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提高血培养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两种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优缺点。结果采用优快双相血培养瓶(封闭型的血培养瓶)污染机会少,培养结果准确,很少做培养对照,医师可在短时间内做出诊断。结论改进的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规范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控制血标本的质量,检验结果能够准确及时满足临床要求。方法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准入模式,规范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与检验科建立标本送检交接登记制度,不合格标本登记制度,进行调查,定期对全院不合格血标本、差错及相关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解决办法,进一步完善操作流程。结果不合格标本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与检验科关系改善。结论规范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可有效控制血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减少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反复穿刺采集血标本的痛苦,确保经PICC中取得血标本结果的正确性。方法将PICC置管后肿瘤化疗患者且需要采血的患者20例,采用PICC采血(观察组)和普通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两种方法同时采集血标本,进行实验室血常规、血生化和肿瘤标志物检查,两组标本结果进行t检验,同时对观察组PICC使用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无一例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PICC采集血标本检验结果准确.且不增加PICC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PICC采集血标本在肿瘤化疗患者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反复穿刺采集血标本的痛苦,确保经PICC中取得血标本结果的正确性。方法将PICC置管后肿瘤化疗患者且需要采血的患者20例,采用PICC采血(观察组)和普通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两种方法同时采集血标本,进行实验室血常规、血生化和肿瘤标志物检查,两组标本结果进行t检验,同时对观察组PICC使用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无一例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PICC采集血标本检验结果准确,且不增加PICC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张瑞 《中国卫生产业》2014,(10):195-196
静脉血标本的采集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对采血过程和护理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十分必要。从我国医疗机构采血质量的抽检结果来看,静脉血标本的采集质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一特征在住院部尤为明显,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也较大,结合这些现状,如何提高血标本的采集质量已经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影响静脉血标本采集质量的因素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傅丽华 《工企医刊》2001,14(6):110-111
现笔者就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及经验予以探讨。 1 正确使用抗凝剂肝素是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常用的抗凝剂,一般使用浓度为1000u/ml。用注射器吸取该浓度肝素0.1ml,湿润注射器内壁后再全部排出,滞留在注射器死腔内的肝素已足够抗凝血液。动脉血采集2ml,即可使肝素与血液之比约为1:20,达到此比例之肝素本身pH及气体含量不会影响血液标本值。若注射器内存留肝素液较多,则直接影响体积,浓度与血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预防采集血标本操作中护理差错的发生。方法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评估现有的采集血标本流程,分析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计算风险优先级数(risk priority numbers,RPN)值,找出差错高发环节,并以此为依据对流程进行改造。结果通过流程改造前后护理差错发生率的对比,差错总发生率由0.15%下降至0.0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MEA对采集血标本流程进行改造可以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过3F-PICC置管采集血标本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8例留置PICC导管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通过传统静脉穿刺方法采集血标本,实验组均通过3F-PICC置管采集血标本。记录PICC置管的基本数据,导管堵塞,采集血样的数量及次数,导管并发症。结果实验组采集血标本成功率为95.4%,两组静脉炎,局部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堵管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PICC置管采集血标本是安全并有效的,可以在儿科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董蕾 《职业与健康》2003,19(10):159-160
临床血液标本的分析 ,在临床实验诊断中占很大一部分 ,但是部分医护人员对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存储、预处理等环节缺乏深入了解 ,使临床血液的标本在送达实验室分析前 ,就存在着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从而使得实验室所得结果有所偏差 ,给疾病的诊治带来错误的判断。为了取得较准确的实验结果 ,笔者就血液标本进入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作以下浅析。1 采血时间与部位血生化标本除特殊情况下的急症病人外 ,一般都采取清晨空腹血。这是因为清晨空腹血中各种化学成份比较稳定 ,不受食物中的各种成份吸收入血的影响。再则 ,清晨病人还未使用任何药…  相似文献   

12.
血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保证,是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的前提,其中与护理人员密切相关的有血液标本采集时机、采集方法和标本存放等。由于血液标本是临床检验项目中应用最多的标本,因此正确、规范化地采集和存放好血液标本,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首要条件,临床护士在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也就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张丽霞  程爱和 《中国保健》2009,(16):810-810
目前,由于医学分科越来越细,临床检验全面质量控制势在必行。不只局限于测量过程的质量控制,更加重要的是分析前的质控。标本的采集不规范将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因标本采集涉及人员范围较广,是分析前误差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从采集这第一环节抓起,因此有必要在此浅谈在工作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标本的成功率.方法将我科3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在游泳后采集足跟血标本,对照组按常规采足跟血标本,比较两组采血效果.结果观察组采血标本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游泳能提高足跟采血标本的成功率,并能减轻新生儿痛苦.  相似文献   

15.
16.
标本的正确采集与检验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随着医学检验的迅猛发展,检验项目日益增多。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检验的质量控制越来越重要,检验质量控制包括:医生申请、患者准备、采取标本、输送标本、处理标本、测定标本、登记和填发报告,八道程序任何一道发生紊乱,都将影响检验质量,而在这八道程序中患者准备,采取标本,输送标本三个环节是由护士完成,因此护士的这一部分工作也成了检验质量,全面控制的一个重点,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根据护士工作的特点,下面分别阐述护士标本采集,在检验质控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规范化的血培养采集方法能提高血培养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血培养的污染率.笔者就实验室以外的各个环节予以加强管理以进行质量控制.1 血培养采集前的准备1.1环境准备采集血培养标本15~30 min前避免干式扫地、扫床,避免家属、医护人员频繁进出,减少空气中细菌数量,减少环境污染概率.  相似文献   

18.
王爱平 《健康大视野》2005,13(10):90-90
临床工作中,部分医护人员对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存储、预处理等环节缺乏深入了解,使标本在送达实验室分析前,就存在着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从而使所得结果有所偏差,给疾病的诊治带来错误的判断。为了取得较准确的实验结果,现就血液标本进入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确采集标本预防检验医疗纠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医学科学发展,临床各种实验室检查方法增多,采集标本工作量增大,要求采集标本者要掌握正确方法,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检验医疗纠纷的发生.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医疗单位标本采集都是由临床护士完成.笔者就采集血液标本的注意事项与检验结果的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处理是检验质量的保证,必须重视检验前各环节.本文对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做如下介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