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惯了每天开车、坐公交或地铁上下班,能坐电梯绝不爬楼梯,10分钟以上的步行距离就让人望而生畏……现代人忙碌的生活中,不仅运动成了件奢侈的事,就连步行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以至于有专家惊呼,走路正在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慢慢消失.可千万别小看“走路”这件迈开双腿就能做的简单事.  相似文献   

2.
美国《儿科》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父母和孩子的真诚交谈,可有效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更爱学习和健康成长.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健康发展行为儿科专家安吉丽卡·罗伯斯博士及其同事分析了超过6.5万名6~17岁儿童的相关数据,结果发现,家庭暴力、经济困难、家人滥用药物、父母离婚或分居等不良事件会严重影响儿童求学兴趣.这些不良事件每增加一次,孩子学习及成长就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遭遇4次及以上不良事件的孩子,留级和不想上学的可能性会增加3倍,不做家庭作业的可能性增加4倍.研究同时发现,父母充满爱心和善于倾听,很大程度上可抵消不良事件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有益于孩子成长.每周与家人共餐5次以上的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和关心学校的可能性增加1/3.共餐期间父母与孩子的谈话发挥着关键作用,父母的倾听和关爱可使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和正常上学的可能性增加6倍,留级可能性降低50%.  相似文献   

3.
徐林芬 《时尚育儿》2015,(4):154-155
什么是妈妈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答案就是做一个快乐的妈妈,爱自己并且知道如何爱自己的妈妈,只有妈妈幸福了,孩子才可能快乐;妈妈学会爱自己了,才懂得如何爱孩子。否则,爱会变成束缚、要求和控制。荣格说:父母死气沉沉的生活对周围人特别是自己孩子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儿童的教养源于成人的  相似文献   

4.
为父母骄傲     
《健康必读》2009,(3):49-49
一直以来,父母都为我而骄傲。小的时候,成绩好,长得又漂亮,父母带我出去,总能收获一大片赞扬和羡慕。每当听到别人用惊奇的语气说:啊,老吴,这就是你儿子啊。小家伙,长得真不错。读书怎么样?什么,年年都是三好生?不简单不简单。每每这时,父亲就会得意地摸着我的脑袋,佝偻的腰板也骄傲地挺直了。母亲脸上的每一条皱纹也都舒展开来。  相似文献   

5.
6.
大多数家长看到这个题目都会脱口而出,当然是父母亲自抚养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了!但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有些年轻父母太多地为自己考虑,或者是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将孩子送给老人抚养,或者寄托给别人照管,自己只是抽空去看看孩子。这样的抚养方法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相似文献   

7.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家里的厨房不像以前那么整洁。碗筷好像总洗不干净;家里有股异味,父母却闻不到,地板衣柜也常常沾满灰尘;你开始抱怨他们做的菜太咸太难吃……那么你该意识到,这一切都是父母日渐老去的信号。  相似文献   

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楷模与引路人。细节决定成败,作为家长应当做“有心人”,时刻不忘陪伴、教育、引导孩子,并有效的帮助他成长,给他创造良好的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栽花,花才开;有心的父母,才能培养有出息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父母年龄有些老了,已是花甲之年。我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有了工作,娶妻生子,组建了幸福家庭。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我一直想把他们接到城里来住,搬进新楼房后,我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  相似文献   

10.
宋金娥 《家庭医学》2013,(11):46-46
我多年来一直从事心理学及家庭教育工作,发现很多家长经常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无所适从。他们或请教专家,或进修学习,却发现收效甚微,原因是家长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父母自身的人格在孩子成长中发挥的作用。我的观点是: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做了什么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王琳 《保健医苑》2005,(3):27-28
<正>从小到大父母总是在为我们操心,怕孩子吃得不好,不够聪明,营养不够,身体差;但我们长大了以后,你是否也曾关心父母的饮食状况,吃得好不好、营养够不够呢? 我们的父母生在物资缺乏的年代,小时候没有足够的食物可吃;婚后好东西部留给了孩子;孩子们长大  相似文献   

12.
我是北京大学一名学生。4月21晶晚,父母把我叫回了家。吃饭时,他们告诉我,他们所在的医院已经被北京市卫生局指定为专门收治非典了,一个星期之内将病房改建成传染病房。他们叫我回来,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件事。他们也将搬到医院昼夜为非典病人服务,什么时候能结束也是未知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是个值得争议的问题。“现在的孩子难得教育!”这也是众多中国家长发出的感叹。孩子,自己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该如何教育呢?也许你在学习他人的经验,也许你在摸索自己的方法,也可能你感到社会大环境的不足而让你力不从心。是的,稚嫩的心灵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熔炉让它历炼,直至成熟。  相似文献   

14.
15.
16.
前不久,当我把一摞父亲的新著《烽火年轮》抱回村时,全村都轰动了.乡亲们纷纷来我家索书,异口同声地夸赞我“有眼力”“做了件有意义的事”。一号工程 我的父母均已年近八旬。二老一生坎坷,阅人无数,历事无数,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份无价瑰宝,极具“收藏价值”和“传承价值”。面对岁月侵蚀的二老,如何“抢先抓早”,在二老有生之年,将其一生积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出来,形成文字,流传社会,成为我家的“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17.
<正>不少年轻人为实现事业梦想而不能陪伴父母,对父母\"给钱容易,给时间难\"。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老人需要怎样孝顺?年轻人如何理解孝道?如何做才是真正地尽孝呢?学做父母的倾听者让80后潜离记忆最深的事情是\"教父母上网\"。用她的话说,这件事需要绝对的耐心。\"我的父母都是50后,父亲虽是大学毕业,也曾系统地学过英文,但因不经常使用,所以现在大概也就只认识一  相似文献   

18.
正人的生命源于父母,机体的生命基因(肤色、面貌等)、包括病态基因自然也会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谁也逃脱不了遗传规律的制约。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例,若夫妻同患此病,其子女患此症的可能性非常大。另外,子女在童年和少年时代,都与父母生活在同一环境里,身受相同或相近的外界环境影响,饮食习惯大致相同,因此与一般人相比,就更容易患相同  相似文献   

19.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和所有父母一样,衷心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更深知做父母的责任重大,因为育人的道路是不可再重复的,作父母都是第一次,但我们必须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们的孩子不仅是家庭的希望,更承载着祖国未来的希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相似文献   

20.
人的生命源于父母,机体的生命基因(肤色、面貌等)包括病态基因自然也会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谁也逃脱不了遗传规律的制约。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例,若夫妻同患此病,其子女患此症的可能性非常大。其次,子女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多与父母生活在同一环境里,身受相同或相近的外界环境影响,饮食习惯大致相同,因此与一般人相比,就更容易患相同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