断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癌染色体改变及p16、p21抑癌基因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及链酶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联络(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5例卵巢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2例正常卵巢第8号染色体、p16、p21抑癌基因及表达状况。结果卵巢癌均出现第8号染色体单体、3体或4体畸变,畸变率100%(12/12),卵巢良性肿瘤出现第8号染色体3体,畸变率25%(3/12),12例正常卵巢第8号染色体正常,卵巢癌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比较,P<0.001,差异极为显著;卵巢癌p21抑癌基因突变率45.7%(16/35);卵巢良性肿瘤p21基因突变率5%(1/20),正常卵巢无p21基因突变;卵巢癌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差异极为显著;卵巢癌p21蛋白表达降低34.3%(12/35),卵巢良性肿瘤p21蛋白阳性表达65%(13/20),正常卵巢p21蛋白91.7%(11/12)阳性表达,与卵巢癌相比较,P<0.01,差异极为显著;卵巢癌p16基因缺失25.7%(9/35),p16蛋白阳性表达降低14.3%(5/35),强阳性表达28.6%(10/35);卵巢良性肿瘤p16蛋白弱阳性表达45%(9/20),阳性表达40%(8/20),正常卵巢p16蛋白83.3%(10/12)阳性表达,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与正常卵巢比较阳性表达降低,P<0.01、P<0.05,差异极为显著。结论 8号染色体及p16、p21基因改变,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改变发生在卵巢癌早期,与患者临床分期相关,可辅助评价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PTEN与FHIT基因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交界性肿瘤、良性囊肿、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抑癌基因PTEN与FHIT基因蛋白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PTEN与FHIT基因蛋白在卵巢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4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0例、卵巢良性囊肿10例、正常卵巢5例中PTEN、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卵巢癌和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率(50.0%,53.3%)明显低于卵巢囊肿和正常卵巢组织(100%,100%);在卵巢上皮性癌中,PTEN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肿瘤的组织类型和淋巴转移无相关性(P>0.05);FHIT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正相关(P<0.005);而与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PTEN和FHIT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共同联合表达有相关性(P<0.005)。结论 PTEN、FHIT基因蛋白在卵巢癌中表达显著降低,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患者卵巢肿瘤组织中的FHIT和PTEN基因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有望成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EZH2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5例正常卵巢组织、32例卵巢良性肿瘤、2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及50例卵巢癌中EZH2蛋白的表达,其中15例正常卵巢组织、23例卵巢良性肿瘤、23例交界性肿瘤及25例卵巢癌行RT-PCR检测。结果 1EZH2蛋白在卵巢癌细胞核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卵巢良性肿瘤(P<0.01)及交界性肿瘤(P<0.05),且与肿瘤的分级和分期具有相关性(P<0.01,P<0.05);2 EZH2蛋白在卵巢肿瘤组织的细胞质中亦有表达,且良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高于卵巢癌(P均<0.05);3 EZH2蛋白在卵巢癌细胞核中的表达与Ki-67呈正相关性(r=0.40,P<0.01)。结论卵巢肿瘤组织细胞核及细胞质中均有EZH2蛋白的表达,且卵巢癌细胞核中EZH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及分级具有相关性,并参与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16和Rb基因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16和Rb基因与卵巢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和Rb在71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包括30例良性囊腺瘤,10例交界性腺瘤和31例卵巢癌)的表达情况。结果:几乎所有处于分裂期的细胞都没有p16蛋白表达,说明当进入到M期时p16就不再发挥功能,已经完全被分解灭活。p16蛋白在良性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和卵巢癌中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0%,10%及32.3%,在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间、良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间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Rb的表达在良性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和卵巢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48.4%和60%,在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良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间、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间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p16及Rb表达水平均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级无关。结论:p16纯合缺失及Rb突变可能与恶性转化有关,很有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和早期行为有关。p16和Rb在卵巢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腺瘤中的表达并不存在一逐渐增加或减少的趋势,提示在卵巢肿瘤的发生过程中没有从良性发展为交界性再发展成恶性肿瘤的阶段性过程,认为卵巢交界性肿瘤是完全独立于卵巢癌的一种类型的卵巢肿瘤,其发生机制及生物学行均与卵巢癌不同。  相似文献   

6.
卵巢上皮癌中p16和p27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p16,p27基因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例卵巢正常组织、2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38例卵巢癌组织中p16,p27基因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特征相比较.结果:P16蛋白在卵巢上皮性恶、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70%和83%;P27蛋白在卵巢上皮性恶、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65%和78%,P16和P27蛋白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卵巢正常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在细胞分化程度Ⅰ级的肿瘤中,P16和P27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分化程度Ⅱ级和Ⅲ级的肿瘤(P〈0.01);在临床分期早期的肿瘤中,P16和P27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晚期的肿瘤(P〈0.01).不伴淋巴转移的P16和P27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有淋巴转移的蛋白的表达率(P〈0.01).结论:p16,p27基因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密切相关.临床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P16和P27蛋白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常卵巢、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中CXCR4蛋白,TNF-α蛋白,NFκ-β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表面上皮、40例上皮性卵巢癌原发灶和25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中的CXCR4蛋白,TNF-α蛋白,NFκ-βp50蛋白表达。结果(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CX-CR4蛋白,TNF-α蛋白,NF-κβ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为70.0%,90.0%,77.5%,而在正常卵巢及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中3者的表达率明显低于上皮性卵巢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2)CXCR4,TNF-α,NFκ-β3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通过TNF-α与NFκ-β蛋白结合并活化NFκ-β,使得促进CX-CR4与SDF-1结合,在卵巢肿瘤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OPCML蛋白表达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相关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8例正常卵巢8例良性卵巢肿瘤6例交界性卵巢肿瘤和36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OPCML蛋白表达。结果:OPCML蛋白表达率在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为100%,上皮性卵巢癌33.3%和交界性卵巢肿瘤66.7%,相比明显减低(P<0.05),OPCML蛋白相对含量在上皮性卵巢癌和交界性卵巢癌组织中分别为0.63±0.47和1.10±0.40低于正常卵巢(1.66±0.31)和卵巢良性肿瘤(1.52±0.30),卵巢癌中蛋白相对含量均与肿瘤分期呈负相关(P<0.05),而与病理类型和组织分级无关(P>0.05)。结论:OPCML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p5 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和p5 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恶性、交界性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5 .3%、6 0 .4 % 0、72 .4 % ,VEGF表达率在恶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较良性肿瘤明显增高 ,且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而与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无关 ;p5 3蛋白表达与VEGF表达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VEGF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突变型p5 3蛋白可能参与卵巢肿瘤的血管生成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myc蛋白、CD44黏附分子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4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2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C-myc、CD44/HCAM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期、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恶性和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C-myc基因蛋白和CD44/HCAM的阳性表达率比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的表达明显增高;不同组织学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卵巢上皮性癌中的C-myc和CD44/HCAM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Ⅰ期与Ⅰ期以上者C-myc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而CD44/HCAM的阳性表达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卵巢肿瘤组织中C-myc和CD44/HCAM的表达,与卵巢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CD44/HCAM的高表达可能与卵巢肿瘤细胞盆腹腔种植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P16、P63蛋白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P16、P63和ER的表达,以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P16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但绝经前后卵巢恶性肿瘤组织P16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2χ=5.75~9.64,P<0.05、0.01)。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组织P6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χ2=6.90、8.20,P<0.01),在正常卵巢组织P63蛋白未见表达。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组织E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χ2=14.86、16.68,P<0.01)。卵巢恶性肿瘤组织P16和P6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77,P<0.05),ER和P16、P63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P16、P63蛋白和ER在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对指导临床诊断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P16和PTE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PTEN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关系,为食管鳞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7例食管鳞癌标本中p16、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7.8%,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8.2%。p16、PTEN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显著相关,且p16与PTEN蛋白的表达具有正相关(r=0.782,P〈0.005)。结论p16、PTEN蛋白联合检测可提高对食管鳞癌预后预测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SLeX和p1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SLeX和p16基因蛋白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链霉菌素-生物素(微波-LSAB)法检测69例PTC组织SLeX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SLeX和p16阳性率分别为69.6%和58.0%,伴有浸润和颈部淋巴结转移者SLeX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浸润和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p16表达阳性率则显著低于无浸润和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SLeX表达与p16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SLeX和p16表达与PT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PT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卵巢癌相关1(long non coding RNA ovarian cancer associated 1,Lnc OC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购得8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15例癌旁组织的cDNA芯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RT 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Lnc OC1和微小RNA 34(microRNA 34,miR 34)的表达;分析Lnc OC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Lnc OC1表达与miR 34表达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Lnc OC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19.315,P<0.001),且结肠癌组织中Lnc OC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均<0.001);Lnc OC1表达与miR 34表达二者呈明显负相关(r=-0.967,P<0.001);Lnc OC1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率较Lnc OC1低表达患者明显降低(P<0.001);结直肠癌组织中Lnc OC1表达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Lnc OC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提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赵明珠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5):598-599,603
目的:探讨卵巢癌中C-erbB2基因、p53基因的表达情况及p53蛋白表达与PCNA的相关性。方法:对比2008年1月~2009年1月应用免疫组化SP三步法检测的40份卵巢癌组织、10份正常卵巢组织中C-erbB2基因、p53基因的表达情况及PCNA计数。结果:卵巢癌组织中存在C-erbB2基因与p53基因的异常表达,阴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P<0.01),p53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两组间PCNA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C-erbB2基因、p5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其异常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化及患者的预后有关,临床联合检测C-erbB2基因、p53基因的表达情况及PCNA计数,有助于准确判断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16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P16蛋白在 82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 (良性 2 0例 ,恶性癌 6 2例 )及 1 5例正常卵巢组织常规石蜡标本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检出率为 5 3 2 % ,低于良性卵巢瘤 90 0 %及正常组织 93 3% (P <0 0 1 )。不同分化程度卵巢癌之间P16蛋白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P16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 (P <0 0 5 ,P <0 0 1 )。结论 :P16蛋白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P16的缺失表达与卵巢癌的进展和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Survivin基因和p16增殖基因之间的关系,证实此两种基因可作为食管癌早期诊断的指标基因。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0例食管癌组织、12例癌旁组织和12例正常食管组织中Survivin、p16的表达率,分析Survivin和p16在食管癌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之间有何差异,探讨两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患者survivin基因和p16的阳性表达水平分别为80.0%(48/60)和58.3%(35/60),明显区别于对照组(食管正常组织)(p<0.05)。两者间表达成显著负相关(r=-0.390,P<0.05)。结论不同性质食管组织中survivin和p16的表达水平不同,两者之间表达明显相关,可以作为食管癌临床诊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探讨抗凋亡基因BcL2 和原癌基因Cfos 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对42 例卵巢上皮组织进行BcL2 和Cfos 蛋白表达的检测。8 例正常卵巢组织均未检测出二基因产物的表达。BcL2 和Cfos 在良、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检出率分别为20% (2/10)、59-4% ;30% (3/10)、46-9% 。BcL2 阳性在良性恶性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二基因产物表达均随病理分级升高而增加,高中分化与低分化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BcL2 阳性提示较好的预后(P<0-01)。Cfos 阳性预后欠佳(P<0-05)。二基因产物表达无相关性。结果表明,BcL2 和Cfos 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分化中起作用。BcL2 过表达预后较好,Cfos 过表达预后差,二基因产物表达可作为临床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9.
p16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P16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胰腺癌的诊断,2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结合微波抗原修得法,对53例胰腺癌42例胰腺良性病变及正常组织进行比较,观察P16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X^2检验及精确概率法分析组间差异,采用kapan-meire寿命及Log-rank检验,分析组间生存率差异。  相似文献   

20.
胃癌组织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检测 p1 6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分布特点 ,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 S- 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53例胃癌组织及 35例癌旁组织进行 p1 6蛋白的定位观察 .结果 各病理类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均有 p1 6基因蛋白表达 .阳性率分别为 62 .3% (33/53)和 88.6% (31 /35) ,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细胞核 .胃癌 p1 6基因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在统计学上无差异 (P>0 .0 5) ;而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在统计学上有差异 (P<0 .0 5) .p1 6蛋白阳性者 5年生存率 51 .0 %高于 p1 6蛋白阴性者 2 0 .0 % (P<0 .0 5) .结论  p1 6基因缺失和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检测 p1 6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辅助临床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推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